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道德经》读后感,希望这份《道德经》读后感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道德经》读后感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道德经》读后感篇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内含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能够互相转化的,在必须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之后,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明白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之后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此刻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方我们就透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第五十一章》)这样,老子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好处,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之后有的哲学家把它发展为定命论,为害颇大。
《道德经》读后感篇2
在孩提时代的我就曾经接触过圣人老子的《道德经》,大家可以轻而易举猜到当时懵懂孩童的我,对于这本书可谓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对老子以及《道德经》的初步认识还得追溯到我爷爷跟我讲的故事。爷爷跟我讲了很多的古代传说,其中就有关于圣人老子的传说——相传老子一夜间就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道德经》,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而去,成为神话传说中的太上老君。小时候听着这些传说比较神秘、玄奥的东西,都是和老子相关的,但是老子是谁,什么是老子的学说,他所著作的《道德经》讲述的是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却知之甚少,而且那时根本看不懂。
读懂一本书,首先读懂一个人。这是我阅读书籍的座右铭,若光看一本书所讲的内容,而不去深入了解作者为何做此书的种种原因,那就与作者做此书献于世的真正目的了。我不乏有些人著书纯粹是为了赚取稿费或者立名,那样的人不配叫作者,只能勉强称为写作工作者罢了。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时天下大乱,诸侯纷争,广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代造英雄,时代也会造就文化精神上的佼佼者。
如今很多人称《论语》为做官必学,《道德经》为做人必学,想必有一定的道理可遵循,但便不是如如今说法那样的片面。一本《道德经》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为人等多方面的内容。换一种比较概括的话说可算为一本百科全书,但是《道德经》真正的分类还得算为哲学著作。
老子道家的学术充满着辩证法,从探讨宇宙天地、自然规律的变化入手,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真正地以人为本,直接从关注明民生,关注社会弱者,弱势群体出发,老子之道算是弱者之道,对社会人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道德经》揭示宇宙万物、自然天地、社会与人等及其运动规律,因而是一个博大的哲学思想体系,提出了很多反映事物运动一般规律的哲学概念,对中国文化以及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黑格尔曾经感慨:世界的哲学故乡在中国!
在老子《道德经》诸多哲学概念中,我最熟透的算是立身处世这方面知识。下面简单的叙述一番。
修身为本的主张在《道德经》中有诸多名句:“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等。细细体味一下老子对人生修养和处世的见解,我觉得他的很多话语,句句启迪心灵,不时地在敲打警示,使人醉之复醒,感到好像在痛饮千年陈酿,愈久愈香。
做人修身处世,是一个古老却又常新的话题,每每与人细谈老子哲学时谈到修身处世这话题时,心中总会荡漾起新的体会新的感受。在立身处世这个主张中有一个极为经典的句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取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弱之胜刚,天下莫不知。”柔弱胜刚强,是老子哲学思想中充满相反想成、对立转化的辩证法的命题,带有普遍真理性的意义。刚刚提到老子以水为例的句子的意思是:天下没有东西比水更加柔弱,可是攻克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东西可以代替它。微弱的胜过强大的,柔弱的胜过坚硬的,天下谁都知道。可谓水滴石穿,柔软的水能够把坚强的石头穿透。在老子看来,柔弱胜刚强是自然界的一条法则。它比起强能胜弱,刚能胜柔这一表面肤浅的认识而言,柔胜刚,弱胜强,无疑是认识论上的一个飞跃和深化的实例。这句话告诉我们,新生的、弱小的、暂时处在劣势的事物,最终是要战胜旧的、暂时貌似很强大的事物的强有力的论证。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是中大家最熟悉的当属“上善若水”了,老子提倡应该向水的柔弱品质学习,即守柔。为什么呢?因为世界上最柔弱的是水,水能穿透坚硬的石头。推及到人,若人能够做到“上善若水”,所赋予的精神和意义,那么他的心胸会像水那样曾经深邃,待人像水那样爱亲,言谈像水那样真诚,处事像水那样灵活圆通。这样德行高尚的君子,你说是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是不是值得我们去学习效仿的人呢?
《道德经》读后感篇3
这是一篇迟交的作业,师父在暑假就让我写了,可是一直俗务缠身,往往有所得时也没有什么时间写下来,今天正好有空,赶紧抽空码文。
《道德经》,一部著作,在短短五千言足以让世人细细品读一生。第一次看时我只是当成课外的读物一样看,一目三行,粗粗扫过,只觉得这篇韵文哲理诗在努力向我们阐述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但具体是什么,根本不得而知。
第二次,结合很多资料去看,发现很多人用庄子的《天下篇》来概括其旨:“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知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坐,以柔弱胜刚强。
它以大部分内容劝告人们要慈善俭朴、谦虚处下、忍让不争、公正无私、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教导人们要诚实守信、和蔼可亲、和平相处、互相帮助、宽容大度、以德报怨、先人后己、舍己为人;鼓励人们无为守静、顺其自然、清心寡欲、修道修德;告诫人们不要发动战争、不要干预自然;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积极地面对人生……
以上很多都是别人的思想,对《道德经》作出的简单概括。我曾经学过几年太极,结合太极拳的拳要思想,我开始选择性的开始读了第三次。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人把道叫做太极或无极,或太虚等等,所谓道生一即太极生两仪,如何生呢,便是动静,动为变,为有为,为正面的向上的东西,也就是所说的阳,而阴与之相对。这是一个常规的分法,历来君子都是积极用世,推动世界的发展,这是动的力量,而隐者便要无欲,无为,以至静,不过动列、静都是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罢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在不断征服自然,但更重要的是要将自己融于自然,归于自然,以自然养生。拳法要求我们中正安舒也是这个道理。顺应,顺应世间所有已经存在的事物,因势利导,不违背自然的规律,保持重心,借力打力,以达制敌的目的。
“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源。万物由“道”产生,“道生一,一生二、生三”。天地万物的演变发展、变化越是伸展,就离“道”越远,而最后仍然要返回于“道”。我们从“曰道”、“曰大”、“曰逝”、“曰远”、“曰返”来看,道似乎是在说明世界是一个顺进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说明天地万物由道而生,但最终又仍然要回到它的起点——道。也就是说,道的运行规律是一个圆圈。
有与无、阴与阳的转化过程所形成的轨迹也是一个圆圈。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且“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就又形成了一个有无虚盈转化的圆圈。太极图也是一个阴阳转化的圆圈,既然天地万物和道的关系是一个互相转化的圆圈,“道”的运动轨迹也是一个圆圈,那么按照“道”的运动轨迹的圆圈运动,就是万物“生生不息,永不穷殆”的最佳图式。
对于道德经的体悟我自身觉得还是太粗陋。写得也是如同流水账一般。短短数百字自然不足以把所有能感受到得都写下来,先写下这些,做交差之用吧!希望师父能指点一二……有不详尽之处,徒儿自当改正。
《道德经》读后感篇4
轻轻翻开《道德经》的扉页,我彷如梦回春秋……
函谷忽见骑牛像,心中方明是老聃。
若无一部一言道德天荒破,世事几多尽浑沌?
那令人惊叹的五千言,是一位智者思考的结晶;是一位隐士对后世的嘱托;亦是历史沉淀下来的哲学的成果!
说到《道德经》,中外很多人都曾给其写过书评。譬如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再比如说卢川芳郎,他认为此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给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而作为读者的我,更加切身的感受到,八十一章、五千字的《道德经》,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以说,它是一部旷世奇书!
它森罗万象,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但是,其中给我思考最多的,还是“上善若水”。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致坚。”“上善若水”,仅此一句话,便叫人体会到了水的意境、善与德的境界。
的确,“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历来是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低调,不争,适应,柔韧,恰似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因此,何谓“道”?“水”即是!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万物生长,皆赖于水。水有如此之功,却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馈。她,恩泽万物而不事张扬,惠及众生而德行谦卑。
水,不与万物争,不与事事计。人进我退,彼挤我溢,能屈能伸。她,看开、大气、超脱、逍遥,故无诟病,少非议。
水,形易变而性难变。倒杯里而成杯之形状,倒碗里而成碗之形状,倒锅里而成锅之形状,外形虽成了别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弃该放弃的,坚守该坚守的,外圆内方,灵活自如。
水,看似无力,实则有力,表面软弱,内心坚强。坚硬易折,柔软耐久。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柔克刚,以软胜硬。
尽管水乃平常之物,举目所及,比比皆是,但她却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远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再回过头来,品味老子对于水的看法。
在老子看来,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若水,水不仅是衡量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与处世修养的尺度,同时更体现出一种顺其自然而与世无争的人生心态。上善若水,老子认为水是天地之间最有善德的事物。水柔弱而不争,养育万物,无所不容,无所不用而泽被万物;水行天道,顺自然,处卑下而不亢,始终如一而勇往直前。
老子以水喻道;以水喻德;以水喻政。以水喻道,说的是道的雄浑而不张扬;以水喻德,说的是侯王的虚怀若谷心怀天下;以水喻政,说的是以百姓心为心的无为而治。不得不说,老子思想的哲学体系是严密的。因为侯王心中有道,就会有德,而后就能依照心中的道与德为政,而达到无为而治的高境界了。道,德,政,此三者,是统一的,特点也是相似的,老子找了个最为贴近的喻体,那便是水了。
道如水,德如水,政如水,一国便达到了长治久安的最高境界。水,纯净、透明、如此简单。其实,往往,最简单的东西却是最好的。它以无招胜有招,以不变应万变。这也是写老子所倡导的无为,是顺应民心的无所作为,是一种简单的为政之道,也是一种最高境界的治世之道。
老子说水,他说恒道像水,玄德像水,圣王治国也应当像水。我说,纯净如水,会收获一份纯美的结果;穿过世俗的纷繁,会回到最初的纯净。我想,这就是老子“上善若水”的处世哲学在如今的现实意义吧!
“上善若水”堪称我们的座右铭!
一句“上善若水”,使《道德经》更多了几分玄妙外的灵动。水映《道德经》,万古英灵智慧开。俯览人间多少事,至今思圣人,函谷关口,一片紫气东来!
《道德经》读后感篇5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中华瑰宝,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记得上学时跟着老师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候还不知这是出自何处,更甭说是什么意思了。时过几十载,再次看这部道家巨作,虽然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但至少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和见解。
《道德经》提倡清心寡欲、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头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匮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都应该从老子《道德经》里面找到自己的人生准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持静心是安身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古语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在物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否则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弦,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与创新能力。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照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自己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感动和惆怅,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令人佩服。
道德经全文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道,下部德。
道,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如果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为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道德经》仅区区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老子注重人的无为思想,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社会、自然是如此,大家小家是如此,为人处世亦如此,对待老人尽心尽孝、兄弟姐妹和谐相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