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事业这十年促进文化传承感悟

| 泳潼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语言文字事业这十年促进文化传承感悟5篇

语言文字事业这十年促进文化传承感悟

,以供大家参考!

语言文字事业这十年促进文化传承感悟1

阿木古楞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网红主播”。回忆起第一次只有5分钟的直播,阿木古楞说:“公屏里的字我都不认识,没法跟大家互动,我心里特别难过”。打那时起,阿木古楞就下定决心要学好普通话。如今,跨越语言障碍的阿木古楞“直播一天都没问题,比以前强百倍。”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加强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特困群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2018年1月,《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具备基本的普通话交流能力”。2019年10月在京召开的“中国语言扶贫与人类减贫事业论坛”发出“语言扶贫宣言”,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打破地域区隔、传播信息和技术的工具,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基础”。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杨亦鸣说:“推普脱贫是国家层面文化扶贫的一个重要标志。”

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语言之力渐渐成为共识。

在贵州,“同语同心乡村振兴”、“双培”三年行动、“小手牵大手·我教长辈普通话”等系列活动先后开展,为贫困乡村特别是民族聚居村寨修筑起脱贫的“语言大道”。通过有针对性地提高乡村学校教师、学生以及青壮年农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补齐语言交流的短板,有效助力教育脱贫,也让群众外出务工更加便捷。

在新疆,针对少数民族青壮年劳动力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职业技能”学习培训班,每年培训420万余人次。同时依托“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扶贫第一书记和村级组织,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有机融入各级组织、宣传、交通、卫健、妇联、团委等部门系统相关学习培训中。

在河北,滦平县充分发挥“普通话之乡”的文化特色,制定“普通话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建设了“能看、能学、能住”的普通话文化小镇,把普通话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

各界群众中,“聚焦重点、全面普及、巩固提高”的新时代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正在深入人心。

“这世界会变大,只要敢说普通话”,四川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的彝族孩子们高唱《学普歌》。为提升西部地区学前儿童普通话水平,教育部、国家语委开展了“百园千师万家”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江苏、北京等地与贵州、云南等省幼儿园开展“百园携手共推普”“千师在线手牵手”“万家云端传同音”普通话学习活动。截至2021年,已有100所幼儿园、742名幼儿教师、5176户幼儿家庭实现结对帮扶。

教好偏远地区孩子的普通话,根本在于提升当地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平翘舌音、边音和鼻音、前后鼻音一直不分的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板当小学特岗教师王巾巾,终于在东北师范大学教师徐嘉悦的指导下取得了普通话二甲证书。2020年4月以来,国家语委组织50所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1100余名师生,对口当时52个未摘帽贫困县的5200余名少数民族教师、农村教师,在线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王巾巾说:“我说好普通话,意味着为农村孩子们撑起更加晴朗的教育天空。”

语言文字事业这十年促进文化传承感悟2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体现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开展不规范使用汉字问题专项整治,要求对那些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字体,背离汉字书写规范、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的做法说“不”。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既为我们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便捷条件,同时也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组织修订了语言文字规范标准31项,规范标准体系日趋完善。2013年由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标志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迈向新台阶;2021年实施的《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使汉字规范进一步有据可依。

汉字既承载着历史,也记录着当下。每年岁末,“汉语盘点”已成为中国人的一道文化新民俗。国家大事、世界风云被凝聚在一个个精悍的方块字当中。“语言之镜,可以照出社会文化百态和技术变革图景。”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教授王辉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加强对语言生活的动态观测:从建立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到用动态流通语料库的思想与技术对中国语言生活进行持续观测与统计,再到利用网络技术跟踪研究语言热点问题,语言生活研究不断规范化、有序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国家,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仍需多方协同,发挥语言服务的支持作用。2020年2月,了解到齐鲁医院编写武汉方言手册解决方言障碍的消息,来自全国十几家高校、科研院所和语言企业的60余人,迅速组成“战疫语言服务团”。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呼吁:“明天必须有可用的语言产品上火线!”

仅仅24个小时,包含新冠疫情诊疗常用156词和75个短句的“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就以普通话和覆盖湖北全境的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赣语三大类方言录制完成。随后,即时方言翻译软件、疫情防控外语通等不同形态的免费语言服务产品陆续上线。“社会进步促使人民对社会服务要求更高,需要有健全的语言服务体系和强大的服务能力。”武汉大学教授赵世举说。

语言文字事业这十年促进文化传承感悟3

汇聚多年甲骨研究成果,集原文、释文和甲骨字典于一体的“殷墟甲骨文数据库”近日上线,很好地解决了甲骨成果分散的难题。

过去,甲骨文研究者要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埋首,一片一片缀合甲骨碎片。如今,甲骨文研究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等全新技术手段,开启了古文字研究的新阶段。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

近3年来,专家学者深入挖掘和提炼蕴含在甲骨文等古文字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的支持下,《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岳麓书院藏秦简》等一系列成果陆续推出。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说:“珍惜先人遗产,光大汉字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汉字既是中华文明的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201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旨在梳理这些思想文化术语,并用易于口头表达、交流的简练语言客观准确地予以诠释。设立8年以来,工程整理译写了900余条术语词条、出版了四大系列图书、向28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输出32个语种版权、建成5个开放的思想术语数据服务平台,在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弘扬、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字到词再到语言,语言文字事业的脚步从未停歇。

2015年,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重大语言文化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正式启动,这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语保工程一期历经5年,已经完成1712个点的语言资源调查采集,调查范围涵盖全国所有省区市的123个语种和全部汉语方言,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库和展示平台。“这些语料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迭代性,是无价之宝。”语保工程首席专家曹志耘说。

语言文字是一项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的事业,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语言文字事业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正在奋力开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局面。

语言文字事业这十年促进文化传承感悟4

20-年10月13 日,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会议总结了语言文字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目标和任务,必将激励和鼓舞全国教育、语言文字工作战线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语言文字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开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局面。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高度,顺应时代潮流、世界潮流、历史发展潮流,对语言文字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实践要求。要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消除各族群众语言交际障碍,以语言相通增进心灵相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站在服务国计民生的高度,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语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重要助推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基础支撑。站在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保护开发各民族语言文化资源,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站在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加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中外沟通理解,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人类共同发展。

准确把握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迎来新机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迫切需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挥重要纽带作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迫切需要语言文字事业提供基础支撑。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语言文字事业发挥重要助推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迫切需要语言文字事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要加强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承传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以语言文字为纽带促进文化互鉴、民心相通,促进当代人类文明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加速到来,人们的交际方式、语言学习等不断发展变化,推动语言研究与智能研究深度融合,是人工智能时代语言文字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紧扣时代主题,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深化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

奋力谱写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篇章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提高普及程度,全面提高普及质量,促进城乡、区域平衡协调发展。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建立推普助力脱贫长效机制,创新推普宣传载体形式,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供给能力。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完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支持语言文字科学研究,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科研协作,大力支持自然语言理解基础理论和处理技术研发,努力走在语言文字智能化科研创新世界前列。加强对人工智能时代语言生活监测研究和监管治理,研制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加强对语言文字学习使用的引导、监管与服务。深化国际中文教育和语言文字交流合作。加强中文师资培训,完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开辟多种层次语言文化交流渠道,构建更加开放、包容、规范的国际中文教育体系。积极提升中文承载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文传播平台,提升优秀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提高人类信息知识的中文表达能力水平。加快推进语言文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修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完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统筹管理职责。加强语言战略整体规划,全面提升语言文字事业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能力。

语言文字事业这十年促进文化传承感悟5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认同的重要基础。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族群众更为直接广泛地加强沟通、达成理解,进而在情感、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层面形成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最为便捷地实现充分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全国层面上的通用。为此,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有利于各族群众在全国范围通行,与全国各族同胞畅通交流。近年来,国家民委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重要决策部署,联合有关部委积极统筹推进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建设了志愿服务团,实施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等,促进各族群众语言相通、心灵相通。特别是持续指导有关地方加强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务工作,惠及群众10万余人,帮助他们打下较好国家通用语言基础,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共享城市美好生活。

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更为全面、直接、高效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我国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科学文化知识,存量最大,资源最丰富。少数民族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就业、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融入社会都有利。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孩子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就意味着掌握了开启我国知识宝藏的金钥匙,就能够在更大的空间和更宽的领域内加强学习、掌握本领、提升自我,并融入社会、获得机会,进而创造更为精彩的人生。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地区全面加快发展,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生产生活各要素的顺畅流通创造更为便捷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培养造就具备包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等在内的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加便于民族地区引进现代化发展理念、先进生产技术、文明生活方式,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同时,通过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够更好满足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发展的成果惠及于民,进而全面落实党中央“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要求,使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更加深入广泛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语言相通,相互了解,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实现交往交流交融,把民族团结落到实处。国家既依法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自由,又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在更高的层面上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局面。语言文字相通,各民族之间就会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将会更加牢固,我们团结奋斗、阔步前进的步伐,将会更加坚定有力。

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依法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并行不悖。在民族地区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并不是不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教育。事实证明,我们党坚持把统一性和多样性、共同性与差异性有机结合起来的语言文字政策,推动了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相互促进,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体现出显著优势。新时代,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担责尽责,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稳妥推进,全力配合有关地区和部门,把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相关文章

    11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