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爱情: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当鸿蒙初开的少年遇上情窦萌生的少女,一个炙热的灵魂便不再甘心清规戒律的桎梏。住进布达拉宫,他是雪域之王;流浪在拉萨街头,他便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1683年,仓央嘉措出生在藏南门隅达旺纳拉山下。当他逐渐长大,某一天,几个神秘的僧人来到他家,经过了一系列“考查”后,他们动员他母亲搬家,并说这个孩子天资聪颖,是块好材料,不如让寺院来教他学习,这样也能分担一下他家的生活压力。
日子过得本就艰苦,听到这一建议,母亲很愉快地答应了。从此,仓央嘉措就告别了慈爱的母亲,告别了与小伙伴嬉戏玩耍的庭院,告别了山清水秀的故乡,跟着几位僧人来到措那宗的寺院里居住。六岁那年,有六名学问高深的僧人担任他的教师,从此,他开始了枯燥的学经生活。
这里没有平民生活的亲情与欢愉,没有母亲慈祥亲切的爱抚,没有小伙伴们天真烂漫的欢歌笑语,与童稚未脱的儿童、鸿蒙初开的少年终日相伴的,只有老师们道貌岸然的教导训示,以及那些金装彩绘的佛像、菩萨……
这一变化给他童年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伴随着他走过少年时期、步入青年。15岁的仓央嘉措,俊秀清朗,英姿勃发。他有高高的身材、红润的脸庞,眉清目秀,气宇轩昂;他学会了骑射,剑术高超,身具出色的武艺,很快成为青年男女中令人瞩目的核心人物。但更吸引女孩子目光的,是他浪漫自由的天性和作得一手好诗的才情。
这时候,他认识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的名字很好听,叫玛吉阿米。他们两小无猜、海誓山盟。仓央嘉措早已经厌倦了学经的日子,他经常返回故乡去看望母亲,并亲手在家乡种了一棵柏树。此时的他,幻想着有一天带着心爱的玛吉阿米一同回家,过一种浪漫的田园生活。
然而,他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这一年,桑杰嘉措隐瞒五世__喇嘛死讯的事情败露了。他急忙上报康熙皇帝,说灵童其实早已经找到了,一直秘密地供养着,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不便公开,现在灵童已经长大,可以公开身份了,请朝廷册封他为六世__喇嘛吧。
仓央嘉措就是这位灵童,现在,不但回家的愿望实现不了,他还必须到拉萨当活佛,居住在布达拉宫。可以想象,从今以后,他要过着比以前更刻板枯燥的生活。就这样,1697年,他一步一回头地,与心爱的玛吉阿米分开了。
在这一年,五世班禅亲自为他授了沙弥戒,给他取了法名,成为他的师父;在这一年,他在布达拉宫坐床,正式成为格鲁派第六世__喇嘛;在这一年,他开始了更为严格、科目更多的佛法学习;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他再也不可能回到以往无忧无虑的青葱岁月……
在戒律森严的宗教仪轨面前,在终日监护的师父们面前,在环列身边的佛菩萨像面前,在看似无形、却又无时无处不在的宗教氛围之中,仓央嘉措显得那么孤独,那么弱小,那么无助……
仓央嘉措需要逃避。
仓央嘉措需要解脱。
只有逃离了与世隔绝的禁苑之墙,只有逃离了令人窒息的清规戒律,仓央嘉措才能获得片刻的解放。此时的他,经常被家乡的田园风光牵走了神儿,他极为怀念那段无拘无束的美好生活。但是,高墙深院的宫廷生活,森严繁重的经典学习,宗教的虚无主义、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以及紧紧围绕他的政治角逐……
他厌倦了这一切。
终于有一天,他做出了大胆的举动:换上了俗家的服装,戴上长长的假发和精美的戒指,寻机溜出了戒备森严的布达拉宫,来到了拉萨的中心帕廓街游玩。这个时候,他给自己起了个化名——宕桑汪波。
风流倜傥的宕桑汪波很快结识了一群青年男女,他们成日在街头游逛嬉闹,在酒肆饮酒欢歌。此时的仓央嘉措,仿佛回到了青春自由的世俗生活,他感觉自己摆脱了政教斗争的巨大压力和每天从早到晚繁复而无趣的宗教仪轨。更让他欢心的,是他遇到了一位长相酷似玛吉阿米的姑娘,她叫仁珍旺姆。
心爱的玛吉阿米,我怎么能将你忘记,但是,你又在哪里呢?
纯洁的仁珍旺姆,我又怎么能忍心欺骗?只不过,仓央嘉措爱的是心中的玛吉阿米,宕桑汪波爱的是眼前的你。
现在说不清楚第三个姑娘达娃卓玛和仁珍旺姆是个什么关系,在民间传说中,这两个名字都出现过,而且几乎出现在同一个时间,甚至在有的故事中,玛吉阿米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估计是在流传过程中,各地的人给出现在仓央嘉措生命中的女人取了不同的名字。到底她们是不是同一个人,还是仓央嘉措先后有三个情人,这就无法说得清楚了。可以肯定的是,这第三个姑娘达娃卓玛,确实是仓央嘉措钟爱的情人。
她的出现是在一次宴会上。
此时的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后花园的湖中小岛上,建筑了一座精美的楼阁,取名龙王潭。在这里,他经常邀请男女朋友们唱歌跳舞、饮酒狂欢。才华横溢的仓央嘉措也经常即兴创作情歌,让大家演唱。他的情歌朗朗上口,这些朋友走出布达拉宫后,还经常给外人唱。于是,他的情歌很快地传遍四方。
达娃卓玛就是在龙王潭的一次酒宴上出现的,仓央嘉措也即兴为她创作了一首歌,这让羞涩美丽的姑娘一下子爱上了这位多情的才子。其实,仓央嘉措早就注意到了她,她来自琼结,容貌美丽,温柔多情。在众多的女孩子中,仓央嘉措只看了她一眼,就被她那双黑宝石般的大眼睛迷住了。
从此,仓央嘉措与达娃卓玛相爱了,他们白天游玩歌舞,夜里,仓央嘉措便溜出布达拉宫与她约会。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终于有一天,他的行踪被人发现了。
这一天早上,布达拉宫的侍从发现雪地上有一行脚印,直接通到仓央嘉措的卧室,侍从大惊失色,以为夜里有歹人作乱。可是,他又发现仓央嘉措好好地睡在房内,并没有什么异常。
这是怎么回事呢?
侍从顺着脚印往外走,走出布达拉宫,穿过拉萨的街道,最后来到了一家酒店门前。一打听,原来天天晚上有个叫宕桑汪波的青年男子,独身一人出来饮酒玩乐。他的相貌、年龄、举止、谈吐,无疑就是仓央嘉措本人。
事情败露了,仓央嘉措根本就不否认,此时的他已经决意与自己的生活挑战。他已经看透了贵族阶级虚伪而无情的政治角逐,更体会到了自己在政治束缚中挣扎的生活现状,他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有民间生活的喜怒哀乐,虽然清贫,却是浪漫自由的。
1702年,按照宗教事务的规矩和以前的约定,应该由五世班禅给他授比丘戒了。仓央嘉措干脆大胆地挑明:“这个戒我是不受的,不但不受,以前受的沙弥戒,也请师父给我免了吧!”
桑杰嘉措和格鲁派的僧人们大惊失色:活佛不出家,这算怎么回事嘛!于是大家苦苦劝解,但无奈的是,仓央嘉措是铁了心了,他要做一个自由的活佛。
只不过,他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实际上,他已经身不由己,普通百姓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尚且艰难,何况是身份已经牵扯到了方方面面很多人的仓央嘉措?他心中非常清楚,带着达娃卓玛远走高飞、过普通人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而此时的达娃卓玛也得知,原来自己深爱的宕桑汪波竟然是活佛,以前那些山盟海誓、那些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一下子都遥远无边了。
不知道是达娃卓玛主动放弃,还是桑杰嘉措和格鲁派的上层人物从中作梗,总之,仓央嘉措的心上人再也没有出现。几次龙王潭聚会中,都不见了她的身影,相思成灾的仓央嘉措隐隐地感觉到出事了,他忙托朋友打听,这才得知达娃卓玛已经被父母带回家乡了。
仓央嘉措如同失去了生活的阳光,从此心灰意冷、失魂落魄,在痛苦中度过凄凉的时光。而回到家乡的达娃卓玛,很快与人成了亲,生儿育女,再也没见过仓央嘉措一面。
然而,两颗炽热的心始终由一根看不见的丝线连在一起,很多次,仓央嘉措面前都闪现出她那美丽、温柔、羞涩的面容,还有那浅浅的微笑……
此后不久,磨难再度袭来,仓央嘉措沦为政治的牺牲品被下令押送至京,虽然有僧兵竭力保护,但最终不敌,被蒙古士兵带走,此刻留下了他流传至今的绝笔诗:白色的野鹤啊,请将飞的本领借我一用。我不到远处去耽搁,到理塘去一遭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