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

| 诗琪2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希望这份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篇1)

我,一个路人,在一个急雨的清晨,观看了《七月与安生》这部电影。苍穹落下的冰凉液滴,似天空的泪,沾湿了我的眼。

十三岁那年,安生,她遇见了七月,这是她第一次见到七月。她们发生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一起洗澡。从陌生到熟悉,十三岁到十五岁,安生是七月的影子,七月是安生的影子。七月坚信,书上说的只要踩住一个人的影子,那人就永远不会离开的。

七月对安生说,我想和你在一起一辈子。安生说,她觉得一辈子太长了,我只想活到二十七岁。七月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而安生,却没有七月那么幸福。这也造就了她们的性格截然不同。她们很爱彼此。七月考上了一所好的大学。而安生,进了职业中学。用安生的话来讲,这正合她的意。周末,安生和七月去旅馆住。安生说,七月,疯等我出息了,我给你买套大房子,并且给你最爱的欧式大立柜。安生说哪里有七月哪里就是她的家。七月有了自己钟意的男孩子。叫,苏家明。七月很是幸福地说。于是,安生便去找到了苏家明,"喂,有个女孩子喜欢你,悠着点儿啊!"殊不知,这时的苏家明其实喜欢上了安生,他跟在安生后面。直到看见安生上了自己喜欢的男孩车上。安生不要苏家明说他们见过。图书馆里,七月亲了苏家明。她向他表白了。因为安生告诉七月喜欢一个人,就一定要主动。苏家明答应了。他们在一起了。周末,他们去一个山上的寺庙里许愿。七月走不动了,苏家明和安生在寺庙里,他把他自己脖子上的玉坠摘下来,送给了安生。这一切,七月都看在眼里。安生离开了乌江镇,去了北京。她想找到她心里深爱的那个男孩,那个帅气的吉他手。走后的四年,安生每天都在给七月写明信片。而这时的苏家明,却想要离开家乡,去外面闯闯。于是他去了北京。安生回来了。她们终究还是因为苏家明分开了。两年里,安生没有再给七月寄明信片。直到一天,在北京的苏家明看到了安生。而这时,七月也来到了北京。安生的男朋友在一次车祸时去世了。她住到了苏家明家。七月猛然看到,苏家明扶着喝醉的安生。她很心寒。怒火再次点燃,她们又一次吵架了。七月和苏家明要结婚了。结婚之前,七月对苏家明说,婚礼那天你不要来了,这样我才能名正言顺的离开。苏家明那天没有来。七月去流浪了,她要走安生的人生。而安生此时,也过着七月的人生。用七月的话讲"七月过着流浪的安生的人生,安生过着安稳的七月的人生。"安生写的一本小说,写的她与七月的故事。笔名:七月。故事的结尾,七月大出血,永远的离开了安生。而七月和苏家明当年的孩子,是由安生抚养。苏家明最后知道了一切。故事的结尾,安生说,我和七月注定要过截然不同的生活。她们的故事,很催泪。她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她们的命运,已被彼此改写。

我觉得,人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友情也好,爱情也罢。人生有一知己,足矣。重要的是看你是否真心相待。

雨慢慢地停了,天仿佛透亮起来了,仿佛是看完一场悲情电影后,只剩下滴水的屋檐。而现在,全世界都湿了,却唯独没有留给我温暖的一隅。

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篇2)

还记得第一次听到《七月与安生》这个名字,貌似是在中学的时候,那时年少青涩,只能看看书的内容。现在重温“经典”,有了不同的感触。

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的时候,是十三岁的时候。新生报到会上,一大堆排着队的陌生同学。是炎热的秋日午后,明亮的阳光照得人眼睛发花。突然一个女孩转过脸来对七月说,我们去操场转转吧。女孩的微笑很快乐。七月莫名其妙地就跟着她跑了。很久以后,七月对家明说,她和安生之间,她是一次被选择的结果。只是她心甘情愿。虽然对这种心甘情愿,她并不能做出更多的解释。我的名字叫七月。当安生问她的时候,七月对她说,那是她出生的月份。那一年的夏天非常炎热。对母亲来说,酷暑和难产是一次劫难。可是她给七月取了一个平淡的名字。就像世间的很多事物。人们并无方法从它寂静的表象上猜测到暗涌。比如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相遇。或者他们的离别。。。家明这个男人就是一人渣!我想这个应该是看过的人都毋庸置疑的一个事实。除了这个人渣,我不喜欢安生。我承认,安生那种敢爱敢做的精神是我欣赏的地方。但不是所有死了的人都是最可怜的。逝者死了解脱了自己,留给活着的人只有哀伤和愧疚,活着的人却要为她承受剩下的一切。为了成全家明和七月只是寻思理由中得一向,归根究底还是希望自己早点从这种混沌中解脱,而解脱的唯一办法就是死!她是死了一了百了了。可七月却要成天对着一个曾经背叛自己,而且让自己伤得很重的男人;可能还要面对那个被不负责任的母亲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孩子。每当看到这些,想起的又是那个曾经最好最好的朋友,这样的.心情该是多愧疚啊!所以,我认为整场“闹剧”,不是死了的安生最可怜,而是生不如死的七月……

一段情散了,就忘了吧!再美好的回忆也只是昨天。一段缘尽了,就算了吧!再多的挽留也只是强求。一段爱消失了,就消失吧!不然你又能怎样。握不住的流沙,干脆就扬了它!断了线的风筝让它飞,它需要天空,你也需要自由!

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篇3)

没看过小说,只是单就电影谈谈自己的感想。

你是世界上另外一个我

七月比安生要复杂。表面上七月是一个乖孩子,学校的三好学生,家里的乖宝宝,一切沿着既定轨迹走着。与安生成为好友也许是计划外的事,安生奔放叛逆,与七月格格不入。可是安生的洒脱自由,也是七月内心的羡慕。七月的内心一直住着一个安生。与安生的相遇是选择也是宿命。

安生流浪各地,七月跟着她的明信片走遍世界,却从不离开家乡,其中一个原因也许就是害怕自己真实的内心被激发而不可收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七月十分羡慕、甚至嫉妒安生。七月羡慕安生的忠于内心和胆大妄为。说实话,每个人心中都有叛逆的因子,其实大多数青春期的乖乖女多多少少羡慕过那些坏女孩,幻想过自己像他们一样抽烟喝酒打架,呼朋唤友,和不同的男孩子谈恋爱。但是大多是人没有遇到一个像安生一样的朋友。可是,想象总会被现实击碎,七月心中的安生尽管叛逆,却是真实的忠于自我的那个人。在两人同游上海的时候,七月知道原来安生这些年为了生存也曾放纵,她讨厌这样的安生,也讨厌当年逼走安生的那个自己。“我恨你,可是我也只有你。”无论他们如何相互伤害,永远会被紧紧绑在一起,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无法剥离。安生曾经替七月过她向往的生活,而七月就像安生心中完美的白月光。

把我的胳膊借你靠

安生,人不如其名,一点都不安生。学习不好、不听话、叛逆,没有家庭温暖的安生有自己的一层保护壳。遇到七月以前,安生是孤独的,遇到七月以后,安生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安生心中,七月是她唯一的朋友,甚至是亲人。所以在第一次从七月口中听到家明这个名字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以后七月不再是她一个人的七月,朋友的爱会被分走一大部分。她又一次感到了孤独、不安甚至是背叛和嫉妒。“我爱你,所以我不希望你去爱别人。”也许,安生从始至终都没有爱过家明,她只是不想让家明抢走七月。这无关性别,而是从没体会过亲情、友情的安生的一种独占心理,希望在七月心中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那个人。安生是个简单的人,但是她不傻。离开家,更多的是因为自己不想成为七月的敌人,也许她敏感地意识到了如果自己不离开,她和七月很可能貌合神离,最终形同陌路,而安生不愿意变成这样。所以她跟着一个合适的人,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开始了北漂生活。这段流浪的日子里,安生与七月一直相互通信,从明信片上知道对方的生活现状,也体会对方的、与自己截然不同的那个令人羡慕的人生。也许真的是距离产生美,再亲密的朋友之间也需要隔着一个安全距离,在明信片上的七月与安生仿佛回到十三岁初识得美好,带着对方去看一个不同的世界,这样一个人就可以同时拥有自己和对方的两个人生。当然,除了那句“问候家明”。安生真的是在关心家明吗?也不尽然吧。青春要是永远停留在十三岁该有多好。安生永远可以是七月最重要的那个唯一。

当然电影中还是有一些不合理得处理,但是也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一部值得回味思考的电影就可以列入好电影的范围。

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篇4)

在某个下雨的午后看了《七月与安生》。

现在边看着《寄生兽》边写着关于《七月与安生》的观后感。大概之前看过许多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于是脑海中自动形成类似的感受。当时边看着电影内心不断闪现过,心里住着安生却活成了七月,这句话。今天姐姐忽然找我聊天,聊了许多,聊得我泪流满面。她过成了自己最好的模样,却为了宽慰我假装说其实很羡慕我。然而聪明如我怎么可能相信,不过也竟不知父母已然到处宣泄我这个不孝女儿的不满~想要走而没有勇气出走的心情,一堆人劝我这样子挺好,人要懂得知足,另一部分人,对我无奈地摇摇头,你真的打算一辈子窝在小城?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最后姐姐说,我只是希望你能快乐~而我的想法无非是就这样一个人,不去奢望能遇到谁,也不去想能有什么后代,父母说你自私,那么就呆到为父母养老送终后,以一个自由之身,可以到处漂泊,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今天偶然联系的小伙伴又一直怂恿我。如果就这么一直呆着是非常安稳的固有阶层,如果出去闯荡,因为未知可能沦落也可能忽然改变,最怕的是,还有可能折腾了那么一大圈子,最后殊途同归。

只是,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呢?稳定的生活每天能够做点其他事情,然后工资特别低无法支撑自己的物欲,也就无法追求自己能追求的东西;还是每天忙到没有时间去做其他,但是有足够的资本可以做想做的事情?有点语无伦次...如果一开始就是一个目标明确的人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篇5)

这乍一看是个交换人生的故事,实际上讲的是一个双重人格的故事。

影片结尾处闪回的时候,大家发现,网络小说中的故事是扭曲过的,小时候砸安全警报的不是小太妹安生,而是内心躁动奔放的乖乖女七月。

《七月和安生》这部小说我并没有读过,但是老婆看完电影后告诉我,这个导演不错,原著没有这么好看,导演和编剧升华了这个故事。

这种故事并不新鲜,不过是两个女人之间的事情,但不同的观众会读出不同的体验,正如鲁迅先生说《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于《七月和安生》来说,宫斗党看见闺蜜为了一个男人相爱相杀,百合党看到了男人算什么,妹子之间才是真爱,对于在下这样的精神分裂者看来,这部电影就是个精神分裂者的双重人格表演。七月的代入感很强,因为我自己从小就是这样的孩子,在人前很乖,学习不错,听老师家长的话,对左青龙右白虎杀马特洗剪吹敬而远之,从来都是邻居家教孩子的榜样,其实内心却一直躁动不安,根本不想乖乖听大人的话,也想像那些所谓的“坏孩子”一样满天飞,也想胡作非为到处捣乱,那才是属于青春属于自由的世界啊。然而,却还得一直假装成乖乖仔,委屈着自己不断服从周围的眼光,服从父母的安排。就像片尾怀孕的七月和安生躺在一张床上说的话:“你根本不会装,装的最高境界就是像我这样,人都看不出我在装。”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和那个夹缝中的男孩子家明毫无关系,他只是七月和安生维系真爱的一根道具,如果从精神分裂双重人格的角度来看,为啥七月爱安生,安生爱七月,因为七月就是安生,安生就是七月,一个人最爱的当然就是自己啦。七月和安生,不过就是人生选择的问题,有句话俗话叫做:“宁可做了后悔,也不能后悔没做。”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会后悔的,在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们都会回想:“我当时要是下决心走那条路该多好!”七月和安生27岁之前的故事,大抵如此。七月一直装作乖乖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谈一个优秀靠谱的男朋友,按部就班不急不躁,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在小城镇和爹妈住在一起,无风无浪无波澜渡过一生,其实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白领女性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而安生却一直不安生,世界那么大,她要去看看,青春期的我们都有那样的心思,能从烟圈里看出哲学,能从烫发中看出诗意,能从纹身里看出才情,能从躁动的音乐中听出宇宙大爆炸的声音,我们以为那是天赋,其实只是无处发泄的冲动与荷尔蒙,只是无处安放的青春。其实这两种人完全可以是一个人,表面上文静安生,内心如七月蝉鸣,谁也不愿意一辈子就这样吧,谁也不愿意一辈子就过一种人生吧,居家小女人也会憧憬世界有多大,太妹浪荡女也会倦鸟思归还。安生是羡慕七月的,她也想着能够腹有诗书,她也想着能够安安静静地活着,有人疼有人爱,她也想着可以坐下来把别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都写成小说,最后七月消失了,她成了七月。

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甚至不是一个百合故事,而是一个人自恋自怜自卑自爱的故事。

最终不是七月过成了安生,也不是安生过成了七月,而是忽然间躁动不安的七月死了,只剩下浪子回头的安生。或者说——27岁的时候,一个人的前半生死了,开始了她的后半生。

    相关文章

    6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