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通用

| 宇春

本文选自《水经》,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写景善于抓住特点,三峡奇景,被描绘得淋漓尽致,采用大笔点染的手法,传达景物神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峡》教学设计通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峡》教学设计通用

《三峡》教学设计通用精选篇1

《三峡》

教学目标:

1、能积累文言词汇,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

2、能在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能发挥想象,体会文章写景的妙处,了解文章所描写的三峡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正确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发挥想象,体会文章写景的妙处。

★教学难点:

1、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幻灯片上的美丽风景,先对图片进行一下描述,然后猜一猜,这是哪里的风景?

(多媒体展示三峡图片)

(第一幅)

生:这幅图片中有高耸的群山,延绵不断。群山当中有一条好像绿丝带一样的河流。

生:根据图片我猜是三峡的图片。

(第二幅)

生:这是一条宽阔的江河,河两岸的山像被刀削过的一样,很平直,很陡峭。

(第三幅)

生:这是一幅远景图,壮观的山峡,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植物,中间的江水有点像黄河,水面上有两艘游览的船。

师:你怎么知道是游览的船?

生:因为船的造型就像是游览的船,不像是其他的船,而且船边上有很多人再看两岸的风景,有几个人还拿着望远镜。

师:恩,观察听仔细的啊。

(第四幅)

生:这幅图像一幅中国山水画,近处色彩鲜艳浓郁,远处则显得随意浅淡,画的风景应该是长江三峡的风光。山高水浅,意境深远。

师:很不错,的确可以说是一幅山水画。

(第五幅)

生:这是一个很大的水库,从规模上来看,应该只能是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我想这肯定是三峡了。

师:正确。在座的同学有没有去过三峡旅游的?给大家做做导游,介绍一以下三峡有哪些值得留恋的景物风光?

生:三峡位于长江中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瞿塘峡山高水急,极为壮观,人称“夔门天下雄”。

巫峡谷深峡长,幽静秀雅。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恰似亭亭玉立的十二仙女,自古就有“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浪漫传说,据我所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汉代美女王昭君的故乡都在巫峡附近。

西陵峡水急滩多、行船艰险而令人望而生畏。西陵峡两岸石壁的形态、色泽都十分奇特,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和黄牛峡等区段都名有特色。西陵峡下口正在修建宏伟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已形成以现代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景观。在到三峡工程之前还有白帝城和地缝天坑等景点。

师:真为同学说得很详细,真是一名出色的导游,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是今天的三峡风光,那么古人眼中的三峡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194页。

二、作家作品:

师:请一个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及其作品。

生:本文的作者郦道元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其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这本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师:谢谢__的清楚简练的介绍。对作者和《水经注》一书大家作个了解即可。

三、自渎课文,疏通文义:

师: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自己把文章默读一遍,不会读的字查查字典,注上拼音,不懂的字词作个标记。

(3分钟后)

师:请看幻灯片,请同学读一读屏幕上的生字:

生:阙处(quē)重岩叠嶂(diézhàng)隐天蔽日(bì)曦月(xī)

襄陵(xiānglíng)沿溯(sù)素湍(tuān)绝巘(yǎn)

飞漱(shù)长啸(xiào)属引(zhǔ)

师:老师为大家范读一遍课文,听的时候注意句读和语气,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下面请大家小组合作,把自己不懂得字词提出来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等会儿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忙。然后每组选择一段结合课文的注释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一下三峡的优美风光,说出来小组内部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小组交流时间5分钟。

(小组活动,疏通字词)

师:有没有小组解决不了需要提出来帮忙的字词?

生:“重岩叠嶂”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嶂”怎样解释?

生:“重岩叠嶂”实质重重叠叠的悬崖。“嶂”是指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师:回答得非常好,还有没有需要帮助的?

生:“至于夏水襄陵”这句中,“襄”书上解释为“上”,“陵”又怎么翻译呢?

生:“陵”是指打的土山,这里是说到了夏天水漫了上来,把大的土山都淹没了。

师:翻译的非常准确,看还有没有问题?

生:第二段最后“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怎么翻译?主要是“御风”和“以”字我们不知道怎样解释。

生:“御风”意思是驾乘着风,我想这里是夸张的手法,这句的意思是就算骑马驾风而行,都没有从长江中行船那么快。

师:解释得非常好,看来你们小组的效率还挺高的。还有没有小组在字词的解释上有问题的?没有的话我们就要请大家做做导游了。

四、讨论体会:

师:纵观整篇课文,大家想一想,课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小组讨论2分钟。

(2分钟后)

生:我们小组认为作者对三峡有一种惊叹的感情。

师:惊叹?有没有一个成语可以更好的表达你这个观点?这个成语中有一个“叹”字。

生:叹为观止。

师:很好。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他写连山,用了“略无阙处”“隐天蔽日”这些词,还有后两段写的那些景物都不是平常所能见到的。

师:理由还比较充分,还有吗?

生:我们小组认为作者对三峡充满了喜爱之情。三峡嘛,我们现在都有这么多人喜欢去玩,说明大家都喜欢,所以才能成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说明它很美很吸引人。

师:注意,是因为很多人喜欢它,所以它美吗?最好在文中去找支持你们观点的理由。

生:是因为三峡自古以来就是一美景奇景,所以人们喜欢去游玩。

师:那你们认为作者对三峡喜爱,理由是什么?请在文中找。

生:理由是第一,作者对三峡描写比较细致,尤其是对水的描写,分了夏、春冬和秋天来写水。第二,写景都是极力写它的奇险壮美,带有一种前面他们说的叹为观止的感情,既然叹为观止嘛,就说明他很喜爱。

师:“奇险壮美”,这个词用得很不错,能不能在文中找出具体的词句?

生:第一段中“略无阙处”、“隐天蔽日”、第三段中“素湍绿潭”“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等等。

师:回答得很具体、很落实。我们知道《水经》是一部地理著作,而作为《水经》中的一条注解的《三峡》,虽然说是一篇介绍性、说明性的文章,写得比较客观,但字里行间的确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三峡的欣赏赞美之情,通过这种赞美表现出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好,下面请全班同学一起把课文朗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体会作者的这种欣赏和赞叹的感情。

(全班齐读课文)

五、研读赏析:

师:假设我们现在是三峡的导游,请你根据郦道元的这片《三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给正准备前往三峡旅游的游客作总体介绍。说的时候尽量突出三峡风光的特点、语言优美,有吸引力。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段集中讨论,组内交流3分钟,然后选派一名代表起来当导游。在本组的导游介绍前需要小组四个人一起将所选的段落当堂背诵一遍,要求整齐、有感情。

我们将评选出最佳小组合作奖和表现最佳导游奖。获奖的将得到精美礼品一份。

(3分钟后)

师:哪一组同学讨论的是第一段?

(一小组齐背第一段,“导游介绍”)

师:嗯,背得很整齐,也比较流利,不过速度稍微快了点,注意感情的把握。

生: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欢迎乘坐“中华之星”号游轮到著名的长江三峡旅游,三峡最有特色的就是两方面——山和水。在三峡的七百里当中,两岸山连着山,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住了天空,挡住了日光请游客们到船边上欣赏这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群山,现在是早上,到中午十一点半左右大家基本上才能在处于峡谷中的船上看到太阳——如果天气好的话,并且到下午一点过后太阳又会躲到重岩叠山后面,一整天见不到面了。月亮也是一样只有到半夜的时候才能看到。

师:很好,有想象力,介绍比较准确,若语气和用词能再增添一点吸引力就更好了,谢谢这名同学和他们小组。哪一组来介绍第二段的内容?

(另一小组齐背第二段,“导游”介绍)

生:游客朋友们,请看岸边那些山陵,到了夏天有时发大水,江水会漫上山陵,就像白素贞水漫金山。沿江上下的行船都被阻绝。据说在古代有时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那清早从四川的白帝城发船,傍晚就到了湖北的江陵县,壤中间相距一千二百余里,就算是骑快马驾轻风开奔驰,也不象它这样快。

师:这为同学语言很幽默,不过在座的应该没有人见过百素贞水漫金山吧。类比最好巨大家比较熟悉的东西。不错,掌声鼓励,next。

(第三小组齐背第三段,“导游”介绍)

生:现在是初春,大家虽然见不到壮观的洪水,但是春冬的三峡也有其不同一般的景致,请游客们看这水面又洁白的浪花,还有绿茵茵的潭水洄旋着清波,倒映着两岸各种风物的影子。请抬头看那高高的山顶上,长着很多奇怪的柏树,注意留心山崖中会有一些悬泉和瀑布冲刷在怪柏之间,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无穷的乐趣。

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这名导游的介绍?

生:我来。这位导游语言丰富,口气也挺有导游的味道。介绍全面,就是有些不流利。

(第四小组齐背第四段,“导游”介绍)

师:背得比较流畅,遗憾的是不够整齐。有请导游。

生: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如果大家国庆十一黄金周有机会的话,不妨再来三峡旅游,不是我贪财还想赚大家的钱,而是秋日的三峡的确又别有一番风味:每逢秋雨初晴的日子,或者有霜的早晨,你会感到这里的树木很清凉,山间很寂静,时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叫着,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了哀猿的回声,悲切宛转,很久才能消失。所以自古有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师:很不错。看来同学们小组合作的效果很好。几位导游的表现都非常优秀,老师真是难评定孰优孰劣,课后请同学们投票选出吧。让我们全班一起再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请注意文章的句读和读时的语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需要注意一下最后那一句渔歌的语气应带一些忧伤哀怨。

六、总结归纳:

师:根据刚才四位导游的介绍,结合原文,请同学们讨论归纳一下这篇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小组讨论一分钟。

(一分钟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生:文章先写山后写水,突出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是从三峡最有特点的几个时间季节——夏日、春冬、秋晨来描绘其不同的景象的。

师:概括得很好,很准确。

七、课后拓展延伸:

师:课后请同学们比较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杜甫的《登高》,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和思想感情。看看它们和《三峡》有和联系、异同?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峡》教学设计通用精选篇2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在诵读中深入体味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赞赏之情。

●学习重点:

课文诵读,文意疏通,语言品味,感受体验。

●学习难点:

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课时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和点拨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小学里我们一定学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同学们,读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受呢?写的是三峡美丽的景色。

是啊,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吧。

二、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郦道元(466—527),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成《水经注》,是一本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看图)

2、读准字音

阙(quē)叠嶂(zhàng)曦月(xī)属引凄异(zhú)

襄陵(xiāng)沿溯(sù)素湍(tuān)沾裳(cháng)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读一读:

①听录音

②学生学读古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中停顿:

③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3自读课文,互说译文

4、说一说:看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1、看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所描写的景色

明确:⑴、总写三峡两岸山势的雄伟。

⑵、写三峡夏天江水之大,水流之急。

⑶、写三峡春冬的奇丽景色。

⑷、写三峡秋季的凄清景色。

2同学们,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的句式说一说吗?(看图)

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山——险峻、连、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雄壮美

水:夏——急猛水涨 凶险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奔放美

春冬——多生怪柏素湍碧潭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幽美

秋——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3、文中写山水时应用什么表现手法?并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写冬春季节时,应用了动静结合、

4、归纳本文的主旨

明确: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5、小结

四、作业布置

①背诵翻译课文。

②做好《语文作业本相关练习》

③尝试写一篇游记散文。

《三峡》教学设计通用精选篇3

一、教学思路: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教读本文,首先要重视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熟读成诵中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的语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想象中的三峡风光用语言描述出来;并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三峡风光片,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三峡有感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节奏分明的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能当堂成诵。

(2)掌握“自”“至于”“则”等虚词的用法,理解“阙”“襄”“沿”“溯”“奔”“疾”“素”“绝”“属”等实词的意义,翻译重、难点句子。

(3)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2、过程与方法

采用说读法教学本文。

第一步,节奏分明的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把想象中的三峡风光用语言描述出来。

第三步,总结本文的写法,背诵全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欣赏三峡的独特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三、教学重点:

1、节奏分明地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并能当堂成诵。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3、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像,体味作品意境。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课时)

五、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大意。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作者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成诵,准确理解

(具体内容见下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导入

1、由《早发白帝城》导入:

2、检查预习

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作者的资料: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熟读理解,疏通文意

1、重点字词正音:

2、解答学生不理解的字词:

1、初读课文:并让学生齐读重点字词。

2、在限定时间内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遍,熟悉课文。

3、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

4、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5、全班讨论交流质疑。

作业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具体内容见下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下面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其写景的妙处。

集体背诵全文

研读与质疑

1、播放《三峡风光》片,帮助学生理解。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

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a、1、思考问题:

b、(1)作者是从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2)作者分别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3)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讨论。

3、找出相对应的语句,反复品读,展开想像,对照着《三峡风光》片用最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4、学生质疑: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明确:抓住景物特点,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写景;抓住不同的季节,以动物、静物相结合的方法来写景;凝聚自己深厚的感情来写景。

1、讨论

2、体会怎样写山水游记

《三峡》教学设计通用精选篇4

教学目的:

1、认识祖国河山的壮丽,激发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感情。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3、朗读并背诵本文。

4、通过对比认识多角度描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安排本文顺序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与讨论分析相结合。

教学时数:

一课时

电教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曾说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确,我们祖国的江山秀美壮丽,使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心动不已。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位于十大风景之首的三峡的优美风光吧。引出课题。

一、范读课文,整体感知。(注意字音、断句)

二、分析课文。

1、根据课文提示读全文。思考:每段所写内容及景物特点。

讨论明确:

1)内容:三峡形势,(总写)四季景色(分写)

2)景物特点:三峡形势——连绵陡峭

夏——水大流急

春冬——清荣峻茂

秋——凄清悲凉(见屏幕)

2、根据图象介绍三峡景物,深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见屏幕)

3、讨论:作者安排文章顺序的思路。明确:作者是根据三峡景物的特点来安排顺序的。三峡形势是两岸山岭绵延高峻,山高谷窄则流急,因此,第二段紧接着山高之后写水势——写夏季江大流急。与迅猛的夏天水势不同,春冬又是一番景象。春冬二季水势状况接近,故一并写。此时已非洪水滔滔,而是“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的美景。与冬春“清荣峻茂”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林寒涧肃”“凄清悲凉”的秋天。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颇见作者结构布局严谨有序的匠心。

4、讨论:对比分析《三峡》与《雾中三峡》的异同。(见屏幕)

5、看今日三峡工程建设录象,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小结:

1、内容;

2、景物特点;

3、对比体会,多角度描写的好处。

四、作业:写短文:《美丽的怀柔》

要求:

1、抓住景物特点。

2、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

《三峡》教学设计通用精选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领会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感情及对珍贵自然遗产的欣赏、保护意识。

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

难点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环节说明

复习

新课导入

一、导语:语文真是一座包罗万象的艺术殿堂,走进这座殿堂,我们去欣赏过古朴的赵州桥,参观过宏伟的故宫,游览过如画的苏州园林,真是美不胜收。曾经有外国朋友问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中国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在哪?”他脱口而出——三峡。为什么三峡在余秋雨的眼中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呢?同学们,你们也想去山峡游览一番吗?现在就开始我们的三峡之旅吧!

课程讲授

二、整体感知:

1、观看视频,欣赏三峡风光,感受美。

2、谈论观感,说说你印象中的三峡是怎样的。

3、了解作者及《水经注》

三、朗读

提示:读好文言文关键要把字音读对,把停顿读对。

1、读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阙(que)处叠嶂(zhàng)乘奔御(yù)风

曦(xī)月属(zhǔ)引素湍(tuān)绿潭

襄(xiāng)陵绝巘(yǎn)林寒涧(jiàn)肃

沿溯(sù)长啸(xiào)飞漱(shù)其间

2、根据文意标出停顿

A、自三峡七百里中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至于夏水襄陵D、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E、其间千二百里F、虽乘奔御风

G、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H、绝巘多生怪柏

3、自读课文,在书上划出标记。

4、齐读课文,教师指导。

四、解读——准确翻译,理解内容

要求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字词,先由各组学生讨论解决,再由老师于疑难处点拨,疏通文意。

1、释新词。

2、译美句。学生自读自译,将疑难处做好标记。

3、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五、研读——质疑探究,提炼主题。

把握作者写作手法,感受三峡四季之美

1、阅读本文,说说本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三峡的哪些内容,分别表现出三峡的哪些特征。

第一自然段:写三峡两岸的山,整体概括三峡面貌,写出了三峡峡长山高的雄伟气象。

第二自然段:写三峡的夏水,表现出三峡之水的湍急,一泻千里的气势。

第三自然段:写三峡的春冬之景,写出了春冬之景的美丽,如一幅山水画。

第四自然段:写三峡的秋景,写出了树林山涧一派肃杀的景象,突出三峡之秋的凄凉冷落。

2、作者在写夏水时,是如何突出夏水雄伟峻急的?

明确:首先,作者突出水势之大,只着了一个“襄”字便将水大之势凸显而出,并用“沿溯阻绝”一词借用航道被堵来侧面表现水势之大。接下来作者描述水势之急,以“乘奔御风”来与水势作比,突出水势之急。从而将夏水的雄伟峻急的特征写尽无遗。

3、作者为何要将春冬两季结合在一起写?三峡春冬两季具有怎样的美?请你简要分析。

明确:春冬两季雨水减少,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因此作者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写。此时的三峡有“素湍”,有“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有动有静、有色有声,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树,“茂”字写草。这四个字是三峡“美”的综合表现。而“良多趣味”一词,说明了作者的审美意趣,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4、作者是如何描写秋季的寒凉的?

明确:作者先用一个“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然后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天,让人不胜凄凉。

总结:本文先总体勾勒三峡概貌,再抓住四个季节的特点分别描写。先总后分,有分有合,结构严谨。

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山水,8204;8204;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六、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景,品味美文吧!

用“三峡的()美,你看(听)()”的句式说一说你体会到的三峡美景。

明确: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挡住了阳光。

小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大自然美景不光可以令我们的身心舒畅,更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涤荡。让我们多亲近山水,多亲近自然,做一个俗中雅人吧!

作业布置

1、背诵并翻译原文。

2、写一篇描写山水的短文。

板书设计

三峡

郦道元

山:连绵高耸(静)

水:凶险迅急(动)

冬之景: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秋景:悲寂凄清(情景交融)

《三峡》教学设计通用精选篇6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多媒体教学。以优美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视听想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2、让学生懂得可以手中资料、网络媒介等来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解决问题意识。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模仿运用。

【教学重点】

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教时安排】

两课时(一课时预习;另一课时集中解决重难点)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

⑴反复朗读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利用资料翻译全文。

⑵预习课后练习一,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⑶用行楷抄写课文。

2、教师要准备的一些资料(如:三峡风光图片、录音等),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过程】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活动导入:你知道长江三峡吗?(待生答)你了解三峡的人文、地理、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吗?不知道吧。好在老师今天有所准备,我有幸请到我们古柏最有名的导游,下面她将带领二(3)班旅游观光团和几位赶扒车的老师一起去参观风景绮丽的三峡。

2、学生以导游口吻介绍《长江三峡》,播放投影。

3、过渡:其实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现代版的导游,今天我们还准备了古典旅游,大家要不要也欣赏一下?(待生答)不过,我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用心去感受。

4、配乐读《三峡》(老师可范读)。

二、确立学习目标

导引:大家可能通过刚才的活动都已经感觉到了,我们所做的跟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有关。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对,郦道元的游记散文《三峡》。(播放投影)

这是一篇古文。对于古文,我们总是怕它。其实啊,对于古文学习,只要我们掌握住方法,它并不可怕,关键就看你是不是想把它读懂读明白。

问:对于这篇古文,同学们准备怎么读?或者说你想达到什么目标?

讨论,抽生回答。(目标见前)

三、检查预习

1、正音、释词:

⑴学生质疑:提出预习中未解决的字词,以考试方式问他人,全班交流。

⑵投影字词,找出现代汉语中相同意思的词语或成语,巩固学生学习所得。

⑶小结:古汉语在现代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2、简介作者、作品(抽生答)。

四、课文探究

1、齐诵,思考:这篇文章写“三峡”,它主要写了三峡的什么?

2、读后讨论: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什么?(山、水)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说明。

3、板书,投影。

4、综合以上讨论的内容,整个“三峡”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你感觉到的三峡是什么样的?)用一个或几个形容词来概括。例如:这是一个绮丽的三峡。(投影)

5、引导:刚才我们的分析好象一点没有照顾到作者的情绪。作者写文章时,他总是会融自己的情感在里面。同学们想想看,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投影)

五、练习诵读

抓住你最感兴趣的一段,你用尽快的时间把它背诵出来。(注意评价)

六、课堂总结

作者带我们畅游了长江三峡,感受其雄奇壮丽的美景,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希望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背诵全文,并体会怎样写山水游记。最后让我们一边浏览三峡风光图片一面朗读课文,再次感受三峡的奇美。

七、布置作业

结合课文,请你以《我心目中的三峡》为题,写一篇文章。

《三峡》教学设计通用精选篇7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八年级阶段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语感。”据此本课拟以诵读、讨论、探究的方法教学、让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课堂上指导学生听读、试读、齐读、自由读、评读、品读、通过朗诵来感悟文章的内容、做到理解成诵。

《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故此拟采用讨论法教学、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他们在交流、启发、争议、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三峡》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壮丽的景色。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内在实质、投入情感地体会出三峡的美;其次在于对景象的意韵把握;第三在于对文言词语的准确理解。目前不少同学只局限于“考试”、把对古文的学习当成一项为了完成考试而不得不学的任务。对古文的美少有感知……

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如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峡的美丽的风光、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直观形象的板书等等、以此帮助学生理解、使之进入情境、进而领会文章的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把握文章内容、节奏分明的朗读课文、学习积累重点的文言词语。

2、能力目标

(1)具有一定的文字组合能力及表达能力、创造新意

(2)感悟三峡独特的美

(3)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积累词语、疏通文意、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

教法:

品读感悟法、 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朗读带、 音乐 “三峡情”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三峡风景图片及三峡工程图片。

教学设计:

一、 激情引入:

1、九寨沟的神秘令无数游人向往、因为那是人间的天堂;长城的雄壮让好汉们开颜、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三峡的神奇令古今文人挥毫泼墨、因为那是我们民族最动人的乐章。今天、我们踏着“三峡情”的节拍、去领略那神奇美丽的三峡风光。

2、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

3、 作者介绍: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注》传世。

二、 自主合作、疏通文意:

(一)要求:

1、 找出文中你认为重点的词语或句子的解释。

2、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活用的词语。

3、 如果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小组共同探讨或者举手师生共同探讨。

(开始合作学习、教师参与指导)

(二)检查完成情况:

(1) 解释:

阙:通“缺”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疾:快

(2) 词语活用: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良:

(3) 一词多意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不以疾也

自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以 徐喷以烟

(4) 翻译: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 研读与赏析

1、 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准备用:

“三峡的 真美: (用文中原文描述) 。”

2、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峡的美、准备用:

“三峡的 真美、你看: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 ”。

3、老师把话题引向课外:三峡的美哪里是文字能穷尽的、它还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你能再说一句想象的话吗?

如:三峡的 云 真美、你看:那漂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雾、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多么婀娜多情、多么幽深秀丽。

2、 小结:

山:高峻、奇险 高峻美

夏:汹涌、奔放 奔放美

水: 春冬:秀丽、清幽 清幽美

秋:哀转、凄清 凄清美

四、 拓展延伸: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把三峡的神韵生动的表现了出来、展现了三峡独特的高峻美、奔放美、清幽美、凄清美。可是、随着三峡工程的进行、有人认为三峡工程的修建将破坏三峡的美、你认为呢?

三峡工程建设成功后、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景色会有那些变化呢?随着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新三峡的面貌一天比一天美丽、我们因有美丽的三峡而骄傲、我们更因为有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而自豪、是三峡水滋养了我们一代代的三峡子民、我们是三峡的孩子、有什么理由不爱这美丽的三峡呢?

五、 课外作业:

三峡景美、人情美、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收集三峡的风俗人情、办一期以“三峡风情”为主题的手抄报。

    相关文章

    35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