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武汉同上一堂思政课致敬城市英雄直播观后感

| 徐球

2023武汉同上一堂思政课致敬城市英雄直播大家都想了解哪些信息呢?致敬城市英雄观后感新鲜出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武汉同上一堂思政课致敬城市英雄直播观后感10篇精选,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2023武汉同上一堂思政课致敬城市英雄直播观后感

2023武汉同上一堂思政课致敬城市英雄直播观后感【篇1】

2020年春节,家人提前预订了春节外出计划。可是1月19日起,一场突然爆发的疫情引起了我的关注,随着每天新闻里播报的湖北省、广东省疫情病例的增加,我想春节外出的计划泡汤了,除了些许失落,完全没有危机感,直到1月23日,武汉封城,国家启动一级响应,我才意识到这是一场中国和中国人民面对的大考。

每天醒来重要的事是看全国新增确诊、疑似和死亡病例数。每天发生的事都让我忍不住泪目:

一架包机就要降落武汉了,机上乘客全是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飞机降落前,乘务长例行开始广播:“我们的飞机就要开始下降了,今天你们不仅是天使,也是英雄,辛苦了……”说到最后,乘务长忽然哽咽:待你们完成任务,我们接你们回家!这次哽咽,不是工作失误,而是内心谢意和敬意的诚挚表达。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除夕驰援武汉,主动请缨担任顾问组组长,义无反顾地到疫情况爆发地,将人民的安安危放在心间,以宽阔的肩膀搭起共克时艰的战疫大旗,唱响了国有战敢担当的主旋律;73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与时间赛跑,与病魔直面较量,高强度推进疫苗研发;还有第一个吹响疫情警号的李文亮医生,虽被训诫仍然坚守岗位不幸感染失去生命。

那一个个由于长时间穿戴口罩、护目镜,导致脸颊、鼻翼、额头、耳朵皮肤破损,在皮肤破损处贴好纱布继续戴上口罩等防护用具进到隔离病房,还有那一双双因长久戴手套被捂到肿胀的双手,累到穿着防护服席地而睡……

从发现疫情到武汉零确诊病例,每一个为这场疫情付出的人都让我心生敬佩,我不是医护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不能站在疫情一线救死扶伤,冲锋陷阵;我不是科研人员,没有能力分离病毒,研制抑制病毒的药剂;我也不是商人,没法像那位浙商在海外买下口罩厂,低价售回国援助一线;但是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我要当一名志愿者,做我能做的事,做一个对社会、对中国有用的人。

我相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中国政府和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胜利的,因为通过这场疫情,我看到了中国的伟大,和中国人民对自己的祖国的深爱之情!

2023武汉同上一堂思政课致敬城市英雄直播观后感【篇2】

一天,无意间看了一眼日历,4月2日了,清明节就要到了。想到清明节,我不由地想到了那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的英雄董存瑞就是其中的一个。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形碉堡,右手猛地一下拉开了导火索。导火索咝咝地冒着白烟!一声巨响,天崩地裂,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董存瑞是多么伟大啊,为了减少牺牲,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解放全中国,他毅然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董存瑞只是比较有名的一位英雄,更多的是那些不知名的无名英雄!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不就是用这些烈士的生命换来的吗?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现在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吗?刚才在“民族魂”网站上献花留言,发现已有169万多人献过花,表达了对这些人民英雄的哀思和祝福,相信在那么多人的祝福之下,他们在天堂一定过得很好!

合上日历,我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地唱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向人民英雄们致敬!

2023武汉同上一堂思政课致敬城市英雄直播观后感【篇3】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特别的春节。没有往年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人们都躲在了家里,让原本热闹非凡的大街一下子空荡起来。

“新型冠状病毒”的形状像皇冠,传染性强、潜伏期短、危害性大,病毒的严重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就是因为它的闯入,让我们整个春节都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新闻里每时每刻都在播报着疫情防控情况。我不能出去和小伙伴们一起快乐地玩耍了,家人们也不能去探亲访友了。有时候我还会跟妈妈抱怨我都快憋疯了,而就在我们抱怨在家无聊的时候,却有一群可亲可敬的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不分昼夜地在前线为我们保驾护航。

我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他是一位84岁的老爷爷,这个年龄应该是在家安享晚年的,但他去不顾自身安危毅然走进了魔鬼藏匿的重灾区——武汉。妈妈给我看了他的一张照片,是钟爷爷在前往武汉的列车上对着电脑睡着了,他看起来是那么的疲惫,我留下了心疼的泪水。我想对钟爷爷说:“您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所有的中国人向您致敬!”

还有那些奋战在病毒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舍弃了和家人一起团聚的时光,与病毒争分夺秒对抗比赛,他们竭尽全力把病毒拦截在医院里,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当我在电视里看见一位阿姨摘下口罩,她的脸上、鼻子上都勒出了深深的血印,面部也变了形,让我有种说不出的心酸,我想对白衣天使说:“谢谢你们,你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在疫情发源地武汉,国家临时搭建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上,数万名建筑工人叔叔们正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在建设医院,就是为了让病毒感染者们都能住进病房,得到医治。看到他们熬红的双眼,看到他们如此辛劳,我又心疼、又感动,我想对工人叔叔说:“你们辛苦了!”

世界各地的友人们也向我们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为我们送来了口罩、防护服等物资,俄罗斯和我们一起研发疫苗,支援我们……社会各界人士捐钱捐物、出人出力共抗疫情,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人!而我作为一名小学生,现在能做的就是在家里不出门、勤洗手、常通风、强身体,不染病、不传病,保护好自己,不让家人操心,不给社会添乱,让我们也为抗战疫情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我相信只要大家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战胜病毒。让我们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致敬!让我们一起静待春暖花开!

2023武汉同上一堂思政课致敬城市英雄直播观后感【篇4】

被忽略,不起眼,但也不影响英雄的形象。

一株小草,一阵风吹来,摇摆不定。如此不起眼,怎会是英雄?它无言,只与其它小草,并排站着。瞧向别处,没有一片绿色,唯有这里是清新的绿。再朝里看去,原来这还是昆虫的天堂。虫儿们在绿色中欢笑游戏歌唱,如果没有这片新绿,又何来虫儿的嬉戏与寄居。看似微小的一株小草,它的责任就是立在这里,和其它小草一起,默默地奉献。它毫无怨言,尽情挥洒绿色的生命力量,它,微不足道,却是我心中的英雄。

一块小石头,它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但它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它成了一块铺路的小石子,而且被水泥沙浆牢牢地固定在这里。已经过了很久很久,它的'身子被磨平又踩裂,但它毫不在意,因为那是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它的任务就是躺在这里,和其它小石子一起。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无数双脚无数次地从上面踏过,疼痛是必然的,但追逐玩耍嬉戏时的欢笑它就很暖很满足了。正是这一块块小小的石头,身上肩负着重大永久的责任,奉献坚毅的心。它,微乎其微,却是我心中的英雄。

虽然________是英雄,虽然邱少云黄继光是英雄,虽然邓稼先霍金是英雄,但也不能掩盖这些默默无私的奉献者们,他们微小如同沙粒,但却能迸发出微小身躯里蕴含的巨大的生命力量,为身边的一切。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儿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花影果香里做叶的事业吧!

我心中的英雄,不起眼,但却令人震撼。

2023武汉同上一堂思政课致敬城市英雄直播观后感【篇5】

汉字和河南有很大的关系。以前,我去安阳参观文字博物馆时发现:不同年代的字不一样,而且字所写的地方也不一样:有刻在龟背上的,有写在丝帛上的,还有的写在竹简上……而为了让大家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河南卫视便举办了名为“汉字英雄”的节目。

“汉字英雄”的规则很简单:选手先站在一个特殊的“九宫格”上,它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在九宫格的上下左右各添加了一格。选手答对了,往前移一格;答错了,向左或向右平移一格。出了格就算失败,移到离评委最近的那格再答对题就赢了。题目都是出一个成语或一个词中的一个字让你写。

在众多过关选手中,一个9岁的哥哥最让我佩服:只要评委一出题,哥哥就立马能说出整个词的所有字的笔画数,然后写,还没有一个错的!评委高兴地说:“如果以后你进决赛,估计你直接就能得冠军!”我从评委的.口中还知道:中国有的汉字是分区域的,比如貂皮的“貂”字,因为貂是生活在寒冷北方的动物,而南方天气较热,所以南方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字。看到这里,我想到了,以前我去陕西游玩时,吃的“biangbiang面”的“biang”字,也只有当地人知道这个字。

看了这个节目,我想:我也要学好这博大精深的汉字,将来也成为一个“汉字英雄”!

2023武汉同上一堂思政课致敬城市英雄直播观后感【篇6】

今天,我们班出了个小英雄,他叫竺帅杰。为什么这样称呼他呢?因为他一天内为班级做了两件好事。

第二节下课时,我们班的舒熠天不小心把衣服甩到了电风扇上,讨厌的是电风扇已经破了。一个同学把电风扇打开想让衣服自己能被风吹下来,可是电风扇摇来摆去的,好可怕!万一整个电风扇都掉下来,那可怎么办呢?还是先关了电风扇吧。于是我们又拿来扫帚准备把衣服挑下来。可是更麻烦的是我们人小个子矮,拿起扫帚根本不能碰到衣服。我大声地说:“我们站到桌子上去试试吧!”话音刚落,竺帅杰就像跳高运动员一样轻松地跳到了课桌上。一个同学递给他一把扫帚,他接过扫帚往衣服上捅,还是太矮了!我们再在桌子上放椅子,这下肯定能够得着了。果然,竺帅杰往椅子上一站,伸出手就拿到了衣服,真轻松。周围的同学都欢呼起来,有的还拿起了自己喝水用的瓶子当作话筒,学着记者的样子跑过去准备采访竺帅杰呢!可竺帅杰倒好,他回到座位上当作什么也没发生似的,居然津津有味地吃起饼干来了。

正在这时,房嘉露又大叫起来:“卫生橱的.门破了!”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了。竺帅杰扔下饼干连忙跑到卫生橱前,仔细地看了看,原来是门上的一颗镙丝钉掉了。竺帅杰趴在地上找那颗钉子。我在一旁暗暗地想:那么小的钉子能找到吗?除非你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可是不一会儿,竺帅杰真得找到了那颗钉子。后面发生的事,相信你一定猜得到了吧!

这就是我们班真正的小英雄竺帅杰。

2023武汉同上一堂思政课致敬城市英雄直播观后感【篇7】

女子为何红颜多薄命,为何蛊君惑世人,为何从古至今只有男子才能受人传颂,为何女子就不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女人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吗?不,我们女子照样能站在世界的顶端,照样能在社会上占据一片领地!

脑海中似乎根深蒂固着当年的错误思想,这种思想让我们女子只有禁锢在腐朽的世界,并从未更改过。而现在已经是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不再需要“女子无才便是德”,我们需要的是“巾帼英雄倾国城”!历史中的'女伟人也更是不少,文学博雅的诗人李清照,清正廉洁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倾国倾城的女将军花木兰,这些难道不是我们女子的榜样吗?

我们应该抛开那些腐坏的思想铠甲,用最先进的知识,用最细腻的心,用最坚定的信念来武装自己。记得在史书上的,一幕幕悲惨的画面,我不愿历史的悲剧会再次映照在如今的新世纪银幕中,就算不为了谁,只为了我们自己不再重演前人的失败,我们要创新,走出女子成功的路,欣赏女子自信的努力,开创女子美丽的世界。

我们只有继续无名,继续默默,继续原来荒唐的想法吗?不,女子照样可以胸怀着伟大理想,为社会,为祖国,为世界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力。

女子照样倾国倾城,照样可歌可泣,照样盖世英雄。

2023武汉同上一堂思政课致敬城市英雄直播观后感【篇8】

一个这样的战士,一定很小吧?的确!它是一个纳米般大小的机器人,头大身小,腰身像根麻杆,头是方形的,脚就是仿照蜘蛛的样子,站立更平稳。

为什么头大了?因为计算机就在里面!因此是重点保护部位,无论病毒怎样进攻,也打不破。头上也有三种功能:一,头顶上有个引诱器,病毒会像磁铁一样被吸过去,然后慢慢再解决;二,两旁有一双长长的、灵活的吸盘大手,哪个病毒经过,立刻会被抓住,然后被当球耍,但最后还是逃不过死的命运,使劲向下一摔就成了肉饼;三,这个就厉害了,头的下边有一双大夹子,夹住病毒后,一个圆点就会瞄准它,并射出炽热的'激光。没错!激光武器!但它身上所装备的激光对人体没有伤害。对了,头上正中间有一只巨大的高清摄像头,是由三个戴VR的操控人员操控。

那它用什么来补充能量呢?在出发之前,机器人会在一个药丸里充好50格电,随药丸进入人体,然后出来,每一小时耗3格电,够用了就排出体外。这是一次性机器人,用了一次就不能再用。为什么?你想想,要是再吞进去,病人有可能尝到一股屎味儿……这就是它唯一的缺点:贵。真的,一个这样的机器人要多少钱啊,更何况是纳米!这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估计只有马云才能一天来一次吧!

目前,也就只能这样了。

2023武汉同上一堂思政课致敬城市英雄直播观后感【篇9】

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谱写的彪炳千古的壮丽诗篇;是世世代代中华儿女赤胆忠心保家卫国的决心;是《光辉的旗帜》一书中革命先烈的生命历程。

在《光辉的旗帜》一书中,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滂沱走泥丸”的____;有“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的傅庚辰;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的艾青;有“只要人人献出爱,芸芸众生无仇家”的雷锋。他们虽然已经离开多年,但好像仍然行走在我们身边———不朽的精神是一座座耸立的丰碑引领我们前进。

看!英雄的王二小——为了保护八路军机智勇敢地诱骗敌人,从而失去了年幼的'生命。他把自己的热血洒在了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上。

听!“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是人们对无悔殉国的左权的最恰当的评价。年仅三十七岁的他在突围转移时壮烈殉国。他不屈不挠的双眸闪烁着希望之光,成为我们头上永恒的启明星。

瞧!在大街上,在阳光下,处处都有雷锋的足迹。他在风雨中给大嫂披上自己的雨衣;在车上给老人、孩子让座……他曾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些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他的作为感染了每一个人,让我们懂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架起了新中国的桥梁。他们为圆明园的废墟打上最终的句号;给虎门炮台的悲壮交响行一次庄严的敬礼;使九龙壁图腾的壮飞抹一笔点睛的亮色。

胜利和进步的曙光就在前方。让我们把一座座丰碑永驻心间,让一面面旗帜飘扬在身旁,将一个个动人的事迹传承下去。

2023武汉同上一堂思政课致敬城市英雄直播观后感【篇10】

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一粒米变成饭,来的不容易!”吃饭要吃干净,不能浪费粮食。也经常听爷爷奶奶说以前的人吃不饱饭、饿肚子的故事,就觉得有点太不可si议了。而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住在城市、远离农村,从不缺衣少食,更不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

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或许有人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而我想到的却是把双脚浸泡在稻田里,把功劳写在大地上,把稻香留给人们、解决一个国家14亿人吃饭问题的大功臣!他不是明星,而是我心中的巨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

5月22日下午,我在电视上看到了袁隆平爷爷逝世的噩耗。看到新闻的那一刻,竟忍不住鼻头一酸,眼圈瞬间变红。我感到非常难过,德高望重的院士袁隆平爷爷还是离开了我们。

袁隆平爷爷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他曾说过:“搞研究的人就不怕失败,怕失败的人就不要搞研究。”他一直秉持着自己的理念,本该颐养天年的袁爷爷却依然坚持在科研的第一线,____,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视频回顾着袁隆平爷爷的生平事迹,袁爷爷还说过:“我有两个梦,一个梦就是高产、更高产,就是‘禾下乘凉梦’,这是真正做到的梦,在我们高产杂交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就是杂交稻走出国门,覆盖全球,让杂交稻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看完袁爷爷的事迹,我非常震撼,感触颇深。91岁高龄的袁爷爷还在努力地去实现梦想,而正直年少的'我们还以何理由不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呢?

他从不言败的精神、乐观积极的态度、纯朴高尚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数十亿中国人民心中的神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袁隆平爷爷我们会永远记得您,您是我们子孙后代永远不会忘怀的大英雄。

    相关文章

    69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