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影《边城》后有感

| 小龙

看完1984年凌子风导演的《边城》,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这部电影。

人性的喜剧。

《边城》演的是一出爱情悲剧。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所以我想在这里梳理出一些本片中美好的东西。本片主要人物包括了老船夫,翠翠,傩送二老,天宝大老,顺顺,以及团总。老船夫和翠翠相依为命,靠摆渡为生,日子虽然清苦,却苦中有乐,翠翠爱听老船夫唱歌,老船夫平日里爱喝点小酒,白塔下,小河边,独门独户,倒也清静自在,这样的生活挺美好。顺顺家是小城中的大户人家,有天宝和傩送两个好儿子,他本人在城中名声很好,提起来没人不竖起大拇指,他的两个儿子也没有一点大户人家的纨绔样,为人正直,带人和善,人们对他俩的评价也很高,顺顺一家过的挺美好。天宝大老和傩送二老俩兄弟,从小光着屁股一起长大,虽然影片没有过多的交代,但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一定也很深(要不然后来二老也就不会因为大老的死而心生愧疚),兄弟深情很美好。大老喜欢翠翠,若翠翠那时还没有喜欢的对象,她自己善良能干,大佬正直爽快,他俩在一起或许会过得很幸福。再说团总,团总派媒人到顺顺家来提亲,想把女儿嫁给二老,而且嫁女儿还送一座崭新的碾房,倘若翠翠和傩送不认识,倘若二老和团总女儿他们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买卖也挺好。可就是因为翠翠和傩送喜欢对方,这所有的美好都被撕碎了。

首先大老不会和翠翠过上幸福生活,其次因为翠翠喜欢的是自己的弟弟,这多少会影响两人之间的感情,俩人决定靠唱歌决胜负,结果得知翠翠喜欢自己的弟弟,一气之下,跟老船夫摊了牌,自己驾船出去了,结果却不幸淹死在外头,这样一来,顺顺幸福的家被撕碎了,他失去了一个儿子,也正是因为这样,二老心怀愧疚,不在去唱歌,他跟翠翠之间美好的爱情也被撕碎了。又因为其实二老自己心里还是喜欢着翠翠,所以当团总的媒人来她家提亲时,他以该是时候出去闯闯为由,拒绝了团总。再后来,老船夫在河边碰到了媒人,便问他提亲之事,他因为二老的婉拒是因为老船夫家的翠翠而向老船夫撒了谎,说亲事成了。老船夫听后心灰意冷,在当晚风雨雷电交加之时躺倒在自己的床上,再也没有醒过来,翠翠和老船夫相依为命的美好生活最后被也被撕碎了。最后,只剩翠翠孤身一人,独自守着渡船,等待着傩送回来,就像影片结尾的旁白一样:他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影片也在翠翠摆渡的一个侧影中走向结束,看到此处,心生唏嘘,不免就会反思到底是什么促成了这一悲剧。

我想在此作一个假设,假设大佬没被淹死,回来后接受了碾房,娶了团总女儿,而二老继续唱歌,最后娶了翠翠,拿了渡船,这样的结局会不会就是美好的?我的答案是:不。兄弟俩都喜欢翠翠,所以不论哪一方最后得了翠翠,都得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而就算大老娶了团总女儿,也只不过是出于双方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两人都听各自父母的话,婚姻由父母包办,赤裸裸的对人性的压抑,若两人真的都能心甘情愿的接受父母的这一安排,那不是更大的悲剧吗?或者即使大老死后,二老依旧娶了翠翠,倘若顺顺同意,我觉得这种妥协是很可怕的,因为我怀疑他能否心安理得的面对自己同样喜欢翠翠的死掉的儿子;倘若翠翠不同意,二老也打着爱情最大的旗号,跟翠翠私奔,那他就是个只顾自己的不孝子;即便如此,我还是怀疑翠翠能否也撇开孤身一人的爷爷,而去和自己的理想伴侣追求幸福生活,所以如果他俩真的私奔,这难道就值得让人高兴了吗?因此我认为,本片中的爱情悲剧正突显出人性之美。

天宝和傩送俩兄弟选择了坦诚相待,而不是为了私利互相使坏;老船夫把翠翠当成自己心爱的孙女的同时,也把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说出翠翠的婚事是翠翠自己的事,让他自己做主这样的话;天宝死后,傩送更是因为心中对哥哥的愧疚(虽然天宝的死可能跟他没什么关系)才没有再在夜里为翠翠唱山歌;而最让我感叹的两点就是在影片最后,当媒人来提亲时,傩送因为还喜欢着翠翠,而又不想伤害父母的心,所以出去闯闯为由婉拒了这门婚事,自己一个人离开了小城;而翠翠呢?在爷爷死后,他选择守在原地,依旧靠替人摆渡为生,一直等着傩送,也许他明天就会回来,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但无论如何,她选择了为这份纯真的爱情守候,美好的让人心碎。

所以,《边城》演的是一出人性的喜剧。p副标题e

不满与好奇。

我觉着,电影做得很粗糙。

有人会说,,那个时代,能这样就不错了,听上去有几分道理。我也觉的影片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在画面造型语言和场面调度方面,我觉得电影营造出来的整体气氛和沈从文原著小说中的气氛还是挺契合的,秀美的山水,甜美的歌声,纯美的山人,凄美的爱情。

可我认为影片中的两处硬伤却影响了这样一种氛围,其中一个关于光,在一些傍晚及天黑的场景中,整个画面我几乎什么也看不到,就是黑压压一片,也许有人会说:“你懂什么呀?暗淡的光线符合电影的气质,能反映人物压抑的心理状态。”这点我也赞成,我也愿意这么去解读,比如翠翠和傩送二老首次邂逅的场景,翠翠等爷爷来接她,可爷爷却和友人吃醉了酒,翠翠一直等到天黑,看赛船的人都散去了,这时翠翠的内心状态应该是埋怨中带着一些害怕,同时又为爷爷担心,一直到捉鸭子的傩送二老出现,两人有了一段很有趣的交谈,应该就是在此时,两人对对方心生好感,多美好的事情啊,如果在伴着傍晚恰到好处的暗淡的光,美好中带着些许压抑,多好的一场戏,可偏偏这光太暗了,以至于所有的美好都消逝在“黑暗”之中。我并不是在否定创作者,我只是觉着灯光师应该在布光上更用心一点,总会找到办法的。(当然就算是牵扯到预算之类的问题,也应想办法克服,发挥中国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么。)

还有一点,就是声音的问题。首先,很多环境声录的很糟,听上去有些失真,而有些场景干脆连环境声都省了,比如影片中有很多下雨的场景,其中有有几处根本听不到雨声;其次,声画同步做得很差,口型都对不上。我不知道影片在拍摄过程中有没有采录同期对白,反正影片中的对白是后边配上去的,及其不自然。最后,相信所有人在看电影的过程当中都曾被一个低沉的,要死不活的女声深深的吸引,没错,就是念旁白的那个声音,对于这一声音,我只能用“太有特点”来形容,这样不好,太引人注目,这会打断观影的连续感,影响观影质量,自然不利于电影主题的表达。我不知道当时是在什么一种情况下选得这位女旁白,是她“级别”比较高?还是她比较便宜?(估计不是,要是的话导演直接上不就行了。)在不就是当时人们的审美标准跟我们现在不一样,可同属于80年代的《黄土地》和《红高粱》不是直到现在都还深深的被一代代的年轻人顶礼膜拜吗?于是我就在网上查了一下,本片的导演凌子风属于我国第三代导演,小时候爱看戏,学雕塑出身,经历了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自然还有“”。本片是改革开放后的片子,而他又是老电影人,怎么会察觉不到这些影片的硬伤呢?可我想真正的原因只有当时制作这部电影的人才知道,又或许没什么原因,他们觉得这样挺好的。p副标题e

几点猜想

第一点,我在网上看到关于本片导演凌子风的个人经历里有这么一段,他年轻时有个在中国出生的法国女友,她提出让凌子风跟随她去法国,日后他们还会回来,可当时正当年轻的凌子风选择了投身伟大的革命事业,前往延安,所以我猜想,也许他们在分离之际也曾许过什么“革命胜利之时,你我再见之日”之类的承诺,后来也都有了各自的生活,这份美好也只能停留在回忆当中,同时导演本人又是湖南人,所以将同属湖南人的沈从文所写的关于川湘交界的小城故事搬上大银幕,可能多少含有一种对逝去美好的追忆的色彩,而一旦有对过去的追忆,就势必会有对现实的反思,这也引出了我的第二点猜想。

第二点,所以导演借追忆将这种反思传递给每一位观众,从而引起每一位观众的反思。反正我看完全片,思考了很多。

第三点,没看过完过原著小说,但从本片的演职人员表中可以看到编剧里有沈从文先生的大名,所以就姑且猜测他对这部改编自他原著的影视作品是认可的吧,也就是说该片想要表达的主题和原著想要表达的主题还是挺契合的吧。

最后的态度

本片虽有一些叫人不舒服的硬伤,但我觉能引发人们思考的故事就不会差到哪里。除此之外,我觉得影片讲故事的节奏控制的很好,跟小城的闲散的气氛也相得益彰。佳作。

    56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