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学习总结

| 邱妹

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25日上午在京举行,在大会上很多人向公安英雄们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公安民警辅警致以诚挚问候。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学习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学习总结

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学习总结1

本次大会上,上海公安系统共有38名个人和25个集体受表彰。其中,徐汇分局徐家汇派出所民警王瑞芳、浦东分局刑侦支队九队队长杨文卿、黄浦分局交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黄俊、青浦分局沈巷派出所民警朱永华、网安总队三支队民警肖荒拓等5名民警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26名民警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7名民警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黄浦分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16家单位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8家单位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

在本轮疫情中,今年即将退休的王瑞芳在居民区书记和主任因密接双双被隔离的情况下,发挥党员民警兼任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的优势,主动把居委工作承担起来,组织大家投身核酸检测、物资分发、转运病患、助老帮困等防疫工作,为自己服务了二十年的社区站好最后一班岗;从事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13年的杨文卿,率队组建全市首个反诈打击专班,多次实现反诈打击“零”的突破,入选公安部、上海市反诈专家库。“全国优秀公安局”黄浦分局在大客流管控工作中创新运用“科技+人力”,打造“预警监测、动态指挥、快速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体系,用“绣花”般的精细措施让安全与有序有机结合,全区报警类案件接报数和刑事案件立案数均持续下降。

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学习总结2

4月26日上午,王瑞芳走进南丹小区,雨哗哗地又下了起来。

“老王,23栋有份外卖,居民在楼里出不来,你帮个忙吧。”隔着小区的门,王瑞芳二话没说接过消了毒的袋子,冒着大雨匆匆往那户人家送去。

王瑞芳,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徐家汇派出所社区民警,南丹小区是他负责的片区之一,也是他最关注的地方。这是一个典型的老小区,有近5000名居民,80岁以上老人有400人左右。当天,小区要做一轮全员核酸筛查,王瑞芳放心不下,一大早就穿上防护服,骑电动车赶了过来。

“3月份起就在这里抗疫了。”王瑞芳告诉记者,“那时居委会有干部成了密接者,必须隔离,我还担任着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小区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得挑起来。”

趁着下雨这会儿暂时没人来采样,王瑞芳见缝插针,看看各楼栋防控措施到没到位。一抬头,他瞧见4楼一户居民站在阳台上跟邻居聊天,马上喊道:“王阿姨,先戴好口罩再跟隔壁说话。”王瑞芳虽然穿着防护服,但王阿姨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他,赶忙连声抱歉,戴上了口罩。

“我嗓门大,居民们都听熟了。”王瑞芳说,他在这一片干了20年社区民警,居民都认识他。疫情防控以来,不管是老人们吃饭,还是送医购药,大家遇到困难常常会直接给他打电话求助。

雨小了,志愿者重新开始召集居民有序下楼采样,王瑞芳在一旁协助维持秩序。

突然,有居民听出是王瑞芳,一把拉住他,情绪有些激动:“我家里肾病的药快吃完了,怎么还不给我配药?”一问原委,才知道这位居民患有基础病,需要长期服药,社区人力有限,只能多收集一些需求后一并代为配药。王瑞芳一边劝慰、解释,一边答应一定会帮她尽快买到,让她放心。

“有的居民求助心切,对我们吼两句,有的碰上事情抱怨一下,都很正常,我们不能为这个计较。能承受这些,并且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才叫有担当。”王瑞芳说。

临近中午,看着小区现场秩序比较平稳,王瑞芳准备回所里处理其他警情。

“记得刚来这里做社区民警没多久,就碰上了非典;没想到如今快退休了,又与居民一道抗疫。”王瑞芳知道,在社区耕耘这么多年,居民们都信任他,不少事只要有他出面,大家就安心。

“特别是碰上疫情防控这样的特殊时期,肩上的责任就更重了。”王瑞芳说,只有咬紧牙关,为老百姓站好最后一班岗,才无愧自己入党的初心、从警的初心。

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学习总结3

他从警18年,始终战斗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最前沿,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态演变的见证者、攻坚者;他首创"两群技战法",得到公安部肯定推广,是"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第一批人才";他深度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手段,逐步健全完善反诈机制,打造浦东反诈专班,培养出一批青年反诈精英,被誉为浦东反诈的"定海神针"、浦东反诈的领军人物;上海电信网络诈骗既遂数、立案数、案损数"两年连降",破案数、抓获数"五年连升",创下"一降一升"两个历史新高,这其中就有杨文卿浓墨重彩的一笔。

敢为人先 勇挑重担

杨文卿的身上,传承了浦东特有的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渗透着浦东刑警"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英雄气概。当电信网络诈骗成为发展最快、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之一,杨文卿明知前路艰险,偏向虎山行,将许多"看似不可行"的事变成可行,堪称上海反诈战线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2013年,上海警方首次尝试跨国侦办电信诈骗案件,杨文卿作为浦东分局刑侦支队二队探长,被点名抽调至专案组赴东南亚某国。盛夏季节,那里酷热难耐,蚊虫鼠蚁不胜其扰,而他们这趟差一去就是一个月。

当专案组到达诈骗窝点时,那里早已人去楼空。这正是跨国办案的难点所在,诈骗团伙在当地的关系网盘根错节,警方一动,对方即收到消息、作鸟兽散。

杨文卿他们没有放弃。他们在该国警方的协助下将团伙匆匆撤离、未及销毁的碎片清理出来,逐条分析、比对、查证……后来,当这伙人陆续回国后,这些碎片成为指证其犯罪的关键证据,成功逮捕起诉20余名犯罪嫌疑人,此案战果为探索"源头治理"与跨国合作迈出了一大步。

2015年,杨文卿再次参加公安部跨境打击行动,在证据模糊的情况下,正是他坚守当地开展,突破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掌握了犯罪事实,最终将他们成功羁押回国。

在尝试反诈工作新机制的"先行者"里,有杨文卿。2019年2月,他牵头建立浦东分局"反诈打击专班"。一切没有先例,运行机制、组织架构、办案模式……全在摸索。

那时候,真的苦,不知什么时候就接报一起上百万的大案;而专班初建,熟练掌握信息研判和反诈办案流程的,寥寥几人。在所有队员心里,杨文卿就是那个迷茫之时指引方向的人、关键时刻拍板做决定的人、冲刺关头踢出"临门一脚"的人;同时也是在最艰难时期,为大家负重前行、对大家关怀备至的人。

对战"无现场、非接触、高智能、无边界"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杨文卿不断探索着新的切口、寻找着新的目标,尝试着新的模式和思路。

他第一个提出"全量分析、每案必侦"理念。在涉案金额达5000余万元的"京石国际"虚假投资平台诈骗案中,他带队抓获42名犯罪嫌疑人,逮捕率达90%,这是全市首次实现对投资理财平台诈骗案在运营、技术、讲师、代理各层级的"全链条打击"。

在公安部牵头开展的打击招嫖类诈骗犯罪"蓝天行动"中,他坐镇现场、一线指挥,成功抓获59名犯罪嫌疑人,有效遏制了同类案件的高发态势。

在公安部"断卡"行动中,他牵头大力推进,打击战果量占全市的四分之一。

勇往直前 主动探索

时间进入2020年以后,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成为一项异常艰巨、繁复的系统工程,他主动适应犯罪形态变化、积累打击研判经验、洞悉案件发展形势,用上下求索、百折不挠的意志,多次攻克重大疑难案件,实现反诈领域打击"零的突破"。

陆家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也因此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团伙趋之若鹜、妄图染指的目标之一。2020年,"10·16"特大投资理财诈骗案即发生于此。

一个自称"徐嘉怡"的客服,用美女头像登录,在QQ上结识金先生后,将其引到直播间,数位"指导老师""分析师"对他循循善诱,并答应日后线下见面。在"金钱"和"美女"的双重蛊惑下,金先生入套、持续投资,直到某日"美女"失联,才大梦初醒。由于犯罪团伙处心积虑、环环相扣、层层分工,乃至等金先生察觉时,已陷入了3个多月,先后"投资"2600余万元。

这类案件,被称作"杀猪盘"诈骗;其套路,侦查员们都很清楚。然而,这起案件的复杂情形却非比寻常:其环节太多,时间拉得长,骗子隐藏极深、目标明确,甚至针对金先生开发了专用APP。

诈骗分子"全产业链、集团化作战",为反诈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有两条线可以挖:一条是信息流,一条是资金流。"杨文卿很快抽出了两条线。

由于诈骗团伙的"反侦查"手段不断精进,追查数日,"资金流"这条线一无所获;"信息流"则恰恰相反,"收获"太多了:专案组找出上百个QQ群、微信群。每一个群,都意味着成百上千、甚至上万条信息;上百个群,就是海量信息;要从中找出有价值的线索、还要进行比对,无异于大海捞针。

在队员们眼中,"杨大的脑子,是电脑。哪怕有上百个群,每一个是干什么的,每一个相关线索,我们分开来查、逐一汇报,他都记得住"。每次听完汇报后,杨文卿马上条分缕析,将哪组人接下来走哪条线分派清楚。

有了杨文卿的统筹、排兵、布阵,短短一个月,这个隐蔽极深的诈骗团伙即现出全貌:其以"天、地、人、和、马、上、飞"排列"座次";并按"座次"分组;策划骗局的"高层群",群主是"天丁",着手行骗金先生的"天杀组",组长是"地佳"。专案组逐一落实了相关人员的身份,共锁定以丁某为核心的"管理层",以及"技术团队""水房"共76名嫌疑人,成功止付252万元。

这只是杨文卿参与办理的千余起疑难案件之一。于他而言,每一次办案,都是一次全新实践,一次探索学习;每一次办案,他都努力带领团队,捕捉新规律,不断完善和提升。在此过程中,浦东反诈形成了"全链条打击"理念;打造出"线索研判-情报生成-落地核查-全链条打击"一体运作闭环模式;首创了"两群技战法",全力打团伙、斩链条、断通道、追幕后,得到公安部领导的批示肯定,并在全国总结推广。

潜心钻研 用心积累

杨文卿是爱岗敬业、扎实寻求突破的耕耘者。他时刻关注、潜心研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新趋势、新变化,锤炼过硬的业务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探案中总结规律、寻找突破口,梳理并开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办案模式,牢牢掌握克敌制胜的先机。

今天的杨文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有"电脑"之称的头脑,是长年累月"高速运转"、用出来的;他的好记性,是数不清多少本、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堆砌出来的;他敏锐的发现力,是无数个不眠之夜殚精竭虑打磨出来的;最重要的一点,他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洞察力,来自于他十几年来一以贯之的"破案留根"的工作风格。

所谓"破案留根",就是每经历一起案件,都认真梳理、汇总、留底、经常性回顾。对杨文卿而言,"用得上"和"用不上"的线索同样重要,前者可能是未来办案的经验,后者更可能藏着"未来密码"。杨文卿相信,任诈骗手法再怎么"升级",终归有源可溯、有据可考。

多年前,他带队破获了几个不起眼的小案,其间曾查到几名虚拟电话代理商。那时候,这类人不属于嫌疑人行列,没必要再查。但杨文卿觉得不然,因为"虚拟电话"是此案的关键。他一一说服了代理商,得到其代理的电话号码,又顺着这些号码"按图索骥",结果挖出了8个团伙,抓捕犯罪嫌疑人93名。

对此,杨文卿并没有沾沾自喜,他反复思索、将办案收获记录下来。也就是从那时起,他特别关注"技术"和"平台"的线索,案件一发,他总会格外留心:诈骗通过什么平台实施?谁提供的技术支撑?收钱的卡哪里来?供卡的是什么人?……但有所得,即反向推演,常常能获得新线索。

2021年,让浦东反诈大为"扬眉吐气"的侦破直播平台系列团伙诈骗案,就是这样开始的。最初,也是不起眼的小案。骗子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吸引被害人上钩后行骗。杨文卿的徒弟蒋旭晨主侦,查到了几个"下线",至于"大boss"都隐藏得很好,或服务器落地境外,或单线联系,一有风吹草动即脚底抹油,反正是查不下去了,只能到此为止。

杨文卿听取情况后,并没有紧盯既有线索,而是指导徒弟转身去挖"技术"一条线,围绕技术开发公司、同类直播平台、运维公司等深挖扩线,接连挖出好几个涉嫌诈骗的"直播平台",围绕这些平台追查,相关的"灰黑产业链"也统统现了形。2021年4月至7月,分局专案组先后赴15个省30余地开展抓捕,捣毁"豆角"等8个直播平台以及其下属各种代理团伙60余个,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40余名。

而当众心雀跃的时候,杨文卿又沉淀出了新思路: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团伙的分枝越来越细,我们作战单位也必须拓展"全链条",每一环都要有针对性,都要做大做强,既能分而治之,又能统分结合。于是,通过有组织犯罪"深化打"、同类犯罪"集中打"、新型犯罪"攻坚打",以打开路、以打促防的反诈思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开阔。"人员整合、机制契合、数据聚合、手段融合"的作战新模式形成了反诈打防新格局。

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任重道远,杨文卿始终步履不停、随时准备给对方致命痛击;任电信网络诈骗"套路"如何翻新,这位"反诈先锋"都将步步紧盯、死死咬住对手,始终将"先手棋"掌握在自己手中,让老百姓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学习总结4

五一假期,上海黄浦江畔,一拨又一拨的游客从四面八方走向外滩,但秩序井然。

“大爷大妈,不要站在机动车道上等红绿灯,这样不安全,请您往后退一点。”说话间,黄俊已经搀扶着对方重新站回人行道。4月29日下午3点,黄浦交警支队一大队警长黄俊准时来到南京东路中山东一路旁,停下警车,开始了超过七个半小时的值班。

整个五一假期,他和另外两千多位同事在这里严阵以待,共同维护上海外滩附近的交通治安秩序。

从小就想做警察

“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做一名警察,”1989年出生的黄俊这样介绍自己和这份工作的联系。

事实上,黄俊在穿上警服之前曾遭遇过挫折。

大学毕业之前,黄俊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并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没有通过,当时自己特别不甘心,后来进了一家银行工作。”但是他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警察梦”。

黄俊小时候就喜欢看有关警察的电影,“很多镜头让我过目难忘。”长大后,他的堂哥当上了一名警察。有时堂哥穿着警服跟他讲抓获犯罪分子、破获案件的经历,这让他热血沸腾。黄俊决定再考一次。第二年,他最终成功通过所有考核,穿上警服。

问不倒的活地图

第一天执勤,穿上警服的感觉并不像黄俊想象中的那么好。

他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不断有路人走到他面前问路。“这附近有什么古迹?”“这个历史建筑以前是什么楼?”一天下来,黄俊被二十几个这样的问题问得哑口无言。“外滩是上海的名片、中国的窗口,在外滩执勤不仅光荣,且责任重大。”黄俊便抓紧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上海地域文化知识的学习。

通过网络,黄俊搜集了每幢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建筑的历史资料,将外滩1到33号的历史典故全部记在脑中;还细心留意沿线的公交车站,将每一条线路用手机拍下,“谈不上会背,但你只要问我,我都能告诉你你想去的地方怎么走。”

都说工作能带给人成就感,黄俊对此深有体会。“有一次,一位老华侨走过来问我,他年轻时工作的汇丰银行怎么和今天汇丰银行的地址不一样。我告诉他,他要找的地方在福州路路口,现在是浦发银行。”最后,这位老人成功找寻到了几十年前自己上下班的地方。

黄俊每天要面对150到200次类似的问询。有时候问题还不局限于历史文化方面。2016年4月9日,在上海举办演唱会的鹿晗就曾来到外滩中山东一路,并在自己的微博上晒出自己与邮筒的合照。第二天,这个邮筒成为网红地标,在当时引发粉丝们排队二三百米前来合影,甚至还有人排到凌晨三四点。

而在离中山东一路不远的南京东路路口,也有一个邮筒,有次黄俊在执勤时发现有几十位游客在那个邮筒前留影,“我当时就知道粉丝们找错地方了,”黄俊告诉她们原版邮筒不是这一个,“一大群人马上就散了。”

目前,他已经将自己管辖的近一百平方公里的近百个外滩道路弄堂、七十多个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熟记于心。

最年轻警长

“管理交通、服务市民是交警的基本工作。”黄俊在日常执法过程中,也注重在整治交通违法行为时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

中山东一路是禁止非机动车骑行路段。“以前我曾经查处了一位50多岁的大叔,那天早上他应该是骑车路经中山东一路去上班,被我拦下来了。”当时,那位大叔很不服气,表示不知道这段路禁止非机动车骑行,黄俊就带着他走到禁行标志前介绍交通法规。后来那位大叔每次上下班也会经过中山东一路,“有次我在处罚别人违法骑行的时候,这位大叔主动走过来跟交通违法者说,这里是禁行的,他自己就被处罚过。”打这以后,这位大叔跟黄俊就“熟”了起来,每次两人相遇都会相互打个招呼。

外滩地区外国人的比例相对其他地方要更高,这也意味着黄俊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处罚外国人交通违法行为的情况,而且对外籍人士的处罚常会引起群众围观,甚至用手机全程摄录执法过程,如果不能熟练运用英语纠处交通违法行为,就会影响上海公安的整体形象。黄俊专门搜集了交通违法类的英语书籍“补课”,每次遇到外籍人士有交通违法行为,他都能用英语将对方的违法行为指出,这也让很多接受处罚的外籍交通违法者心服口服。

也正是这样职业的态度,自从2013年8月加入警队以来,黄俊在黄浦交警支队年轻队伍里保持着这样一个记录:连续3年交通违法纠处平均每天保持记录30余起,有责投诉为零,全区名列前茅。因为工作成绩突出,他成为了黄浦分局最年轻的警长。

尽管工作地点离黄浦江一步之遥,但黄俊上次走上江堤还是5年前他刚被分配到黄浦交警支队外滩“一级岗”的时候。那天,他特地带着女朋友到外滩转,对她讲:“看,你男朋友我就要在这里开始长达三十几年的从警生涯了。”

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学习总结5

朱永华,中共党员,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沈巷派出所社区民警。1998年参加公安工作,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获嘉奖10次,7次获评分局“优秀社区民警”,获评上海首界“网络好榜样”称号,他的家庭还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朱永华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立针对校园的“四位一体”的宣传模式,他开通了“正能量晓朱”为昵称的微博、微信,利用网络推送各类防范知识,提高宣传覆盖面,真正实现“微宣传,微交流、微服务”的功能,开启“互联网+”微警务工作新模式,打造指尖上的派出所。

现有互动粉丝15000余人,定时发布防范提示、户籍新政、交通提示、便民服务等信息,及时为百姓答疑解惑,大大拉近警民关系,积极为辖区群众做好最后一公里,通过正能量的传播,使沈巷社区的电信诈骗案件得到了稳步的下降。

在社区人口管理工作中通过微警务管理模式建立了人口管理“协管员群”、“村队长群”、“村民群”等“微信群”,做到来登去撤及时规范。创新地将对可疑人、物、场所等28种可疑场景工排查方法指导到每个人口管理员,让他们都能学会如何开展场景式排查,提线破案,服务公安实战。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子的工作机制,朱永华总是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置辖区内的隐患,快速破获案件。通过人口信息员提供的嫌疑车辆停靠的微信照片,成功锁定并抓一名入室盗窃惯犯,在其车内、暂住地当场追回手机15台、笔记本电脑4台,破获入室盗窃案件12起,发还了大量赃物。通过人口信息员提供的场景式排查线索,发现一辆面包经常向朱枫公路的门面饭店送甲醇类危险品燃料,存在安全隐患,当场查获二名非法经营的违法嫌疑人。2020年以来,通过微友提供的线索破获刑事案件26起,治安案件12起,成功阻止诈骗案件302起,辖区电信诈骗案件发案为零。

拥有了一万余名微信好友,必须让他们“活起来”。他对一万余名微信好友进行了分类管理,组建了300个不同类型的专业群,从中筛选出300多人成为了他的“千里眼”“顺风耳”,为公安精准打击破案提供了基础支撑。正是拥有了一批热心的微友,让朱永华及时得到一个又一个隐患线索,把一个又一个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个又一个违法犯罪嫌疑人被绳之以法。

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学习总结6

他们或许没有过人的擒拿本领,从外表上看更像是科研机构的知识分子,但他们却拥有一个装满尖端科技的大脑,对计算机、网络了如指掌。每天在浩瀚的数据海洋中抽丝剥茧搜寻、防范犯罪幽灵。他们是虚拟网络世界中的天网捕手,揪出现实中的犯罪嫌疑人将他们绳之以法,还网络一片宁静,这是他们的坚守。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守护网络安全是每一名网安民警的初心和使命。无论网络多么虚拟,网警在,网络安,正义在!

没有摸过枪的警察,他依然战斗在抓捕一线

“别人读公安大学都有射击、格斗课程,可我们整天面对的就是程序、逻辑和数据建模。”上班后没摸过枪可以说是肖荒拓成为警察来最大的遗憾。“但你别以为我们就是整天坐在电脑前,抓捕线下罪犯也是我们的任务。”谁也没想到他能够骑着摩托车赶赴数百里山路,翻山越岭抓捕独居山顶的“独居黑客”。在以往的侦办案件中,肖荒拓发现黑客攻击动机较多为单纯的“技术炫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的牟利性动机日益突出,黑客攻击成为牟利手段。

近年来,一些掌握黑客技术的不法分子侵入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牟利,成为影响人民群众信息安全的重要源头。于是肖荒拓潜心研究此类犯罪的特点,他发现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技术获取、存储和利用的环节众多,线下和线上传播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由于获利空间大,掌握黑客技术的不法分子不断获取大量信息并建立的信息数据库,诱导从事诈骗、敲诈勒索犯罪的不法分子从他们手中购买信息用于精准推销,社会危害性很大。

多年来,肖荒拓立足上海公安网安部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职责,和网警战友们共同对黑客攻击破坏、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网络违法犯罪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挖线索、打源头、断链条,最大限度遏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

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学习总结相关文章:

向英雄人物学习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最美基层民警有感及感想8篇

2022滕启刚先进事迹心得范文10篇

2021学习英雄模范事迹心得体会5篇

    相关文章

    12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