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邱妹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粮食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大家喜欢!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文献篇1

_指出,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上,完善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当前,中国粮食安全正处于高水平保障与高水平开放并存的时期。一方面,国内粮食安全保障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处于高水平,国际粮食市场成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来源。从国外进口粮食对保障国内粮食供需体系平衡、缓解国内资源环境压力以及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粮食贸易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加上目前的世界卫生环境复杂,也加大了粮食供给的风险。由此,妥善处理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粮食安全保障之间的关系,是新时代提升中国粮食安全治理能力、应对粮食安全新挑战的基本方法。

一、高水平粮食安全与高水平农业开放并存

1.粮食安全保障处于历史最好阶段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对粮食安全问题极为重视。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使得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利用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为世界贡献了1/4的粮食产量,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就生产端而言,70多年来,中国粮食总产量稳步上升,国内生产供应能力不断提高。1949年粮食产量为11318.4万吨,到20_年已经增长至66384.3万吨,年均增幅达到2.6%。1990年前,国内粮食产量实现了惊人的“十二连增”,连续多年粮食产量稳定在6.5亿吨水平。随着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中国人均粮食占有水平也实现了大幅度提升,20_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4.2千克,成为历史上粮食生产和供应的最好时期。就消费端而言,中国实现了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获得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食物消费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显示,1961-20_年,中国人均食物消费量呈稳定的增长态势,其中,主粮消费量增加了1.5倍,果蔬、肉蛋奶、水产品等消费量均增长了5倍以上,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从《经济学人》发布的全球最新粮食安全指数排名榜可以看到,在123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粮食安全指数排名第30位,且在食物总体供应、食物获得性、质量安全等重要指标上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农业对外开放处于高水平阶段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与中国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融入国际粮食市场有直接的关系。自20_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农业对外开放度较高,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较低和贸易自由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在市场准入方面,中国通过大幅度削减农产品进口关税,使得平均关税税率仅有15.1%,是全球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的1/4,成为世界农产品进口关税水平较低的经济体之一。同时,通过不断完善配额管理制度,适时扩大粮棉油及化肥等农资产品的配额量,特别是主粮配额量大,且在配额内关税降至1%,使得主粮进口量大大增加。在出口补贴方面,中国已不对任何农产品出口实施补贴。在国内支持方面,严格按照WTO的要求,将特定农产品、非特定农产品“黄箱”补贴约束在特定农产品年度生产总值及农业年度生产总值的8.5%水平之内,这一“微量允许”的水平低于发展中国家通用的10%的标准,并自主放弃了多边体制为发展中经济体定制的“发展箱”权利。按照WTO规则的要求,中国还放宽民营企业出口限制,不断降低国有企业农产品出口比重,提高了民营企业农产品出口比重,使得涉农民营企业成为中国农业对外贸易投资的主力军。另外,中国通过不断调整和修订国内农业政策法律体系,逐渐推动农业服务业领域的开放。

通过履行入世承诺以及不断加大国内制度与国际规则的接轨力度,为中国农业构筑了一个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商务部数据显示,20_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额为279亿美元,到20_年增长至2300.7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13%。其中进口额从20_年的118.5亿美元增加到20_年的1509.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5%;出口额从20_年的160.5亿美元增加到20_年的79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随着农业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已经完全嵌入到全球农产品市场。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成为国际农产品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显然,在国内环境资源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通过农产品市场的对外开放,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能够为国内粮食供给体系平衡提供支撑。从主粮进口的数据看,从1996年起大豆就成为净进口主粮,到20_年进口量已经达到8851万吨,成为中国进口量最大的主粮品种。小麦、玉米、稻谷也分别于20_年、20_年、20_年成为净进口主粮品种。商务部数据显示,从20_年加入WTO到20_年末,中国粮食净进口量从959.2万吨飙升到12782.3万吨,年均增幅超过17%,是世界上粮食进口增速最快的国家,粮食净进口量已经占到了国内粮食总产量的20%。

二、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1.“非必需”的大量进口破坏了国内粮食平衡

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对农产品进口调节上并无足够的关税控制空间,也难以运用多元化的关税调控形式。同时,进口许可、数量限制等措施也几乎派不上用场,使得控制农产品进口的手段较为有限,传统的边境保护难以发挥作用。正是如此,随着国内农产品价格倒挂问题的加重,国内外粮食价差很快就突破了关税的防护作用,粮食进口的动力日渐增强,超过国内正常供需缺口之外的非必需进口大量增加。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_-20_年间,每年的粮食供需缺口约为5000万吨左右,但实际上每年粮食净进口量均超过了8000万吨,部分年份甚至超过了1亿吨,这4年间累计的“非必需”进口量超过了1.5亿吨。从20_年至今,在中国进口粮食中有50%的量是超过了正常供需缺口的“非必需”进口。

“非必需”进口量的增加,对国内粮食市场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冲击了原有的粮食供需平衡体系。一方面,“非必需”进口的激增增加了库存压力,也影响了国内粮食自给率。随着进口量的增加,中国的玉米、小麦、稻谷、大豆等主粮品种自给率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如果不将大豆算在内,中国三大主粮的自给率依然能够维持在97%~98%的水平。因每年大豆进口量较多,将大豆计算在内,粮食自给率下降趋势极为明显,20_年约为90%,到20_年下降到83.9%,到20_年勉强维持在86%的水平。另一方面,大量的“非必需”进口冲击了国内粮价,进口粮食价格的“天花板”效应比较明显,不仅导致了农民卖粮难,而且也加大了政府收储压力并加重了公共财政负担。另外,国际市场的低价粮持续进入国内市场,也对国内粮食市场竞争带来了倒逼压力,从而促使粮价的下降。从长远角度考虑,主粮市场被大量的低价进口同类产品挤占甚至是替代,对国内粮食生产产生了明显的负面效应,要求国内粮食生产支持及补贴政策必须做出适当改革。

2.国际规则限制了国内农业政策的调整空间

与欧盟、日韩等经济体相比,中国对农产品进口缺乏高关税保护体系。为了应对国际市场低价粮进口带来的冲击与压力,主要运用国内支持政策来进行调控。但是,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国内农业支持政策面临着国际规则约束的压力不断加大,20_年之后陆续实施的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价等价格支持政策,使得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的“黄箱”支持总量一再增长,日渐逼近或突破8.5%的底线。中国国内支持政策的运用受到了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关注,面临着较大的争讼压力。20_年9月,美国以中国政府对玉米、小麦、稻谷三大主粮提供的国内支持超过了微量允许的水平为由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起诉讼。20_年2月,专家组报告裁决驳回了美国对玉米补贴的诉讼要求,但依然裁定中国政府对小麦、籼稻、粳稻的国内支持超过了“微量允许”的水平,后上诉机构维持了这一裁决。可见,中国粮食补贴及相应的支持政策,面临“黄箱”规则的约束日渐凸显。总体看,当前中国农业领域遭遇的争端诉讼率在上升,涉及到的农产品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按照WTO的统计,20_-20_年,中国作为被诉一方的农产品贸易争端案件有4起,明显超过了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农业领域的被诉量。这些案件被诉的事由均属于中国国内支持政策范畴,包括价格支持、配额管理、贸易措施、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等;涉案的产品范围包括主粮、油料、糖类等。显然,中国现行的农业政策体系正遭到美国、加拿大、巴西等世界主要农业出口国的全面审视,因此改革和完善现有农业政策体系特别是粮食支持政策,使之能够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还能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国际贸易争端,这是中国应当重视的问题。

3.国际粮食市场的复杂性加剧了外部粮源的输入性风险

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仅会带来巨大的进口压力和国内市场竞争压力,还面临着诸多的国际规则约束,限制了国内支持政策的发挥空间。除了这些压力之外,国际市场上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外部粮源利用的输入性风险,需要谨慎面对这一风险。在当前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的大背景下,输入性风险带来的压力会持续增加。一方面,全球粮食生产及出口依然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等非市场因素对国际粮食市场及全球粮食贸易秩序的影响越来越大,给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除了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格局之变等常规影响因素之外,原油价格波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金融资本的操控等因素对全球粮食市场供给及价格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加剧了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这同样给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自20_年以来,由于世界卫生环境的复杂性,一些主要粮食出口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粮食出口,造成了国际粮价的异常波动,使得区域范围内的粮食流通链和供应链中断。可以预见,后疫情时代,全球粮食生产和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加,全球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甚至还会升级。不确定性、价格波动性等问题甚至会成为未来国际粮食市场的常态特征,中国必须要尽早应对,在高水平开放背景下确保国内粮食安全,将这些影响降至最小。

4.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面临阻力

中国作为全球农产品贸易大国,为了更好地应对粮食安全的新挑战及新风险,应当化被动为主动。一方面,继续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和化解来自于国际市场的进口压力及价格波动风险,另一方面还应主动作为,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增强在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各类风险和压力遏制在萌芽状态。就当前而言,中国应该主动作为,与世界各国一起共同提升应对全球粮食市场风险的能力,特别是要提高粮食供给能力以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为全球粮食贸易创造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外部环境。主动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既符合中国应对进口风险及稳定外部粮源的实际需求,也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但是,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有一定的阻力。一方面,发达国家经常以中国对粮食贸易实施保护、国内外市场衔接不够等为由来阻止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另一方面,当中国增加粮食进口并加大对外农业投资时,又面临着“新殖民主义”“中国威胁论”等无端指责。

三、应对粮食安全新挑战的思维转型及政策着力点

1.树立新的应对思维

(1)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主要因素是价格,进口与缺口之间不能划等号

在传统的供需平衡思维模式下,国内供需平衡几乎不考虑价格因素。如果国内生产的粮食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即便是价格较高而国际市场上价格相对较低,但因为内外部市场的隔绝,也难以进口(少部分以调剂为目的的进口除外)。随着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调控对国内外市场连接影响力的发挥还离不开价格这个“市场之手”的衔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粮食进口数量完全取决于国内外粮价走势,政府对贸易的调控力下降,国内外市场的连接也不再是国内粮食缺口所要求的平衡,而是由内外市场的价差驱动进口。当国际市场作为中国粮食供给的来源市场并成为影响国内粮食供求关系平衡的重要因素之后,只有国内外粮价差距足够大,粮食进口的动力就会继续存在,国内外市场的衔接度也会进一步增强,进口也将成为易事。而对进口与否、进口多少的争论,进口量并不是单方取舍的思维模式,也不是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应有思维。

(2)产量高并不意味着竞争力强,增产并不必然提升自给率

在高水平开放的背景下,粮食贸易的决定因素是国内外粮价的差距。长期以来,中国对粮食生产的关注点是产量,而不是粮食作为产品的竞争力,因为这两个目标并不能完全统一。农产品属于同质性较高的产品,竞争力的高低是由价格决定的,也就是由生产成本高低决定的。按照边际递减理论,如果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产出的不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出下降,因而使得产出边际成本上升,最终使得价格上涨而竞争力下降。如果将技术进步的因素考虑在内,过于追求产量的最大化,生产成本也不一定会下降。在农业开放水平低的情况下,国内产量的增加可以有效调节供需缺口,从而能够遏制进口。在高水平开放的情况下,国内粮食产量增加也可以调节供需缺口,但无法阻挡国内外价差引发的粮食进口。在极端的情况下,如果国内粮食产量增加是以成本增加为代价,国内外价差会进一步拉大,反而会导致进口量进一步增加,从而降低了粮食自给率。

(3)粮食安全并不是绝对的自给自足

保障粮食安全并不必然要求粮食的自给自足,在高水平开放的情况下,加强国际粮食合作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路径之一。不过,对于中国这一人口大国,保持较高水平的自给自足率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将绝对的自给自足认为是粮食安全,那么就会对粮食安全保障路径产生误解。真正的粮食安全应当是稳定的、持久的高消费水平,而不是维持较低的进口水平。事实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民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国家治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像人口大国印度就维持了较高水平的自给率,每年能够向国外出口大量的粮食,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粮食安全处于较高水平。由此而言,在中国农业高水平开放的背景下,要将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建立稳定粮源引进渠道。20_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要立足国内、适当进口,确立了新的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战略,并重新厘定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内涵与边界,从过去要求全面自给自足到保障重点粮食品种安全的转变,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并将国际粮食市场作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在中国农业高水平开放的背景下,必须立足于全球来构筑国内的粮食安全保障观,建立开放型、持久性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转变粮食安全保障的思路,建立生产、需求、进口三元平衡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一方面,在明确国内资源禀赋、农业支持政策及国际规则相互作用的情况下,系统考量生产、供给、进口的关系并建立三者协同的调控机制体制,确保国内粮食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国内外市场、国内供需平衡与进口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另一方面,要关注国际市场供给趋势、风险变化及贸易政策变化,主动参与全球粮食治理体系,积极应对粮食安全所面临的新挑战。

2.政策着力点

(1)农业竞争力提升

“非必需”进口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中国粮食竞争力有待提高。一方面,现有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中国难以与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在农业领域展开竞争。中国户均耕地面积只有0.5公顷,户均规模只有美国的1/350,美国大规模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方式不适用于中国。即便是到2050年中国农业人口减少至3亿~4亿人,户均耕地规模也只有1公顷左右。另一方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中国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农业竞争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不仅是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同样也带动了其他要素成本的上涨,使得粮食等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中国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成本日益接近日本、韩国、瑞士等国家的水平,与美、澳、加等主要农业出口国的差距不断拉大。考虑到中国劳动力价格、土地资源要素等价格上涨的趋势难以逆转,成本驱动的价格倒挂将会成为常态。如此,只有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竞争力,才能够减少“非必需”进口。在传统边境保护水平有限,且国内支持政策受到多边规则约束日渐增强的情况下,提升中国粮食产业的竞争力是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2)国内政策设计需要考虑国际规则

随着粮食国内外市场融合度的加深,国内农业政策设计必须要充分考虑国际规则的要求,忽略国际规则的农业政策设计空间日渐狭窄,国际规则对国内农业政策的约束力不断加强。由此,中国今后国内农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仅仅是国内问题,还需要充分反映国际规则的要求及中国的承诺。中国在农业政策制定或农业法律规范修改过程中,相关内容和条款的设计要与国际规则接轨,使之能够符合国内粮食安全保障的要求,还要避免陷入农产品国际贸易争端之中。另外,中国作为全球农产品进口大国,不仅要求保证国内政策及立法与国际规则接轨,还应该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重塑,以更主动的姿态和作为,为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争取更多的空间。当前,面对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及个别国家的单边主义、粮食能源化和金融化的复杂形势,以及部分农业贸易规则依然存在大量的模糊地带,中国应在充分研究现有规则基础上利用好规则,并力争通过区域、双边贸易协定设计出新规则,为以后的国际规则谈判创造出更有利于中国的空间。

(3)粮源进口多元化和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

在高水平开放的情况下,打造稳定、多元化的进口来源渠道是满足国内粮食安全保障的要求,同时还应该做好风险防范及管控。客观而言,中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进口来源地过于集中,对相关出口国的依赖度较高,这些国家的供给能力或经济政治风险对中国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了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稳定。由此,在未来的粮食贸易体系及政策安排上,应该推进多元化的进口战略,构建多层次、多区域、多品类的分散式进口体系。另外,在全球气候变化日渐显著的情况下,粮食供需关系会呈现出更多的跨区域属性,各国的共同治理是应对粮食安全保障的基本要求。特别自20_年以来,粮食安全问题已不再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粮食安全治理需要各国的共同参与,通过合理调整世界的粮食资源,回应各国的实际需求,寻找各国共同的利益交叉点,惟其如此才能够确保治理体系稳定而持续。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结论

在农业扩大开放的情况下,粮食进口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也对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就国内而言,一方面,“非必需”的大量进口,使得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升粮食竞争力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从而也使得国内粮食安全思维和政策必须及时予以调整。另一方面,多边规则对国内农业支持政策的约束性越来越大,限制了国内政策的调整空间,造成了较大的改革压力。就国际角度看,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受到国际贸易环境、气候变化、贸易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市场波动性、不确定性等成为未来国际市场的基本特征,中国以后利用外部粮源的风险也将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亟待思维转型和政策转型,推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食供给体系及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政策体系的建立,从而不断提升中国粮食安全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开放性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2.政策建议

(1)推进从产量到竞争力的粮食安全导向转变

当前中国粮食安全与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日渐密切,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都是非传统风险,亟待粮食安全导向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要适当弱化对高产量、高自给率的追求,将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竞争力作为粮食安全新目标。一方面,通过成本与价格对照,对抬升中国粮食生产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引起关注,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相应成本,从而变相提升粮食竞争力。比如可以通过加速推动流转,扩大经营规模来降低劳动力成本;通过生物育种、土地种植效率提升等技术开发及应用推广,以提升资源利用率;扩大政府部门对粮食生产的投入等。另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所属气候带丰富,在此基础上通过推进差异化的生产格局及错位竞争来弥补成本竞争劣势,在提升品质的基础上注重品牌效应,走质优价优的路线;也可以推进中国产业融合来提升农业的整体竞争力等等。

(2)推进农业政策体系从国内分轨到内外对接的设计转型

在综合考量国际规则的适用性、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性及多边贸易规则改革趋向等因素的基础上,在合理范围内继续优化和完善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提升中国粮食生产的竞争力。具体而言:第一,认真研究WTO《农业协定》中的模糊空间,在WTO规则允许的空间内创新中国农业补贴方式。第二,加强对多边、区域农业贸易、援助、管理等多种规则的研究,提升运用规则的意识和能力。第三,积极推动并参与新一轮农业贸易多边谈判,推动WTO农业规则的重塑。一方面,针对现有的WTO农业规则中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在后续谈判的时候要加以关注,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另一方面,重点关注与中国粮食贸易相关的国内支持、出口限制、粮食援助等规则改革,并提出这些规则改革的具体主张,将农业贸易政策调整与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进行对接。

(3)通过构建主动风险管控模式来提升外部市场的利用能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局势,中国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预警及管控机制,提升对国际粮食市场的把控力,采取多种措施化解和分散来自于国际市场的进口风险或其他输入风险。具体而言:第一,放宽部分国家的粮食准入限制,继续拓宽粮食进口来源渠道,打造多元化、高效化、稳定性的国际粮源供应体系。第二,利用好现有的国际贸易规则,加强对“非必需”进口的调控。鉴于当前中国可用于调控“非必需”进口的手段不多,由此在未来的多边、区域、双边贸易谈判中确保现有的关税、配额管理、国内支持政策空间不再被压缩。同时,加大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力度,充分利用好反倾销、反补贴及特别保障措施等手段,为粮食进口调控留下空间。第三,建立并完善农产品进口检测与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对大宗商品市场的监测、研判及预警,及时了解大宗商品市场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贸易损害补偿办法,从而帮助农户和农业企业提升粮食生产的竞争力及应对风险的能力。

(4)通过营造外部环境来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

在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来保障粮食安全已不可逆转。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仅需要加强粮食输入性风险的防控,还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国际机构的合作,通过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来实现参与的主动权。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深度结合,推进农业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联动。“引进来”就是充分利用好国际贸易及国外的资本与技术来弥补国内粮食供需缺口;“走出去”就是通过对外投资来加强对国际市场及国外农业资源的控制,从而减少输入性风险。当前,要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支持中国涉农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完善产业链布局,特别是要扩大对土地等上游资源的投资,实现全产业链控制。另一方面,主动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为构建持续稳定的全球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后疫情时代,中国还应该努力推动全球粮食贸易体系和治理机制的重构。同时,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及投资框架,深入推动多边农业贸易规则谈判和涉农国际机构改革,强化各国粮食安全目标的协同一致,稳定国际粮食供给体系。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文献篇2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对粮食安全的关注重点和政策目标会随着本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20_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是中央借鉴国际经验,适应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的方针。

我们看到,发达国家一般不存在突出的粮食数量或供给安全问题,对粮食安全的关注重点主要是粮食价格稳定和贫困人口的粮食安全。对他们来说,更强调粮食的营养和价格的稳定。人均农业生产资源稀缺的国家,除了对本国消费中关键的农产品(如大米和土豆等)实行高度保护以维持较高的自给率外,对其他农产品更注重通过国际贸易为本国居民提供充足和多样的食物供给。

两个重要关系和四个重点工作

而中国要构建和实施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处理好两个重要关系:一是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二是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

当然,还要着重抓好四个重点工作:

一是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进一步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

二是要调动和保护好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产区政府抓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可得实惠。

三是要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

四是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浪费惊人的现实要求节约粮食,着重解决收储、销售、加工过程中的粮食浪费问题,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风尚。

如何保障粮食安全

那么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呢?

一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挖掘潜力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要注意适度和有序,实现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同步增长。

政府的主要责任,一方面是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落户,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是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发育农村土地市场,引导耕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要持续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

二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应改变不计环境成本追求粮食增产的做法,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制定科学严谨的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种植标准,对污染严重、确实需要退出粮食耕作的地区,要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保证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不受影响。实施土地质量保护专项补贴制度,对自愿休耕、调整结构或限制化肥农药使用的农民,给予奖励补助。

三是要提高耕地质量和水平。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等项目实施范围。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鼓励和引导农民采用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进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稳产高产农田比例。

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落实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

五是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以分子育种为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建设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强化农村基层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服务组织,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作用,为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

六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调控体系。国家启动目标价格,让市场供求来决定粮食价格。20_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综合运用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等手段,保障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基本稳定。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政策性收储。

另外还要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和粮食市场。研究制定国际贸易战略,加强进口规划指导,优化进口来源地布局,建立稳定可靠的粮食贸易关系。加强进出境植物检验检疫,打击粮食走私行为,保障进口粮食质量安全和国内产业安全。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油等大型企业。探索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基金和海外农业发展基金。

七是强化粮食生产发展支持政策。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支持地方开展耕地保护补偿。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商品粮生产大省和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鼓励主销区通过多种方式到主产区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基地,承担完成国家粮食储备任务。加大保险支持力度。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文献篇3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近日,为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2022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在线上启动,宣传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 端牢中国饭碗”。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_以来,_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强调“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安全被摆在了突出位置。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安全,就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在保量的同时,更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从而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提高产出效率。今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一系列严格的政策规范,为耕地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也为粮食供给打下了坚实基础。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政府要增加资金、人才投入,遴选发布高产优质多抗主推品种,加快优良品种选育推广;还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因地制宜加快研发和应用农机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能力。今年以来,多省布局规划种业蓝图,中国国家级育制种基地新增至216个,覆盖了粮棉油糖果菜茶等重要农作物。据农业农村部统计,良种对中国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不但为粮食安全提供了 技术支撑,更推动其在高质、高效、绿色、生态的现代化道路上不断迈进。

此外,还应提高农作物最低收购价格,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强化极端天气灾害补救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等。通过落实一系列“长牙齿”的硬举措,粮食安全保障成果显现。据统计,20_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比上年增长2.0%,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超过483.5公斤,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除了保供应,更要节粮减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20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实施,节约粮食在道德要求之外更有了法律约束。“珍惜粮食”应当成为全民共识。在今年的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主题表演、云课堂、倡议书等形式,倡导民众践行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饮食新风尚。加大宣传、科普,让节约粮食的观念更深入人心,中国饭碗也就端得更牢。

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中国解决好自身粮食安全问题,就是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继续把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才能筑牢大国根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文献篇4

粮食丰收,全局主动。今年全国秋粮增产已成定局,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我国粮食生产将迎来第十八个丰收年景。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将连续7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为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夯实了基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_以来,_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4.4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小麦、水稻自给率超过100%,玉米自给率达到95%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果菜茶肉蛋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较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解决了世界约20%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_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保障粮食安全既要看产量,也要看粮食生产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评估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能够提升1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实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在严重气象灾害年份,粮食产能稳定性明显高于非项目区。截至去年底,全国已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占全国耕地面积近40%。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让更多“望天田”变成“吨粮田”,才能更好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打好种业翻身仗。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水稻、小麦、大豆全部为自主品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我们还有短板和弱项。当前,我国种业已进入到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新阶段。我们要保持水稻、小麦等优势品种竞争力,缩小玉米、大豆等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加快少数依赖型品种选育。同时,还应打通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环节,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完善种业产业链。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方面,应守住耕地红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把现代种业、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水平提上来,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好建设好,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还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迈步新征程,不断打牢粮食安全的基础,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就一定能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有力支撑。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文献篇5

20__年度,__乡认真对照《粮食安全责任书》和__粮安办[20__]2号等文件精神,仔细分析本乡粮食生产现状和粮食安全形势,从粮食生产生产能力、早稻订单、粮食应急能力等四大方面查摆问题、研究对策、完善机制、强化措施,确保了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同时,在耕地保护等方面积极开展有益探索,持续开展以“无违章建筑、无计划外生育、无矛盾上交”为主要内容的“三无村”创建活动,为粮食安全工作提供了措施。具体做法为:

一、完善领导机构,配强工作力量。坚持把粮食安全工作作为事关百姓生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基石予以重视,确立行政首长负责制度,建立涵盖监测、预警、稳控、应急等各环节的工作机制,着重把握农田保护、市场监控干预和产能挖潜等重要环节,确保粮食安全。

二、强化工作举措,确保责任到位。一是对乡村二级耕地保护制度、应急队伍建设制度、村级巡查制度等一批涉及粮食安全的机制体制予以完善,层层签订责,层层落实把关。二是高度重视“6.16”“6.19”洪灾灾后恢复建设和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截至日前,等处水毁项目均已建成,共投入资金30余万元,同时阳坞堰等项目也已与区水利局等部门完成对接,即将开工建设。三是严格

落实耕地保护措施。通过乡村两级的联防联控,形成严防严控之高压态势;积极发挥国土规划的关口作用,守好最后一道关卡;发挥好村级巡查员短距离信息快的优势,实现动态式全天候管理。

三、开展创新探索,提供创新保障。在严格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上,我们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创新。其中“三无村”持续创建活动为杜绝违法建设、切实保护耕地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虽然,本年度我们在粮食安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十分有限”这一基本乡情,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仍将做出更大努力。同时十分期望区贸粮局、区农业局等相关部门能继续给与大力支持!

    相关文章

    23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