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究竟是怎么回事

| 冰倩

国有大行、大部分股份行相继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后,部分中小银行也跟进操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多家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究竟是怎么回事,希望大家喜欢!

多家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究竟是怎么回事

多家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究竟是怎么回事

记者注意到,包括上海银行、长沙银行、北京银行、青岛银行在内的A股上市城商行,以及上海农商行、深圳农商行、重庆农商行、北京农商行等头部农商行已陆续发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公告。

整体来看,大部分中小银行除活期储蓄存款利率下调5个基点(BP)至0.25%外,其余各期限个人存款利率调降幅度不一,但中长期存款利率整体下调幅度大于短期存款利率降幅。

多家中小银行相继跟进

与国有大行、股份行相对一致的降幅不同,城商行、农商行本轮存款利率下调稍晚,且调降幅度存在较大差异。

综合银行官网信息来看,目前已有上海银行、长沙银行、北京银行、青岛银行4家A股上市城商行陆续发布调整后的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其中,上海银行、北京银行、青岛银行活期储蓄存款利率均下调5个基点至0.25%,长沙银行微降至0.35%。

此外,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的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期个人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长沙银行相应期限的存款利率降幅则在5个基点以内;青岛银行调降幅度稍大,范围在10-20个基点。

上述城商行三年、五年期中长期存款利率降幅呈现更大差异。其中,青岛银行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下调20个基点,至3.1%、3%。

在农商行中,目前已有上海农商行、深圳农商行、重庆农商行、青岛农商行、北京农商行等陆续发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公告。

这些农商行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期个人定期存款利率调降幅度普遍在11个基点以内,三年、五年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则在10至50个基点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与同城的青岛银行类似,青岛农商行下调后的三年期个人定期整存整取利率亦高于五年期,中长期存款挂牌利率呈现“倒挂”态势。

进一步管控银行负债成本势在必行

事实上,这已经是年内第二次出现多家银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今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召开,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基点左右。多家银行均收到这一窗口指导,如果调降,银行宏观审慎评估(MPA)会有加分。随后的5月,五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超预期下调15个基点,一年期LPR报价则保持不变。

不过,此次银行调降存款利率或与4月份的动机有所不同。“可以说,此次调降实质上仍然是8月降息的结果。”国泰君安研报认为,此次存款利率调降与4月逻辑并不完全相同,4月份的调降行动是央行引导下的存款利率上限下调10个基点,而此次更接近于8月LPR调降后,银行面对资产端利率的下降,主动在存款端依据新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进行了跟随式调降。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从存款产品角度来看,挂牌利率下调影响最直接的是“真”活期以及小额零售存款,而其他类型存款(如大额对公存款、协定存款、协议存款等)主要取决于银行与客户的沟通协调情况。

而从银行类型来看,民生证券研报认为,此次存款利率下调更为利好个人存款(特别是个人定期)占比高的银行,国有大行及农商行净息差改善或相对明显。

展望后续,王一峰表示,目前定价端“资产决定负债”,银行负债成本的改善速度、幅度,仍不及贷款端,进一步管控银行负债成本势在必行,其中可选项包括:建立自律机制下的“超限额管理”、非对称下调政策利率、增加金融债发行置换、再次改革存款利率报价机制,以及再度规范结构性存款等。

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意味着什么

站在当下的角度看降低存款利率这件事,既有宏观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银行业自身保持良好发展的要求。

先从宏观经济的情况来看,俄乌冲突、疫情爆发等极大地增加了经济不确定性。一季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反映居民消费情况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同比增长3.3%,远低于4.8%的GDP增速,三月份受到疫情影响,消费更是同比下降3.5%。而消费则是支撑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69.4%,是三大需求中贡献最大的。如果消费不稳,那么将极大地影响“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存款利率,提高居民存款的机会成本,进而降低储蓄率,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鼓励消费的手段。

更重要的是,当前国内完全存在通过降低储蓄率来间接提升消费的客观条件。长期以来,我国都有勤俭节约、省吃俭用用以储蓄的传统。国内储蓄率从1999开始持续高速增长,最高在2009年达到51%。随后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储蓄率有所下降,但近几年又开始逐渐抬升,已经达到45%的储蓄率,显著的高于其他国家。高储蓄率带来的是较低的消费率。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发展水平或文化相似的俄罗斯、日本、越南等国家,国内的消费率都大幅度地低于这些国家。因此,当前降低储蓄率,鼓励居民消费,存在客观条件。

其次是从银行业自身发展来看,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而银行又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角色。疫情发生之后,实体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银行则是金融让利的主体。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贷款利率的不断下降,也导致银行的净息差(即NIM)快速地走低。

如果从数据来看,反映商业银行运用生息资产效率的净息差从疫情前的2.2%降低至目前的2.08%,降幅达到了5.5%。而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持续的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仍然是重中之重,在保证银行业自身健康发展,同时还能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势必需要从银行的负债端努力,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这也要求银行通过降低存款利率实现。

而为了保证银行持续的信贷投放能力,需要保持银行合理的盈利能力。在持续多次的金融让利实体经济后,净息差达到2.08%已经是近十年的最低点。只有合理的降低负债成本,才能更好地推动银行扩大信贷投放,实现“宽货币到宽信用”有效传导。

除此之外,银行当前还面临着“资产荒”的问题,高息资产严重不足。从一季度天量社融的结构来看,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路径存在极大的堵点,银行体系并不缺钱,缺的可能更多的是可投的资产。当资金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存款价格的降低也自然水到渠成之事。

后续有何影响?

从市场影响看,整个银行业将会普遍性地下调存款利率,也就是说,存款利率已经实现了实质性降息。如果参考过去几年的政策,可以近似理解为“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的政策效果。

为何说其它银行大概率会跟随下调存款利率,而非一定?从根本原因上来说,在利率市场化持续进行改革后,央行所定的“存款基准利率”只是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对存款利率进行定价的“锚”,而非标准。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这个“锚”一定限度上进行自由的加点(或降低点数)。

而银行对存款的定价可以更多的遵循市场的需求,以及参考同业的情况,根据自身经营需求对存款利率进行调整。

同时,近期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约10个基点,人民银行将视情况在MPA考核中予以加分奖励中。虽然对于银行存款的定价,市场自律定价机制的考核并非强制约束,但MPA考核的引导下,通过调整利率的加点降低存款利率也就成了“必选项”。在这样的“软约束”下,一些商业银行如果认为降低存款利率给予MPA考核的“正向激励”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自然会降低本行存款利率;如果有较多银行降低了浮动上限,那么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也可能降低。所以,长期来看不仅仅是银行体系整体降低其存款利率,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也可能因此而降低。

而另一更重要的影响在于,四月份落空的“降息预期”,或许将会反映在后期。

存款利率对整个金融体系有巨大影响。因为存款是国内居民最主要的理财手段之一,同时也决定着银行的负债成本。

数据显示,2022年3月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04%。2022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新增10.9万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30%。240多万亿的人民币存款市场发生利率变动,势必会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定价中枢。

    相关文章

    296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