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及感想

| 淑燕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及感想,希望这份《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及感想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及感想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及感想(篇1)

利用暑假的空闲时间,我阅读了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巨著,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报道性作品,记录了自一九三六年六月至十月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到处都是荒弃的天地、饥饿的人民和频繁的战争。那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跻身历史的大舞台,他们或智慧、或英勇、或民主、或仁义……

一九三六年,三十一岁的斯诺,一位孤单英雄怀揣着对中国革命和战争种种好奇和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踏上了红色苏区,只为寻求真相。从这一年的六月至十月,他用旁观者冷静、客观又带着些幽默的笔触,带我们走进了那段红色岁月。没有空泛的理论和枯燥的政治术语,也不同于目的性明确的宣传稿件,在他笔下,一个个的生活、战斗的场景扑面而来。斯诺采用采访、叙述、日记等多种形式,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乐观、自由、平等、和谐的“红色之邦”。

在这本书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赋予了永恒和崇高。不论是彪炳史册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还是年龄虽小斗争经验却很丰富的“红小鬼”,他们仿佛从书中走了出来,眼神坚定,笑容纯粹,有血有肉,丰满立体。这些红军战士偶尔也会有些粗鲁、莽撞,但是内心的赤诚、意志的坚韧却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熠熠生辉。

通过斯诺的笔墨,我们得以窥见红色中国的产生、发展、壮大的原因,了解到那片红色区域上人们的生活和战斗。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生活让我们犹如踏上了那片土地,呼吸着那纯净的山风。在微风中,我们仿佛可以嗅到理想,嗅到那些即使历经绝境也没有动摇的信念,那些牺牲自己保全他人的高贵心灵……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需要我们去了解,更需要我们去把握它发展的客观规律。让我们跟随斯诺的脚步,走进那段风云起伏的历史,感受那充满激情的岁月。相信经过这趟“红色旅程”,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及感想(篇2)

在暑假中,我阅读了经典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它的作者是一个美国人,也许人人都会诧异吧:一个外国人了解中国吗?他是怎么想的呢?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找到这本书,一刻不停地阅读起来。

作者名叫埃德拉·斯诺,他是著名的美国记者。他来到中国西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多次谈论,并且深入红军的现实生活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方人情、大致行动进行一五一十的记录,再经过写作成了现在的《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在书中的语言朴实,黑白分明。作者对“白匪”国民党进行了狠狠的驳斥,称之为“狂热疯子”“无知土匪”;对中共领导人、红军战士还有红小鬼加以赞扬。其中作者赞扬毛泽东“博览群书”“工作仔细”“颇有天赋”。

是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们虽然出身卑微,却有一份救国救民的信念,并且为了实现它不懈努力,不为一时的成功而得意忘形。他们还不忘初心,清贫朴素,去努力达到新的目标,不知疲惫,为国家效力,不求功名只求国家富强、和平。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创造了全中国的未来。

红军战士们也是赞赏有嘉。一边是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这些红色战士,不仅谱就了长征这样举世罕见的伟大史诗,而且铸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丰碑。

《红星照耀中国》一经发表,就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他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革命的灿烂辉煌,让成千上万的青年燃起爱国之心,即使八十几年后的今天,这本书也不曾褪色。

如今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空调间里享受凉爽,不妨好好想想:是谁让我们过上了这样的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啊。他们身处硝烟时代,用自己的血和智慧铸就了今天!知道了这些,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他们坚持不懈、一心为国民、在强大的困难面前毫不退缩的精神?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及感想(篇3)

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著名的记者。说是美国人倒不如说是中国人,之所以说是中国人,是因为他一生为记录中国共产主义战争为工作,从某种程度来讲斯诺是中华的斗争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到了中国西北部去实地采访中国共产党,可就是这一去便注定他写这本书的命运了。

这本书讲的是,埃德加收集军事将领的谈话,工人、战士、知识分子的谈话,揭示了中国红军的真正形象以及与日本战士,国民党的坚定斗争,让全世界恢复对中国的信誉。因为当时世界不了解中国是否为马克思主义者?纲领是什么?国民党与共产党到底哪方对?国民党与共产党的争论是什么?他们是什么人?还有很多问题去问中国。

其中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大渡河英雄,内容讲的是红军先锋队的指挥员刘伯承,他曾在四川的一个军阀的队中当过军官,他熟悉这个民族,了解彝族人痛恨汉人,他前往与彝族谈判,最后得到了武器,与红军联合打败川军,巧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从中我看出了红军的机智与勇气,和各个少数民族对统治的憎恶,以及希望恢复和平,追求自由的愿望。还有红军必胜的决心。

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那么其中的红星又是什么意思呢?没错,红星便是红军,那么中国又是什么呢?中国是世界上的那一颗红星。

从宏观上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划时代的巨作,推翻了外界对中国共产主义的负面影响,让中国共产党可以展翅飞翔,一鸣惊人。向世界展现中国最英勇的一面,也是这本书,给予国家很与民族希望,以振奋,以自由。

中国是世界上的那一颗红星,它也必将照亮整个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及感想(篇4)

近日,读罢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让我们认识到了有关红军、红军领导人以及苏维埃共和国等的种种,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也当属红军了。

首先是为人处世方面。在此,当以两个方面来叙述,一是红军整体对待人民的态度,二是红军领导员对待红军战士的态度。而不管哪个方面,都不可否认地体现出了红军的待人厚。

在红军对待人民的方面,从老百姓的反应中就可以得到结果。在此引用一段斯诺在书中所写的一个少年在谈论红军时所发表的意见:“咱们以前有过闵妃的学校吗?红军把无线电带来以前咱们听到过世界新闻吗?······你说这苦,但是······这就不算苦!”由此段就可以轻松地看出,红军的行为不仅使小孩认同,而且连小孩也自愿加入红军的行列!这就相当于说,红军得到了相当的认可!而人民对待白军方面的唾弃、叫苦不迭,就与他们对待红军的态度形成了极大的对比,这也就更加体现了红军的待民亲和。

红军领导员对待战士时平时是以平等著称,据斯诺介绍,红军指挥员不仅吃住与战士们混在一起,而且还经常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并且,在打仗时,红军指导员区别于白军指导员的是,他们常常带上战士冲锋陷阵,而不是“运筹帷幄”。

其次是红军打仗时的英勇神武。书中所讲述的事例“大渡河英雄”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当面对空荡荡的铁索桥时,当面前是舔人的火舌时,红军战士都没有丝毫畏惧,冲了上去!且不说让读者自己想想一下,光是同他们的敌军相比,敌军就不知道逊色了多少倍!如此勇敢的战士,怎能不让人敬佩?

《红星照耀中国》,这是历史留下的深深的痕迹!是它,使我久久不能忘记那些红军战士!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及感想(篇5)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血的历史图册,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共及其军队所经受的苦难、牺牲。我们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中共党人的每一次浴血奋战,多少人的鲜血铸就了我们的今天,可想而知今天的幸福是用鲜血凝结而成的。《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这不得不使笔者想到《青春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静毅然离家出走,投身"地下革命"事业,为革命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为党的革命事业倾尽一生心血,鞠躬尽瘁。在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路程上,面对重重挫折打击,不管是林道静还是保尔,他们都不曾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他们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他们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有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了。

以上的种种,不得不使笔者在深有感触与热血激情的情况下,去阐发感慨:这是怎么样的党,多么伟大的党!纵有千万文字的追捧也捧不"红"这样的党,文字是多么苍白无力,但有林道静、保尔以及本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这样血淋淋的人物存在,他们愿意为党的胜利倾注一切,就连出身在美国在生活背景、语言、习俗各方面有差异的埃德加。斯诺都从中国革命和它的领导人身上,感染了火一样的热情,在艰苦斗争时用自己的笔进行战斗,只为了他开始"信仰"的一切党。

笔者阅读红色书刊并不甚多,但仅凭以上几个鲜活的人物以及《红星照耀中国》中所述的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时的艰辛与牺牲。我们就可以体会党在困难时期的艰苦卓绝;体会党在斗争中的峥嵘岁月;体会党在领导人民走向胜利时的无限伟大!心系这样的党,我们应该感到荣幸与自豪。

    相关文章

    8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