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生态日优秀心得体会10篇

| 诗诗

关于2023全国生态日优秀心得体会如何写呢?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共同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全国生态日优秀心得体会(10篇),希望大家喜欢!

2023全国生态日优秀心得体会10篇

2023全国生态日优秀心得体会【篇1】

我是一只快乐的鱼儿,名叫笑笑。

一天早上起床后,我伸了伸懒腰,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准备迎接新的一天。于是,我戴上太阳镜走出门外。

哇!外面的阳光温暖明媚,天空清澈明朗,多么安逸舒适啊,我可要好好的晒晒日光浴呢!正当我忘情地呼吸着带着阳光味道的空气时,突然,一个不明物体从天而降,正好砸在我的脑袋上,当时,我十分生气,准备找他们算账呢,可是又一想,人家又不是故意的,算了吧,不用计较了,我继续享受着日光浴。

可是自从小河被污染后,我这个笑笑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这几天,河水渐渐发黑,河面上飘满了生活垃圾,时不时还散发出恶臭,我的呼吸也有些困难了,我只好去诊所让青蛙大夫给我看病,可出乎意料的是,青蛙大夫也卧病在床,我心中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惨不忍睹的一幕,仔细一看,伙伴们的尸体好多都在漂浮着。不……我满脸是泪,拖着长声,对着天空痛哭起来。

人类啊!你们为我们鱼类家族着想着想吧,请不要再污染水源了,等有朝一日,我们也会像恐龙一样灭绝,同时也会对你们的健康造成伤害的。到那时,你们在小河旁散步,就再也看不到我们这道亮丽的风景线了。

请你们大家保护环境,让我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吧!

2023全国生态日优秀心得体会【篇2】

时光追溯到2005年8月15日,首次提出“两山”理念,“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阶段论,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论,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遵循。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为“两山”重要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浙江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地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并重,坚持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并举,将全省作为一个“花园”来打造,不断推进“两山”生动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形成了成熟的模式。

坚持拥抱绿色转型发展,形成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经济优势。充分利用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浙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湖州、衢江、桐庐等地区以发展旅游、观光、度假和绿色美丽经济为重点,着力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工程,积极引导农家乐、民宿经济、乡村旅游产业等发展,让绿色美丽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秀山丽水、金色平湖、自在舟山等市县的新名片传递出浙江美丽经济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而美丽经济正深刻地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也显示出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超乎价值。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动力,形成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制度优势。浙江率先开展省级财政生态环保专项补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三位一体”“两评结合”的新型环境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与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党政领导班子考评机制,明确考核领导干部,将淡化单纯经济增长指标,鼓励GDP多一点“绿色”;明确提出建立节能奖励制度,对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对淳安、苍南、开化等26个县不再考核GDP总量,着力考核生态保护、居民增收等。率先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财政奖惩挂钩的系列制度。积极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开展区域间水权交易,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全国设立首个省级生态日,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省内全流域生态补偿的省份。

坚持美丽乡村创建行动,形成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建设优势。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把全省农村作为一个“花园”来谋划,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系统推进生态治理和修复,实现乡村整体美、全域美。全面实施“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作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决策。通过加强规划设计,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打造具有江南特色、浙江特征的现代化美丽县城。全面开展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洁化、绿化、美化“四边三化”行动。大力开展平原绿化,创建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超过60%。坚持试点先行、典范引路,杭州市、湖州市、丽水市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开化等6县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

浙江的探索实践,充分了证明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先进性、前瞻性,彰显了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和强劲的实践推动力。未来,浙江将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努力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境界,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2023全国生态日优秀心得体会【篇3】

为进一步凝聚、引导和扶持好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这支绿色队伍,增强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组织建设能力,搭建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交流合作平台,进而带动青少年和社会公众投身保护母亲河行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决定于20_年9月23日至9月27日在北京林业大学举办第五期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骨干培训班。为进一步做好我校生态环保工作,加强与全国各所高校的交流,我校按照“择优选派、注重作用发挥”的原则派校团委宣传部王璐老师、校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刘楠同学代表学校前往北京参加第五期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骨干培训班。

此次在京参加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骨干培训班期间,王璐老师和刘楠同学认真听取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专题讲座,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提出青年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北京市委副书记姜泽廷号召实施绿色观念行动,提高青年环保意识。师生代表还参与了“保护母亲河行动主要工作内容”的研讨会议,会议上积极向全国各所高校的师生介绍我校历年开展保护母亲河的活动,并与各所高校的师生交流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的经验。9月23日全国近80所高校的师生代表共同开展了素食拓展项目,通过“互相协能”、“两人互合作”等项目增进了高校间的友谊,并增强了骨干培训班的团队性。9月25日刘卫兵老师在“社团活动的方法与技巧”专题讲座中提出的“记忆点创造法”令人印象深刻。培训结束后,师生代表总结交流经验,互相学习,认为在开展生态环保工作时要注重青少年生态环保活动策划与组织、活动宣传与新媒体运用等,为以后成功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校师生代表参加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骨干培训班,对开展我校师生生态环保活动,凝聚我校师生生态环保队伍、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指导带动更多青年学生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引导我校师生崇尚生态环保、建设环保型校园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也面向全国各所高校展示了我校师生先进的环保思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2023全国生态日优秀心得体会【篇4】

_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总要求,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吹响了总号角。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_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空前高度,旗帜鲜明、掷地有声,彰显了党中央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讲话指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二是在工作要求上,_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为此,我认为环保队伍要当仁不让,做好攻坚战的主力军,既要当好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军师,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又要做好冲锋陷阵、敢打敢拼的主将,确保各项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总的来说,就是要坚决贯彻_要求,努力建设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三是在具体工作上,_提出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以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和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为契机,认真排查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指导督办,建立长效机制,拉条挂账、倒排工期,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2023全国生态日优秀心得体会【篇5】

在自然生态环境被日益破坏的今天,企业的生存压力也日益增大,为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使企业承担起应有社会责任,公司组织学习了《新环境保护法》,利用四个课程,分别学习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四个法律法规。虽然只是照本宣科的念了一遍,但还是感觉到新法的严厉和国家对环境治理的决心,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新环境保护法》体现了强烈的底线思维,生态保护红线被首次写进法律之中,这是《新环境保护法》的一个重大亮点,也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这部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从政府、企业、公民方面入手,不仅加强了政府在环境监管的责任及企业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还新增公民参与权利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完善了三者之间的构架。

对于企业来说,压力最大,主要体现在:按日计罚、不设上限。就我们公司来说,地处居民区,毗邻管委会,我们已经到了没有退路的时候。我们的污染物排放主要是含尘气体和废水排放,我们优势在于,公司环保设施齐全,收尘器、脱硝装置、污水处理、在线监测等,理论上能达到排放要求,但实际上能否达标排放,主要取决于我们的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也主要取决于我们的设施日常维护是否到位,归根结底落到了我们的日常工作是否扎实。因此法律法规听起来很可怕,但只要我们增强环保意识,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就不会触及环保红线。

对我们个人来说,一方面,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意识到大河没水小河干。另一方面,我们要增强环保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保义务。食堂吃饭时备齐餐具,少用或不用塑料袋,节约用水,多做户外运行,少开车,垃圾分类等,我们生活中不能治理环境,但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支持环保。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要意识到环保对企业和我们个人生活的重要性,尽到我们个人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我们监督的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为我们的碧水蓝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牢固的生态环境基础。

2023全国生态日优秀心得体会【篇6】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色发展是千年大计,实现绿色发展关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未来。

实现绿色发展要古为今用,善于在典籍中汲取智慧。《孟子》中的《寡人之于国也》有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鱼鳖”“材木”是可再生资源,如果按照规律进行捕捞和砍伐,不仅能够保护生态,还能获得经济效益,从而一举两得。我国施行的“休渔期”“封山育林”等政策就与上述名句反映的道理相对应。反之,如果采用焚林而猎、竭泽而渔等目光短浅的生产方式,一个国家的永续发展将受到巨大的影响。在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作《齐民要术》中,“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等句子则体现出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桑基鱼塘、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的元阳梯田就是因地制宜的生动体现。

实现绿色发展要艰苦创业,敢于在实践中探索新路。五十多年前,焦裕禄任兰考县委书记时,当地经常漫天风沙,内涝和土地盐碱化严重。恶劣的环境导致小麦低产,制约了经济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焦裕禄带病带领全县人民种植泡桐、翻淤泥压沙丘,实现了防风固沙;引黄淤灌,从而使得变盐碱地为良田,以此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时间来到21世纪,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__到安吉县余村考察,提出了著名的“两山论”。余村人民遵循并践行这个理论,将原来的矿山打造成了公园,将原来的水泥厂关停并植树造林。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同样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长。上述两个鲜活的事例给予了我们一些启示:一是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能够有机结合的,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二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活跃思维,要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为当地的绿色发展提供新思路;三是党员干部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身作则,带头实践,率领当地群众艰苦奋斗,最终依靠他们的力量实现绿色发展。

实现绿色发展要精诚团结,乐于在对话中谋求共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正加速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这个方案与之前提出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共建“一带一路”一脉相承。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世界是一个整体,各个国家是部分,各国人民同住一个地球村。实现全球绿色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相互合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一个国家如果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受到消极影响。世界好,各国才会更好。中国有着“一言为重百金轻”的诚意,有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胸怀,有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待客之道,更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责任担当,将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建设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而不懈奋斗,为促进全球绿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3全国生态日优秀心得体会【篇7】

面对全球性危机,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彰显,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为推进全球绿色复苏注入了新动力、为共谋生态文明建设续写了新篇章。

新篇章体现的是中国着眼全局、放眼未来的长远眼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__以来,__同志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眼光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历史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以绿色为基调的生态文明思想,我们对于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清晰,理解进一步深入。正因如此,中国从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出发,呼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新篇章蕴含的是中国心怀人民、心系后代的天下情怀。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而不衰,得益于其开放包容,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胸怀融汇不同文明,无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正是这一天下情怀的当代体现。事实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面对世界各国不断打压中国崛起的关键时期,中国愿意摒弃前嫌,致力于合作推动全球生态建设,是植根于对生存环境与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更是对世界各国人民对于保护生态迫切愿望的积极响应。“环境就是民生”,也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对优质公共生态产品的向往,才构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民意基础和现实动力,以及致力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初心”。秉持天下情怀,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生态建设,合作应对挑战,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合作共赢改善生态环境、增进人类福祉。

新篇章彰显的是中国言出必行、责无旁贷的大国担当。回望过去,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长江十年禁渔”的实施,从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到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从大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到与60多个国家、国际及地区组织签署约150项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中国一直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砥砺前行。展望未来,“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为世界生态建设再作贡献,以实际行动向世界阐述“中国担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开创世界生态治理美好未来,相信通过本届领导人气候峰会,中国将在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同各方一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续写“中国新篇章”。

2023全国生态日优秀心得体会【篇8】

保护环境不是一时的事,需要我们每天坚持,并随时随地付诸实际行动。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就一定能拯救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

节约用电,保护资源,减少污染。

电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也是我们每天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的,但是现在消耗惊人。所以用电时的一举一动,都要从节约出发。

在我国,发电主要靠燃煤,而地球上的煤是有限的。按现在的耗用速度,全球的煤将在250年内消耗。到那之后,我们将无任何煤留给我们的后代。

节约用电,就是节约煤,也更是直接为减少大气污染做贡献。因为酸雨是因煤炭燃烧形成的,它能强烈的腐蚀建筑物,并能使土壤和水质酸化,导致粮食减产,草木鱼虾死亡。据计算,我国仅西南,华南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达140亿万元。

节约用电,能够减缓地球变暖。由于煤碳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像一个罩子一样阻隔地面的热量向天空外散发,产生了温室效应,如果地球温度升高,会引起干旱或洪水,还会使冰山融化。如果地球上的冰山全部融化,海拔较低的国家和岛屿就会消失。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肯定要迈入下一个世纪的,他们很多都为全球日益变暖而脆弱。德国192所学校的13.5万儿童发誓要让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减少10%。他们换上节能灯,拒绝用空调,放弃用汽车,选用自行车。经过7个月的努力,他们已达到了目标。

转眼间,我们又快要进入美丽的六月了,这是植树造林,绿化国家的大好时机,为了创造良好的绿色家园,保护好生态环境,我建议同学们:

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珍惜动物,开展植树护绿活动。

积极宣传环保,把环保意识带给千家万户。

2023全国生态日优秀心得体会【篇9】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所以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成为低碳一族、环保达人。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

原以为,二氧化碳只有汽车尾气、煤炭燃烧这些大功能的排放,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着我们的生活和地球。所以从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比如养成随手关闭电源的习惯;空调尽量少用;用步行来代替交通工具;将生活中的一些能量消耗尽的可能降到最低的状态,把罪魁祸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最低限度。可是光说不做可不行,我们还要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但这“低碳”生活究竟要怎么“低”?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低碳小窍门:

(一)夏天,我们在家用空调时,不要频繁的开启,用了几个小时后,就关掉,再开电风扇。这样就能省50%的电。

(二)在冰箱内存放食物时,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用数个塑料盒盛水制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更节电。

(三)用微波炉加工食品时,在食品上加层无毒塑料膜或盖上盖子,这样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发,食品味道好又省电。

(四)开车时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轮胎气压要适当和少开空调。

(五)我们在家用洗衣机洗衣服时,用同样长的洗涤周期,但“柔化”模式比“标准”模式叶轮换向次数多,电机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5—7倍,所以,用“标准”模式洗衣服,更省电。

其实,我觉得“低碳”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平时生活习惯稍微注意一点,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低碳”。

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拯救地球,为人类健康、和美生活作出努力,创造一个处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美好家园。

2023全国生态日优秀心得体会【篇10】

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已知的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舱漏水的时候,谁能说这艘船的沉没与自己无关?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明白: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生态不分民族,环保跨越国界。保护地球家园是我们全人类的责任,我们决心投身保护环境、建设地球美好家园的崇高事业中去。

现在,某些地方即使是在公园,人们也没有保护好环境。例如,今天早晨,我到四海公园去呼吸新鲜空气,一位小朋友在前面一边走着一边吃着香蕉,吃完香蕉之后,他随手就把香蕉皮扔到路边。路边已不仅仅是一两处肮脏的地方,果皮纸屑引来了苍蝇嗡嗡地吵闹。虽然环卫工人每天都要清扫公园的小路,可是每天的垃圾仍然不见减少。

一位老奶奶走了过来,她蹒跚的脚步走得有点吃力。看到路旁的香蕉皮,她佝偻着身子蹲下来,想把香蕉皮捡起来。看到这一幕,我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把香蕉皮捡起来,往垃圾箱里狠狠一扔。再回转身扶着老奶奶到一边的长椅上做着。

老奶奶对我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听了这话,我有点脸红,因为在平时,我也不是很在意环境卫生的。

除了乱扔垃圾,还有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一次性餐具。

具我所知,每天产生的184万只一次性饭盒大多还只能混在其它垃圾中,通过填埋的方式处理。这些不能降解的塑料终究会越积越多,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废旧塑料所占领。用可降解饭盒是一种有效方法,但其分解不彻底,还存在一些危害。

而一次性筷子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至4000双筷子。我国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木筷。全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耗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一次性餐具百害而无一利,有什么好的、可行的方案避免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吗?网友们提出了各种方法:自带碗筷,使用折叠餐具,筷子尽量用久一点,停止一次性餐具供应,全面使用循环餐具等等。这些方法种停止一次性餐具供应,全面使用循环餐具比较具有可行性。我们对此方案能否接受问了一些网友。“现在铁餐盘几乎每家餐厅都有供应,也还可以接受,但是循环筷子的话感觉卫生不能保障。”“这是个诚信问题。老板说循环餐具,尤其是筷子,很卫生,可实际谁知道呢。很多消毒柜是当摆设的,根本不开。这是双方面的问题,仅仅我们一方作努力是不够的。”这值得我们思考。

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压力。我们只有一条长江,毁掉了不会再来,我们只有一个家园,失去了不会再有。爱国的公民,请首先爱护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请从一点一滴的环保行为作起。

在未来的世纪里,中国,是由于可持续的发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还是因为自毁家园的短期行为亡国灭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民族能否建立起环境意识,取决于你、我、他,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

绿色环保,匹夫有责。

    相关文章

    64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