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教育时间能提高生育率吗
最近,有关取消中考,缩短教育时间,用以提高生育率的消息频频刷屏,引起众多网友评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缩短教育时间能提高生育率吗,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缩短教育时间能提高生育率吗
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低到了令人“捉急”的地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日,梁建章等专家发布了《中国教育和人口报告2022版》(学前和基础教育篇)。这份报告提出,可以通过取消中考、缩短中小学教育学制2年等手段来提高生育率。
此言一出,立刻招来了网友热议:“教育都要缩减,真是可悲”“生育率低是因为这个吗?”“有孩子的家长觉得有道理” ……
诚然,这是用另外一种视角来看国内的低生育率问题,说的是中国家庭在教育上花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抑制了生育意愿。梁建章等专家的逻辑是,孩子的升学和考试压力太大了,造成了教育的过度内卷;教育的过度内卷,让家长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家长需要在教育上过高投入,成为一只“拦路虎”,让人不想生。
因此,这份报告在开头就提出了两个消灭“拦路虎”的重要措施:取消中考,避免过早的教育分层;缩短中小学教育学制2年,提升教育的整体效率。
然而,他们还提出,这两项措施有一个更大的好处。现在,人才的黄金创新年龄与女性的黄金生育年龄都是30岁左右,二者产生了冲突。如果取消中考(可以节省一年的复习时间)和缩短学制,大部分人就能够更早地进入社会,有更多的时间生娃——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将达到提升10%-20%生育率的效果。
看起来数据充分,还满满人文关怀,但仔细推敲,取消中考与缩短学制,是不是真能减轻教育压力?
考试制度实行多年,国内教育早就形成了不断内卷的漩涡。取消中考,并不会让大家从此变得 "佛系" 。比如《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发布后,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等信息只能本人和家长知晓,但课业辅导班依然长盛不衰。在已经习惯考试制度的人看来,一旦“放开”了中考,高考前的竞争反而增加了。加上上学的时间缩短了两年,课业压力更大了,说不定,还会促进内卷。
归根结底,教育压力的根本来源,是目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这份报告中也提到,中国在小学到高中的公共教育开支占GDP的比重在世界各国中处于较低水平——也就是说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资还远不够多,我们需要国家投入资金,来努力拉近各个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差距。
总之,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仍然是一只“吞金兽”。如果孩子被分配到一个资源基础较差的高中,家长难道会如释重负吗?因此,在基础教育资源未得到更大提升,未实现均等化之前,取消中考和缩短学制未必能减轻各方的压力。
为生育率减少中小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这样的做法可取吗
2020年,教育部官网在对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中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课程设置是经过长期实践、反复调整后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国际上普遍做法,基本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基本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
一项对儿童身心健康有益的教育学制,怎么能因为“要生育”而修改呢?
早在2016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北京召开“基础教育学制改革研讨会”时,与会专家就一致反对“缩短基础教育学制”的建议。教育专家认为,12年基础教育学制是世界通行的学制,也是培养一个孩子身心成熟的必要时间。人的成长分为身体和心理两方面,12年基础教育是慢速成长,并非把成才作为唯一目的。缩短学制,让大量心理尚不成熟的孩子进入社会,并不科学。
如何提高生育率
提振生育积极性还得从“减负”着手
党的____报告指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这是大方向;同时,相关专家也强调,只有运用整体性思维建立符合中国国情、覆盖面更广、时效更长、全方位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才能切实解决中国家庭不敢生、不愿生的问题,使生育率得到提振,逐步回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来。
要加强政策支持方面的探索,逐渐形成鼓励生育的大环境,并且持续优化相关措施,尤其是真正从“减负”方面做文章。
许多地方正在陆续出台支持生育的措施。比如,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日前公开征求《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意见,即使只生育一个孩子,也能累计获得补贴7500元,生三孩最多能领3.75万元;济南对生育二孩和三孩则每月发600元钱,一直发到三周岁。
鼓励生育的现金补贴和休假优惠等措施,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支持意义,但并非治本之策。“本”在哪里,就在于孕育、出生、教育、就业、居住、发展、养老等整个体系的改善和完善。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提升适育年龄人口的生育积极性,还得从为他们切实“减负”着手。每个人都会算账,生小孩的成本、养育的成本和提供的支持之间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比例结构等。
总之,鼓励生育需要考虑整个制度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打好政策“组合拳”,从经济、法律、社会公平机制等多个方面出台符合实际的措施,才能在“减负”的大环境下化解育龄家庭的顾虑,从而切实提振生育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