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天宫课堂》观后感10篇

| 刘慧

仰望太空,我们有牵挂,因为空间站里有我们兢兢业业的中国航天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第三课《天宫课堂》观后感10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第三课《天宫课堂》观后感篇1

下午3:45,“天宫课堂”开课啦!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太空舱内为我们直播讲解和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等内容。让我们了解了很多在地球上无法发生的奇妙实验,比如我喜欢的冰墩墩太空空翻和水油分离实验。在地球上的水油很自然分层,而在太空是混在一起的。但在太空经过离心力的作用,水油也能分层,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洗衣机甩干的原理。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不断感受太空科学的魅力。

宇宙浩瀚无垠,探索永无止境。超越时空的对话和学习,让我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为生活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自豪。太空舱里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我们积极去探索和了解;太空里还有很多人类还未探索的知识,需要我们去研究它们!

第三课《天宫课堂》观后感篇2

天宫课堂第二课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带着激动的心情观看,首先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叔叔、王亚平阿姨、叶光富叔叔相互配合以天地对话方式对北京,西藏,新疆直接连线进行授课。

课堂上,我们航天员叔叔,阿姨演示太空“冰球”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太空“冰球”实验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液桥演示实验演示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水油分离实验演示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很多有关科学的实验,我相信我们的未来是一个充满科技的未来,我也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最后我祝三位航天叔叔阿姨们能早日回到地球,完成他们的任务,和家人们团聚!

第三课《天宫课堂》观后感篇3

今天下午,我坐在电视机前兴致勃勃地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我们“神舟十三号”的三位宇航员给我们又上了生动一堂科学课。王亚平老师一开场就做了一个“冰球”实验,引得我连声称奇。小球被挤压出来后,立刻变成了一颗冰球。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老师居然说这颗“冰球”不但不冰,而且还略有余温,我想:太空中的“冰球”不但不冰,还是温热的,不如叫它“热球”呢!

除了冰球实验,还有水油分离,太空抛物,还介绍了太空空间站的许多实验物品,我知道现在很多科学原理,我还不理解,但是我会加倍努力,好好探索。奇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中国人迈向太空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少年儿童要不负韶华,勤奋钻研,祖国的未来寄托在我们身上!

第三课《天宫课堂》观后感篇4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持续约40分钟。这一天地互动过程是在我国中继卫星的支持下实现的,它的亮相同时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载人航天测控网基本建成。

“地面上网课,最难的是网络通畅,在天上这个问题更难保证。”杨宇光说,如何确保高码数率、高保真视频流的通信链路完全畅通,是太空授课过程中挑战最大、难度最高、不确定因素最多的环节。

杨宇光进一步解释道,太空授课的高清视频传输,我国主要依靠居高临下的天链中继卫星进行支持,以地面测控站、海面远望号测量船作为备份,但是地面测控支持比例不高,这是因为天宫一号、空间站多数时间不在我国本土上空。

无线电通信的一个基本原理,是传输的数据码速率越高,那么传输的能量消耗及对传输设备的灵敏度要求越高。

“太空授课对音视频的码数率要求较高。”杨宇光解释道,为此天链中继卫星使用高增益天线,使得波束非常窄,以保证能量集中,顺利传输高码数率的视频数据。另一端我国空间站上设置有蝶形天线,指向中继卫星进行配合。这样一来,理论上任何时候都有一颗中继卫星能够“看”到我国空间站,确保授课过程通信畅通。“太空授课的时延仅约0.3秒。”他说。

不仅如此,太空授课及授课前的全要素演练,均涉及广泛的天地协同工作。

“2013年王亚平第一次太空授课时,教育部负责组织学生,中国科协负责设计准备课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负责航天员和通信系统。”庞之浩说。

“测控通信系统进行中继星的切换也是重要的天地协同。此外,王亚平在天上演示的物理实验,地面老师也在做相同的实验,天地对比实验几乎同步呈现在视频画面中。”杨宇光表示。

第三课《天宫课堂》观后感篇5

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面向全球进行直播,王亚平再次变身“王老师”为孩子们进行太空实验。

其实,在国内外进行的大大小小的太空实验中,孩子们不仅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表示,青少年参与太空实验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5种。

一是参加专业的研究实验。科学家进行太空实验时让一些学生负责其中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二是为学生设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学生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自己提出实验课题进行实验设计和实施,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三是参加载人航天工程活动。一些是为了航天工程任务的需要,让学生参加硬件或软件的研制;另一些是学生创意大赛中的获奖项目在载人航天器上进行实验。

四是在教室中完成的太空实验。学生们在教室完成模拟太空相应条件的实验,或者进行空间站上专业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的实验,目的是通过对比地面实验和太空实验的结果,让学生们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五是教育性示范活动。航天员在太空进行简单有趣的太空实验,并将它拍摄下来,做成视频教材,提供给学生,以便进行航天教育。

第三课《天宫课堂》观后感篇6

“太空授课”开辟了科技与学生面对面授课的新方式,这是一次崭新的教育改革,这个改革必然激发出更多社会领域与学生面对的授课方式。比如文学家与学生面对授课,比如企业家与学生面对面授课,等等。做好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所有领域的责任。这个责任我们都懂,但是都做的远远不够,今天,太空授课迈出了伟大的一步,我坚信,这伟大的一步,必然引领处更多领域的社会授课之步,必然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崭新内容,社会教育的神圣职责必然得到很好的落实、

“太空授课”以一人主讲两人配合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圆满的教学。这是一个创举,这是对课堂一人授课传统的打破,笔者认为,这样的讲课方式应该在地面试验推广,一方面,我们的班级人数很多,一人授课,老师很累;一方面,多人配合讲课,更加生动,立体,多元,必然给学生打造一个更加充实的学习氛围。这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创举。

“太空授课”以身临其境的感悟教学别具一格,教师与知识融为一体,与环境融为一体,教师身临其境的教,学生身临其境的学,真正创造了教师,课堂,知识的形象合成的。作为地面授课的课堂,我们应该好好借鉴,要根据现场的环境,现在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个性融为一体,创造的课堂。只有的课堂才是最美的课堂。

“太空授课”是高科技的结晶,是教育现代化的硕果,必然对我们教育中国梦有无数的启迪,必然引领教育中国梦更加精彩纷呈。

我期盼我们的教育中国梦里有更多这样的太空授课,有种类丰富的工厂授课,商场授课,军舰授课,飞机授课,等等,教育的中国梦,是教育的立体化,社会化,现代化,形象化,多元化,网络化的具体落实之梦。

第三课《天宫课堂》观后感篇7

我在电视机前观看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现场直播,觉得非常的震撼又兴奋,因为我们国家又成功发射了一次载人飞船任务,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星空浩瀚无边,探索永无止境。

我要积极锻炼身体,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我也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掌握技能,将来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三课《天宫课堂》观后感篇8

月11日17时37分59秒,长征二号F火箭搭载神舟十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升空,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神舟十号升空,心里非常的激动。

看到神舟十号发射圆满的完成,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巨大的进步。现在,我们国家的科技越来越发达,越来越有进展。我希望以后中国的科学家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帮助社会。让我们中国更加强大,让神舟十号的发射成为我们中国更加繁荣的象征。

第三课《天宫课堂》观后感篇9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神舟十四号火箭的发射直播。当火箭载着三名宇航员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直冲云霄的瞬间,我再次被震撼了。

无论是研发火箭发射的科技人员,还是漫步外太空的宇航员都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强壮的体魄。我一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锻炼身体,将来有一天也能探索宇宙的奥秘,实现我的航天梦想。

第三课《天宫课堂》观后感篇10

2003年中华民族飞天梦圆,到今天中国人的第9次太空之旅,每一次的飞天壮举都让我无比自豪。这一次,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一定会继续创造飞天奇迹。

尤其是女航天员刘洋阿姨,二叩苍穹的巾帼英雄,让我真心叹服,是我心中的偶像,学习的榜样。英雄们心怀星辰大海,逐梦浩瀚苍穹,祝愿早日凯旋而归!

    相关文章

    21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