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的故事

| 小龙

  从一个民间故事家个体来折射现代社会中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为此小编为大家推荐了观世音菩萨的故事的有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观世音菩萨的故事篇一

  早在2500年前,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有许多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自今都家喻户晓。

  观世音菩萨原本是天界的一位仙子,名叫慈航大士。有一天,慈航大士在天界莲花池边同众佛谈经并观看人间。他们看到人间有许多苦难众生,同时也见到有许多愚钝之人贪图酒色、欺压百姓、仗势欺人。慈航大士十分感叹!并说道:人间这样下去,如何能脱离苦海。这时,一条黑鱼偷走了慈航大士的经书,被慈航大士训斥,被贬到人间。

  在中国的大地上,有一国家,名叫妙庄国,妙庄王为人忠厚,也十分爱戴百姓,国家治理的有条不紊,百姓也算是安居乐业。妙庄王夫人名叫郄宝英,是南和县郄庄村人,妙庄王同郄娘娘十分恩爱。郄娘娘为妙庄王生下两女,名叫妙音、妙缘。妙庄王期盼着皇后娘娘能为他生个龙子。可是,郄娘娘怀胎18个月,也未能生娩。妙庄王和老太后都十分着急!

  慈航大士来到佛祖面前请示下凡到人间度化众生。佛祖告知慈航:你到人间后要经历数劫后方可修成正果。并问慈航:你到人间后将转化为什么肉身?慈航大士回答道:人间女子苦难众多,愿转化女身,佛祖应允。

  老太后找来御医给郄娘娘诊脉,想知道郄娘娘什么时候能生产,老太后急着抱龙孙心情十分焦虑!

  郄娘娘诊脉结束后,让侍女换来尹妈。尹妈是郄娘娘从娘家带来侍候她的侍妈,妙音、妙缘都是由尹妈带大,郄娘娘对尹妈也十分信任。郄娘娘让尹妈准备炉案到后花园上香,祈求上天能送给她一位龙子来继承妙庄江山。

  尹妈把香案排好,郄娘娘正准备上香之时。突然天空出现美妙的音乐声和五彩缤纷的祥云。大家正在向天空瞭望时,郄娘娘突然感到肚子疼痛,尹妈换来侍女赶紧把娘娘送回宫中并告示侍女说:娘娘可能是快生产了。

  郄娘娘回到宫中,立即找来接生的产婆,宫中一片忙乱。妙庄王和老太后也赶到宫里,突然,他们听到空中传来美妙的音乐声。老太后对妙庄王说:“我生你的时候,天空中也出现这样的声音和美妙的祥云,大臣们对你父王说:老天给送龙子了,当时,我果真生下了你!”

  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直入宫中,观看的百姓突然乱成一团,这时,丞相霍羽和军师秦旺也在观望天空。他们深感事态变化,认为天空在为妙庄王作美,因此,他们借用乌云之说来到宫中。表面上是来祝贺妙庄王,实际上是来对郄娘娘刚才所产生的公主来加以陷害。因为霍羽知道,他们观看天空中出现的这种迹象,深知这个孩子不是一般来历,霍羽怕将来这个孩子长大后对他获得妙庄江山不利。所以,他匆匆赶到宫中。

  郄娘娘生产后,尹妈把孩子抱过来问产婆:“男孩还是女孩?”产婆告诉尹妈是女孩时,尹妈先是一愣!然后抱着孩子来到妙庄王和老太后身边禀告。老太后一听说又剩下一位女婴,顿时大怒!在加上霍羽和秦旺百般挑拨,老太后立即下令,:“让妙庄王把郄娘娘刚生下的婴儿抛入大海!”妙庄王一气之下昏了过去。

  就在妙庄王为难之时,尹妈走过来禀告妙庄王。自己愿意带三公主回老家去扶养,并告诉妙庄王,等三公主长大后再来与妙庄王和王后相认。妙庄王一听十分感激,立即派御前护卫罗斌前来护送。尹妈临行前请妙庄王为三公主起个名字将来也好相认。妙庄王犹豫一下后,咬破手指用血在三公主的被子上写上“妙善”二字。从此,三公主的名字就叫妙善!尹妈抱着三公主妙善历尽千辛万苦从宫中跑回老家尹家村。

  观世音菩萨的故事篇二

  观音的宗旨,是要使世人大彻大悟,共登觉岸。照《法华经》上说的:"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我们看了这几句话,就可以知道世尊的宗旨。

  我们中国的宗教,向来分为儒、释、道三大门派。三教之中,儒教、道教是中国自身所创始的,释教是由西域传入的。因为它以"觉世度人"为宗旨,信仰它的人,也就人数众多。所以势力也与儒教、道教鼎足而立,一直流传到现在,依然保持着它的地位。

  在佛家的区分,把全世界划分成四大部洲,称为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我们中国,是属于南瞻部洲的。南瞻部洲有四座名山,号称佛国。这四座山就是九华,五台,峨嵋,普陀。管领这四座山的是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等四位大士。所以九华礼地藏王,称为大行;五台礼文殊,称为大智;峨眉礼普贤,称为大勇;普陀礼观音,称为大慈,领域也是很分明的。

  在这四位大士里边,最受一般人所崇敬的,无疑的首推观世音菩萨。因为我们只要在人群中提起她的法号,那是妇孺皆知的,差不多在世人的脑海里,都深深的嵌着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宝像。这种普遍的崇拜,是观音法力所感化的么?那倒不是,其实是他们中有九成以上是迷信的观念所造成的。他们的理想,恰恰与观音大士相反。

  观音的宗旨,是要使世人大彻大悟,共登觉岸。照《法华经》上说的:"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既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我们看了这几句话,就可以知道世尊的宗旨。

  可是现在我们看见的那一班信仰观音的人,谁不在迷信里讨生活呢?他们认为,只要相信了观音,随便自己怎么做,观音都会来保佑的;一切不能达到的欲望,观音也会赐予圆满的。他们害怕死,就以为只要平时多烧香,多念佛号,便可以祛病延年了;他们最怕死后被打入地狱,永不超生,就以为只要多平时多斋戒,多诵经卷,便可以死后到天堂佛国中去享乐。甚至于一切的罪恶,只要念几声观世音菩萨,就可以完事了。因此念佛人的心理,就走入歧途了,以至会有"若要心凶人,念佛淘里寻"的两句俗语来。

  相信观音的人,存了这种自私自利的心理,就闹出许多奇形怪状的供奉来。寻常的求长寿多福的,供着白衣观音;求子延嗣的,供着送子观音;打雨人家求致富发家的;便供着鱼篮观音。越是这样,越是与佛理相去甚远了。所以世上崇奉观世音的人,虽然多如牛毛,却没有一个能明了正道的,这的确是件令人叹息的事。

  我提笔做这部《观世音菩萨传》,并不是提倡封建迷信。而是一来想将观世音菩萨的前后的事迹,介绍给世人,使他们有相当的认识;二来是想揭示出佛经的奥旨,使一班误入迷途的佛门弟子能够大彻大悟,同登觉岸。但是,虽然有此宏愿,不知道手中的一支拙笔,是否能助我达到目的呢?

  我现在既然决定替观世音菩萨作传,在这开宗明义的第一回,有两个疑问,却不得不先解答一下。

  第一点,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身还是女身?我们现在所看见的观世音的法像,或是画像,都很不一致。有的打扮是男身,有的装束是女身,这就引起了一个疑问。依照世俗的见解,都当她是女身,所以有许多人会称她为"观音娘娘"!但是,据胡石麟《笔丛》,王凤《观音本纪》,又都指观世音菩萨是男身,说得有凭有据。另外一方面根据《北史》的记载,徐子才病中所见,以及北齐武成皇帝梦中所见的观音菩萨,又都是美女变的。因此,这个疑问是不容易解答的。

  不过,根据观音菩萨的前后事迹,这个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观音菩萨悯念众生,曾经三十三次化身成人,到各地去救苦度劫,所到之处都显化着不同的庄严宝像。她化身为庶子学徒、宰官玉人、或者天龙神鬼的目的,不过是随时间地点的变换,便利她点化的工作。因此,世人所看见的观音宝像,也就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各个不同了!这不是我的无稽之谈,《冰署笔谈》一书中也明明记载着这些事迹。到此,观音到底是男身还是女身的疑问就可以省略不提了。

  第二点,就是观世音菩萨只有一位,为什么会有许多不同的头衔呢?像什么"白衣观世音"、"高王观世音"、"送子观世音"、"鱼蓝观世音"等称谓,法像也就因此不同。这许多头衔不同的观世音,是只有紫竹林中的一位观世音菩萨呢?还是另外有几位不同的观世音菩萨呢?

  关于这一点,我敢说,是因为当初菩萨现身时的法像不同引起的。比如,他老人家在这个地方化身的是一位美女,穿着白色的衣服,去设法点化众生.。后来大家知道这位白衣美女是菩萨化身的,塑像供奉,自然依照他们所看见的法像了.于是后世就有了"白衣观世音";因东海鳌鱼害人,海边的居民不能安居乐业,观音菩萨就化身为鱼妇,前去降鳌,救助众生。于是就有了"鱼蓝观音"的法像。其余种种的宝像,也都是化身时留下的,后人没有察觉,就产生种种误会的理解了。

  诸位不信,就让我在正传的前面,先举一段观音化身的历史,来做个引子。证明以上的话。

  我现在别处的观音宝像都不说,只想说少林寺里那尊法像是多么的与众不同。法像塑得环眼巨鼻,粗眉大口,头上乱发如蓬,两只耳朵长大无比,还穿着一对粗大的金环,直垂到肩膀,衣服的折痕也是散乱不整,光着一双大脚,手里还斜抓着一条黄金宝棍。这尊法像倒像是五百罗汉里边的"鸠摩罗多尊者",大概世上的人,谁也不会当它是观音大士。但少林寺却又明明将它供在观音阁中,和尚们也都认为是观音菩萨,这就奇怪了。原来少林寺的观世音发像,之所以雕塑成这模样,中间是有一段故事,听我慢慢讲来。

  少室山原来是中国一座大山,有很悠久的历史。自从六祖"达摩"禅师开山创立少林寺以来,不但禅教思想广为传播,而且少林功夫也是天下闻名。但是在初建少林寺的时候,却并没有观音阁。直到元朝,天下大乱,战乱蔓延到中州,有个首领叫李全,他知道少林寺的武功的厉害,就想招编寺中的和尚扩充军队。不料少林寺的和尚都是严守戒律,不肯杀生的人,所以拒绝服从。于是李全恼羞成怒,率军围攻少室山,声称非剿灭少林寺不可。

  那时,少林寺的弟子虽说是擅长武功,但因为敌众我寡,不能退敌。大家虽拼死防守,也渐渐体力不支。正在万分危急的时候,忽然从寺中杀出一个莽和尚,手持铁棍,直冲到李全的军队中。众人一看,那是刚来的挂单的和尚。只见他铁棍一挥,如同疾风猛雨一般,寒光万道,杀得李全的军队人仰马翻。就是那为首的铁枪李全,也战败身亡。等到大军撤退后,众人忽然觉得眼前金光一闪,就没有了那莽和尚的踪影。四下巡视,才看见他正站在嵩山御寒上,现出丈六长的法身,自称是观音大士化身紧罗那王,来解救少林寺这场大难的。

  于是少林寺就依照菩萨显化的宝像,塑成那座观音像,建造观音阁供奉。这件事在《少林寺志》上也记载得清清楚楚,并不是我杜撰的。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知道,观音之所以有种种不同的宝像,正是现出化身时留下的遗迹。

  观世音菩萨的故事篇三

  周朝末年,中原列国,互相攻伐,战乱连连,使得生产倒退,民不聊生。而在西方兴林国却正直太平盛世,国内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

  说起这个兴林国,在西域众多的国家中,可以称作是巍然独立的大国,它领导着西域各帮。由于地势的原因,它与中原一直不通往来,双方隔绝联系。这是因为两国中间,隔着一座须弥山。这一座山,高可接天,横亘在西北高原上,好象天生的界限一样。那时候,中原人虽然知道有这座山,但由于交通不便,加上山中幽深险阻,气候又非常寒冷,所以始终没有人敢冒险西行。而兴林国又恰恰建在须弥山的西北部,在闭塞的当时社会,自然不会与中国有什么联系了。

  兴林国在西方所有的部落中,历史是最为悠久,开化也比较早。它占据着三万六千里的国土,有几十万人民,自然称霸一世,惟我独尊,小部落都不得不臣服于它。

  那时在位的国王,名叫婆迦,年号妙庄,是个贤明的君主。他统治着数十万人民,使得男耕女织,安居乐业。在位十多年,把兴林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妙庄王做为一国之君,富贵尊荣自不必说。他正宫的王后娘娘,名叫宝德,是个贤良无比的女人。因此夫妻十分的恩爱,家庭和睦。

  但是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妙庄王虽贵为一国之君,富甲天下,但有一件事情,不是用他的权力和财富所能实现的。就是他膝下只有二位公主,并没有一个儿子。妙庄王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没有继承人,自然是盼子心切。为了这件事,他总是闷闷不乐,在那里长吁短叹。俗话说得好,"子嗣是有钱买不到的,有力使不出的",他纵然烦恼,也无可奈何。时间在他的希望和焦虑中,一天天地过去。春去秋来,又过了几年。

  这一年,正是妙庄十七年的夏季,御花园中的一池白莲,正迎风争放,香雾轻浮。宝德王后因为妙庄王心情愁闷,郁郁寡欢,就在莲池旁的凉亭中摆下筵席,请妙庄王饮洒解闷。

  夫妻二人,在亭中坐好。宫娥彩女,分班送菜斟洒。妙庄王心中,虽然为子嗣的问题不 自在,但想到宝德王后的一片心意,不免强颜欢笑。看着池中的万朵白莲,参差地开放着,衬着碧绿的荷叶,清雅可爱。微风吹过,莲花轻轻地颤动着,好象含羞欲语。一阵阵淡远的清香,从风中传送过来,沁人心脾。妙庄王在这种环境里,也觉得别有天地,很是有趣,心中的愁闷,早已被清风吹散,莲花荡尽了。就这样与宝德王后互相举杯,开怀暢饮,有说有笑起来。宝德后见他高兴,自己也欢喜,亲自执壶斟酒,又命群姬当筵歌舞。这样一闹,已是明月西斜。妙庄王饮酒过量,觉得有些困乏,乘着一团酒兴,命撒了席,扶着宫娥,携了宝德后,回寝宫安息去了。

  一觉醒来,已是日上三竿。宝德后梳洗完毕,便服侍妙庄王起床,待他洗盥 之后,一伺候饮食,一面向妙庄王说:“我昨天夜里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不知道是吉是凶?梦里 去了一个地方,像海边的样子,周围一片白茫茫的,波涛滚滚,无边无际,很是吓人。

  正看着,忽然'訇'一声响,海中涌出一朵金色的莲花。刚出水时,大小与寻常莲花没有什么不同,离水面也很近。但谁料到这金色的莲花,却愈长愈高,愈放愈大,金光也越发耀目,照得人连眼睛也睁不开。于是,我就将眼睛闭了一会儿,等到重新睁开时,哪里有什么金色莲花呀?耸立在海中的,却是好端端的一座神山。山上缥缥缈缈的好像有许多重叠的楼阁,以及宝树珍禽,天龙白鹤。这许多景象,由于距离很远,时隐时现的,看不真切。中间的一座山头上,涌出一座七级浮屠。浮屠顶上,端端正正的安放着一颗明珠,放射出万道奇光异彩,十分耀眼。

  “我正看得神,那一颗明珠,忽然冉冉地升起,转瞬之间变得一轮旭日,渐渐逼近海岸,不多时已高高地悬在我的头上。又是'轰'的一声响,那轮旭日竟直落到我怀中来。我吓得慌了手脚,正想逃走,可两脚却像生了根一样。吓得我拼命一挣,就醒过来了,发现自已好端端地睡在床上,哪里有什么海,有什么山和一切的景象?这才知道是南柯一梦,这梦不知道是什么预兆呀?”

  妙庄王听后,心中一阵欢喜,安慰宝德后说:“爱妻梦中看见的,分明是佛国极乐世界的景象,这是凡人难遇的,自然是大吉之兆。

  那颗明珠,是佛家的舍利子,化作旭日,就是阳象;投入怀中,不用说那是孕育的征兆了。爱妻做这样的梦,今朝怀孕,一定生男无疑,那是值得庆幸的的呢!”

  宝德后听了这一番话,自然十分高兴。这事传遍宫中,全宫上下都怀着万分的希望。

  宝德后自从这天起,渐渐显露出怀孕的征兆来,经过两三个月的时间,腹部显著地膨大起来。自从怀孕之后,身体倒很健康,只是鱼肉一类的荤腥,一点已也不能入口。就是平时最爱吃的东西,只要是荤的,一见了就会恶心。勉强吃了一点儿,包管会連苦胆汁都吐出来。大家认为这是 孕妇常有的事情,也不觉得奇怪,誰知道这其中另有一番奥妙呢!

  直到妙庄十八年二月十九日的这一天,妙庄王婆迦正在御花园观赏美妙的景物,出神地幻想,忽然有宫女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面前说:“王后娘娘今天清晨,为陛下添了一位公主,请大王赐名”

  妙庄王一听生的又是女孩儿,像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但想到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怪只怪自己没福气,才致如此。于是问宫女说:"王后娘娘的身体还好吗?"

  宫女回答说:“启奏陛下,娘娘生产的时候,有许多珍禽异兽,聚集在宫中的树上争鸣,像奏仙乐一样。屋中也飘着奇异的香味。隔了不久,三公主就诞生了了。如今大小平安,娘娘精神健旺,公主的哭声很洪亮。”

  妙庄王听了,想起宝德后怀孕时做的梦,隐隐觉得这三公主是大有来历的。于是他便取"妙善"二字做三公主的名字。因为上面的两位公主,一个叫妙音,一个叫妙元,都是拿自己的年号的第一个字来做排行的。当下用金筏朱笔写下公主的名字,交给宫女去了。

    相关文章

    529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