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草房子的阅读心得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写心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提高人们对思维的训练。怎样写读草房子的阅读心得?这里提供读草房子的阅读心得分享,供大家参考。
读草房子的阅读心得篇1
这星期,我读了《草房子》这本书。
这本书写的是油麻地小学发生的事,它包括《秃鹤》、《红门》等故事。《秃鹤》写的是:陆鹤是个秃子,同学们都叫他秃鹤,还经常戏弄、嘲笑他,他为了报复,在全区的会操比赛上出洋相,让学校失去了荣誉,大家都不理他了,之后,在举行文艺会演时,他成功扮演了秃头伪军连长,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赢得了大家的尊重。《红门》讲的是:杜小康家开了个杂货铺,是村里的富户,可之后他家败落了,连读书的钱都拿不出来,他只得跟随父亲去外地放鸭,可最终又失败了,于是,他又去学校门口摆小摊,最终赚到了钱。
读完这本书,我被陆鹤和杜小康在困境中坚持不懈、顽强向上的精神感动了,我不禁想起有一回,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野炊,大人们拾柴,我和弟弟垒灶。当我的灶差一块石头就能垒好时,找不到适宜的石头了,我仔细的找了好几遍,弟弟的灶已经垒好了,爸爸妈妈也快回来了,我虽然想放弃,但又不想输给弟弟,于是,我跑远了一些,又仔细的找了一遍,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找到了适宜的石头,垒出了一个又稳当又美观的野炊灶。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必须不要垂头丧气,轻易放弃,而是要像歌里唱的那样: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
读草房子的阅读心得篇2
寒假里,我读了《草房子》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叫桑桑的小男孩刻骨铭心的六年小学生活,非常好看。今天,我主要讲一讲书中令我印像最深刻的一个故事吧。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艾地”,“艾地”主要讲的是秦大奶奶的故事。秦大奶奶住在油麻地小学旁的一间破屋子里,她在房子周边种了许多“艾”。这间破屋子的存在破坏了油麻地小学的和谐与格调。学校想把她逐出这片土地,但秦大奶奶坚决不同意。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秦大奶奶仍然守着她的《艾地》没有离开。
有一天,秦大奶奶为了救一个孩子而把自己沉入水中,孩子被她救活了。第二次,她为了救一只南瓜又沉入水中,这一次她没有成功上岸,而是与麻油地的人们永远地分别了。
读到这里,我的心里涌出一些感动,眼泪止不住地流。秦大奶奶的葬礼十分壮观,是油麻地有史以来所没有的。她的艾地在她死后还在散发它们特有的香气。
我刚开始读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秦大奶奶真无理,读着读着,慢慢觉得她保护这片地特别不容易。这被她的决心、被她的执着所感动。我也要向秦大奶奶学习,好好守护着自己内心的那份坚持。
读草房子的阅读心得篇3
那儿有广阔无垠的稻田,有如天鹅绒般的绿草坪,有清澈见底的河水,金光闪闪的草房子,孩子们无尽的欢笑……这就是作者曹文轩笔下美丽无比的《草房子》。书中蕴含着一种乡村特有的淳朴美感,文字中透露着一丝丝悲悯的情怀。它如一位历经岁月的白发长者,注定陪伴我度过一生。
男孩桑桑的父亲是油麻地小学的校长,桑桑勇敢、善良、机灵。他在油麻地小学里度过了六年铭记心中、终生难忘的美好校园时光,也演绎了一串又一串平凡而不寻常的震撼故事:与秃头男孩陆鹤之间碰撞出的火花;陪伴少女纸月的学习生活;做蒋老师与白雀间的捎信人中对纯洁情谊的领悟;体会垂暮老人在生命旅途的最后散发出的耀眼光芒;在死亡体验中感受生命的可贵……这一切,正朦朦胧胧的展现在在桑桑的脑海中。当我小小的心灵里充满了忧虑、烦恼时,一人蜷缩在离奇安静的书房里,静静地打开那本似乎充满了魔力的《草房子》,我融入在油麻地的世界中,享受着,感受着,在这无忧无虑的世界中,我慢慢读着:“大河,早已融化成一河欢乐的流水,在阳光下飘着淡淡的雾气。河水流淌的稍稍有点急,将岸边的芦苇轻轻压到了,几只黄雀就像音符一样,在芦杆上颤悠。”刹那间,我的心中似乎吹过一阵徐徐清风,那美妙的感觉,在我心头久不散去,眼前浮现出一派春光的景色,再品:“晚上,桑桑在花园里循声捉蟋蟀,就听见荷塘边的草地上有笛声,隔水看,白雀正在笛子声里做动作。今晚的月亮不耀眼,一副迷离恍惚的神气。微风翻卷着荷叶,又把清风吹得四处飘散。几只尚未绽开的荷花立在月色下,像几支硕大的毛笔,黑黑的竖着。桑桑能够感觉到;它们正在一点一点的开放。”合上书、闭上眼,我已深深陶醉在这清丽的文字间。
仿佛有人正步步打开我的心扉,有人正悄悄的洗涤我幼小的心灵。眼中读着那本普通本书籍,心中却看让我细细品味着。
读草房子的阅读心得篇4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叫《草房子》。这本书属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主要讲了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了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又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间毫无瑕疵的纯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光彩……这一切,都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让我最感动的是杜小康和秦大奶奶。
杜小康原本家境富裕,但因为洪涝灾害,让他上不起学,但他没有放弃读书,捡别人的书读,这种好学上进、手不释卷的精神让我感到羞愧。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生活条件优越,有时作业一多或太难,我就十分烦躁。我以后也要学习杜小康那种虽身处逆境,但仍百折不挠热爱学习的精神。
秦大奶奶本来住在油麻地小学准备盖房的这一块地,后来让出来盖小学了,她依旧住在那附近。一天,她为了捞小学菜地里坠入水中的南瓜,不慎掉入水中,再也没上来过。仅仅一个南瓜而已,为了学校的孩子们能够吃上香甜可口的南瓜粥,她虽不会游泳,仍然尝试着挽回学校的那一点点损失。秦大奶奶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有困难的人们,就有一天,我发现街上一对夫妇抱着一个女婴,身前一块布上说:女儿是先天性心脏病,他们动手术的钱不够,希望大家帮帮他们,每当这个时候秦奶奶的事迹总是在我眼前浮现,我毫不犹豫地把钱捐给了他们,希望每个经过的路人也能够献出一点点爱心,小女孩也许就有救治的希望,也祝愿人间温暖能够在此绽放。
读草房子的阅读心得篇5
暑假里读了《草房子》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桑桑是一个聪明、调皮、爱捣蛋的孩子,整天满脑子胡思乱想,做出奇怪的事情来。比如用自家的碗柜做鸽子的家、把蚊帐做成鱼网、夏天穿着大人的棉袄做莫名其妙的动作、瞎唱一些乱七八糟的自编歌、把爸爸年轻时得到的笔记本当什么来用……然而,每次被妈妈训责以后,过一段时间老毛病却又犯了,母亲的责骂简直对他来说没有一点效果。
桑桑他们班的班长杜小康,家里的条件本是油麻地小学还算富裕的,可是因为家里的突变,使他不能上学,而要离开油麻地,去400公里以外的地方养鸭…..在杜小康走之前,他撕心裂肺的喊声:“我要上学。”我被深深的感动了。
当时,他哭了,我也哭了。而且,杜小康还是一个很诚实敢作敢当的孩子。有一次,他和桑桑在稻草堆那边玩火,结果起火了。当桑校长问是谁干的的时候,杜小康和桑桑都在犹豫不决,最终还是杜小康承认了错误。
就因为这桑桑回家后被他的爸爸—桑校长打骂了一顿呢…..陆鹤因为没有长头发,被大家称为“秃鹤”,经常被大家笑话。但是,他凭着自信让所有人刮目相看,谁说没头发就丑,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对尊严的执著上的。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使我认识了许多天真可爱的孩子;我看到了令人落泪的真情;我明白了同学之情应该互相帮助;我知道了师生之间,应该友好相处….
想想他们我们是多么幸福啊。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学习杜小康爱读书的好精神,发奋读书;一定学习“秃鹤”有一颗自信的心,相信自己就会成功。我一定会学习纸月尊敬长辈…..总之,这本书中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我一定会努力的向它们靠近的,争做一个优秀的四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