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个人心得体会十篇

| 怀健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个人心得体会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个人心得体会【十篇】,欢迎大家来阅读。

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个人心得体会十篇

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个人心得体会十篇篇1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这个朴素而伟大的字眼,在万千学子的心中扎了根。

洁净的教室中萦绕着淡雅的书香气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犹如海上的波涛,一直有规律地进行着。讲台上,老师一边翻阅着教纲,一边用他那沾满粉笔末的手紧紧握住粉笔,在黑板上留下苍劲有力的字体。听,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来自谁?那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李__。

在教学工作进行前后,李__总是那么严谨。在学校的课程表上,每一天都安排了语文课,长期大量备课和不断为我们操心事情使他愈发劳累。可是如果习题讲错了,他还会在第一时间赶到教室为我们纠正错误;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了,他还会悉心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如果班级落后了,他也会着急地指出我们应该改正的缺点。

在严谨工作的同时,他也是我生活中的引航员。记得我刚转入学校,心中不免产生疏离感,又十分内向,不敢和同学玩耍。李__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有时间便找我谈心,最后融入了班集体,这让我倍感温暖。在一次偶然中,我们向李__问起了未来,他只是回答道:“谁都无法肯定自己下一秒会如何,我们只能把握好现在啊!”忽然,我眼前仿佛蒙上了一层薄雾。老师,这个简单朴素却很伟大的字眼,第一次让我感到了责任,它可能只是你成长路上万千轮红日中渺小的一簇火苗,但在老师眼里,你永远都是他那明眸中的一整片星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陪伴我成长的那句“老师,您好”始终印在我的心间。

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个人心得体会十篇篇2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9月9日在京召开。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代表党中央,向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新征程上,广大教师要牢记嘱托,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是胸怀远大理想的呐喊,这是心有坚定信念的豪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民教师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只有真正树立了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持之以恒、踔厉奋发地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涵养“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年,师者从来以德为先。“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老师是阶梯,能让学生登高而望远;老师是航标,指引学生远航的方向。教师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三尺讲台上播撒知识、点亮未来,托举起中华民族“明天的太阳”。新时代的教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立足平凡、书写不凡,守教育初心、担筑梦使命,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道德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不断铸就新时代的师者荣光。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践行“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学高才能为人师,身正方可为世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备有一桶水,甚至是长流水。广大教师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自身的专业成长。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必须涵养求是的态度、开拓的精神、创新的品质和宽广的视野,在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做出新贡献。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丰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学生世界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性格迥异,而且在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体深入地了解,有真切的认识与体悟,倾听每一种声音,尊重每一个学生,读懂每一个孩子的心,方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志趣、不同资质、不同认知、不同能力等,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智慧育人,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人才培养多元化目标。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赤诚“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用师爱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孩子们是一张张的白纸,其美好未来需要老师带领他们一起描绘,言传身教是带领孩子们实现人生理想的最佳途径。在教育之路上,教师要用仁爱之心,多给学生一些耐心,多给一些关爱,以仁爱之心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成为孩子的朋友;以仁爱之心彰显教育的魅力,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孩子们的爱戴。教师对孩子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行动的教育过程。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秉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思想、真理和塑造灵魂的重任,要具有“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广大教师要坚定履行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切实将知识传授与道德启示有机结合起来,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把学生的全面成长放在心上,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个人心得体会十篇篇3

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前不久,教育部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推进暨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启动部署会,部署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全面压实各地各校师德师风建设责任。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教必先强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另一方面,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党的__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师德师风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并把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的要求规范化、具体化,取得了扎实成效。张桂梅、李保国、黄大年、张玉滚、陈立群等一大批优秀教师涌现,他们精于传道授业解惑,勇担时代重任,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师风持续向好态势不断稳固,但还应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切实增强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把师德教育贯穿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全过程,要从细处入手、实处发力,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要加强职前培养,在师范生培养、新教师入职教育和在职教师轮训中,把师德师风作为首要课程和必修内容;在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环节中,将师德师风作为首要要求。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有助于弘扬高尚师德,促进“大先生”不断涌现。

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久久为功、严管厚爱。一方面,立规矩,明底线,相关部门应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和依法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另一方面,提振师道尊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社会环境,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的同时,加强精神引领,多方协力、形成合力,才能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定能为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提供有力支撑。

2023教师节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心得体会6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后,开始反思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党员教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恪尽职守、廉洁从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坚定信念、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特点

古往今来,人们对教师的评价很高,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教师的尊重,也说明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之所以受人尊重,就是因为他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者,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师的思想、行为、形象会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教师职业是神圣的,教师是人之楷模。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特点,努力克服市场经济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从思想上摒弃金钱、享乐等奢望和想法,潜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师德标准严格要求对照自己,不玷污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二是具有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的高尚情操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作为教师就应该具有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的思想。因为我们不能以从事经济活动的心里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也不能要求学生对自己付出的劳动从物质上作出回报,所以,教师就必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甘于清贫、献身教育,并以高尚的行为品德去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一生清廉、勤俭治国,死后居然无一分钱存款,却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堪称清正廉洁之楷模,倍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还有许多乡村教师,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不图名利、忍受寂寞、克服许多艰苦条件,一心只求教好学生,让更多的山里孩子走出大山,掌握好文化科学知识,成为有用之才,为社会作出贡献。他们就这样默默地坚守着,辛勤地奉献着,他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就是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楷模。

三是具有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

一个人只有深深地热爱他所从事的职业,才会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为之献出一切。作为教师职业,是一种以人育人的工作,其要求非常之高,它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前途和命运,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作为教师就必须具有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培育新一代的合格人才作为自己最大的责任,爱岗敬业、以教为荣、以教为志、甘于清贫、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不受外界任何不良因素的影响和诱惑。全身心投入,才不辱教师的高尚形象,唯有如此,才无愧于学生,无愧于社会。

我们教师就应该自觉地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光荣义务和历史使命,在工作中切实做到敬廉崇洁、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牢记使命、心无旁骛、与时俱进、踏实工作,力争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个人心得体会十篇篇4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用心应对自身的社会职责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样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潜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明白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务必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我们的路还很长,不管有多坎坷,只要你把它当作一次经历,一次磨练,你会为你比别人的经历丰富而自豪,你会为自己经受得住磨练而骄傲。这天,我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我们能在一齐合作,那是我们的缘分,不要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不要为一些小委屈而耿耿于怀,我们就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不管在哪里,不管到何处,要坚强,要进步,要合作,更要快乐。让我们为了完美的生活,携手共进!

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个人心得体会十篇篇5

几丝秋风,清凉卓卓;片片落叶,沉淀师恩。回首求学路,一幅幅画面、一幕幕场景、一份份感动,浮现眼前、萦绕心间,让我思绪万千,心情难以平静。值此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执笔书情,落墨念恩师。

以远大理想,在思想方面育人引路。有人说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我感触颇深。您在我笔记本上写下“理想是船,自信是帆,扬帆起航,一定能到达胜利彼岸”,我逐字品读、受益至今。一片赤诚育桃李,三尺讲台写人生。三年里,您以言传道、以行垂范、授业解惑、传道树人,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尤其是面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面对我们出现的疑惑与彷徨,不断的帮助我们澄清模糊认识、明辨是非美丑,引导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丰富知识,在才学方面育人引路。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三尺讲台__,两袖清风默默耕耘,您总是悉心教导我们,课内课外教给我们许多知识、道理、技能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偶尔的批评也是幽默风趣、轻松和谐,保护着我们那小小的自尊。我们知道您为了45分钟的一堂课,准备了整整一天,想各种各样易于我们消化吸收的授课方式,您说老师也要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恪守严谨笃学的良好学风,才能以扎实的学识、精湛的师技赢得学生尊重。在您身上,我们真切认识到了何为“甘为孺子育英才”的“大先生”。

以高尚情操,在品格方面育人引路。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您高尚的师德,是对我们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您心怀仁爱,用情感培育我们的兴趣,用欣赏增强学我们的信心,用信任树立我们的自尊,在我们的心田播撒爱的种子,精心呵护、关怀关爱,让它茁壮成长。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您在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中让我们学有榜样,成为我们心中的道德标杆和品格楷模,培养了我们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让我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砥砺品格,成长为一名有高尚情操、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留下的都是成长的痕迹。站在十年的门槛,您以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身份授我“谋事之才”,传我“立世之德”,回首过去懵懂初学、尽心做事,思绪难平。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于此佳节,尤念师恩,谨以此篇,致敬“最美的您”。

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个人心得体会十篇篇6

今年师德培训的主题是《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由来自__中学有着四十年教学经验的__老师为我们主讲。让我感到敬佩的,不是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教师身份,也不是获得过那么多的荣誉,而是即便如此,也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的一颗平常心,而是一直辛勤耕耘在教师第一线——班主任岗位上的这份热情、执着和责任,更是她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和敬业,对学生的真诚和尊重,对语文教学的专业和钻研。

我想我是爱每一个学生的,但是怎么去爱,其实我不懂,也许这是因为缺乏经验。但是通过这次师德培训,听了黄静华老师的讲解,我突然茅塞顿开,收获颇丰。所以我谈谈“怎么用心”这方面的体会。

首先,我们要真诚,用一颗爱心换学生真心

黄老师给了我们一点提示:“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通过这样的假设,可以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我想学生是喜欢学习的,因为人天性好奇,但是对事物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是有差距的,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就要去创造出他们喜欢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这里的方法方式值得我们去思索和研究。黄老师还讲到了一点:“要认真、执着、民主地去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一步步走向成功。”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说实话,我做得并不好,特别是在执着这点上。比如,面对喜欢故意捣蛋的学生,我批评教育一两次后,如果效果不明显,连我自己都会丧失信心,觉得自己教育不好他了。我想,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更加执着,更加耐心,去寻找合适的方法来关心帮助我的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其次,在教育中要民主,尊重学生

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难做到的,但是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做到。我们在爱学生的过程,因为觉得他们还小,不懂事,所以常常会有“一厢情愿、专制的爱”,包括大多数父母也会犯这样的错。所以作为一名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的老师,在这方面应该做得更好。学生虽小,但也是一个充满个性的生命体,需要我们去尊重和理解。我想“因材施教”的本意,也大抵如此。

第三,把握契机,激励自信

我觉得黄静华老师是个真诚直率的人,因为她在演讲过程中毫不掩饰她的困惑。比如,她说她有时也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学生,想教育学生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没想好怎么说。这让我很惊讶,一个经验这么丰富的老师怎么还会有这种问题呢?这更让我佩服黄老师的敬业和对每一个学生的真情。她需要一个机会,来激励学生的自信,而不是盲目地表面地教育好学生。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也需要好好地反思和行动。

最后,重视反复,持之以恒

很多事说说容易做做难,做一次容易,做一百次就很难。对于好的习惯,好的思想,好的方法,我们应该坚持下来。学生是这样,我们老师也应该这样。

这是我对这次师德培训的体会和收获,一点拙见。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努力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个人心得体会十篇篇7

“师者,人之模范也。” 汉代学者扬雄的这句话,说明了为人师者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在人生的路途上,教师是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丰沛其心灵,开发其智力,点燃其思想的火花。学生眼中的老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为学生带来极为深远影响。要成为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争做“大先生”。要做新时代的“大先生”,不仅要在学识、能力方面敢为人先,为学生指点迷津、授业解惑,更要在人品、思维等方面提升自我,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品味,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小先生”。

铸造师能,学高为范。打铁还需自身硬,做新时代的“大先生”,要有“格物致知,其命维新”的抱负,要成为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教师要以“学”字为基,勤学进取、刻苦钻研,优化知识结构,补齐知识短板,练就过硬本领,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发展。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教师应通过加快知识更新及实践锻炼,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上不断开拓创新,摒弃经验主义,惯性思维,勇于“向前看”“多角度看”,以新视角观察并解决问题。更应将自己所学所感融会贯通,渗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带动学生一起刻苦钻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能力。

砥砺匠心,教学相长。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作为新时代的“大先生”,应树立坚定的信念,将教育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为师者,惟匠心以致远,当臻于至善。”匠人精神,把锤炼自己的手艺当作一种信念,用自己毕生心血完成每一件器物。教师也应该具有一颗“匠心”,将以德树人,教学相长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终极目标,“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对教学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打磨自己的能力,坚定自己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才能推动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学相长,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信念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人师的带头作用。

锤炼品行,引导品性。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教师职业的真谛。对普通一线教师而言,要想向“大先生”的目标靠近,需要一个修炼的过程。教师先要“立己”,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德,把正确的道德观传递给学生。威·亚历山大说:“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需做到“言传身教”,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人,就应该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一个良好的榜样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教师要正师道、行正道、修师德、铸师魂,不断发展自身的优秀品质,用人品、行动、精神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滋养学生的灵魂,爱中有严,严慈并济,心中存有对国家之爱,对教学之爱,对学生之爱,显师者风范。

锻造思维,启迪智慧。“教学有方,教无定方”,也唯有“大先生”,才能真正具备这种智慧的品质和智者的形象。师者要有敏锐的洞察、深邃的思考,用慧眼去观察、发现和认识每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同时,要善于把精妙的理论变成浅显易懂的道理,达到品悟浑然的境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兴趣,以趣启理、趣理结合,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唤醒他们的“创造潜能”,让学习发生在“智慧深处”。

循循善诱,尽施关爱。黄沙如海,找不到相同的两颗沙子;绿叶如云,寻不见一样的两片树叶。教师应对学生给予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并发挥特长。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具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点,具有很大的潜能。教师应以宽阔的胸怀,接纳学生的不足,体谅学生的局限,全面地理解并爱护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讲明道理,指出危害,启发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引导他们自我修正。通过帮助学生、信任学生、发动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同学习、深度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通过加强日常交流、谈心的方式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增进和学生的感情,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引路人。

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传授的知识,经过多年时间的洗礼,可能会过时,会被遗忘。但传授给学生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则会无形中深刻在学生的心上,成为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使得他们一生受益无穷。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尊重,用精湛的技艺获得学生的敬仰,用无私的爱心取得学生的拥护,真正做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大先生”要有大德、大爱、大情怀,要有超出或高于一般人的品质和智慧。用坚定的信仰引导人、高尚的人格塑造人、宽广的胸襟包容人、博大的情怀影响人、渊博的学识教育人,践行教育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个人心得体会十篇篇8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永葆教育初心,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

一、永葆教育初心,应满怀“强国有我”的壮志豪情

在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愈加迅勐的情况下,教育事业显得更加重要。教育是人类的先进生产力,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教育是民族之光,教育兴旺国家兴旺。”正因如此,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保持教育初心,用“强国有我”的壮志豪情去支撑自己,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的使命是为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复兴而努力。我们的职责不在于为个人谋利益,而是要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文化,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的大浪潮之中。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时刻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以及肩负的责任。在这样的信念和动力下,我们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为教育事业和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永葆教育初心,应汇聚“攻坚有我”的干事激情

教育是国之大事,也是民族的未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国家层面上,人才培养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更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汇聚“攻坚有我”的干事激情。

(一)是需要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增强“攻坚有我”的责任意识。教育工作者要自觉摆脱“那啥也罢,反正我也无能为力”的想法,时刻保持使命感,在教育事业的长河中建功立业。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及其重要性,坚定信念、立足岗位,全力投入到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在家国情怀的激荡下,不断挑战自我、推陈出新。

(二)是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增强“攻坚有我”的执行力。教育技术和知识更新醇熟,越来越需要我们具备精湛的技能和较高的思维理性,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具关联性的教育教学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不懈地深入学习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还要独立思考、反思实践,不断汲取经验、总结规律,提高执行力。

(三)是需要适应时代变化,加强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攻坚有我”的智能化水平。进入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教育技术,都在瞬息万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要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趋势和创新发展,积极探究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提高“攻坚有我”智能化水平。

三、永葆教育初心,应涵养“一身公正”的凛然浩气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初心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素质和人文情怀的栋梁之才。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涵养“一身公正”的凛然浩气,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对学生公正、对教育事业忠诚、对自我负责,同时以更高的目标要求自己,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应涵养“一身公正”的思想态度。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具备公正专业的精神。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带有任何偏差或者个人情感的因素。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打压弱势群体,不过度追求结果,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应涵养“一身公正”的责任担当。事业要求责任,教育同样如此。教育工作者应该从自身做起,时刻保持责任心,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履行精益求精,付出艰苦努力。特别是针对学生,我们必须要以教育为己任,态度认真,心中充满着对学生的爱和热情,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全方位的指导,为学校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栋梁之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应涵养“一身公正”的修养内涵。教育工作者要时刻铭记初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在成长的过程中,将不断优化自己的内在,涵养起“仁者爱人”的大爱情怀,保持正义勇气,深深地理解人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引领学生。

四、永葆教育初心,应燃烧“我将无我”的奉献热情

教育是一个崇高的事业,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而教育工作者应该展现出“我将无我”的奉献热情,将自我与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未来奋斗。只有燃烧起奉献热情,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使命。第一,教育者应有“我将无我”的爱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用爱心去润物无声地为学生奉献,心怀慈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全面提升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和人格,让学生在人性、心灵上得到德育上的指导和启迪。第二,教育者应有“我将无我”的耐心。在教育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会出现坚持不下去、放弃学习等情况。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心和情感观察能力,通过关爱、倾听、启发,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第三,教育者应有“我将无我”的责任心。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中,为学生的成长尽心尽责,对教育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智慧,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快乐成长。

综上所述,永葆教育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推进,才能为党的事业献计献策,为强国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个人心得体会十篇篇9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即要求教师既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即培育人才,包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心理教育、个性培养,总之是关于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

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对教书育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国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宋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就是“依照自然的法规,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更加广义地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即生长”。其中都强调教育不是对人某一方面的培养,而是对人的全面培养,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儿童是否能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儿童的健康发展在于教育,因此重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共享之梦;“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与修养,就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作为教师如何做到“教书育人”,对“中国梦”的实现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我国现今的教育体制中是以知识为本的.,这与教书育人的本质相悖。虽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但这个知识不单单是书本知识,我国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有力地表明了单纯有书本知识不一定有力量。因此,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要认识到教育工作重在“育人”而“教书”只是“育人”的一种手段;认识到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思想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创新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第二,教师要重视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作用一方面是指教师自身。孔子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美国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家班杜拉也提出,人的行为与人格是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班杜拉十分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学前期,幼儿的主要观察模仿者是父母;进入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模仿对象是教师。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为儿童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玉举止,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品质。另一方面是指学生身边的榜样作用,通过身边的好人好事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他们的刻苦耐劳,勤奋学习,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善于思考等优良品质。

第三,教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中至关重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为基础的。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只要爱学生,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到达育人的目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还体现在教师对双方关系的认识上。教师要认识到双方不是主体与客体,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平等关系。教师要充分尊重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教书育人”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懈的努力;“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这同样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做到“教书育人”。我们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渊博学识与人格魅力,影响和感召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公平、正义的教育,掌握丰富的知识,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同心同德共筑“中国梦”。

    相关文章

    7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