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作文

| 彭永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作文,希望这份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作文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作文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作文精选篇1

在妈妈的推荐下,我们选取阅读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这本书很长,上下共四本,让我不禁望而却步,但在读完第一本时,我就被文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牵动着,直到看完最后一个字。

肖洛霍夫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述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他们的代表。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取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里。肖洛霍夫正是深知哥萨克人内心世界以前有过怎样尖锐的矛盾和斗争,他受时代的感召,满怀对他们的热爱,塑造了许多体现历史前进方向的革命者。布尔什维克。红军战士形象,讴歌了他们为之斗争的苏维埃政权的彻底胜利。

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笔触,为描绘着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这本书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_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感受生活的疾苦和悲欢。我十分喜爱书中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述,这些文字让人安静,让人暂时忘却了紧张的学习生活。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但最无渲染的文字具有的冲击力。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风采和传奇,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

肖洛霍夫说过: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完美,心灵变得更纯洁,也期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期望更多人能够阅读这样一本宏大构思,磅礴气势,具有深厚的生活内涵,个性鲜明的人物,生动感人的描述的伟大巨作。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作文精选篇2

趁着这几天休息,我读了《静静的顿河》的梗概。因为时间关系,也因为这本书实在太厚了,也只能读一下梗概。

这是真正的史诗,真实地描写了每个生命的悲剧、痛苦和创伤,作品散发着强烈的有别与社会主义或所谓共产主义的人道主义气息,你可以感受到哥萨克的生活,哥萨克浪漫不羁的性格,他们对春种秋收的眷恋,他们对生与死的豁达无畏,他们对正教虔诚的信仰。我非常喜欢文字里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写,这些文字让人安静,让人暂时忘却了残酷生活里的死亡:黑夜里星星流着悲哀的眼泪,冬日的月亮,像战争和火灾的血红光亮一样,烟雾朦胧地在村庄的上空照耀着;初春的早晨,顿河边的树林、草地、湖泊和光秃秃的田野,都庄严地和静静地被粉红色霞光的火堆阳照得通红;像母亲的膨胀的_一样的满潮的小河里流淌着清凉的,像孩子的眼泪一样纯净的泉水;像缎子一样光滑的,绿油油的冬小麦,全身凝结着眼泪一样的露珠,像怕冷一样紧紧贴在松脆的黑土地上,吸着黑土地的黑色鲜血;野麻丛里,连续不断地发出了鹌鹑斗的咕咕叫声,金花鼠吱吱叫着,野蜂嗡嗡叫,被风吹动的青草沙沙响,云雀在流动的蜃气当中歌唱,远处的干枯的山沟里,有一挺机枪顽强地、凶狠地和沙哑地嗒嗒嗒响着,表示着人类确实是万物之灵。

在这些美丽的背后是什么呢:在一个明媚的春天,红军李哈乔夫被俘并押送上路,“树枝上那褐色的芽儿已经灌足了三月的甜汁;那种淡淡的、隐隐约约的香气预示着春天的繁荣,预示着太阳转回后生命又要开始。“在离维奥申七俄里的地方,在一片荒凉的、起伏不平的沙地上,几个押送的哥萨克惨无人道地把他砍死了。先是活活地挖掉了他的眼睛,砍掉胳膊,割下耳朵和鼻子,又在他的脸上来来回回地划了几刀。他们解开裤子,一面叫骂,一面对着他那高大、英武、健美的身子撒起尿来。他们对着血肉模糊的躯体骂够了,然后一个哥萨克踩住轻轻哆嗦的胸膛,踩住仰面倒在地上的身躯,斜砍一刀,把头割了下来。”最无渲染的文字具有的冲击力。

静静的顿河,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带着无限的忧郁、惆怅;流露出一丝一缕“淡淡的哀愁”;饱含着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敬畏;充满了“那种对人类的痛惜心情”!葛利高里内心的伤痛和珍爱;那宁静的庄严的顿河,那“用哥萨克的鲜血灌溉过的”草原,草原上的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这一切读来令人心里不由得隐隐发颤和作痛;为相互残杀的哥萨克男人,为苦难中顽强生存的哥萨克女人,也为那永远静静地流淌,流向历史深处的顿河。

对人类的痛惜心情!当我们看到天灾人祸、暴富与贫穷时,当我们读到矿难和瞬间被埋于地层深处的矿工,当我们想起地震中的孩子,当我们看到在街头要饭的老人、残疾的儿童,我们的反应的是什么?是厌恶,是可怜,是统计数字,还是经济损失,我们是否也从内心深处涌现出对生命的痛惜?

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传奇、风采、历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赖以表达的字符,在他的这些字符里所传达出来的,是那种最擅长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他不是从世界文学的潮流中,不是从书架上的字纸堆里,而是从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长葡萄的平原或积雪的高山之间获取灵感,获取文字的力量和决心,只有对土地的眷恋和心有所属,他的文字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和富有个性。

人生不求面面完美、事事顺心,只要不昧着良心就行。我们应当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而不是眼巴巴的可怜他们,要从内心对生命涌现出爱,我们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只有和平才能让世间有爱。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作文精选篇3

《静静的顿河》一部宏篇巨著。这本书再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国人沉痛的生活。看完我在想,这部电影到底在向人们诠释什么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感情。感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葛利高里执着的爱着,已为人夫的婀克西妮亚。为此他们两次私奔。第二次时,他们乘着满天云霞上路了,还没走几步,婀克西妮亚就被子的弹击中了。血从她的嘴里无情的流出来,葛利高利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枕在心爱的人头底下,赶忙查看她的伤口,然后把自己的内衣撕下一块,塞进还在沽沽流血的胸口,抱起她的头悲痛欲绝的喊:“你倒是说句话啊!”曾不顾一切和他私奔,虽不是妻子却爱他胜过妻子的心爱的人,没有再说一句话,就此撇下一生的挚爱撒手人寰。葛利高利悲哀到了几点,他用双手沉痛的掩埋了自己的爱人。虽是畸恋却如此感人至深,我想只有那种不顾一切的爱,才会如此的打动我们的心。

二、战争。战争也好像是人类不变的主题。只要有人存在,就不免要强取豪夺。有些人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让许多无辜的人们卷入这场死亡游戏。爱好和平的人们,是不需要战争的,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死亡、恐惧、饥饿、穷困,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而是颠沛流离;夫妻不能长相厮守,而是聚少离多,或是从此阴阳两隔。每次政权的更跌,都是血泪交流,横尸遍野。人民只想过个安生日子,却是如此的难。想想家人的团聚,温馨的饭桌,自由的来去,安逸的睡眠,该是多么的舒服满足。珍惜和平和安宁,才不会轻易陷入战争的漩涡。

三、亲情。丈夫去打仗,妻子的不舍;儿子战死沙场,母亲肝肠寸断;新婚妻子瞬间变成寡妇,不忍抛弃的公婆……

静静的顿河,却是如此的不平静。那里曾演绎了爱的欢歌,那里以前历了弥漫的硝烟,那里曾撒下了数不清的血泪,那里曾有一批人日落而息日出而做,那里曾有铁骑踏过的一条静静流淌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作文精选篇4

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美好,心灵变得更纯洁,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肖洛霍夫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想看这本书想了好几个月了,放假回家时也一直在找。终于,还是在这学期开学时到图书馆里找到了它们...。那时候它们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图书馆一个角落的书架上,我惊喜地发现了它们,不过当时还是着实被它们“可怕”的厚度吓了个够...;接下来的日子几乎天天都有看它们。由于还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几乎是按着每星期一本的进度在看。之前我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看过一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书籍,但是当我着手看这书之后,发现这本书大大超乎了我的预料,超乎了我的预料的好...;在看过这部书之后,我想我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热爱和平者。大概所有看过这部书的人,都会对战争有一种清晰而可怕的印象。在小说的开始,也就是战争还没有打响的时候,顿河的哥萨克们过着多么惬意的幸福生活。村里的人民,虽然还是贫富有差,但都能自已自足地过着令自己还算满意的生活。随着一战的爆发,井然的秩序被打乱了,村子里的哥萨克越来越小,人们变得越来越穷,心也变得越来越硬了。...;在这场持续了几年的战争里,我找不出哪一方是明显的正义的,慢慢地,随着格利高里多次摇摆不定的足迹,我明白了,在战争里,并没哪一方是所谓的真正的正义的,也并没有哪一方就是_的。真正的正义,永远属于人民,属于那些善良的热爱生活的人们的存在;而真正的_,也并不是所谓的“敌方”,却是那些在战争中所有的对人类存在以及文明和理性的践踏。真的,不看这本书,不会想到这些。...;想一想,书里的多少哥萨克们,他们都只是些那么普通的人,只不过想在这场战争中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他们没有文化,不懂得政治,更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所在,但是,这又怎能么样...他们和所有的人,不管是和贵族们,士官生人,还和是苏维埃者们都一样,彻头彻尾的是人啊...他们有权利在这个尽管可能不那么尽善尽美的世界上活下去呀...母亲们随时都有可能失去儿子;妻子随时可能失去丈夫;孩子们则随时可能失去父亲...最不可理解的是,那些可爱的,热爱生活的,大字不识的哥萨克们,在“白军(帝制政权),红军(苏维埃政权),哥萨克队伍”这样的一个奇怪的三头天平之间来回摆动着。他们,如格利高里,也一度有过所谓的人生理想,有过明确的斗争目标,但都在这样一场残酷的战争中变得荡然无存,最后剩下的,不过是对自己生存的渴望和对自己家庭幸福生活的追求。政治在他们的心里,划上了句号。由于这些最朴素的追求,他们在那个三头的大天平上更迭着变成了战争不同方的“砝码”,却由于历史的无情,他们最终或死于不明不白之中,或活在无尽的恐怖回忆里。...;我喜欢格利高里,喜欢他的野性,他的不羁,更重要的,是他心中一直保持的那份坚定的“人性”...;我喜欢娜塔利亚,喜欢她的温顺,她对爱情无言的执着,更为她那颗容忍的心敬佩不已。...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写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他们的代表。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择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里。

肖洛霍夫用他那炎炎的南方色彩,为我们描绘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_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肖洛霍夫经历十四年创作了这部卷轶浩繁的史诗式长篇小说。小说发表后,肖洛霍夫声誉鹊起,并于1965年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同样宏大的构思,磅礴的气势;同样深厚的生活内涵;同样丰满多样的人物;同样生动感人的描写,使这两部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以上层人士眼光来叙说的史诗,那么《静静的顿河》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感受来体验的史诗。它残酷地剥开每一个英雄表面的粉饰,真实的告诉我们,在伟人们挥斥方遒时,将有多少悲剧发生,无论是历史前进的代价,还是无谓地牺牲。大地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此最底层的咆哮。

该书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书共分为四部,从1928年开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肖洛霍夫这部_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作文精选篇5

在秋天的下午阅读《静静的顿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阳台外清爽的蓝天,刹那间的心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顿河边上,我自己化身为头戴制帽脚蹬长靴的哥萨克,四下是如烟的大草原,耳畔响着哥萨克的古歌:“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装扮静静顿河的是年轻寡妇……”这是读者阅读的造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够与作者面对面,那么在两个人的对视里必定都是会意的微笑。

顿河之美在于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

哥萨克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通常扮演的是_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马,酒,_……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有时候又成为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犷的民族才于这些词汇连接在一起,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物和事物从开篇起,就像山巅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按照镜头构建法的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算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则是绚丽所彩气象万千的顿河风景画,从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朵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只有在俄罗斯民族那样宽广的土地上才能诞生这样的情感,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作家。一个蜷缩在城市胡同中作者永远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体会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远弄不懂,为什么有的作家会痴迷于描写高天上的流云和草地上的蝴蝶。

有人说过,老舍先生的《茶馆》有一点非常厉害,那就是剧中人物往往只有之言片语但读者却能从这片刻的出场中窥见此人的性格,肖洛霍夫同样具备这样的神来之笔,在顿河中有时候仅仅是一个简短的感叹,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速写。俄罗斯小说家一向是擅长对话描写,肖洛霍夫的《顿河》也不例外,在这里我想说到另一位俄罗斯作家妥斯脱耶夫斯基,与之相比较,妥斯脱耶夫斯基推理式的对话就显得拖沓和枯燥。肖洛霍夫出身乡村,对乡村俚语方言的运用,大量的哥萨克歌谣穿插其间,或悲或喜,信手拈来,神韵自成。因为作者的心属于那片土地,因为作者爱那片土地,所以,无需取巧,一切尽在掌握中。而读者应该感谢的除了肖洛霍夫,还有译者。王小波说,的文章是译文。我深以为然。我先后买过两个版本的《静静的顿河》,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显然不如漓江出版社这一版,漓江版的译者力冈,据说是翻译俄文的_,单从这本书的翻译上来看,_是肯定的。他译出了小说的神韵,也译出了哥萨克人的灵魂。

我一直认为,当小说脱离了土地,脱离作者所赖以生存的根基,脱离民族性,地域性,脱离了作者的本体性,那么,小说就已经死亡。一篇中国人的小说读起来像美国人写的,一个日本人的情感看上去更像一个印度人的,这这样的小说是失败的。人本小说根本上讲是对小说的背叛,一个人从降生时起,他就不可能没有国籍,没有地域性,对于一个中国作家来说,他(她)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人,泛人性论同样是对人性的亵渎。

美有内在统一的本质,又以千姿百态的表象展现出来,雨打芭蕉是美,金戈铁马也是美。当然,这取决于读者主观的审美情趣,审视一种风格的文字,宛如看风景,比如大漠黄沙,一个旅行者看到的是发自内心的赞叹:浩瀚、苍凉、雄浑等等,而一个生活在沙漠中的土著,必然抱怨自己所处的穷山恶水,这不是矛盾,只是观看者所用的角度不同。我姑且把自己当成一个顿河边上的旅行者。

诚然,《静静的顿河》一书使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在它获得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瑞典人也提到:“肖洛霍夫在艺术创作中并没有什么创新……现实主义这一手法,与后来的小说创作艺术出现的一些模式比显得简单而质朴……”我以为,小说的终极目的在于表现小说家想表现的思想,传达小说家想传达的观点,讲述小说家想讲述的故事。当小说最终产生了力量,使读者产生了共鸣,让作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创作这个小说所用的艺术手法就是成功的,就是胜利的,无所谓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小说是表达思想,宣泄情感,而不是买弄技巧,以金庸小说里的人物为例,黄药师武功的奇巧华丽可以成为大师,郭靖的敦厚凝重也可以自立一家。

现实主义过时了吗?没有,每一种现代主义离开了现实主义都会成为无根之水,成为空中楼阁。小说不是隐藏,不是让读者在迷宫里晕头转向,也不是让读者赞叹建筑迷宫者有多么高超的手艺,更不是小说家躲在斗室中的孤芳自赏。作为小说家任性的肆意妄为和心血来潮,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实验,这些实验令人尊敬,但到今天,没有一种小说手法的成就能够超越现实主义,也没有一种现代技巧能够构建起《顿河》这样一部宏大的哥萨克史诗。

瑞典老人们对《顿河》获得诺贝尔奖的决定时指出,“肖洛霍夫在描写俄罗斯人民生活中一个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在六十年代的前苏联,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处在那个时代那个国家中的作者,在那时,能够不娇柔不做作不掩饰,能够以正直的决心和正直的良心来描写真实的人性之美,站在与《日瓦戈医生》《古格拉群岛》的同等意义上,肖洛霍夫和《静静的顿河》理应获得读者更多的尊敬。

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传奇、风采、历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赖以表达的字符,在他的这些字符里所传达出来的,是那种最擅长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他不是从世界文学的潮流中,不是从书架上的字纸堆里,而是从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长葡萄的平原或积雪的高山之间获取灵感,获取文字的力量和决心,只有对土地的眷恋和心有所属,他的文字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和富有个性。

    相关文章

    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