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篇1
《安妮日记》是一位犹太小女孩安妮在纳粹主义战争时的真情实录。和平的时候,安妮和她的爸爸、妈妈和姐姐玛戈生活在一个和谐富裕的家庭里,1942年6月12日,她得到了一本日记,她将自己生活中真实的情感记录在其中。1942年7月9日,他们一家由于收到传讯通知,与凡丹一家和牙医杜瑟尔先生躲到了安妮爸爸公司的“密室”里。从此过着隐姓埋名、暗无天日的生活。除了他们的保护人库拉勒先生、克莱斯先生和艾莉与米普小姐和一对蔬菜商夫妇外,没人知道他们的行踪。
1944年8月4日上午,纳粹党卫军官和荷兰绿衣警察逮捕了隐藏在密室里的八个人和他们的保护人库拉勒和克莱斯。后来,库拉勒和克莱斯分别获释和逃脱,而其余八个人被送进波兰的奥西维兹集中营,除了安妮的爸爸外,其余人都惨死。最后,艾莉和米普捡到了安妮的日记,交给了安妮的爸爸。安妮的爸爸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在传扬安妮的日记,让全世界人共享。
安妮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两年,她每天都企盼战争的结束,期盼和平与幸福的到来。在密室中无聊困乏的生活里,安妮经历了大人无数的责骂,经历了她心中情感的转变,对密室里人的理解和对战争的恐惧,她每天都在憧憬着战争结束后美好的未来……但是,在密室里生活的他们却像被软禁在囚笼中的鸟儿,听着外面轰隆隆的炮响和哒哒哒的子弹声,和平和希望又似乎离他们是那样的遥远。安妮在这样的生活中成熟了很多,她不再对不称心的事对大人发脾气,她将自己痛苦的心灵紧紧地锁在自己的心里。大人们哪里知道,安妮开朗的外表里边包含的是一颗多么脆弱的心啊,她缺少一个家庭的温暖,缺少一个真正知心的朋友,她只有在自己心碎的时候强忍住自己的眼泪,对她的日记述说自己的悲伤,用学习和写日记来消磨难熬的时光!对于安妮来说,她身边所有活生生的人还不如一本没有情感,没有语言的日记本!
读了这本书,我想:安妮他们的苦难生活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安妮在那样的生活中都能表现得那样坚强,正如杏林子所说的,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做更多的事,让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篇2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年华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似一缕阳光,如一阵清风……那时的我们拥有最纯真的笑容。
在《安妮日记》中“安妮”把开始记录是13岁,在15岁被纳粹抓获。——她把那“美好”岁月记录了下来。
我们在想象“安妮”过得舒适生活,错了!
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女孩,她正生活在二战时期,为了躲避纳粹的杀害,于是随家人躲到了一间密室里,度过了漫长的25个月。
在十三四岁我们应该享受着老师的教育,父母的疼爱,拥有最美丽的笑脸,最动听的笑声,享受花季的幸福,快乐和友情,可是“安妮”只有日记本陪着她。
我不敢想象密室里那黑暗的时光,这里没有阳光,没有快乐,只有饥饿,只有恐惧和病痛一直折磨着他们。“安妮”在这种环境下中学会了:不屈服,不气馁。她善于思考自己所犯的错误,正视自己的缺点。
安妮初进密室,对“凡。丹夫妇”是厌恶的,对母亲的责备的不满……可是“安妮”学会了自我改正,包容……在密室的生活由一开始的厌恶,到真正安定下来,度过了漫长的25个月。
“安妮”在密室中喜欢上了“彼得”——一个腼腆的男生,在这个密室里“安妮”有青春的萌动。在这个黑暗的密室里“安妮”用她的乐观,满怀理想感染着身边的人,感染着“彼得”,于是“彼得”也悄悄喜欢上了她。
在1944年8月1日,“安妮”放下了笔,故事结尾的很突然,留下了很多的幻想——“安妮”被纳粹抓走了!
仔细回味,这本日记,笔调贴近我们,又和我们的生活大不一样。“安妮”把成长中的困惑与好奇真实地记录出来,在日记中“安妮”对自己的情感直言不讳,让我们好像看到另一个自己。
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我们没有渡过那漫长的25个月,我们是在欢笑中度过的。“安妮”也是幸运的,她在这时间里,认识到了自己,学会了坚强,热爱生活。
可爱的“安妮”在纳粹的迫害下永远的闭上了眼,距离她16岁生日仅剩3个月,距离这个集中营集中营获救仅剩1个月,“安妮”用自己的笔写出了“痛苦”的密室生活,让我们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不仅深思。
正值花季的我们,应该深思:那漫长的25个月,我们会做什么?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篇3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安妮日记》。这本书的作者叫做安妮.费兰克,1942年6月12日,安妮过生日那天,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精美的笔记本。于是他看是写日记,并把日记当成她最知心的朋友。
《安妮日记》是第二次大战期间,犹太少女安妮以假托给好友“吉蒂”写信的方式,用生命记录下来的生活和情感日记。在日记中,安妮用细腻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笔触,讲述了身边发生的事情,记录成长中的困惑、期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勇敢的笔墨控诉了法西斯邪恶的战争,谴责了毫无人性的种族歧视,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因为战争的原因,安妮在与世隔绝的密室里度过了花季少年最宝贵的时光。然而,面对一切的困难,安妮没有仇恨,没有绝望,有的是对生活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她这种身处逆境不气馁丶不屈服,永远满怀希望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安妮日记》是少年儿童写出的伟大的作品。它以纯真清新的笔调准确地表现出少年儿童所想、所感、所能理解的事物。一本记录躲避纳粹搜捕的犹太人的日记,如果由一个成年人来写,或许满是辛酸、恐怖、悲伤和愤怒。但安妮的日记里没有这些元素,它只是一本尊重现实的少女日记。虽然日记的总体氛围是纳粹搜捕下的恐惧,但对作者却以一个少女独有的敏锐和热情,表达着对战争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由的渴望。安妮对事件的记录是客观的,也是尖锐的,简洁的任务描写有时是刻薄的,她让读者感到的事生活的真实。这本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是对战争的描述最为现实和聪慧的记载之一。
通过这本她用生命写成的日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善良、可爱、率真,同时又无比坚强、充满希望的小女孩。她用她的笔,记录下了成长中的点滴和面对战争的思考。按你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篇4
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少女,与父母,姐姐过着富裕安宁的生活。从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证券执政后,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地迫害,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过13岁生日,收到了一本日记本,从此与日记做朋友,名为“吉蒂”。这时候,德国法西斯已侵占了荷兰,对犹太人进行更为残酷的迫害。为了躲避,逃到了自己公司大楼的房屋里面,成为了他们隐蔽的“密室”,同样为犹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进去……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他们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2年。2年这可是什么概念哪,他们居然那么有毅力地生存了下来,我感到十分地感动。详细地描写一下,为了躲避德国法西斯的攻击,他们不得不把密室盖得严严实实,窗户全部钉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帘,挡住光亮。白天,为了不让下面的人发现,只能轻手轻脚的,如果是现在的话,我们应该是很难办到的!
可世界还是存有一些极少的好心人,他们的食品就是从靠公司几位员工。这些人无私为他们奉献,给予他们食物,书籍,学习!可是……
可是,想想也是!密室的生活可不是好过的,在里面的生活不能看到阳光,不能触摸自然,是极其枯燥,烦闷的和无聊的!这里没有要好的朋友,没有良好的老师,没有无限的快乐,没有……而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战争形势,不停地轰炸使他们烦躁!
安妮总说“纸比人更有耐心”,是的!这种说法我也感受得到,对人讲一些繁多的事情还不如跟纸对话!每天以日记为发泄,倾诉!她渴望自由,快乐。在这本日记中,可以看出来安妮对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从13岁的黄毛丫头长到成熟的15岁姑娘,再次声明,很有毅力!
中间也有许多的人鼓励安妮,比如说她的姐姐玛戈,还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地感动!建议大家也去看吧你们会感受到里面的喜、怒、哀,乐。我接下来要看大仲马的《茶花女》咯,祝大家阅读愉快!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篇5
缘分,读这本书是因为网上闲逛时看见一个电影解说,接着去百度百科这个女主人公(没找对),结果是查到了安妮·弗兰克。从百科大致了解些基本信息:如她写了一本书《安妮日记》,她二战时期被关进了集中营,然后距离解放不到2个月的时间,因病逝世。我没有特别的强烈的感觉,也许是这类事件看多了,就像火车站看到很多残疾人一样。但我以为这本《安妮日记》会描述有关集中营的事情,就像《活出生命的意义》一样。我看了一遍和听了很多遍《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我试图从这本书里理解如何思考痛苦?而这本书也确实给了我很多帮助,尤其它承认了痛苦的意义以及面对痛苦持乐观态度的想法。这给我的内心很大的安慰,这种安慰是建立在作者本身经历了非人的痛苦后,还能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它,我喜欢这样的方式去回应生活(命运)。
想看《安妮日记》这本书,是因为安妮写这本日记时才13岁,我想知道一个未成年的少女是如何面对集中营,也许能给我另一种视角思考生活。
第一篇日记时,她还很幸福,日记中写的只是小女孩儿的啰嗦日常。我当时挺想跳页直接读她被关进奥斯维辛的事,读到一半时我意识到这本日记可能只纪录未被抓的时候的事。想想也是,奥斯维辛能让人写日记?也就我这个现在能躺沙发上阅读的人才能这样想。
1942年7月9日安妮一家四人转移到了被她称为“后屋”的密室。后面陆续住进来范丹一家三人,以及牙医杜赛尔,一共八人。他们在“后屋”躲避了整整2年,于1944年8月4日他们被逮捕。
读了很多她的琐碎事后,其实有些不耐烦了,所以才花了几天时间看完这本书,而不是一天。但是当我看完最后一篇日记戛然而止时,却很想知道她被抓的那天,她被关到集中营后,如果她还能写,她会怎么写?后记中读到安妮他们被抓的日期,以及集中营大约罹难日期的一瞬间有种流泪的冲动,我明白是因为近几天读她的日记对她有了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多希望她幸运的活下来。可是,如果她活着,这本由日记拼凑成的书也没有现在的价值。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篇6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年华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似一缕阳光,如一阵清风……那时的我们拥有最纯真的笑容。
在《安妮日记》中“安妮”把开始记录是13岁,在15岁被纳粹抓获。——她把那“美好”岁月记录了下来。
我们在想象“安妮”过得舒适生活,错了!
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女孩,她正生活在二战时期,为了躲避纳粹的杀害,于是随家人躲到了一间密室里,度过了漫长的25个月。
在十三四岁我们应该享受着老师的教育,父母的疼爱,拥有最美丽的笑脸,最动听的笑声,享受花季的幸福,快乐和友情,可是“安妮”只有日记本陪着她。
《安妮日记》读后感作文700字我不敢想象密室里那黑暗的时光,这里没有阳光,没有快乐,只有饥饿,只有恐惧和病痛一直折磨着他们。“安妮”在这种环境下中学会了:不屈服,不气馁。她善于思考自己所犯的错误,正视自己的缺点。
安妮初进密室,对“凡。丹夫妇”是厌恶的,对母亲的责备的不满……可是“安妮”学会了自我改正,包容……在密室的生活由一开始的厌恶,到真正安定下来,度过了漫长的25个月。
“安妮”在密室中喜欢上了“彼得”——一个腼腆的男生,在这个密室里“安妮”有青春的萌动。在这个黑暗的密室里“安妮”用她的乐观,满怀理想感染着身边的人,感染着“彼得”,于是“彼得”也悄悄喜欢上了她。
在1944年8月1日,“安妮”放下了笔,故事结尾的很突然,留下了很多的幻想——“安妮”被纳粹抓走了!
仔细回味,这本日记,笔调贴近我们,又和我们的生活大不一样。“安妮”把成长中的困惑与好奇真实地记录出来,在日记中“安妮”对自己的情感直言不讳,让我们好像看到另一个自己。
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我们没有渡过那漫长的25个月,我们是在欢笑中度过的。“安妮”也是幸运的,她在这时间里,认识到了自己,学会了坚强,热爱生活。
可爱的“安妮”在纳粹的迫害下永远的闭上了眼,距离她16岁生日仅剩3个月,距离这个集中营集中营获救仅剩1个月,“安妮”用自己的笔写出了“痛苦”的密室生活,让我们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不仅深思。
正值花季的我们,应该深思:那漫长的25个月,我们会做什么?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篇7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刚过完13岁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随家人躲藏在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为了不惊动别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连上厕所和用水的时间都被控制,还常常担惊受怕。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拿起笔记录顶楼内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渐由一个任性的女孩变为成熟的少女。
“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在日记里写道。
安妮是一个乐观的女孩,字里行间都透漏出她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她将温暖带给了周围的每一个人。当人们都在黑暗中挣扎、绝望时,她正等待着黎明并鼓励别人,温暖别人。
安妮想当一名记者,但这个简单的愿望被当时的黑暗笼罩和淹没,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远望而无法触碰。但她依然怀着希望,用乐观的眼神观望现在,畅想未来。
日记本该是少年少女记录日常,平凡而快乐的“流水账”,而随时受着死亡威胁的安妮却留下了一本不一样的日记!因为希特勒发动的战争,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纳粹集中营里,冰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了她人生的句点。战争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战争来临,我只能敬佩和缅怀这位女孩,同时珍惜现在的时光。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她做到了!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也许,在法西斯的疯狂怒吼中,还有许多孩子在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当时的情景,也无法可想,但日记里自始至终渗透出的一份温暖却让我无法忘记。战争能摧毁一切,但它无法摧毁人的心灵,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记》,它寄托了一个少女的美好愿望,记录她对自己和社会的思考,感动和启迪着我和更多人。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篇8
在这个暑假里,我阅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一个犹太女孩在德国纳粹大肆_犹太人期间躲在阁楼上写的一本日记。
她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姐姐们都很爱她。但是_的到来毁灭了这一切:无数人没有了亲人,没有了家,无数人倒在了子弹下,还有无数人被送往了集中营……但那些人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
安妮一家选择了躲藏,他们与几个邻居一起躲到了他爸爸的公司楼,生活了25个月之久,在这段时间里,有警察来访的恐惧,有生日到来的欢乐,有小偷拜访的绝望,还有安妮恋爱的兴奋……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乐观,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她天真、可爱、活泼、率直,在受到委屈和责备后,仍未笑着面对生活。他们在那里渴望生存,不顾一切的去寻找活下来的希望。安妮也在这里学习到了很多的道理,成长了许多。但,不幸的是,他们最后无奈还是被送往了集中营,最后只有安妮的爸爸一人生还。
看了这本书,我很感动,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儿竟然能够在这么非常的情况下写出这么细腻的日记:她渐渐学会思考,沉着和冷静。
在这之后,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安妮当时的生活处境,我又看了一部叫做《辛德勒的名单》的_,我很震惊,一个人的生命居然这么的没有价值,人的尊严被践踏:一个军官早上起来拿着枪对着下面的犹太人乱打;一些人试图躲在房子里,却被纳粹兵发现,士兵对着他们扫射……这部_除了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儿和和给与人希望的红色火苗是有颜色的,其他全部都是黑白的,茫茫人海中,看到一个穿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儿,是多么的令人欣慰啊!小女孩最终还是死了,这么可爱的孩子被这样无情的杀死,也等同于希望破灭了。
是人类历最黑暗的一夜,安妮用她的笔表达了对的德国纳粹的控诉,也告诉了我们她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祈祷明天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