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学校方案

| 小龙

教师,以教育为生的职业。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根据学校设施条件和个人职称专业,安排学生入座、发放学习资料、备课授课、批改作业、引导辅导帮助学生学习、组织听课练习,组织考试、传授科学文化基本知识,开展主持学术交流、提高学生的观察学习、记忆认知、动手沟通、操作等综合实践能力,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教师发展学校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发展学校方案【篇1】

教师发展学校是在中小学校建制内,由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合作建立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培养和培训的教学研合一的共同体,既是高校师范生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场所,也是高校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平台,更是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开展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刻认识建设教师发展学校对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多从有利于师范人才培养培训考虑,抓紧研究区域内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具体实施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省教育厅将研究制定教师发展学校建设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纳入对高校教学评估和市县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教育现代化考核体系.

各设区市首批区域性教师发展学校应在年秋季开学前正式启动建设.请各地于年8月31日前将本地教师发展学校设置情况(见附件2),省属有关高校于年6月30日前将对教师发展学校建设需求计划(见附件3)分别报送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

教师发展学校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校本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以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培训一体化建设为重点,以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教师人力资源保障。

二、总体目标

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结构及其发展需要,设置五个层次发展目标:教学新人、教坛新秀、校级名师、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引导教师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途径,实现其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到“想干事的有舞台、能干事的有作为、干成事的有地位”,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具体目标

(一)教学新人(上岗1-3年青年教师)

基本要求

(1)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虚心学习,肯于奉献,

团结合作,尊师爱生,和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完成角色转换。

(2)具有较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熟悉所授学科的教材体系;具备一定的教学基本功,掌握基本教育教学方法;胜任常规教学工作,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学会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研究,改进教学行为;能将自己比较好的教育行为方式固定下来,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

(3)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学成绩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4)能管理好所任教的班集体。

(二)教坛新秀(工作4-6年青年教师)

基本要求:

(1)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虚心学习,肯于奉献,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尊师爱生,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体会学校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

(2)具有系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熟悉所授学科的教材体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掌握并能恰当运用常见教育教学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注意总结经验和教训,反思教育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参加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3)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学成绩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4)能管理好所任教的班集体。

(5)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综合素质,克服教学中

的低效行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挑起本学科教学大梁。

(三)校级名师

基本要求:

(1)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学习,积极奉献,交流合作,共同发展。尊师爱生,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学校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具有系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熟悉所授学科的教材体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掌握并能恰当运用教育教学方法;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整合途径。注意总结经验和教训,反思教育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教师群体中,学识水平得到认可,有较高的威信。通过示范课、评优课、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参加教科研活动、撰写论文等展示教师专业功底。

(3)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育教学效果好,教学成绩突出。

(4)能管理好所任教的班集体。

(5)完成一轮以上循环教学。

(四)县级骨干教师

基本要求:

(1)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学习,乐

于奉献,交流合作,共同发展。尊师爱生,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校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2)具有系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并学习和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主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整合途径。教师资历、学识、经验逐渐达到较高层次,对教育教学理论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成就感,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境界。在教师群体中有较高威望,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指导青年教师、示范课、研究课、指导学生活动、开设选修课、撰写教育科研专著、发表论文等发挥教师专业特长。

(3)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绩优秀。

(4)能管理好所任教的班集体。

(五)学科带头人

参照《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试行)》(吉县教字[2006]24号)文件执行。

四、考核

实行年度分级考核制,每学年度考核一次。具体为:

(一)自我评价:

依据岗位职责,认真总结回顾个人履行职责情况,写出年度履行职责的述职报告。

(二)学校考核

学校在学年度结束时,按照不同层次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考核分达到85分以上者授予相应称号。除个别特殊贡献者外,教师只有获得前一个层次的称号才能参加后一个层次的考核,考核结果在规定时间内报县教育局备案。

A:教学新人

1、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良好的师德修养;(10分)

2、每周跟班备课、听课不少于2节,能掌握常规教学基本功;(10分)

3、每学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上二节汇报课,并撰写课后反思、教学案例等每周一篇,通过持续的教育反思提高自身专业素质;(10分)

4、基本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10分)

5、学会钻研教材的方法,认真做好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和管理学生等基本环节,掌握每章节重难点和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35分)

6、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学期出一次月考试题。(5分)

7、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能与指导

教师和备课组教师讨论(15分)

8、能写一份较高质量的教学工作总结。(5分)

B:教坛新秀

1、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良好的师德修养;(10分)

2、每学期上一节汇报课,并写出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10分)

3、熟悉所授学科教材的体系;熟悉每章节平时考试易考点和已考知识点,对试题有一定研究,并能出一次月考试题;(40分)

4、参与一项县级教育科研课题;(10分)

5、每学年读一本专业教材;(10分)

6、每学期在备课组作一次中心发言人;(5分)

7、经常就教学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备课组、教研组同仁讨论、交流;(5分)

8、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软件(10分)

C:校级名师

1、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良好的师德修养;(10分)

2、每学年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并写出有质量的读书心得;(10分)

3、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并提交一篇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

(15分)

4、每学期写一篇教学研究论文并在教研组作一次中心发言;(10分)

5、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对口帮扶一名青年教师,能完成指导教师的职责;(10分)

6、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5分)

7、主持一项校级科研课题或主研一项县级以上科研课题(10分)

8、所授班级的总平均分应在全年级同学科教师的前三名(30分)

D:县级骨干教师

1、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良好的师德修养;(10分)

2、完成指导教师的职责;(5分)

3、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并提交一篇高质量的读书心得;(10分)

4、每学期写一篇教学研究论文并在全校作一次专题讲座或学术讲座;(15分)

5、每学期上一次示范课并提交一篇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10分)

6、所授班级的总平均分应在全年级本学科教师的前二名;(30分)

7、主持校级以上科研课题并在研究过程中对参研教师

进行指导。(20分)

E:学科带头人

参照《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试行)》(吉县教字[2006]24号)文件执行。

五、奖惩:

1、获得教学新人、教坛新秀称号的教师方可定职和参加校级以上评优、评模。

2、除个别特殊贡献者外,只有获得校级名师称号的教师才能推荐县级以上评优、评模。

3、获得县级骨干教师称号的教师可优先安排参加县级以上各类教师竞赛和专业培训、学术研讨活动,并按照《县中小学(幼儿园)“校级名师”评选和奖励指导意见》,每学年开展一次评选,对校级名师前20%的县级骨干教师进行奖励,奖金为2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4、获得各级学科带头人称号的教师,每年按照《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试行)(吉县教字[2006]24号)文件精神进行考评,考评后省级学科带头人一、二、三等奖分别按每人每月100元、90元、80元;市级学科带头人一、二、三等奖分别按每人每月80元、

70元、60元;县级学科带头人一、二、三等奖分别按每人每月60元、50元、40元标准发放津贴。

5、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对获得不同称号的教师在津补贴和奖金发放等方面拉开差距。

教师发展学校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关精神,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中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的有关要求,以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为宗旨,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研究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实现“把学校办成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的办学目标。

二、师资现状

学校专任教师32人,其中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共9人,中级职称有17人;学历大专有24人、本科4人。

三、工作目标及要求

1、根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制定教师(个人)业务发展计划,有层次、针对性地做好各级各类教师的培养发展、管理指导,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

2、落实做好校级的教师职务培训工作,尤其做好校本研修课程的设计和落实。

3、促使教师个性化发展和团队共同发展有机融合,形成对于教师发展的过程评价与综合考评相结合的管理工作机制。

四、工作策略和途径

1、激发自主。学校通过自定目标、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反思等方式,使教师成为个体专业发展的责任人。

2、加强互动。开展各学科跨年级的组际联合,认真搞好教研活动;开展互补互促的跨学科听课,教导处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的听课笔记上至少有五分之一的课是跨学科的。

3、结对共进。师徒结对互助:两个甚至三个师傅共同带教一个或几个徒弟,师傅们或侧重带教学科教学,或侧重带教教育科研;业务水平相近的同伴互帮互助;教研组之间结对互助。

4、论坛交流。通过师德论坛、业务交流、教学论文、读书体会等活动,使教师们不断深化信息化教育、尝试课程改革的深层认识与反思,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促进自身发展。

5、领导坐堂。在教育科研课题的指导上,邀请市进修学校领导进行“坐堂问诊”,开展“一对一”的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专业发展中的困惑和难题。

6、实战打磨。在各级各类教育研讨任务中,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实战的机会和交流的舞台。

五、主要任务

1、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到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广泛开展师德宣传,把学习和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作为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准则,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树立优秀教师典型,打造出“德高为范,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业务精良”的教师群体。

2、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学校积极开展教工读书活动。每年举行教工读书活动启动仪式,组织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书刊,人文书籍,举行读书竞赛活动,欣赏经典音乐,完成读书心得,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养。

3、落实校本研修规划,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制订“十一五”校本研修规划,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建立健全研修制度,完善学校各项研修机制,推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取向的教育教学研究。在校本教研中,关注教师个体与教研组群体之间合作研究、同伴互助,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和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群体实践智慧,激励教师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

4、分层制订教师自主发展计划,形成教师发展梯队

学校针对不同阶段教师的特点,在横向上以新教师入门——青年教师发展——骨干教师成才作为发展主线,纵向上以目标引领——措施保障——评价激励作为支撑,努力建设一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每位教师根据所教学科和自身实际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分别制订青年教师三年成长档案、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计划和骨干教师自主发展计划。通过讨论、交流、观摩、讲座、征文等形式,进行自我培训。

5、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围绕新课程的实施,增强教师科研意识,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提高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实践研究的能力,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实施全员继续教育,打造“双高”教师群体

学校要求适龄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提高教师本科的达标率。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整体素养的提高,逐步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和独立科研能力,努力打造高学历、高职称的“双高”教师群体。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全面负责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划、实施、管理、考评等工作。

2、过程管理。完善监督管理机制,重在平时的过程检查,确保校本研训的质量。

3、档案管理。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档案,做好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资料积累。

4、考核机制。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与考绩、晋升、评优、评先等挂钩,以此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

教师发展学校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由于我校是农村乡镇中学,多年没有进年青教师,年龄较大。因此,我们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来抓,针对学校发展的实际和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实施课程改革,推进学校跨跃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依据市教育体育局意见精神,确定以校本研究为根本方式,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格为核心,通过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带动,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实际能力,进而推动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使每个教师都能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对师德高尚、业务成绩突出的教师作出重点培养,为他们在实施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能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之成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奠定基础。

二、发展目标

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全校教师中大力提倡学习、研究之风,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追求,使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行为以及角色意识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新课程理念,使广大教师成为知识的传递者,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实现教师全面、自主和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突出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骨干教师,并使其中一部分人脱颖而出,在市、区、校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进而形成一支教育名师团队。

通过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的实施,使全校广大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到年全校教师专业化水平有根本性提高,所有任课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知识体系,通晓本学段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教材解读能力和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专任教师学历提升率达20%,85%的教师达到国家计算机能力考试中级水平,85%的教师达到教师专业发展初、中等标准。

1.知识结构

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有较广阔的学术视野、教育视野,有吸引学生的书卷气。

2(能力结构

努力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3(品格结构

努力促使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个人品格,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和精神世界,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促进教师追求积极健康的人生。

三、实施策略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紧紧围绕“爱与责任”师德教育主题,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幸福观教育,正确认识理解当前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现实,用辩证科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广大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和爱生情怀,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和师德规范教育,提高广大教师的人格素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大情感投入,调动积极性,关心体贴教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完善师德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师德月考评制度,严肃查处违背师德规范的教师,形成有效的奖罚机制,推动教师职业理想与人格修养的进一步完善。

2.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由于各种原因,广大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研究受到一定限制,专业知识更新缓慢,专业水平难以快速提高。为此,学校将通过各种措施加大教师培训。一是开展学习式教研活动。通过市教育体育局培训班学习、小组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等形式,吸引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进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二是开展专题式研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学科教学研究等活动,进行专题式研讨和课题式研究,把研究与促进教师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开展活动式教研。主要是根据各学科特点,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常规教学”和“优质课教学”的“教学双优”活动,通过教学常规研究、教学问题研究、新课程研究三个层次的研讨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构建起发展的台阶。四是外出参观考察,扩大教师视野。根据学校的需要,校长与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和参观学习,针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对口学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写出学习体会。

在实施校本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我校的学科带头人和高级教师等人力资源,使广大的青年教师拜师学艺,实行定人、定时间、定目标,加快我校师资队伍的整合和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一是以老带新。让新教师与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向老教师与科研能力相对较强的老师拜师学艺,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结对子。通过研究课、观摩课,让教师自己研究在授课中的长处与不足。使具有不同教学特色的教师结成对子,相互取长补短,逐步完善自己,迅速成为教学和研究的骨干。

3.个案剖析,反思教育。

通过剖析教育教学案例和优秀教师成长过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对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有利和不利方面的深刻比较,总结教育教学改进的措施,得出教师健康成长的规律,指导教师成长。反思教育,就是通过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的剖析,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指导实践操作。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批判,提高自反省、自我调控的能力,

4.增强教师知识优化能力。一是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不断提升水平。二是通过“读书节”活动,促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三是深入开展教师全员培训,进一步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学科专业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有效地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

5. 开展“教师学习活动月”活动。 为了加快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决定在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学习活动月”活动,学习活动月活动期间,每位教师要读一本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或课程论著作,献一节优质课,读书笔记,参加一项科研教改实验研究活动,撰写一个精品教学案例,制作一个学科教学课件,写一篇教学经验论文。力求使学习活动工作化、生活化、日常化。

6.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全面构建高效课堂。一是在内容上,把教师的常规性研究、理论性研究、行动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有机结合,实施“问题教研”。在观念上,立足课堂,立足课改,建设“高效课堂”。从教师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研究主题。突出教师自身的主体作用,大力实施主体参与、自我反思、同伴互动、专业引领的专业发展的模式,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7. 培养名师团队。依托“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知名教师的辐射作用。强化措施,扎实开展,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并使其中一部分人脱颖而出,形成在省市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名师团队。

8. 积极开展各种业务技能竞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大比武”系列活动,先进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课堂教学改革特色,提高教学效益。通过组织开展课堂观摩、教学技能竞赛、说课比赛以及评选典型教学案例、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论文等活动,为广大教师开辟互动交流的通道,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9.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教师提出不同目标和不同要求。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个人实际,按照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校要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并且要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电子档案”。同时,为充分发挥学校校园网使广大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钻研教材、辅导学生,学校鼓励全体教师(4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备电子文档教案,提倡无纸化备课,将传统的备课方式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

10.建立健全校本研训制度。构建校本研究共同体,致力于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开展“书香办公室”创建评比活动,把共同学习、合作研究、互动提高作为校本研训的核心理念,切实提高校本研训的成效。开展全校联合大教研活动,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理论学习,提高广大教师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和教学总结与反思能力,真正形成教学素养。开展“八个一活动”,每位教师每年要订阅一份教育刊物,每人参与一个专题研究,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报告,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学期做一次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每学期写一篇经验总结或科研论文,每学年上一节优质观摩课,每学年记一万字读书笔记。

四、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领导机构。

组 长: 孙广树

副组长: 王连启 刘彬江 密其龙

成 员: 范敬臣 董艳建 汤 晓 汤新平 杨荣德

汤友铭 李宝银 孙汉聪 刘福刚

2、提高认识,增强学习意识。

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发展是关系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大事,是关系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教育大计,师资为本。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解决教师教育与教学工作的矛盾和学习费用。

3、建立学习型组织,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

(1)各年级组、各教研室(组)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学习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活动,积极承担各级科研课题,发动教师自找课题进行研究,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以科研推动教学改革,以科研推动学校发展。

(3)开展一专多能的培训,坚持每周一次研讨会,组织跨学科教学研究,加强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的研究和实践,实现现代课程发展和教育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4、加强过程管理,切实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督促教师制定中、长期学习计划。加强对教师基本技能的培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理论等与实施课程改革相关方面的培训和提高。凡在规定期内按计划未完成学校所给任务,不能评优选模,不能晋级升职。

5. 加强宣传和交流。要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在做好区内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基础上,拉长宣传链条,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与各教育新络的作用,有效利用网络资源,闻媒体多联系、多沟通,使宣传工作有深度,上高度,进一步扩大影响。定期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从物质上、精神上支持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相关文章

    457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