《见证初心和使命“十一书”》心得体会2019_《十一书》感悟心得5篇

| 景清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对干部自我提升的一次难得机会,也是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工作能力,有效推动干部人才队伍和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的重大机遇。而关于《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的感悟体会,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见证初心和使命“十一书”》心得体会2019_《十一书》感悟心得5篇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感悟【1】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一路看下来,深深体悟到永不停歇的初心力量和负重前行的使命担当:

  心中有忠诚和信仰,行动和实践才充满担当和负重前行的力量。

  农民党员贺页朵,在血与火的实践面前,甘于冒着杀头抄家的危险将“宣誓书”珍藏在家中,将党装在心里,“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常常把入党誓词取下来默默诵读,并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直到新中国成立。”有旅欧游学经历的傅烈甘冒生命危险,在四川发生“三三一”惨案,革命的血雨腥风之下,毅然挺身而出,重建四川省委。这些职业、身份、地位不同的人,因为拥有共产党员的共同称号,因为对共产主义共同的信仰和追求,在危机关口,表现出死生无悔的坚定信念,是我们党接续奋斗,“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前仆后继、永不止步的磐石力量。

  心中有大爱,才有诀别亲人,追求“无我”人生的永恒力量。

  无论是王尔琢的“托孤书”、卢德铭的“行军书”,亦或陈毅安的“无字书”、张朝燮的“两地书”,具有相近的取舍和关键抉择,“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追求的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人间“大爱”,为此,甘愿话别白发高堂、娇妻幼子,毅然决然投身血肉横飞的战场,投身国家民族人民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冲锋陷阵,死生不改其情,胜败不坠其志,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坚守初心,才能矢志奋斗,走出无愧于时代的永恒人生。

  13岁立下革命凌云之志,15岁,寻淮洲告别亲人,独往长沙,投奔浏阳工农义勇军,上井岗山,参加秋收起义,五次反围剿中屡建奇功,21岁便成为最年轻的红军军团长,直至22岁浴血沙场、英勇献身。可以说,寻淮洲短暂而实足的一生,充满了初心历久弥新的进取力量。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在大海的波涛中感受奔流不息、排山倒海的力量。一个人,只有将生命融入国家民族的发展中,融入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推进中,才能迸发出超越时空的恒久力量,才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伤悲,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感悟【2】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笔者按照学习要求,认真品读了《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这本书(以下简称《十一书》),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在读书过后,也不难从品书之余发现,制约党的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子问题,问题症结所在并不仅局限于关键少数,而是取决于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吃苦精神是否养成、服务能力是否过硬。

  对标《十一书》树立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会失去前进的力量。在部分基层党组织中,一些年老党员干部奋斗信念有所淡化,从严从实精神有所下降,导致在工作中未能及时起到标杆和示范引领作用。反观,贺页朵作为村干部,虽然在仅有24字的入党誓词中写错了6个字,但并没有影响到他对党的忠诚和终生为人民服务的决心。由此可见,学历年龄只是问题体现的一方面,思想觉悟、奋斗精神才是导致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还要不断的引领年老党员干部发挥余热,奋斗在当下、建功在时代。

  对标《十一书》涵养不怕吃苦精神。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十一书”中的革命先烈牺牲虽早,但贡献颇大,特别是夏明翰的那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更是流传至今,影响深远。虽然,现在的年轻干部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但吃苦耐劳精神却显得乏力不足,面对难啃的“硬骨头”,能冲上去的不多,能啃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足以见得年轻干部的“钢”劲儿还要加强,还要不断的锤炼打磨。

  对标《十一书》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现在,“机关型”干部多,“乡土型”干部较少;“理论型”干部多,“服务型”干部较少,这都是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感情淡化的表现。为此,就需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引领,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密切联系、无缝对接,让更多的干部下沉基层,服务基层,受用基层。让我们的干部在基层实践中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以实际行动推动为民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对干部自我提升的一次难得机会,也是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工作能力,有效推动干部人才队伍和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的重大机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其中,更要受益其中,用我们最真诚的爱党之心、爱国之心、爱民之心,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欣欣向荣。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感悟【3】

  近日,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制作的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以下简称《“十一书”》)正式上线。初心源于信仰,使命呼唤担当。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途中,无数革命英烈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让我们通过革命英烈震撼人心的《“十一书”》,聆听他们以身许党的感人故事,解锁蕴藏其中的“初心密码”。

  品悟贺页朵的“宣誓书”,解锁“坚定信仰”的“初心密码”

  “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是中国革命博物馆珍藏的一份入党誓词,也是中国共产党现存最为独特的入党誓词。这份誓词出自江西省永新县北田村的一位普通农民——贺页朵之手,在这张布质的入党宣誓书里,24个字中有6个错别字,却让我们看到一张勇敢而纯朴的农民面孔,感受到一颗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对党的无限忠诚的赤诚之心。这六句誓言成为贺页朵人生的座右铭,无论斗争多么残酷,环境多么险恶,他都勇敢地站在斗争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战争的硝烟没能湮没红色的誓言,流逝的岁月沉淀着坚定的信念。贺页朵的“宣誓书”,彰显了信仰的力量,是“初心密码”的有力解锁。面对着贺页朵用自己的生命保存的“宣誓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如他一样从内心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恪守入党誓言,以赤胆忠心践行爱党信党跟党走的铮铮誓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纯粹思想信念,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品悟傅烈的“绝命书”,解锁“英勇无畏”的“初心密码”

  “我这次牺牲并不出乎意外,父亲不必过于悲伤,还可以再讨一个或继承一个,你就当作没有生我这样一个孩子,只有这样想法。我自问没有什么对不起家庭的地方,但是使你现在十分悲伤。我并不悲伤,若干年后,你一定会理解的。”这是革命烈士傅烈1928年就义之前,留给父亲的一封遗书。见字如面,难忘烈士豪气干云的英雄品格。谁无父母妻儿,谁不恋青春年华,可傅烈在信中却说“我这次牺牲并不出乎意外,父亲不必过于悲伤”,抱定必死的信念,求取必胜的结果,用生命践行了革命不怕牺牲的坚定信念,为党不懈奋斗、至死不渝舍的决心。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傅烈的“绝命书”,是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坚定信仰,是“初心密码”的有力解锁。面对着傅烈用自己的生命决然写下的“绝命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如他一样永葆“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的英勇无畏、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牢记肩头使命,摒弃“岁月静好”的幻想,勇于直面问题挑战,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用实际行动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创造新奇迹!

  品悟寻淮洲的“请战书”,解锁“胸怀家国”的“初心密码”

  “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灭敌人!消灭敌人!”这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原总指挥寻淮洲牺牲前反复念叨的几句话。这几句话,既是这位红军名将催人泪下的临终遗言,更是这位沙场英杰壮怀激烈的“请战书”。寻淮洲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两次入闽作战,最终在谭家桥战役中,因流血过多,英勇牺牲,年仅22岁。寻淮洲用生命铸就理想信念,生动诠释了胸怀家国的时代价值,有人为他的离世感到惋惜,但只要回头看他曾经的文章《现在的我》,就能知道,他以自己最骄傲的方式“干一番事业,不负国望,死而足矣”度过了一生。我们现在是小学生,将来要成大国民。寻淮洲的“请战书”,是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持,是“初心密码”的有力解锁。面对着寻淮洲用自己的生命高声呐喊的“请战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像他这样胸怀家国情怀,传承革命担当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率先垂范,继续前进,谨记不屈不挠、信仰坚定、甘于奉献的精神,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品悟王尔琢的“托孤书”,解锁“以身许国”的“初心密码”

  “儿何尝不想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凤翠娘家父母双亡,望大人善待儿媳,见凤翠如见儿一般。” 这是1927年6月北伐军第四军25师74团参谋长、共产党员王尔琢的最后一封家书,也是他给亲人留下的遗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透过这封家书,我们能看到一个有血有肉、至情至性的共产党人形象,一位革命者在家庭与国家命运发生冲突的时候,宁可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情操。革命不成功,我就不剃头、不刮胡子了!王尔琢的“托孤书”,是将对对妻女的牵挂、对家庭生活的眷恋化作为战斗的力量,因为心中怀着大爱,如此决绝坚定,如此义无反顾,是“初心密码”的有力解锁。面对着王尔琢用自己的生命以身许国的“托孤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如他一样走出小我、迈向大我,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永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勇做“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赤子,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书写俯仰无愧的报国华章!

  品悟卢德铭的“行军书”,解锁“勇担使命”的“初心密码”

  “现因时局转变,为了不连累家庭,今后我暂时不寄家书,你们也不要来信。我没有钱寄回来。”这是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团长卢德铭给家人的最后一封家书。令人震惊的是,这位堂堂的国民革命军的团长,居然连贴补家用也无能为力。卢德铭在戎马倥偬中牵挂远方亲人,写下了一封封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行军书”。话真挚亲情,谈执着信仰;心系父母至亲,又念百姓人民;情寄个人小家,胸怀民族国家……字字句句皆洋溢着热血青年满腔的家国情怀,承载着革命者坚如磐石的忠诚信仰,诠释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使命担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卢德铭的“行军书”,把对家人的思念、对恋人的希望、对战友的怀念、对国家民族的大爱凝结在了一行行片段中,这荡气回肠的红色家书是“初心密码”的有力解锁。面对着卢德铭用自己的生命留下的一封封“行军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从中不断汲取“精神营养”,把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把责任担当体现到每一件任务、每一项职责、每一个岗位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

  品悟张朝燮的“两地书”,解锁“崇高理想”的“初心密码”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这是张朝燮写给妻子王经燕的家书的结尾之句,表达了异地眷侣的相思之情。不久,张朝燮牺牲,这封家书成了他的绝笔。一页页泛黄的纸张,满含着烈火永生的心语,这些历经九十多年风雨保存下来的信件,纸张泛黄,字迹却仍清晰可见,静静地躺在张朝燮、王经燕革命烈士陈列馆里,读来让人潸然泪下。在暴风骤雨的革命洪流面前,张朝燮与王经燕双双舍弃了长相厮守的日子,各自奔向党组织和革命最需要的地方,他们的红色爱情,他们坚如磐石的信念,始终如初的使命感,展现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无情未必真豪情,心怀天下大丈夫。张朝燮的“两地书”,见证了一对远隔万里的革命伴侣之间的两情相悦、共同成长,他们为着共同的理想和初心,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是“初心密码”的有力解锁。面对着张朝燮用坚贞不渝的爱情写下的“两地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把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传承到自己身上,锤实自己的理想信念,点燃自己的干事激情,激发自己的潜在能量,塑造自己的品德品行,牢记责任使命、勇于担当尽责,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砥砺奋进!

  品悟陈毅安的“无字书”,解锁“民族复兴”的“初心密码”

  他在戎马倥偬岁月,先后给爱人留下54封家书,用率真、温馨表达牵挂,诉说相思,而最后一封家书——第55封家书,却只是两张片言不见的白纸,给后人留下悲壮豪迈、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这封“无字书”的主人,就是烈土陈毅安。为什么会有这一封“无字书”,原来陈毅安曾和妻子相约:“如果我哪天不在人世了,我就会托人给你寄一封不写任何字的信去,你见了这封信,就不要再等我了。”在鸿雁传书的8年间,陈毅安用这些家书,无数次传递着自己的革命情怀,展现着宏大抱负和对国家对革命坚贞不渝的理想与憧憬。生为人民生的伟大,死于革命死得光荣。陈毅安的“无字书”,是将民族大义放在第一位,为革命事业舍小家顾大家,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崇高情怀,是“初心密码”的有力解锁。面对着陈毅安用生命铸就的“无字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像陈毅安这样的革命烈士一样,前仆后继,不惜流血牺牲、不惧千难万险,始终怀有一种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积极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民族复兴“接力跑”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品悟夏明翰的“就义书”,解锁“浩然正气”的“初心密码”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1928年3月20日,武汉汉口余记里,著名革命烈士夏明翰在牺牲前挥笔写的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书”。这首诗气吞山河,声震中外,半个多世纪以来,早已家喻户晓,传颂不衰,成为共产党人的正气歌。“就义书”惊天地而泣鬼神,昭日月而遗后昆,成为千千万万的革命者为争取解放、视死如归的战斗号角,夏明翰那种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矢志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奋争不息的无私品格,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也感召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夏明翰的“就义书”,是正义的追求、主义的执著、情感的投入,孕育出了这响彻时间轮轴的绝命诗句,他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为革命慷慨赴义的革命英雄主义,是“初心密码”的有力解锁。面对着夏明翰用头颅与热血浇筑的“就义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用心感悟其中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对真理的坚持、对人民的忠诚,涵养浩然之气,永葆政治本色,以无惧艰辛的勇气,初心不改,一往无前,把“只要主义真”的精神化作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

  品悟赵一曼的“示儿书”,解锁“我将无我”的“初心密码”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是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留给儿子“宁儿”的一封信,短短的信件中,她屡屡提及自己未能对儿子尽到教育责任的遗憾,但同时亦不悔自己为国牺牲。这样一封充满无限深情、柔情和豪情,纸短情长、宣示初心使命的“示儿书”,让我们感受到了伟大的母性光辉,更感受到了烈士以身许国、虽死未悔的坚定理想信念。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赵一曼的“示儿书”,很短又很长,很薄又很厚,很好读却又那么耐读,是舍小家、舍小我而顾大家、顾大我的高尚境界、赤子之心,是“初心密码”的有力解锁。面对着赵一曼视死如归浸透鲜血的“示儿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超越个体生命的长度,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以“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与情怀,万众一心,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接续奋斗!

  品悟左权的“决心书”,解锁“精忠报国”的“初心密码”

  “亡国奴的确不好当,在被日寇占领的区域内,日人大肆屠杀,奸淫掳抢,烧房子……他们都唤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不管敌人怎样进攻,我们准备不回到黄河南岸来……”这是1937年12月3日,抗日名将左权将军给母亲张氏写了一封“决心书”,表达了自己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决心和信心。他一生戎马,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舍小家而为大家,做到了真正的有国无家,让我们为之动容,潸然泪下。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左权的“决心书”,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是“初心密码”的有力解锁。面对着左权山崩于前而舍命擎的“决心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用心感悟他在民族危难之际精忠报国的行动写照,入火海而不退缩、遇烟雾而不迷失、出淤泥而不沾染、临诱惑而不动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诚团结如一人,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品悟陈然的“明志书”,解锁“不屈气节”的“初心密码”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由’,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由’,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陈然留下了题为《我的“自白书”》的著名诗篇,以表明自己坚定的革命志向。他怀揣着初心与梦想而离开这个世界的,将红色初心化为生命的悲壮,将实现梦想的重任交给了我们,他虽然只走过了26岁的短暂人生,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革命斗争到底!陈然的“明志书”,是血染的文字里坚强意志、顽强精神、无私忘我的高尚品质,他对革命事业的耿耿忠心和坚定信仰,是“初心密码”的有力解锁。面对着陈然用不屈生命书写的“明志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如他一样擦亮气节的底色,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守护初心使命,砥砺政治气节,磨炼政治风骨,挺立我们不屈的脊梁,冲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透过这一封封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十一书”,我们感受和触摸到践行初心使命的壮举,体会到初心使命在千锤百炼中所呈现出的巨大力量,品读他们留下的文字,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忘初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感悟【4】

  当前,《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正式上线。11位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与绝对的忠诚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底蕴、红色底蕴和精神底蕴,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革命先烈作为新中国的开拓和建设者,用血肉筑起了抵挡外敌侵略的钢铁“长城”,触动和震撼着我们每个青年干部的内心,激励着我们守初心、担使命,红色基因永传承。

  传承红色基因,把理想凝炼为思想。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夏明翰就义前,发出的正气凛然、气壮山河的呐喊。当中国历经磨难、陷入低谷的艰难时刻,是坚守红色阵地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用鲜血书写了荡气回肠的红色岁月,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保留了革命火种,给革命事业的延续带来了希望。2019年有一部电影叫《烈火英雄》,影片故事源于真实事件,讲述了沿海油罐发生火灾后,消防战士们一拨又一拨,抱着誓死如归的信念最终扑灭大火的故事。那些牺牲的消防战士们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可他们用守护家园的信念和“舍我其谁”的精神守护住了这片共同的蓝天。我想,这也是一种红色基因的传承,这种精神教育着我们每一个年轻干部,干事创业不仅需要有理想,更要有正确、务实的思想来托起理想,让理想与现实相连,做到知其可为而为之,甘做最普通的事,乐于扮演拾遗补缺的角色,久久为功、日日精进,不断积累经验,找到事业和人生的正确坐标。

  传承红色基因,把激情萃取为真情。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民党员贺页朵,不惜冒着被杀的危险保存了自己的入党宣誓词,“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份饱经沧桑的誓词现存于中国革命博物馆。它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硝烟却初心不改的历史见证,更是我们广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的一页教材。随着战火硝烟的远去,先烈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智慧勇气,已转变为我们的精神坐标,并激励着我们要在建设新时代的征程中上下求索、奋勇前行。作为青年干部,还记得最初加入共产党时内心那股油然而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吗?自宣誓之日起,我们便要牢记自己的忠诚誓言并用日后的一言一行去堆砌实践,时刻用党的誓言激励和鞭策自己,既要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更要满怀爱党爱家爱国爱民的真情,把目光远大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用感恩的心对待自己、对待组织、对待群众。

  传承红色基因,把潜力转化为能力。 1930年8月7日凌晨,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陈毅安遭敌机枪扫射,腰部中弹,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5岁。25岁正是风华正茂、潜力无限的年纪,陈毅安用自己的鲜血为守护家园奉献了力量。可如今很多年轻干部总有一股浮躁的风气,很多人很难静下心来去做好一件事,究其原因,是很多人以己之长量人之短,不比社会奉献,比安逸享受。年轻干部只有正视自己的潜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脚踏实地才能勇往直前。我们切不可辜负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新时代,在组织的托付、工作的职责面前,必须时刻保持敢于碰硬、敢于负责、敢于较真的作风和态度,坚持在“担当亮剑”中立标杆、作表率,坚决摒弃“未老先衰”“无精打采”“人云亦云”的暮气,拿出遇到困难敢于直面、看见障碍敢于、碰见矛盾绝不回避的精气神,每项工作都敢于争第一、当龙头、做最好。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感悟【5】

  近日《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热播,在基层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革命先辈先烈们的初心故事让人感动泪目,深深为革命前辈的“舍身为党、舍身为民、舍身为国”的“舍得情怀”所感染,为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基层生根开花,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广大党员干部在“十一书”前流连忘返、驻足不前,寻觅、回味那一抹初心的味道,让“守初心担使命”成为一心为党为民工作的动力。

  看“宣誓书”体味贺页朵同志举起右拳走上“初心台”时,对革命的坚贞信念,对党的无限忠诚之心,他舍弃平安的生活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初心几十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永不变色的誓言。

  看“绝命书”体会傅烈烈士“我并不悲伤,若干年后,你会理解的”坚定和刚毅,感受“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壮志豪情,宁愿放弃生命也要坚守初心革命到底,绝不向敌人屈服。

  看“请战书”感受寻淮洲烈士在那个战火纷飞年代,为了人民“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灭敌人、消灭敌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既是遗言也是一个共产党人的“请战书”,宁愿舍弃生命也要英勇牺牲的战斗精神。

  看“托孤书”感受王尔琢烈士“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对信仰的执着之情,为了“一家不圆圆万家”的事业,宁可舍弃亲情、爱情也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贞。

  看“行军书”体会卢德铭烈士行军路上“呓语”思家的无私和伟大,宁愿舍弃“小家”也要保“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身先士卒、革命一生、战斗一生的革命精神。

  看“两地书”体味张朝燮夫妇的伉俪爱情和理想信念的交汇共融,宁愿舍弃爱情和生命也要“此身为国赴大义,为党为革命”的豪情壮志。

  看“无字书”感受陈毅安烈士崇高的革命信仰,一纸“无字的约定”将革命者雄心赤胆和浪漫之情有力结合,宁可舍弃安逸的“花前月下”,也要“死于革命死得光荣!”。

  看“就义书”夏明翰两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展现了共产党人为信仰、为信念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宁可舍弃生命也变初衷,体现了一个革命者对人民、对革命的耿耿丹心,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心。

  有舍有得,大舍大得,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是拥有超越境界来对已得和可得的东西进行决断的情怀和智慧。舍得情怀也是共产党人的一种态度,也是“为人民服务”宗旨所在。

  在一封封家书中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的“舍得之道”,为了信仰、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的坚贞不屈,在舍得之间看到了共产党人无我的大爱之情,看到了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一封封家书如同一部时光机,把我们又带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身临其境体会先辈先烈们抉择“舍与得”时的坚决,感受革命者为了伟大事业、伟大信仰、伟大梦想奋斗的光荣时刻。

  虽时间在变,环境在变,但记录峥嵘岁月的初心的这部“老电影”永远“靓丽”,只需一条线的连接,就能让时间和空间在人记忆里相遇接触,触动灵魂、激发内心的感动。

    相关文章

    2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