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哲理故事

| 小龙

彷徨是我们都要走过的一段旅程,就看你是如何看待这段旅程,你又用什么方式来走出彷徨呢?接下来就让小编为你带来有关30个哲理故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帮助。

  30个哲理故事

  故事1:慷慨的吝啬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慷慨的人。因为我很喜欢送东西给别人,比如我不喜欢的衣服、玩具和饰物。

  我以为接收过我的小礼物的人,一定喜欢并感谢我。但是,父亲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这表面上看是慷慨,其实是吝啬。对此,我并不以为然。

  有一天,父亲带我去拜访他的上司。告辞时,他的上司送给我们一箱苹果。

  回到家,我和父亲把箱子打开,发现里面是一些皱皱巴巴、比鹅蛋大一圈的小苹果。我忍不住大叫:“什么破玩意儿还没有咱家的好!扔了都没人要!”

  父亲指指地上的苹果,说“这些苹果至少告诉我们两个信息:第一,这是别人送的,如果是自己买的就不会放这么久了。第二,这是他们吃不了挑剩的,扔了又觉得可惜,就顺便送给我们。”我看也不看那些苹果,用鼻子哼了一声:“哼,什么破玩意儿!”

  “对,什么破玩意儿!你要永远记住这句话。当你把自己不喜欢、不需要的东西送给别人时,你得到的就是这句话!”我的脸刷地一下红了。我想起以前送给别人的那些穿过的衣服、挑剩的玩具、饰物,当他们回到家打开时,他们也一定说过相同的话。

  父亲看着我,说:“记住,不要把别人当傻瓜。他会和你一样,知道这东西的价值。要么不送,要送就把自己认为最好、最喜欢、最舍不得的东西送给别人。”

  故事2:绝美与绝丑

  有个老人,是全国闻名的大作家。他临终前,突然感到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不料,就在秘书正欲开门的时候,却听到老人极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说着老人就昏迷过去,而且再也没有醒来……

  大夫与护士听到这一切,个个潸然泪下。

  一个“请”字,一个人世间最温暖最明亮的字眼儿,就这样从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口中,极艰难却又极自然地说了出来——这就是美好的心灵!

  老人再也没有说什么,这句话就是他的遗言——这遗言纯净无比,厚重无比,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了老人写过的电影剧本和文章。因为谁也不会怀疑,这句最能体现老人美好心灵的话,的确是老人用生命诠释的。

  这位老人就是夏衍。知晓这件事,我明白一个道理:谦恭是一种深刻的教养,它扎根于心灵,它无花而自芳。于是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人物——老葛朗台。老葛朗台就要死了,却怎么也舍不下他的万贯家产,他极力挣扎,很想再看看他的金子。当神父将镀金的十字架贴到他嘴边,让他亲吻一下以便送他的灵魂升天时,他的眼睛居然奇迹般地亮了,还极力做出一个“把那个十字架抢过来”的姿势,于是,这“最后的努力也就彻底地断送了他的生命”。

  真是鬼斧神工,巴尔扎克居然用这么一个极生动的细节,完成了一个头号吝啬鬼的形象塑造。

  夏衍走了,葛朗台也走了。然而他们在生命最后一瞬间的表现居然有这么大的反差,一个绝美,一个绝丑!

  故事3:借鸡蛋的智慧

  每天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的人就好比呆在一个范围很小的圈子里,近距离的接触使得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得不亲密起来。而新人刚刚到来的时候,很不容易跨进这个圈子,常常会有一种徘徊在国外的孤独感。

  我的朋友珊珊大学毕业后,已经换了三次工作,虽然每次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她却能和同事成为很好的朋友,并且在离开的时候让人感到依依不舍。我很羡慕她,就向她请教有什么秘诀。

  珊珊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外国主妇,看见对门新搬来一家人,做晚饭的时候就过去借鸡蛋来烤蛋糕。蛋糕烤出来了,她又送过去一块请人家品尝。一来二去,她跟那家的主妇就熟了起来。而其实呢,她的冰箱里还有好多鸡蛋,她不过是用借鸡蛋的办法制造与那家人接触的机会,为日后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打下基础。珊珊说,办公室里的同事关系也需要用一点心思来“经营”。初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只有靠自己找机会增加与周围同事的接触,尽早与大家熟悉起来,才能很快地适应新工作。除了工作中的接触,珊珊还有她特别的“小手段”。比如午间休息时到超市买来一包漂亮的小糖果,回到办公室把它分发给每位同事,有的人即使不喜欢吃糖,至少也会以一个微笑作为回报。如此过不了一个月,珊珊便和同事们“打成一片”了,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小兔子”。

  但是这样做有一个前提你必须是真心诚意地与同事交往,如果仅仅为了功利的目的,那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人讨厌。

  故事4:带着善良上路

  一个人贩子,拐了一个5岁的小男孩,小男孩没有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哭,一直叫着人贩子叔叔,并且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说:“叔叔,我最爱吃这种糖了,你的孩子也喜欢吃糖吗叔叔,给你吃,挺甜的。”这时,人贩予才想起自己也有一个家,也有一个5岁的女儿,女儿也喜欢吃糖,每次吃糖,都要送给他嘴里一颗,轻轻地问道:“爸爸,甜吗”人贩子这才意识到,生活在最困苦的时候,也有它甜的一面。小男孩的一句话,搅起了人贩子还没有完全泯灭的良心,也搅起了他对人间亲情的珍爱之情,他决定去投案自首。案子破了以后,除了他,案犯里所有的人全判了死刑,只有他判了15年。可以说,是他心中那点残存的善良救了他,因为如果那次他没有送回孩子,没有投案自首,迟早有一天他最终会被逮到,最终也会被判死刑。

  还有一个故事,是亲身经历的。高中毕业后,由于没有考上大学,我做了一名建筑工。一天,我和一位工友站在脚手架下,突然四周响起一片惊叫声,我发现工友站立的地方正有一个阴影扑过来,我没有多想什么,向身边的工友猛冲过去,把他推开。就在这时,一声巨响在我身后砸响,我回头一看,一块厚重的水泥板正掉在我刚才站立的地方。我庆幸,因救别人,也救了自己。那一刻,我站在温暖的阳光下,吹拂着和煦的春风。头顶是蓝天白云,近旁是工友的一张张祝福的脸,我从来没有这样如此强烈的感受:生命因善良而变得如此珍贵和美好。

  在人生的旅途中,请带着善良上路,因为善良就是你生命的守护神,她会为你带来幸运、友爱和人间最美的祝福。

  故事5:承担的力量

  一天,孩子和父亲在朋友家做客,主人等客人就座后为他们沏好茶,把暖水瓶放在桌上,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就离开客厅到里屋去了。当父子二人正欣赏着窗外美丽的景色时,突然听到一声炸响,两人回头一看,原来是暖水瓶倒在地上摔碎了。

  主人闻声从里屋急忙出来,说“不要紧,不要紧”,父亲稍微顿了一下,就说是他不小心碰倒了。后来父子告别主人,在回家途中儿子问父亲:“不是你碰的,你为什么要认错呢?”父亲笑了:“生活中,有时候需要勇气承担责任,而不是为自己辩解,人们更愿意宽容一个认错的人,而据理力争是不会有什么好处的。”

  有个故事这样说,禅师在小和尚学成之后,告诉他们他的佛珠丢了,他要偷了佛珠的人自己承认。良久,没有一个人承认,最后无奈禅师就让他们下山,这时,一个瞎眼的和尚站着不动。大家疑心他就是偷佛珠的人,不由地松了口气。禅师问:“你偷了佛珠吗?”和尚答道:“不,我只想让这件事有所了结,你不必怀疑众师兄了。”禅师笑了,他从怀里掏出佛珠,赞道:“你虽然眼瞎却心明,你才是真正学到佛理的人啊!”

  不管在职场还是家庭中,勇于承担责任定会让人们更加相信你,拥护你。因为,只有有责任感的人才能成为擎起世界的人。

  故事6:真正的生意人

  有一个人经过热闹的火车站前,看到一个双腿残障的人摆设铅笔小摊,他漫不经心的丢下了一百元,当做施舍。但是走了不久,这人又回来了,他抱歉的对这残障者说:“不好意思,你是一个生意人,我竟然把你当成一个乞丐。”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次经过火车站,一个店家的老板在门口微笑喊住他,“我一直期待你的出现,”那个残障的人说,“你是第一个把我当成生意人看待的人,你看,我现在是一个真正的生意人了。”

  故事7:梦境

  有一个人作了一个梦,梦中他来到一间二层楼的屋子。进到第一层楼时,发现一张长长的大桌子,桌旁都坐着人,而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吃得到,因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师咒诅,全都变成直的,手肘不能弯曲,而桌上的美食,夹不到口中,所以个个愁苦满面。但是他听到楼上却充满了欢愉的笑声,他好奇的上楼一看,同样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弯曲,但是大家却吃得兴高彩烈。原来每个人的手臂虽然不能伸直,但是因为对面的人彼此协助,互相帮助夹菜喂食,结果大家吃得很兴。

  故事8:喊山

  有一个孩子跑到山上,无意间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声音刚落,从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喂……”的回声。大山答应了。孩子很惊讶,又喊了一声:“你是谁?”大山也回音:“你是谁?”孩子喊:“为什么不告诉我?”大山也说:“为什么不告诉我?”

  孩子忍不住生气了,喊道:“我恨你。”他哪里知道这一喊不得了,整个世界传来的声音都是:“我恨你,我恨你……”

  孩子哭着跑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孩子说:“孩子,你回去对着大山喊‘我爱你',试试看结果会怎样,好吗?”

  孩子又跑到山上。果然这次孩子被包围在“我——爱——你,我——爱——你……”的回声中。

  孩子笑了,群山笑了。

  男孩不解的、迷惑的摇摇头。

  故事9:做自己的主人

  小牛见母牛在农民的皮鞭下汗流浃背地耕田,感到很难过,就问:“妈妈,世界这么大,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受苦,受人折磨呢”

  母牛一边挥汗如雨,一边无可奈何地回答说:“孩子,没办法呀,自从咱们吃了人家的东西,就身不由己了,祖祖辈辈都这样啊!”

  习惯一开始是你的主人,如果你被它奴役的时间长了,你就会“身不由己”,你就成了它的奴隶。相反,如果习惯被你奴役惯了,你就成了习惯的主人。拥有好习惯,就拥有幸福美好的一生。

  故事10:小心周围的蝎子

  有一天,一只青蛙坐在河边。一只蝎子路过,对他说:“青蛙先生,我想过河,可是我不会游泳。你能不能发发慈悲,让我坐在你背上,把我送过河”

  青蛙说:“可你是蝎子呀,蝎子最喜欢蜇青蛙了。”

  蝎子说:“我蜇你干什么呀,我的目的是到河对岸去。”

  “好吧!”青蛙说,“只要你不蜇我,上来吧,我送你过河。”

  可是,他们才到河中间,蝎子就不由自主地使劲蜇了青蛙一下。青蛙痛苦地挣扎着,奄奄一息地问:“你为什么要蜇我呀这下子,我们两个都活不成了。”

  蝎子说:“没办法,因为我是蝎子,蝎子就是喜欢蜇青蛙,我实在管不住自己。”

  故事11:跳出水沟

  一只小青蛙厌倦了常年生活的小水沟——水沟的水越来越少,它已经没有什么食物了。小青蛙每天都不停地蹦,想要逃离这个地方。而它的同伴整日懒洋洋地蹲在浑浊的水洼里,说:“现在不是还饿不死吗你着什么急”终于有一天,小青蛙纵身一跃,跳进了旁边的一个大河塘,那里面有很多好吃的,它可以自由游弋。。

  小青蛙呱呱地呼唤自己的伙伴:“你快过来吧,这边简直是天堂!”但是它的同伴说:“我在这里已经习惯了,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懒得动了!”

  不久,水沟里的水干了,小青蛙的同伴活活饿死了。

  只有敢于打破自己固有的圈子,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可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些死守习惯、不愿脱离惯有轨迹的人永远都是狭隘的,他们永远不会有所突破。

  故事12:别让蟑螂害了你

  一个人把一只叫作蟑螂的东西带到了他的新居。他很快就会发现,整间干净的房子都变成了它们的天下。它们的繁殖能力极为惊人。但是它们的危害还远不止于此,真正可怕的是蟑螂最喜欢脏东西,什么地方不干净它就往什么地方去。即使是再干净的地方,只要被它们爬过,也会变成细菌孳生的场所。

  这个人使用一些手段来企图杀死他们,比如蟑螂屋、蟑螂药等现代化的科学武器,但是他发觉蟑螂们也显然进入了现代化。无论何种手段,它们总是越战越强,生生不息。它们的优势是无孔不入,只要有一点点藏身的地方,它们就可以安顿下来繁殖生养,然后出去传播病毒和肮脏。所以他的衣服,他的箱子,他的柜子,他的床都变成了它们恣意潇洒的舞台。

  最后这个人发现,把他们杀死的惟一的办法就是:丢掉所有的衣服,所有的箱子,所有的柜子和床。

  故事13:随手关上身后的们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才可以重新开始。”

  故事14:杀掉不如改掉

  一只公鸡早晨起来报晓。天亮,被主人提出来杀了。

  又一只公鸡早晨起来报晓。天亮,被主人提出来杀了。又一只公鸡早晨起来报晓,天亮,还是被主人提出来杀了。

  邻居不解,问:“这些公鸡每天报晓都挺准时的,你杀它们干什么?”

  那人说:“早晨我有晚起的习惯,它们却叫得很早。”

  邻居说:“这不是它们的过错,报晓是公鸡的天职。”

  那人说:“这个我不管,我需要的是和母鸡交配的公鸡,而不是报晓的公鸡。”

  邻居说:“可公鸡是不能不报晓的,你难道不能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吗?”

  “这个很难,”那人说,“我曾想割掉它们的嗓子,后来又想扎上它们的嘴,可这样太麻烦,而杀它们却很省事。”

  “那你为什么不改变一下睡觉的习惯呢?”邻居疑惑地问。

  “改变我的生活习惯,这怎么可能呢 ! ”那人说,“我有这个习惯已几十年了,怎么会为几只公鸡而去改变呢?再说我是主人,它们应该符合我的需求,它们的行为与我发生矛盾时,受损失的只能是它们,怎么会是我呢?”

  于是那人一直保持着杀鸡的习惯。

  故事15:你还有热情么

  心理学家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挡开。

  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攻击,它失败了,但它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第十次更猛烈地攻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攻击,第十三次,第十四次……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攻击了。

  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已经不再攻击小鱼了。它依然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它放弃了一切的努力。

  遗憾的是:像这条鳄鱼一样,我们很多人在多次的挫折、打击和失败之后,就逐渐失去了战斗力。激情死了,梦想死了,剩下的只有黯淡的眼神和悲伤的叹息,无奈,无助和无力。

  故事16:拾起你的金子

  穷人供奉了一尊神像。他虔诚地祈求神为他赐福,结果他变得越来越穷了。

  后来,他一气之下抓起那尊神像向墙上摔去,神像的头破了,脑壳里掉出许多金子来。这人把金子拾起来,大声地说:“我看你既可恶又愚蠢,我尊敬你的时候,你一点好处也不给我;我打烂了你,你却给我这么多好东西。”

  在生活中,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造了许许多多的神像。我们渐渐地习惯仰视,习惯了充当忠贞不贰的信徒。我们不知道每一尊神像里,其实都可能藏着金子。只有打碎了它,你才能获得。每个人都应该勇于打破那尊神像,拾起属于你自己的金子。

  故事17:不喜欢的人

  同学之间彼此不和,惊动了老师。

  一天上课时,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纸条,要求全班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他们所不喜欢的人的姓名。

  有些同学在30秒之内,仅能够想出一个,有的同学甚至一个也想不出来,但是另外一些学生却能一口气列出15个之多。

  老师将纸条逐一收上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那些列出不喜欢的人数目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众人所喜欢的,而那些没有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喜欢的人很少的同学,也很少有人讨厌他。于是,老师得出一个结论:大体而言,他们加诸别人的批判,正是对他们自身的批判。

  当你喜欢别人时,别人也可能会接纳你;但是当你不喜欢别人时,别人也可能不会接纳你。你对别人怎样,别人也会对你怎样。

  故事18:不要说谎

  有个放羊娃赶着他的羊群到村外很远的地方去放牧。他老是喜欢说谎,开玩笑,时常大声向村里人呼救,谎称有狼来袭击他的羊群。开始两三回,村里人都惊慌得立刻跑来,被他嘲笑后,没趣地走了回去。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窜入羊群,大肆咬杀。牧羊娃对着村里拼命呼喊救命,村里人却认为他又在像往常一样说谎,开玩笑,没有人再理他。结果,他的羊群全被狼吃掉了。

  故事19:坚持的可怕

  那是一支24人组成的探险队,到亚马孙河上游的原始森林去探险。

  由于热带雨林的特殊气候,许多人因身体严重不适应等原因,相继与探险队失去了联系。直到两个月以后,才第一彻底搞清楚了这支探险队的全部情况:在他们24人当中,有23个人因疾病、迷路或饥饿等原因,在原始森林中不幸遇难;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创造了生还的奇迹,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探险家约翰•鲍卢森。

  后来,许多记者争先恐后的采访约翰•鲍卢森,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唯独你能幸运地死里逃生?”

  他说了一句非常具有哲理的话:“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故事20:困难像弹簧

  海伦•凯勒三岁时,一场大病夺去了她的听觉和视觉。

  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占据了她整个心灵,但她看不见,听不到,她很伤心,很痛苦。

  狂暴似的撞击房间里的东西,努力表达自己无法言语的愤怒。最终她接受了这残酷的事实,他慢慢地开始懂事了。她并没有放弃追逐幸福的阳光,她付出了数不清的努力和汗水,她成功了,她得到了幸福,永存人民心中。

  “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对于困难,我们无法避免,那么就昂起头来,用努力来战胜它。你就将是胜利者,成功者。

  故事21:两只钟

  两只钟已经忙活了一辈子。

  有一天,一只老钟对一只小钟说:“你一年里要摆525600下啦。”

  小钟吓坏了,说“哇,这么多,这怎么可能?!我怎么能完成那么多下呢!”

  这时候,另一只老钟笑着说:“不用怕,你只需一秒钟摆一下,每一秒坚持下来就可以了。”

  小钟高兴了,想着:一秒钟摆一下好像并不难啊,试试看吧。果然,很轻松地就摆了一下。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小钟已经摆了525600下!

  故事22:我只做没把握的事儿

  王文华,台湾著名作家,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他在很多领域都有自己的建树。问及为何总是如此经历充沛且保持斗志的原因,他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做的事情,没一件是有把握的。”

  佛经上有一个故事,有两个和尚,一穷一富,都想去南海朝圣。富和尚很早就存钱,穷和尚却带着仅有的一个钵盂就上路了。过了一年,穷和尚从南海朝圣回来,富和尚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

  富和尚问:“尔困,何以往南海?”

  穷和尚答:“吾不往,则终日癫狂,行一步则安一分,尔稳重,故尔在。”

  所谓十拿九稳的事情,往往是获得回报最少的事情。要做,就去做那些没有把握的事。

  你觉得没有把握,别人同样觉得没有把握。但是你做了,就有成功的可能,不做,就永远只能看着别人的成功,风险与收益向来是成正比的,投资是这样,生活也是如此。

  故事23:耐人寻味的标语

  一位科学家得知死神正在寻找他,便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了12个“自己”,想在死神面前以假乱真保住性命。

  面对13个一模一样的人,死神一时分辨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目标,只好悻悻离去。

  但是没过多久,对人性的弱点了如指掌的死神,想出了一个识别真假的好办法。

  死神又找到那13个一模一样的科学家,对他们说:“先生,你确实是个天才,能够克隆出如此近乎完美的复制品。

  但很不幸,我还是发现你的作品有一处微小的瑕疵。”

  话音未落,那个真的科学家暴跳起来大声辩解道:“这不可能!我的技术是完美的!哪里有瑕疵?”

  “就是这里。”死神一把抓住那个说话的人,把他带走了。

  一句批评或者奉承的话往往会使人暴露出自己的弱点。

  故事24:每个人都是上帝

  同事近日出差去德国,回国后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在多特蒙德市,由于公务安排,他们每天都要下午五六点钟才结束工作,才有闲暇逛商店,但他们每次都难如愿。因为只要一到6点,哪怕店内挤满顾客,店员也要礼貌告知:下班了,送客。到周末多数商家根本就不开门。该先生不解:“市场经济不是说顾客是上帝吗?不是赚钱就是道理吗?他们怎么能够撵上帝出门?”原来,在德国人看来,多开一会儿门,顾客满意了,老板收益了,店员利益却要被损害了。周末也一样,开门时间长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自然无法保障。

  在朋友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成熟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劳资关系————顾客是上帝,而店员也是上帝!

  故事25:年龄问题

  朋友在法国巴黎碰到了一件趣事:和导游、妻子一起去参观博物馆,博物馆门口的工作人员却只肯卖给他们两张门票,原因是工作人员认为他的妻子还不到十八岁。我这位朋友也很生气,他认真地让导游帮他翻译,告诉工作人员说,妻子只是看上去年轻,其实已经年过三十。工作人员却执意不肯多收一张门票的钱,让他感动而不解。后来他了解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待遇和博物馆的门票收入是不挂钩的,法国人设立博物馆的宗旨,是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更多地接近艺术。

  同样,移民加拿大的朋友说起年龄则是一副懊丧的表情,她说,西方人永远都看不懂东方人的年龄,每次去酒吧,都被要求出示身份证,真想跟他们说:拜托,我已经是中年了。

  博物馆和酒吧,同样是对待青少年的年龄限制,一个极宽松,一个却极严格。仿佛一个好园艺师对幼苗的心态:对给予阳光、水分、营养和爱毫不吝惜,对于可能的侵害,则一概拒绝。

  故事26:不到一天大

  “今天是你余生的第一天。”在维尔玛•丹尼尔的书《欢庆快乐》中,她给了这句耳熟能详的话一个全新的解释。她曾经采访过一个去阿拉斯加拜访爱斯基摩人的人,那人的话使每个人有所领悟。

  “永远不要问爱斯基摩人他多大了。如果你问,他会说‘我不知道,我也不在乎。’他们中的一个人就对我这样说。

  “当我第二次问他的时候,他说:‘不到,就这样了。’这对我来说还不够。于是我问他‘不到多少?’然后他说:‘不到一天。’

  “爱斯基摩人相信到晚上入睡时,他们就死了,对世界来说是死了。

  “然后当他们在清晨醒来时,他们重新复活,获得新生。因此,没有哪个爱斯基摩人能活过一天。这就是爱斯基摩人说他不到一天大的意思。那天还没有结束。”

  “北极圈里的生活是严苛残酷的,起码的生存成了主要的奋斗目标,”他解释,“但是,你永远看不到一个面带担忧焦虑的爱斯基摩人。他们学会了每次只面对一天。”

  你学会了如何把担忧和焦虑抛到一边,生活在每一天里吗?

  今天是你余生的第一天。

  故事27:快乐之奖

  一位悠闲的老人,守候在闹市区的一条繁华马路上。无数的行人从他身边匆匆掠过,如同群群鸥鸟飞越搁浅的轮船。老人睿智的目光巡视着众人的脸庞,不断地轻轻叹息。偶尔他会走到某位行人的面前,有礼貌地拦住他或她,悄声地说一句什么话,然后把一样东西塞进那人的手里,微笑着离开。

  深夜了,老人回到一家俱乐部,对负责人说,我已经对每一个我确认的人,发放了奖金。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家富裕的俱乐部,突发奇想,拿出了一大笔钱,委派对人的表情很有研究的专家,到城市最繁华的地带守候一天,由专家判定的每一位快乐的人,会得到一笔奖金。

  负责人说,唔,你做得很好。只是,我猜想,那笔钱,一定不够吧?

  老人说,我连那些钱的一个零头都没有用完。整整一天,成千上万的人经过我面前,但是我能确认他是快乐的人,只有22名。

  故事28:病笺

  人在逃亡着,在疾病的声响里,在茱萸,艾草,菖蒲,车前草之间,从一种病逃亡到另一种病,他们说你在康复。你看到自己一天一天在变薄,变薄,已无法返回童年的辛酸。

  一路下来,路在变短,房屋变矮,流水变窄。

  人生不过是另一场巨大的病,在日子里痛着,折磨着。它走过爱,恨,情,仇,走过悲喜交加的命。

  病载着命,命载着你,在河道中颠簸着。

  躯体像一座开始融化的冰山,不舍昼夜地崩溃着。

  一些清风翻着宁静的旧药方。明月三钱,松柏两棵,阳光四两,清心一颗,世间的箴言,笑对生死,剩下半筐清脆的鸟鸣,在绿叶间翻腾。

  病活在它长短不一的日子里。我们活在长短不一的疼痛中。

  进入它的内部,踩出了细节。我们在病中,找着自己的日子。

  一些疾病在体内涌动,养活了一些人。

  一些疾病在身外走动,死去了一些人。

  故事29:雨荷

  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

  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不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

  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地唯我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快乐!一株莲花里有这么完美自足的世界!

  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雨季何患?

  故事30:爱的真谛

  “在我苍凉的晚年,真正陪伴我的是我的这位学生。就算我的儿子爱我,说在嘴里,挂在心上,却伸不出手来,那真爱也成了假爱。相反的,我这位学生实实在在帮我十几年,连句怨言都没有,就算他对我的感情是假的,也应该算是真爱……”这是一位老人的遗嘱。老人生前收藏了许多价值连城的古董。老伴早死,留下三个儿子,长大后先后都出了国,所幸还有个学生,细心地照料伺候他。儿子们经常从国外打电话回来,叮嘱老人小心被那个学生骗了,说那个学生是冲着他的钱和收藏而来的,而老人总是这样回答:我当然知道,我又不是傻子!是的,在爱的面前,谁都不是傻子。老人死后,律师宣读了老人留下的遗嘱。遗嘱中,老人把大半的收藏都赠给了那位学生。

  是啊,用口表白,用心挂念,这些都是爱的表达方式。但是,如果这些都不能落实到行动上,哪怕你说得再甜,挂念得再深,这样的爱也只能是海市蜃楼而已。说难听点,是好看不中用。

  爱的关键,不仅要说在嘴里挂在心上,还要你伸出一双温暖的手!

    相关文章

    529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