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希望这份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优秀9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篇1)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古代,就提出了“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后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说融入儒家礼教思想之中,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如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之中我们也要有一个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我们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读本》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时代之下,适应着一定的形势和任务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如今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此外当今时代是世界经济继续保持繁荣,但对战略性资源的恶性竞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趋于上升同时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群众,就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人们科学合理地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规律,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安民固邦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其次核心价值体系是防止西化、分化重要的思想武器。在全面开放与分裂主义不断危害我国统一的当今社会必须清醒认识到全球化条件下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对我国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领域造成的影响。只有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先进意识形态,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筑起坚不可摧的文化长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所以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 切实抓好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应该先行一步。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 2、 加大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论先后,知为先。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 3、 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4、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要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基业工程、灵魂工程,建立经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保证这项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建设能够一代一代地抓下去。
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篇2)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从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空想社会主义讲起,分六个阶段概要叙述了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深刻阐明了我们党90多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艰辛的探索和实践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过程。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应该牢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应该仔细认真地阅读此书。 历史,是事物的时间存在方式;历史实践,是以历史过程的形式存在的。贯穿于历史过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就是理论。因此,要理解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科学结论,就要系统地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特别是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从苏联到中国探索的历史,就要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的历史。《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提供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这样一部反映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又适合中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的这个回答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纲领指导下,党和国家创造了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0%的世界人口的奇迹。这个实践是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六十年的实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亦即中国和世界人民伟大的历史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外大门的敞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没落腐朽的思想不断传入,国内封建腐朽思想也在不断抬头,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媚外思想和个人主义抬头,享乐主义横行,各类思想充斥网络、报纸、电视等各类媒体,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也使少数党员干部的理论自信、制度信心、道路自信明显锐减。以致脱离群众,完全演化成为成为官僚和利益代言人,部分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甚至完全丢失,走到了党和人民的对立面。 通过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既让我增强了对历史的了解,也增强了我对未来的责任。促使我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从思想认识上
提高自己,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篇3)
核心价值观,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吸收人类社会发展中各种先进文化精华、总结现代以来我们民族自己奋斗历史经验基础之上概括提炼出来的,要进一步强化核心价值观宣传,在深入持久上下功夫,从思想、组织、内容、传播上进一步深化。在增强效果上下功夫,更加注重结合融入、情感认同、艺术表达。在提高队伍素质上下功夫,不断强化知行合一、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把关能力。要深深体会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善做善成,把宣传核心价值观工作做细做实、做出特色、做出经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具体落实上下功夫。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在人民和权力面前,常怀敬畏之心,摆正位置,立身不忘做人之本、工作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切实做到古人讲的“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永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更好地发挥对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带动作用。
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篇4)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生当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为此,为了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我们应该抛开一切烦恼,扎扎实实干好自己手中的每一件事情,用坦诚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对人生。这是我读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0例》的切实感受!
“应该笑着去面对人生,不管一切如何。”这是名人伏契克说的一句话,它提醒着人们要笑对人生,快乐地生活。确实,我们身边有许多同学遇到困难时,不是去想着怎么解决,而是忧愁万分,总是抱怨上天不公平,总是抱怨自己的命运太悲惨,总是抱怨……总之,许多美好的时光都浪费在了抱怨声中,失去了其人生的意义,快乐也离他越来越远。为此我们应保持一个快乐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因为快乐能促使人更有上进心,更有精力投身学习、工作之中。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0例》一书中,有许多笑对人生的例子,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其实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人的生命原来是如此的绚丽多彩,生命的潜能是无止境的。
早些年,有一位老人患上了致命的绝症――肺癌。当老人得知自己命不久已时,不但没有在病魔前退缩,反而更勇敢、更乐观地活下去。他立下遗嘱,骑着自行车外出四处游玩。仅仅几个月,他游遍了很多早就想去却一直没有时间去的地方,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认识了许多朋友,一路上,许多好心人帮助过他,他也帮助过许多不幸的人,甚至开导过几个像他一样患绝症的人。可能因为老人心境特别开朗,他竟奇迹般地继续活下去,病魔也似乎被他的乐观吓呆了,也退缩了。你说,快乐对人的生命起的作用有多大啊?老人不是用行动证明了一个被病魔缠身的人,只要他愿意用乐观与病魔作斗争,快乐地面对自己,面对不幸,面对人生,那他肯定是个常胜将军。
旭日东升,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新一天的开始,让我们用整个胸襟去迎接太阳或风雨,与快乐做伴,走好生命旅程中的每一步。同友们!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去过每一天,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自己的航向由自己把握,珍惜生命中的美好光阴,在人生的旅程当中快快乐乐,相信生命中会因有你的微笑而变得更加精彩!
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篇5)
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理论发展阶段,制度实践阶段,直至如今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有人说:世界上任何好的东西,永远不会死亡,必然经历由弱小到强大的阶段。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已然证明了这一点,小小的古希腊,不仅仅建立了众多民主城邦制度,还不断的在海外建立了殖民地,将自身的民主制度传播到了世界,但这种传播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步到位,同要经历了许多坎坷,直至如今才成为普世认同的理论,社会主义的发展同要如此。
任何一种制度的建立,本质上是利益的分配。资本主义社会所建立的大蛋糕,为个人所有,必然决定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而人类的发展进程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社会除了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同样要不断的消除社会的不公平和利益的不平衡。所以,不论现在社会主义的制度构架是什么,资本主义的制度构架又是什么,首先在理论上,直接决定了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任何人不可阻挡,任何困难,都注定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小坎坷。
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社会民主主义的出现则是一个例证,社会民主主义是一种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开始浮现的政治意识形态,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支持者里分离出来的众多分支之一。主张应透过民主过程逐步进行变革,以建立一个奉行社会主义的社会。社会民主主义最初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形式,于1869年德意志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后开始发展;此党最后演变为德国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不断发展,最后摒弃了军国主义、极权主义及革命,不再借由
这些手段来达到政治变革。社会民主主义者与民主社会主义者有共同的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最初社会民主主义包含了主张革命路线的社会主义者如罗莎·卢森堡和列宁,和其他主张渐进式改革的如爱德华·伯恩施坦、卡尔·考茨基和尚·饶勒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后,“社会民主主义”成了非革命路线的社会主义者专有的称呼。现代的社会民主主义强调透过立法过程以改革资本主义体制,使其更公平和人性化,至于原本理论上所追求的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若非被彻底遗忘、便是被以资本主义的方式重新定义了。
社会民主主义一词也可以用来称呼另一种社会民主主义者所拥护的社会型态。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共同组织社会党国际定义社会民主主义为代议民主制的一种模式,能够解决在一般自由民主制里所产生的问题。社会党国际强调以下原则:第一,“民主”、“正义”、“平等”不只是个人的自由,也同时包含免于被歧视、机会均等和不要让控制生产工具的资本家滥用政治权力。第二,“平等”意味着在法律前人人平等,而且基本的经济、文化、社会平等(并不是指经济、文化完全平等,而是差距较小,没有那么悬殊)是每个人个性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同时也要给予身心残障和其他社会条件不佳的人平等机会。第三、自由和平等不是矛盾的,平等是个人发展的条件,自由和平等是不可分割的。最后,要团结起来同情那些遭受不公正和不平等待遇的人。
实行社会民主主义的典范国家是瑞典。瑞典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发展得相当繁荣,虽然瑞典税率达57%,不过,瑞典经济发展得
相当健全,从独资公司到跨国公司(如Saab、宜家、爱立信等),同时保持世界上最高的平均寿命,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低国债、低婴儿死亡率和低生活费,并据称拥有极高的经济增长。
民主社会主义可以看作是由社会民主主义衍生出的另一种流派,民主社会主义者仍然主张建立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式经济的社会。许多自称为“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都与那些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划清了界线,自然的两者仍有一些重叠的特色,一些民主社会主义者所公开承认与社会民主主义仍然相同的部分,和那些为了使他们更符合社会主义而产生的差异。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社会民主主义的立场处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中间,而民主社会主义则拥护完全的社会主义,并且希望借着民主手段废止资本主义。
一般而言,对于民主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差异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民主社会主义仅仅是更左翼的社会民主主义,而不是另一种分支,因为许多社会民主主义者仍然承认他们继承马克思主义,而且社会民主主义者讨论政治时的用词也和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差异。第二种看法则认为即使民主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都有同样的主张(将资本主义人性化),但那对于民主社会主义而言只是一个在迈向全然的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过程而已。因此,依据第二种看法,因为社会民主主义已经抛弃了建立全然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他们已经没有理由自称为(民主)社会主义,也因为目前社会民主主义大多偏向了中立派的立场,他们更没有理由自称为民主社会主
义了。
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篇6)
这部电视系列片讲述的是社会主义思想史,讲的是社会主义500年的艰辛探索和发展实践。突出了道路的抉择。同时,以事实为根据,充分说明我们今天的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道路。可以说,《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进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也是“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理论、历史、现实,巨大的冲击力,令人在观看之后不由自主地产生许多感想。
感想一:通过大众传媒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实现强势传播。以大众传媒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通过传媒手段,向广大群众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之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从而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所谓大众传媒载体,一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渠道(报纸、书籍、 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二是指使用媒介工具、手段的专事传播的机构,诸如报社、通讯社、出版社、广播电台 、影视制作单位、互联网站等等。当下,我们正处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媒体呈现媒体融合态势。通过大众传媒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实现强势传播。
以电视为例,自2002年以来,中国各城市观众每日收看电视的时间长度基本维持在3小时以内。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播放视频内容的终端范围扩大,传统电视观众被分流。尽管如此,2011年观众每日收看电视的时间长度是166分钟,2012年,达到169分钟。
从观众规模来看,2009年平均每天有74.5%的人收看电视,2012年每天有68.4%的观众收看电视。2009年每个电视忠实观众每日收看电视 236分钟,2012年观众每日收看电视247分钟。收视量在增长。晚间收视高峰为19:00-22:00。其中央视在19:00---20:00收视最突出,省级卫视则在20:00---24:00。
再观网络。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人数为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42.1%,手机网民4.2亿。
50集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于5月上旬至7月中旬在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19:50、北京卫视22:15播出(期间周一至周五每天播出1集,每集15 分钟),与此同时,在传播上,制作全媒体内容,形成系列化多样化载体,宣讲家网、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优酷网等网络媒体同步播放,此种媒体融合态势的播出,有助于强势传播,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感想二:平台资源与社会资源相嫁接是成功的关键。《正道沧桑》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北京电视台联合首都社科理论界权威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创作,吸纳了全国近百位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在片中为观众解疑释惑。该片由专家学者写理论、编辑记者写故事,仅仅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就将一部跨度 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的电视系列片搬上了屏幕,与广大观众见了面,这是传播机构的平台资源与社会资源相嫁接的结果,是成功的关键。纵观如今许多成功的省级卫视,多是采取了或与国外机构合作、或与企业合作,电视与网站合作、宽频、移动--三频融合,互相借力,实现共赢。平台资源相互嫁接,创作更多更好的令广大受众满意的作品,可以说大有作为。
感想三:内容与形式统一达成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方式。从内容上讲,这部电视系列片讲述的是社会主义思想史,讲述的是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讲的是社会主义500年的艰辛探索和发展实践。突出了道路的抉择。同时,以事实为根据,充分说明我们今天的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道路。可以说,《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进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也是“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但是,它又采用了不同以往电视片的形式,而是采用“具象化”和“词条式”的表达方式,具象化讲故事,突出故事性与知识性,通过讲述一个核心人物的一个完整故事,集中说清一个理论观点。这也是《正道沧桑》容易被受众接受的重要原因。
大众传播的功能分主要功能和次功能,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次功能为娱乐性和功能性。电视观众是娱乐内容的消费者。今日中国,高雅精英文学和大众消费文化共生存。传媒政治具有六大特征:科技政治特征、文化政治特征、公共政治特征、软政治特征、多元大众主体政治的特征、国际性政治的特征。受众对节目内容、节目形态等方面提高了心理期待。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讲好故事,推动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正道沧桑》是一个很好地创新。
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故事,要尊重事实。新闻传播在近代中国一落地生根开花就突出了宣传教育性。但是长期以来的单向性,使之效果较差。当下的新闻传播更注重遵循传播规律。新闻报道最讲究的是:“用事实说话”。这分两个层次。一必须是事实,这是基本要求;只能是事实,不直接发表自己的议论和意见。二是指报道者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但只能通过事实来体现。根据社会心理学和新闻心理学的理论,外界对一个人的态度上的影响可以通过说服、感染和暗示来产生。在许多情况下,感染和暗示比说服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感染和暗示是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进行。通过大量的事实来感染受众,通过对事实的精心选择和巧妙安排来暗示某种意图和倾向,比较容易被人接受。
《正道沧桑》就体现了这样一种选择。它每集按照“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论断”的形式,基于史实,通过主持人讲述、视频短片、权威专家访谈三种样式,集权威性、思想性、观赏性于一体,用人物带悬念、用悬念带故事,用故事带道理,真实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探索、实践;客观地述说,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同时,也带着受众以今天的观点来理解500年,力争对500年社会主义进行生动而准确的诠释。
总之,推动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系列片是一个很好地创新。是内容与形式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方式。
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篇7)
正道沧桑 梦在脚下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五百年>观后感 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主义五百年,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历程。它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和挫折,跌宕起伏。它宣传了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发展,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要义,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一.正道沧桑
社会主义在世界
什么是人间天堂?什么有才是人类理想的完美世界。柏拉图用他的《理想国》告诉我们,完美的理想世界就是没有堕落和罪恶的世界,金钱在这里失去了意义;陶渊明用《桃花源记》告诉我们完美世界就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粮田美食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那么,古代哲人的美好世界的畅想,跨越时间与空间,形象具体的说来就是他们追求一种社会,那时候的一种空想的社会主义社会。
从乌托邦到太阳之城的构想,从悲壮的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的胜
利,无不显示着社会主义发展的跌宕起伏,由梦想变为现实。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代表广大的工人、农民阶级的利益。它是一个历史发展的产物,并且,它包含了人们向往的民主、自由。
从第六集的“哲人转身”开始,把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推到了历史的聚光灯下,让人们更多地知道了在这两个熟悉的名字后面那些生动感人的细节,知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用这些令人信服的事实告诉人们,他们不是躲在书斋里不问世事而自视清高的学者,无论在思想理论战线还是在工人运动的战场,他们都是冲锋在前无所畏惧的真正的战士。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承担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历史使命的是无产者,“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些具有历史穿透力的思想,到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性和无穷的鼓舞力量。尽管社会主义运动在发展进程中不时出现挫折和低潮,但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历史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也不能改变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及在世界上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就是有力的证明。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的科学思想方法,永远是人们不能离开的法宝。并指引着我们前进,之后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世界上有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让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成为现实,可以说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将推动其他国家的民主革命运动,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我们带来了列宁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在中国
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只有系统的认识历史,才能够把握现在,奔向未来;才能更好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幸福之路。《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从三十二集“拔开迷雾”开始一直到最后讲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以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讲话,提纲挈领地抓住了历史转折中最根本的问题,指出了““””以后中国向何处去的方向和指导思想。它以全新的理论视角,启发了全党的智慧,振奋了人们的精神,对于推动国家走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从此成为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主题口号,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宣言书。直到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之后讲到了开辟新路,何为开辟新路?那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一直到以为的召开,一直走到了今天,并奔向未来。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坎坷的,但是也是充满希望的,它的天空将广阔无比。特别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模式大同”到“中国特色”。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飘入云霄,给全世界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我们总是始终不渝的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代表,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旗帜,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今天的成果,无疑的展现了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在党的中强调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这也正如毛泽东所说:“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中国加油!
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正如片尾所说:“这是一条探索之路,这是一条幸福之路,这是一条圆梦之路,这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梦在脚下——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常常问自己,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族伟大复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受侵略和压迫。直到共产党的出现,社会主义在中国开始蔓延,并带领我们走向了独立和富强。所以,我明白了,现代的时代精神就是提出的“中国梦”,是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之路,是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且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在《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赋予了时代精神,在党的以来,中国梦也给我们赋予了特色的内涵,是我们每个人的幸福生活之梦,更是全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实现“中国梦”其实就是正确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必然结果。我们知道,实现梦想的过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唯有经历苦难,经过奋斗,追梦的意志才能更为坚毅,圆梦的能力才能更加强大。 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因为有梦,伟大的中国梦,所以骄傲!
梦在脚下,并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篇8)
初夏的五月,我们迎来了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北京电视台联合首都社科理论界权威专家学者,共同打造的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 --社会主义500年》。自1516年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的出版算起,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有500年的历史。这部50集的大型系列片正是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叙述骨架,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必然,展望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这些天细细品来,对其中几集感触极深。
开篇第一集的《乌托邦岛》,其中篇头的解说词被我重放了好几遍: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都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也一直引以为豪!中国的发展向世人展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的成就--这份完美的答卷也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
第六集以《哲人转身》为题,生动地介绍了从哲学领域里开始的这一伟大革命。19世纪40年代,一个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学说在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她甫一诞生,就立刻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巨大威力和无与伦比的思想魅力。与此同时,她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曲解、非难和挑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不得不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黑格尔说过,哲学是“思想所集中表现的时代”,马克思更进一步认为:“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正是由于集各种思想学说之大成而又超越其上,才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语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170多年来,尽管有着多次的曲折和起伏,但今天她仍如鲜红的太阳照耀着中国和世界!
逐集看来,不得不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这部巨作是通过丰富的历史事实,系统的思想脉络,以及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珍贵镜头和精到的专家解读,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历史启示,向广大观众展示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当中的探索和实践,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任务做了生动而准确的诠释。它集观赏性、思想性于一体,形成了一部展示社会主义500年波澜壮阔历程的视听大辞典。
这部50集的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叙述骨架,按照“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诊断”的形式,讲述一个个核心人物的一个个完整故事。系列片循序渐进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要义,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这部巨作是一部强大的理论和实践的精神食粮!它不仅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增强了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篇9)
2013年1月5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精神研讨班上,亲自授课,讲解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内涵及其实质。《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就是根据这一重要讲话以及其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讲话精神编写的。学好社会主义历史,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曲折发展历程
作为一种思潮,社会主义自产生以来已经走过近五百年的历史。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运动到制度,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和不断演进,取得了丰硕成果。
(1)社会主义的空想阶段。1516年莫尔写的《乌托邦》是一本文学游记,它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起点。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继承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并且亲身力行,筹钱捐物搞实验,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使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达到顶峰,丰富了社会主义学说。
(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的重要标志,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然而,科学理论体系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首先,工业革命和1825年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弊病的物质经济根源,从而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奠定了社会经济条件。其次,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而出现,使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无产阶级才真正是变革社会的依靠力量,从而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社会阶级基础。第三,空想社会主义和两大学说的发现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
(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帝国主义时代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为依据,创造性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少数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新理论,科学地解决了这一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4)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建立。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不仅面临着巩固政权的任务,而且还面临着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而这一切又毫无经验和先例可资借鉴。这些特殊的因素,决定了列宁、斯大林在领导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时,不得不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
(5)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继社会主义苏联之后出现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二战结束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形势下,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先后有一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6)苏东剧变和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化。二战结束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东欧国家,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经验,大都照搬了苏联模式。到了和平建设时期,苏联模式的弊端日渐暴露,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的体制障碍。20世纪80年代后,苏联东欧国家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困境几度调整、几番兴起改革浪潮。由于这种调整和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等的交互作用下,导致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苏东剧变后,各国党在审视苏联模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应该根据本国国情建设适合本国的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对备受世界关注的“中国模式”给予高度肯定。
“中国模式”是中国在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具体体制,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的习惯称呼。“中国模式”不仅使经济落后的中国摆脱了贫困、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且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出了贡献,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多样性、创新性提供了范例。
二、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经验与启示
曲折漫长的五百年社会主义历史,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第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但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
160多年前,“两个必然”宣告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160多年后的今天,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新的更大的发展。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又走了不少弯路,优势尚未以强势呈现,这往往使人们产生对“两个必然”的怀疑。如果我们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不免会对“两个必然”的前景产生困惑和忧虑。因而有必要说明,“两个必然”的实现是一个渐进过程。“两个必然”揭示的是资本主义命运的必然的历史趋势问题,“两个决不会”思想揭示了“两个必然”的过程及其长期性和复杂性。显然,“两个决不会”不是对“两个必然”的否定,而是对“两个必然”从过程视域进行的补充和完善,由“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升华。它告诉我们三句话: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还会有一定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二,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努力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首先,革命是这样。列宁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所以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并取得了胜利。毛泽东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认识到中国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就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其次,在夺取政权以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点更加重要。这就要求执政的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但不能教条式搬用马克思、恩格斯个别论述;学习借鉴国外经验,但不能照搬照抄一国模式。在选择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时,苏联共产党,从斯大林开始,犯了一个最严重的错误,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是教条式搬用马克思的个别论述,严重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严重忽视了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发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果造成灾难性的结局。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以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照搬照抄就会出大问题。
第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近代以来,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革命条件特殊而复杂。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强大、人民富裕,成为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为了救国救民,不同阶级、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政治力量,先后进行过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但都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和途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处在苦闷和彷徨中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全新方向。走俄国人的路,向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必然结论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
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使国家更快发展起来,却是一个崭新课题。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们党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指明了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题和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从长期探索中得出的基本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一切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两句话: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虽然中国目前确实面临很多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但需要客观看待这些问题和挑战的成因及解决的前景。党的是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以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对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个自信的深刻表述,集中反映了全党和整个国家的日益成熟与自觉。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过程,也正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
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5
“这条路曲折又漫长,这条路风骤雨又狂,五百年的探索,五百年的理想,五百年的接力,五百年的拓荒。走路不能走错路,走对了路就别彷徨。你和我一起走下去,路的前头灿烂辉煌。”伴随着那充满激情、响遏行云的歌声,我们沉浸在50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乌托邦岛上,英国人莫尔在苦思冥想,为何会发生“羊吃人”的悲剧,怎样才能人人平等;太阳城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在黑暗中顽强不屈地寻找光明,如同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叛逆贵族圣西门,为了探索真理,毁家破产,义无反顾,由显贵变成战士,由阔商变成穷人;法国哲学家傅立叶异想天开,大胆进行“法郎吉” 试验,创造了“和谐社会”最早的雏形;美国印第安纳州,欧文呕心沥血,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新村”……电视片就这样用人物带悬念,用悬念带故事,用故事带道理,真实展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艰难探索、大胆实践。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历史资料和珍贵镜头,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刻而精到的诠释。并通过主持人讲述、视频短片、权威专家访谈等形式,全面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社会主义500年的宏伟历史画卷。
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意思是说,要掌握“大道”,必须先研究蕴含着“大道”的历史。其所谓“大道”,即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历史不仅蕴含着人类的“大道”,而且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的现在和未来。对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挖掘、认真梳理、总结升华,将会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就是对社会主义历史兴替得失的一次集中总结和深入回顾,是一部大气磅礴的电视政论片佳作。
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赫然刻着“认识你自己”!一个人要认识自己,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亿万人民群众同样需要认识自己,即要认清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在干什么,该怎样干。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头脑清醒,意志坚定,不被困难所压倒,不被迷雾遮住双眼,不为各种流言蜚语而心神不定,不因暂时的低谷而惊慌失措,《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就是在教我们如何认识自己。这部电视片以翔实的史实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程中,既有成功,也有挫折;既有高峰,也有低谷。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还将继续走向远方,我们的事业是人类最宏伟的事业,我们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以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上无数激动人心的故事来励志,以艰难创业历程中众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为楷模,将有助于我们明了自己的历史责任,激励我们为完成历史使命而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并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就是说,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切,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挖掘提炼,艺术地再现了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既描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辉煌发展、气势如虹,也毫不掩饰地记述了我们曾走过的弯路、付出的代价。认真学习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史,以史为鉴,我们才能居安思危,盛不忘衰。一方面发扬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坚持被实践证明成功的做法,另一方面尽量避免前人走过的弯路,不再重犯过去犯过的错误。我们就能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完成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写下21世纪的辉煌篇章。就像该片主题曲所唱的那样:“这条路越走越宽广,这条路越走越阳光,这条路凝聚我们的力量,这条路能实现中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