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的特点和风俗

| 梓炫

小雪节气时,在东亚地带的环流一般会比较稳定,但是在西柏利亚地带会有低压或者是低槽,东移的时候有冷空气南下,小雪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雪的特点和风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雪的特点和风俗

小雪的特点

1、大幅度降温 在我国东部,将大范围强风降温天气。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具有较高活动频率的时期。受强烈的冷空气影响,往往伴随着冬季的第一次降雪。 小雪节气的温度低于刚入冬时的温度,且将越来越冷冷空气使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逐渐下降到0°C以下,南部地区的北部也开始进入冬季。 2、降水形式由雨转雪 小雪节气之后,可以说在北方很少有不下雪的地方了。但此时南方很少下雪,通常是12月甚至1月,只有极少数的几年才会下雪,这也是和冷空气提早到达有关。小雪节气时降雪日的次数占全年的10%以下,即使下雪,雪量也不大,正如节气名称。

2 小雪节气会不会下雪 小雪节气会下雪,也有可能不会下雪,下雪的话一般是初雪,且雪量不大。 说到初雪的话,一般黄河中下游和京津冀等地的平均初雪日期和小雪节气比较重合。但由于这个季节暖湿气流不活跃,所以即使下雪,雪量也比较小,且夜冻昼化,不易形成积雪。 小雪节气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已经是入了冬,通常降雪会再晚一点,通常会在大雪到冬至时迎来第一场雪。

小雪的风俗有哪些

做腌菜

南京有谚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之后,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蔬菜,以备过冬食用。杭州人往往也会趁着这个节气开始腌制酱鸭、腊肉。小雪节气过后,气温会急剧下降,天气也会越来越干燥,此时正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一些地方,有小雪时节吃糍粑的习俗。有俗语说,“十月朝,糍粑碌碌烧”。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较),才过瘾,才能体味到农家乐趣。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晒鱼干

二十四节气小雪习俗:晒鱼干,晒鱼干是小雪节气的习俗,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刨汤肉

“小雪杀猪,大雪宰羊。”许多地方每到小雪、大雪两个节气,村民们便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年货。无论哪家宰畜,邻居、亲朋都要过来帮忙。杀了猪,东家要做一锅猪烩菜,再配上米饭、小菜,略备薄酒,邀请四邻聚餐,寓意团结、和睦、万事兴旺。

小雪气候禁忌

小雪对农民来说,气候影响比较大,民间也有相关的谚语。在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小雪节气到来后,天气开始变的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从民间谚语中来说,小雪这天忌讳天不下雪。还好,今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下雨、下雪,说明小雪后我国人民迎来了好时节。农谚说“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也就是说到了小雪那天,当然实则指的是小雪前后,不过农村老人还是以这天为主来判断年成好坏。其意是到了小雪节气还未下雪,我国北方冬小麦可能缺水受旱,病虫害也易于越冬,影响小麦生长发育而歉收,故不必请长工。

另外,民间也有“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瑞雪兆丰年”的道理。在农村老人也经常看到下大雪就说明年是个好年成,用现代科学角度来说,冬天下大雪会冻死很多虫子,第二年农作物虫灾会少点。

小雪饮食禁忌

1、小雪时节是容易出现雨雪天气的时候,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容易引发抑郁症,如果此时多吃点调节心情的食品会有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吃一些热粥来提高身体热量,减缓压抑的神经,食谱方面要注意多吃热性的食物,这个时候后适宜温补,如羊肉、牛肉、鸡肉等;同时还要益肾,此类食物有腰果、山药、白菜、栗子、白果、核桃等,而水果首选香蕉。切忌食过于麻辣的食物。

2、冬季不要吃太多的腌制品,如腊肉、咸菜等,冬季吃虽然可以改口味,但对身体不好。咸味入肾可导致肾水更寒,有扰心阳,所以冬季应该少吃盐为妙,以免“雪上加霜”。损伤人体的阳气,尤其是高血压的人更要少吃。当然,日常饮食也建议大家少吃盐。

3、小雪后零食要选择坚果比较好,坚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B族维生素,以及铁、锌、钙等矿物质,还有一定量的蛋白质,都能帮助人们抵抗寒冷。坚果的营养素密度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冬天食物种类相对较少的缺陷。因此,天冷的时候,不妨把饼干、点心等零食换成坚果。

    相关文章

    21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