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心得观后感范文5篇

| 庄宇2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在全国上下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之际,中央宣传部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时代楷模朱有勇的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2019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

  5天前,他还是一位在西南边疆拉祜族自治县村寨忙于种植冬季马铃薯的“农民”。5天后,11月29日,他在北京接受颁奖成为全国时代楷模。30多年来,他研发的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成为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近5年,他又在云南普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躬耕山野科技扶贫,让上千农民学会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等种植技能,带动了一批深度贫困中的拉祜族群众脱贫致富。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

  跪在泥土里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在拉祜族村寨旁一片刚种植的马铃薯地里,张六均等三个拉祜族村民手杵着锄头站在地边,全神贯注地听一位老人说话。老人蹲在地上,手握着竹竿,一边用竹竿丈量地块,一边耐心地讲解马铃薯如何规范种植。老人蹲着累了,便很自然地右腿跪在泥土里,面带微笑反复解说示范。在一旁的云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何朝辉感动地用手机拍下了这珍贵的瞬间。这一幕发生在11月19日上午,地点在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小组。这位65岁的老人就是朱有勇院士。

  2016年,朱有勇带领中国工程院的专家和云南农业大学创新团队,在澜沧竹塘乡蒿枝坝开展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当年平均每亩为农户增收3000至5000元,至2019年在全县已推广种植1万亩。朱有勇团队还应用林下三七科技成果,在澜沧示范种植7305亩,带动三七种植农户749户,每户平均增收2.5万余元。

  穿迷彩服的田间“教书匠”

  2015年,中国工程院对口帮扶澜沧县开展脱贫攻坚,开会商量由哪个院士来牵头这一重任。当时60岁的朱有勇毅然决然地说:“我最年轻,我来干!”

  朱有勇带着团队来到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在村里建立科技小院,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5年来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基地示范推广种植冬季马铃薯等作物的过程中,他发现农村群众素质性贫困突出。于是他整合云南农大教师和澜沧职中教师团队,创办了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学员是来自全县各乡镇有脱贫致富愿望的农民,课堂就设在田间地头。从选良种栽种,到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从采收包装到产品推广,都由朱有勇等院士教授专家亲自授课。老师和学员一样,都穿着迷彩服。

  “朱院士对农民和蔼可亲,没有架子,很多学员培训回家后,不仅自己种冬季马铃薯和林下三七,还带动全村群众一起种,一起增收脱贫。”竹塘乡乡长龚老五说。3年多来,澜沧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已开展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电子商务等培训班,培养了近千名致富带头人。

  “我们是教书匠,没有钱,就把科技知识教给农民,教他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没什么了不起。”朱有勇淡淡一笑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比写在纸上更有价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开花结果,心里的欣慰,是发表论文无法比的!”朱有勇常说。

  30多年来,朱有勇潜心钻研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等系列重大课题。研究成果以“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为题在《自然》杂志封面全文发表,成为新中国植保界在这个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他构建的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技术体系累计推广应用超过1000万亩,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推广应用超6000万亩,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减少农药使用50%以上,被认为是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他构建了冬季马铃薯优质高效技术体系,2008年以来累计推广1131.2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00多亿元。

  朱有勇扶贫不为名。一个多星期前,正在澜沧各个村寨基地指导农民种植冬季马铃薯的他才得知被表彰为时代楷模。他依然平静地继续指导马铃薯种植,多方催促下,几天后他才不得不离开澜沧,前往北京领奖。

  朱有勇扶贫也不为利。长期跟随朱有勇在澜沧扶贫的云南农大博士黄惠川讲了个故事,在澜沧开始推广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时,扶贫团队里起初有两种声音,有人认为研究林下三七花了10多年时间不容易,应该技术保密,通过技术转让盈利。但朱有勇坚持免费给老百姓使用技术,他说:“不能我们发财了,老百姓用不上。”

  2011年12月,朱有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大特别奖励他200万元,他毅然决定把学校奖金作为原始基金成立云南农业大学“有勇奖学基金会”。2015年,他又将自己获得的“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200万元捐赠基金会,激励了更多师生学农爱农、服务三农。

  2019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心得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将自己所获10亿元专利费,无偿、完全免费的送给了农民。自2008年以来,他还促进农民增收200亿元。

  “见钱眼开”早已为人见怪不怪了,“见钱不眼开”似乎才让人奇怪,在人们的价值观里唯有“金钱”之后,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使历经“铜臭”腐蚀的心灵,无疑得到了一次“春风化雨”的洗涤,清新、暖心、感动,难怪网友说“值得追寻的人”。

  一句“值得追寻的人”,道出了广大网友对朱有勇的崇敬。由此看出,人们一直在追寻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人,可是,不知道那个人在哪里,没想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田间地头处”。

  躬耕田亩,谋人民所谋,想人民所想,带领人民赶走苦日子,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朱有勇的本心,可是有多少人坚守了自己的本心?

  翻开时下的报章杂志、打开各种各样的网页APP,无不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充满中国智慧的传统文化字样,可是,真正做到“格物致知”者有几人?“诚意正心”者又有几人?

  即使做不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你在背后如何“蝇营狗苟”,表面上不要装出一副“义正辞严”的样子,对着群众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我是你们的服务员”,以免恶心自己而让别人作呕,可偏偏就有这样的“人民的服务员”。不过,最终应了诗人臧克家的诗句,“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事实上,两年前就已经看到了。

  其实,对于朱有勇的坚守本心,带领人民奔好日子,无需从过高地解读他什么,只需知道他是贫困农民家庭的孩子,他小时候挨过饿就足矣。不曾有过饥饿的人,根本不知道何为苦难,不曾忍受过贫穷的人,根本不理解邻里互助,同舟共济。

  朱有勇一直致力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就是因为自己经历过饥饿、自己经历过苦难,深知乡亲们对吃饱肚子的渴望,对过上幸福生活的渴望,那种渴望是刻骨铭心的,所以,即使自己住进再豪华的宾馆,也没有家的感觉,也一直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农民。

  这正是初心,这个初心使他没有忘记当初刻骨铭心的渴望,正因如此,他扎根在农村去教乡亲们种庄稼,而人民也把煮熟的鸡蛋、红薯、玉米等早点、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挂在他的门门口,这正应了农民最朴实的一句话“人心换人心”,你心里有我,我自然心里装着你.

  2019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体会

  朱有勇,男,1955年11月生,2005年至今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曾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高校名师等多种荣誉称号。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著名的科学家,也是成长于土地、收获于土地的农民;他是大学校长,也是身先士卒、30年一直站在科研第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学术界,他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而在农民眼中,他就是一个对田间作物搭配最在行不过的庄稼好手。这就是朱有勇,一个全心全意服务农民的新时期农业科学家。

  朱有勇将生物多样性原理与植物病害防治理论相结合,拓展了植物病理学研究领域,对解决现代农业生产中作物病害流行及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多次受邀在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国际生物多样性与农业大会和国内植物保护大会上作大会报告。标志性研究论文“Genetic diversity for disease control in rice”单篇引用频次在国际和国内相关研究领域排名前列。Nature和Science等刊物作了专题评论,认为朱有勇等的科学发现,突破了品种单一化的弊端,为解决现代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佐证。他研发的相关技术推广应用上亿亩,被认为是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的成功范例,受到美国《新闻周刊》、《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等十余个国家的媒体关注和报道。他的工作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形成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研究新生长点,主持建成农业生物多样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流动站,为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搭建了平台,为国内外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研发队伍。

  朱有勇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863项目、重大高新技 术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二十余项,在Nature,PLOSONE,Phytopathology,BioSicenc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二十余项,获国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2项,其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稻米年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国际农业磋商组织优秀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十佳“三农”人物,全国高校名师,全国模范教师,云南省兴滇人才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朱有勇取得的成绩,不仅是他几十年坚持信念、学农爱农、潜心研究的结果,更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具体体现。天时就是党和国家政府重视人才和培养人才,尤其是云南省委省政府长期给予朱有勇研究团队的大力支持,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研究环境。地利就是朱有勇一辈子坚持在云南边疆潜心研究,云南的地理地貌多样性、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地利条件。人和就是朱有勇所在的云南农业大学形成了治学严谨、团结进取的团队精神。尤其是他领导的研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几代人坚韧不拔、团结拼搏,为攀登科学高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朱有勇永远是团队的普通一员,他将继续努力,不断开拓创新,续写云南农业新辉煌。

  2019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有感

  前一阵子,袁隆平团队屡屡建功,让大家把目光又重新投回生养我们的大地。而就在昨天,一位来自云南,默默无闻地做着扶贫事业的农业院士——朱有勇院士,获得了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荣誉,他的事迹这才为人们所知。

  “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朱有勇院士说:“我们习惯了把论文写在纸上、发表在刊物上,现在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一家家农民富起来、一个个村寨脱贫!”

  自从2014年我国吹响了精准扶贫战役的冲锋号角,整片中国大地都在热火朝天之中稳步迈进。朱有勇院士深入我国西南贫困地区,以身作则,深入群众,一干就是5年。这5年来,朱有勇带领自己的团队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扎根于广袤的贫困地区之中,依靠科技战胜贫穷,让农民们过上了好日子。

  真正的学术,从来都是由理论诞生,再反哺于现实。朱有勇院士的事迹让一个个名不见经传,奋斗在扶贫第一线的新时代扶贫攻坚手的形象,跃然于纸上。扶贫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还有许许多多以此为事业的“平凡人”在扶贫的战场上奋战,也正是他们,令贫困逐渐消失,也许将来,贫困将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被收藏在博物馆里。

  10亿专利无偿赠送

  2016年,朱有勇在当地推广林下三七,作为脱贫产业。据澜沧县林业部门调研,全县有50余万亩思茅松林,其中适宜三七生长的有40余万亩。假以时日,林下三七有望成为澜沧县一个支柱产业。

  “林下种植三七”,能不用农药就解决三七易生病的难题。对于这项专利技术,曾有企业开出10亿的天价转让费,但朱有勇院士婉言谢绝了,转头将“林下种植三七”这项专利无偿赠送给了当地贫困农民。他说,让农民受益就是自己最大的心愿。他还说,自己也只是一个会种地的农民。

  我们身上流着共同的血脉,我们都是大地母亲的子女。让每一个农民都过上好日子,不再受贫困折磨,就是朱有勇院士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时代楷模,扶贫为志

  2019年12月2日,中宣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号召大家向院士学习,并授予他“时代楷模”的称号。

  这份荣誉对于朱有勇院士来说实至名归,是对他投身扶贫事业的肯定和高度赞扬,也让大家看到,只要一心为民,哪怕只是种地,也能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与尊敬。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全国还有无数的先进事迹与模范人物深耕于自己的领域,为我们共同的事业添砖加瓦。中华巨龙,腾飞在即!

  2019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学习感想

  初冬,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田地里,村民正围着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听他讲解种植注意事项。在他的团队推广下,冬季马铃薯已成为山区农民的致富金宝贝。朱有勇常说:“论文得写在大地上,理论成果要放到实践中检验。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问题从田间来,成果到田间去

  “用化学农药不足百年,在几千年传统农业生产中,用什么控制病虫害?”1982年,朱有勇在研究生面试时被这个问题难倒。此后,他踏上漫漫求索之路。

  2000年,一项题为“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重大科研成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他构建的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技术体系累计推广应用超过1000万亩,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推广应用超6000万亩,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减少农药使用60%以上。

  灵感来自朱有勇与石屏稻田的一次偶遇——有的稻田出现了“稻瘟病”,而另一些间栽了高矮不同水稻的田,发病程度却很轻微。

  从田间地头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朱有勇团队解决农业难题的钥匙。在建水,他们成功推广了以科学灭虫“酒石榴”的技术,当地石榴产业逐渐壮大。如今,他又带着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项目研究来到了澜沧。

  研究林下三七项目10多年,在澜沧这个天然大实验室里,朱有勇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思茅松松针的化合物,对三七的病原体有明显抑制作用,松林环境可以提供天然“凉棚”。不使遮阴网、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在保证药材优质生产的同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朱有勇为当地开拓出产业脱贫致富新路径。

  ●言传身教,带动学生服务“三农”

  “要研究真问题和好问题,尤其是农民关心的问题。”朱有勇常常这么告诫学生。

  2011年12月,朱有勇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云南农业教育科研系统的第一位院士。他用学校奖励的200万元,成立云南农大“有勇奖学基金会”,激励学生学农爱农、潜心研究、服务“三农”。他把被企业高价求购的中药材林下种植核心技术带到澜沧,无偿把扶贫企业给予的15%技术股全部拿出来分红。

  从事科研几十年,朱有勇始终以技术推动农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到了60岁,这些毕生所学成为科技扶贫中的法宝。

  朱有勇的言传身教,影响着他的学生。作为云南农大教师,毛如志在竹塘乡挂职副乡长,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每个项目劳心劳力。云南农大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朱书生追随他从北京回到云南,又来到澜沧,为林下三七种植环节技术把关。

  科技人员的长期驻扎,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扶贫效益。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后,越来越多的教授、专家加入到扶贫队伍。

  ●授人以渔,科技力量生根发芽

  今年4月,马铃薯评比大赛在澜沧竹塘乡蒿枝坝院士科技小院举行,村民马正发、卫成金双双问鼎“薯王”。

  马正发是朱有勇在澜沧开办的冬季马铃薯班第一期学员,为期3个月的培训里,朱有勇和专家从选种到定植,从种子处理到后期管理,冬季马铃薯种植的每个技术环节,都教授得清清楚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协调整合云南农大教师和澜沧职中教师团队,朱有勇创办了“乡(镇)农技人员+学员+农户”模式的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以澜沧各个产业示范点为实训基地,手把手将农业生产技能传授给贫困群众。

  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中药材资源与种植、畜禽养殖……在院士培训班上,近1500名农民学员学成而归。像马正发这样的学员,返回村寨就带动村民一起种植一起收获。

  朱有勇想得更远,要实现“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未来会有更多培训班、职业学校和更多技能型人才、致富带头人、新一代农民,我也会接着做下去”。

    相关文章

    20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