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粮食安全论文3000字范文

| 邱妹

保障粮食安全,不能只算经济账,也要算政治账。从经济角度看,粮食种植效益低,有的地方抓粮食生产、保粮食安全的积极性不高。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论粮食安全论文3000字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粮食安全论文3000字范文

论粮食安全论文3000字范文篇1

又是一个丰收年!河南南阳邓州市文渠镇李洼村田间,绿油油的玉米秆粗壮挺拔,沉甸甸的棒穗迎风轻摆。村民杨传平说起话来底气十足,“今年种粮连闯大水关、虫害关,好在政策实、人努力,小麦夺了丰收,这季玉米也抢出了好收成。”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从东北平原到中原大地,从南繁基地到鱼米之乡,一次次调研,一次次考察,深入田间地头,看庄稼长势、听农民心声。“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金秋时节,行走在希望的田野,黑土地上铺金毯,江南粮仓稻谷香,大江南北,处处是五彩斑斓的胜景,洋溢着喜庆丰收的喜悦。

连年丰收背后,折射出农为邦本的大逻辑。我们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密集出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千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国粮仓越来越稳固,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赢得了战略主动。

“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农以种为先。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海南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种子繁育“大本营”。中科院院士、福建农业科学院教授谢华安每年都要到这里育种、制种。

扎根田间数十年,谢华安和他的团队选育出一个又一个优质稻种,其中杂交水稻“汕优63”在全国累计推广近10亿亩。提起育种,今年80岁的谢华安劲头十足:“让中国人吃得饱、吃得好,吃出健康,是我最大的心愿。”

像谢华安一样,一代代农业科学工作者走进南繁基地,一批批良种推广到全国各地。据统计,从杂交水稻到高产玉米,我国已育成的农作物品种中,70%以上经过了南繁基地的培育,南繁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60%以上。

“籽种好,一半谷。”河南南阳市方城县后楼村众心家庭农场负责人张长非尝到良种的甜头,“今年我种的中筋品种‘方裕麦66’,抗病性好,面粉厂特欢迎,一亩比普通品种多卖300多元。”

“我们要培育更多好种子,加快科技推广,让良种更快更好地发挥增产提质作用。”“方裕麦66”的研发者、南阳市农科院副研究员李中恒说。政策给力,方城县9个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每位技术员至少对接1个新型经营主体,指导4到5个村,科技与种粮大户“零距离”。

我国以建设现代种业强国为目标,深化种业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全面提升种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自给率达100%。中国粮主要用上了中国种,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

种业发展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一个缩影。“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实施藏粮于技,粮食丰收底气更足。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既重视“顶天”,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加强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重视“立地”,开展大规模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科技培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断提高。放眼广袤田畴,平田整地用上北斗导航,打药施肥用上无人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成了种地的好帮手。数据显示,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地为粮之本。“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松辽平原腹地,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广袤田野笼上密不透风的青纱帐。“保护黑土地,就是保咱的饭碗!”梨树县双滢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陶勇感叹,“多亏了梨树模式,这两年黑土地缓过劲儿来,玉米产量噌噌往上涨,一亩地少用20斤肥,合作社一年节本增效60多万元。”

“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梨树模式,是耕作方式的一场变革。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介绍,通过秸秆还田,曾经板结的黑土地,越来越松软,保水保肥效果越来越好。在梨树县,今年推广梨树模式232万亩,建成了14个现代农业生产单元,“改造后的地块每亩增产5%以上,今年全县增产粮食预计超过1.5亿斤。”

不只是梨树县,为把黑土地用好养好,2015年,国家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今年,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黑土耕地质量明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10%以上。

保护耕地,离不开制度支撑。

“扛起耕地保护的责任,我们义不容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委副书记、县长邓世文说,全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落实粮食生产计划,构建统一高效的农田建设管理机制,“今年将建设4万亩高标准农田,在护好耕地数量的同时,提升耕地质量。”

“过去春怕旱、秋怕涝,如今旱能浇、涝能排,稻谷亩产千斤没问题!”说起高标准农田带来的好处,全州县文桥镇江头村农民伍文军信心满满。从小打小闹,到种粮大户,伍文军今年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00亩,“政策给力,旱涝保收,现在种粮挣的是放心钱。”

实施藏粮于地,粮食安全基础更牢靠。从中央到地方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提高耕地质量,全国已建成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每亩产能提高10%—20%。护好耕地生态,让疲惫的土地喘口气,扎实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实施污染耕地治理,力争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左右。一系列硬措施,为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提供了基础保障。

“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

保障粮食安全,亿万农民是主体。“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

“稻子见黄,亩产准能有1200斤!”58岁的程夕兵是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种粮大户。种了半辈子地,瞅着无人机正按设定路线给稻田喷洒农药,老程笑眯了眼。

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机购置补贴……这些年,一连串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让老程的腰包越来越鼓。程夕兵今年流转了620亩地,500多亩种水稻,有了订单销路不愁。

“在政策上,要考虑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实现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不让种粮大县在财政上吃亏。”

程夕兵说,县里出台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农民建设农机化大院,“咱按着标准建了一个,验收合格很快拿到60万元奖金。”依托这个“大院”,老程为周边农户提供育秧、施肥、打药等服务,一年下来又有10多万元入账。“种粮能见着钱,咱这劲头铆得足足的!”

为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不断完善。2015年起,国家推进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三补合一”。“十三五”期间,累计下达产粮大县奖励资金2170.44亿元。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建立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及稻谷补贴新机制,种粮收益预期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高涨。

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是农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答题。

秋日的阳光洒在大地上,映红了一颗颗饱满的稻穗。玖成水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袁胜海说,“5年来,合作社从‘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成‘高效合作联社’,社员由原来的82人壮大到300多人,规模经营面积由原来的5400亩增加到3万余亩,年产优质原粮3400余万斤。”

“跟着合作社种粮,收入更靠谱。”合作社社员刘延辉说,“有土地流转费、劳务费,年底还能分红,一年少说也能挣10多万元。日子一天比一天强,咱这种粮积极性也节节高。”

各地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方式不断完善。目前,全国纳入名录系统管理的家庭农场已超过300万家,全国农民合作社超过240万家,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到44万个,托管面积超过15亿亩次,覆盖小农户6000万户,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喜看稻菽千重浪。一幅幅壮美的丰收画卷,挥写着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气象。新征程上,我们要把粮食安全责任扛在肩上,定能迎来一个又一个丰收年!

论粮食安全论文3000字范文篇2

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重要目标。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结合本国自然资源条件,更新发展理念,利用科技创新,不断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如何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共同课题。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精准化管理;改善土壤环境,倡导有机种植;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面对发展机遇和挑战,一些国家采取适合自身情况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效产出 健康导向

荷兰是欧洲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来自荷兰的蔬菜、牛奶、鲜花等是很多欧洲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较多,光照时间少。为弥补自然条件不足,当地农业发展注重运用科技,努力实现高效产出。“用一半资源,产双倍食物”成为荷兰农业界的口号。

雅各布经营着一家马铃薯农场。自从引入自动化管理系统,他花在查阅数据库、卫星地图以及与人工智能技术人员交流的时间日渐增多。这套系统可以精准计算出每种农产品种植所需的灌溉水量、施肥量等。据介绍,这里每生产一公斤西红柿平均消耗9.5升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马铃薯种植所需的水、杀虫剂和化肥量则减少了近九成。

2018年12月,全球首个“漂浮农场”在鹿特丹港建成。农场位于港口水面上,分为3层,上层是奶牛饲养区,有铺着橡胶地板的牛厩区和高度自动化的挤奶区;中层用于加工牛奶、收集加工淡化海水等;下层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浮动基座,可保证农场不受海水涨潮落潮的影响,还可将农场移动到别处水面上。农场底层设有温室,对牧草进行无土栽培,并利用LED照明灯增加光照时间,促进牧草生长。同时,农场还充分利用可回收材料。奶牛的相当一部分饲料就来自当地啤酒厂产生的废谷物以及附近公园和高尔夫球场的割草等,饲养成本大大降低。

“漂浮农场”离居民生活区不远,减少了长途运输的成本,牛奶也更加新鲜。提供“漂浮农场”创意的工程师彼得·范·温格登认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和城市化快速推进,食品生产系统也需更新升级。“起初人们认为这个想法很奇怪,但现在越来越多人接受并喜欢上这个创意。”

保护土壤 回归有机

在墨西哥中东部普埃布拉州的一处农田里,农场主卡米拉正在仔细查看土壤的颜色。她每天要观测天气、监测昆虫等,综合判断耕种情况。

今年56岁的卡米拉从小务农。2019年,普埃布拉州发生干旱,这个依赖传统农业的地区遭受严重冲击。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倡导有机种植理念,寻求可持续的耕种方式。卡米拉说:“如果人们用健康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就能吃到更有营养的食物。我们必须学会倾听自然。”

墨西哥超半数土地常年处于干旱、半干旱状态。改善土壤状态、恢复土壤生产力,寻找需水量较少的替代农作物,成为墨西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瓜纳华托州,雨季降水量仅有约500毫米。通过研究发现,当地盛产的龙舌兰在夜间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减少水分流失。将龙舌兰与能够固氮、补充土壤肥力的豆科植物间作后,土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两种植物经混合发酵后还能制成动物饲料,每公斤仅需1墨西哥比索(1美元约合20墨西哥比索),这一耕作技术受到当地农场主欢迎。

为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墨西哥政府先后发布《有机产品法》、有机生产指南和使用规则等,并成立了国家有机生产委员会。墨西哥企业通过举办挑战赛等方式,鼓励年轻人积极研究有机农业。获胜者不仅可获得丰厚奖金,还可参与到自己提出的项目中,使设想变为现实。

墨西哥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墨西哥已有200万公顷土地用于有机种植和野生植物采集,主要包括咖啡、玉米、苜蓿、番石榴和柠檬等。墨西哥有机生产者协会主席霍梅罗·布拉斯表示,越来越多的农场主正舍弃使用农用化学品而转向有机生产,墨西哥有机农业发展拥有很大的潜力。

利用科技 节约资源

沙特阿拉伯气候高温干旱、降水量小。受自然环境限制,无法发展大规模成片种植,精细、特色、节水农业成为其重点发展方向。

红海农场是一家总部位于沙特的农业科技公司。依托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红海农场开发了一种高科技温室,旨在通过让作物保持凉爽来对抗炎热天气。温室使用了大量咸水维护冷却系统,这样可以让农场的淡水需求减少90%。公司首席执行官瑞安·莱弗斯表示,这项技术为淡水储量少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借鉴。为节约并合理利用水资源,沙特还发布“良好农业规范”,重点关注各生产阶段的资源使用情况,在农业用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提供建议。

2019年,沙特启动农业农村发展计划,政府和农业发展基金分别投入约87.5亿和30亿里亚尔(1美元约合3.8里亚尔),以推动农业多样化,促进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当年,农业科技公司“蜂鸟科技”便获得了约900万美元投资,公司业务主要是通过使用无人机设备等制作高分辨率地图,为农民提供作物数据分析。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研究团队近期开发出植物友好型聚合物超细微针,运用超薄传感器技术,可实时观察作物健康状况。该校植物科学教授马克·塔斯特认为,“未来,数字技术、工程和生物技术创新将在中东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沙特农业发展基金2021—2025年发展规划,将继续支持主要农业部门发展,其中包括家禽类养殖、温室栽培和水产养殖等领域。同时,将发挥基金信贷支持作用,重点在农业投融资、农业供应链建设等方面发力,以加快推动可持续农业转型升级。

论粮食安全论文3000字范文篇3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聚焦14亿人“饭碗”大事,确保粮食安全。

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近年来,新冠疫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频发的极端天气正在改变国际粮食供给格局,在外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中国自身稳定,粮食安全是保证稳定的基础,只有保障了粮食安全,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去寻求其他发展目标,因此会议提出要稳住农业基本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向中新社记者表示。

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今年以来,国际粮价剧烈波动,创下近十年来新高,国际小麦价格上涨了50%,对中国国内粮食价格带来一定影响,国际粮食供应链受到冲击,也对中国粮食进口的稳定性带来挑战。

除了当前复杂的外部形势,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表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因此各方要绷紧粮食安全的一根弦。

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明年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这个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会议强调,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面积,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确保2022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中国粮食连续多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尤其今年,面对极端天气频发、新冠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中国粮食依然取得丰收,继续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得益于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压实产粮责任,未来中国仍将坚持这一政策,成为“端稳饭碗”的重要保障。

据测算,未来三十年,中国的粮食需求仍将持续增长,有限的耕地资源也就显得尤为珍贵。

叶兴庆表示,从长期供给保障看,中国必须立足国内,坚持“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尤其要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同时提高耕地质量,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此次会议还提出,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李永表示,随着中国口粮生产效率提升,中国具备了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条件。中国的大豆和油料比较依赖进口,在外部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中国需要提升此类作物的自给能力,以抵御不确定性风险。“纵观未来,中国仍将继续进口大豆,但同时需要增强自给能力。”

“国家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最核心的问题之一,粮食供给不仅关系14亿人的温饱问题,也关乎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本国农业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重要位置。”李永说。(完)

论粮食安全论文3000字范文篇4

农为邦本。早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要求“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粮食安全责任要一起扛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是明年经济工作主基调。粮稳天下安,稳住粮食,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有力保障了14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但也要看到,由于人多地少,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仍是紧平衡态势,且“紧平衡”越来越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放眼国际国内,形势并不宽松——

世纪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对全球粮食生产带来不确定性。近年来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各国首先捂紧自己的粮袋子。我国还面临水地资源约束、农资价格上涨等挑战。粮食安全必须要立足国内。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必须稳住“三农”基本盘和粮食“压舱石”,以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稳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要有合理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

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是重大战略问题。不能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无论主产区、主销区还是产销平衡区,谁也不是旁观者,粮食安全责任要一起扛,绝不能推诿塞责或把希望放在调运和进口上。

关键品种要大力保

“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见到可考核的成效。”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

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面积,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这传递出十分明确的新信号。

14亿人口,不能指望别人养活。

近年来,我国口粮供给充足,然而大豆和食用油进口规模较大、对外依存度较高。2020年,我国进口大豆超过1亿吨,食用植物油进口983万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需求增加,对于豆粕等饲料粮和食用油需求增加。今后要切实端牢饭碗,必须提前谋划,既要有硬举措,更要抓实效,多措并举抓好关键品种。

18亿亩耕地要不折不扣守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对于耕地问题,直击突出问题,要求高,语气重,部署实。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地区耕地面积减少,有的地方良田不种粮食,而是建养殖场、种花卉果木。从局部看经济效益明显,但从全局看却是粮食安全的隐忧。一些地区非法占用耕地,有的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田,进一步加剧风险。

局部必须服从全局,小局必须服从大局。对此,会议明确部署一系列硬举措:落实好耕地保护建设硬措施,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

“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对粮食问题,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

论粮食安全论文3000字范文篇5

2022年1月17日 国新办举行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会上表示:农业是是百业之基,粮食是立足之本。2021年粮食产量又上新台阶,农业生产全面丰收。2022年,面临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国际上一些粮食品种价格在上涨,有关方面对这些形势都进行了认真分析,党中央也作出了明确部署,国务院也有政策要求,只要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够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粮食的供给安全。

2021年,我国粮食和农业生产形势好,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夏粮、早稻、秋粮都实现了增产,分别为2919亿斤、560亿斤、10178亿斤,分别增产62亿斤、14亿斤、191亿斤,支持了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产267亿斤。

二是稻谷、小麦、玉米、薯类都实现了增长,分别为4257亿斤、2739亿斤、5451亿斤、609亿斤,分别比上年增产20亿斤、54亿斤、238亿斤、11亿斤。

三是播种面积和单产都实现了增长。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去年是17.64亿亩,比上年增加1295万亩,连续两年实现增长。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8公斤,增长1.2%。

四是农林牧渔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2021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1%。国家统计局和农业农村部首次公布了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公布的是2020年的数据,达到了16.6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16.47%,农业和相关产业比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大了将近1倍,因为二三产业很多是直接为农业服务的,比如专业化的植保服务和种子服务,算在服务业里了,所以我们和农业农村部做了这样一个统计监测。

宁吉喆强调:今年我国粮食供给有保障,建立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上:

一是连年增产基础稳。粮食已经连续18年丰收。2007-2009年,产量是1万亿斤以上,2010-2011年是1.1万亿斤以上,2012-2014年是1.2万亿以上,2015年以来,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就保证了粮食市场的基本供应。

二是库存充足家底厚。目前国家粮食库存充裕,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的比例超过了70%,小麦库存可以满足1年半的消费需求。企业商品库存增加也比较多,小麦和稻谷商品库存同比增长50%以上。

三是播种面积连年增。落实耕地保护建设的硬措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耕地用途管制,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粮食播种面积扩大。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0.7%,连续两年增加。2020年,我国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31,双季复种水平提高,提升耕地利用水平。

四是单产增加潜力大。我国粮食单产与发达农业国家相比还有差距,随着育种技术等农业科技不断进步,粮食单产水平仍有较大的提高潜力。据2019年调查,我国耕地中低产田比例超过2/3。通过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等,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潜力巨大。

五是政策机制有保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正在见效,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随着各地推进政策进一步落地,农业生产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特别是有利于抗御国内外各种风险变化。现在国际市场都是连在一起的,通过粮食和其他原材料的进出口,国际商品价格会以输入通胀的方式影响到我们的市场,国际上的自然灾害也会对产量、价格、市场产生影响。我们最关键的是要管好国内自己的事,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切实保证粮食安全。

    相关文章

    23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