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500字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500字,希望这份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500字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500字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500字(精选篇1)
“朗读亭是我特别喜欢的设置。当初我们创意是希望能够让普通人也慢慢地开始接受有这样一种传递感情的一种手段。其实朗读真的应该像唱歌说话一样,我们有时候可以用这种方式借文传情。”正如最近爆红的节目《朗读者》的制作人董卿的初衷一样,朗读亭是带着《朗读者》节目的使命,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距离,走近每个朗读者的身边,将一段六十分钟的客厅文化转变为一场2017最具热点的全民文化活动。它的推出旨在让各行各业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里稍作暂停,走进“朗读亭”朗读名篇片段,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心中最想表达的情愫,用发至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人生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作为《朗读者》节目播出后抵达的第一个城市,朗读亭在杭州迅速成为爆款,将杭州人民的朗读热情全数激发,引得媒体争相报道。浙江大学微信号发布关于朗读亭的文章也瞬间突破100000+的阅读量,可见朗读亭的备受追捧。
京杭运河畔,是朗读亭在杭州的第一站,一位大爷在亭前挥毫写意,洋洋洒洒写下“朗读亭”三个大字,引发路人围观。紧接着,朗读亭来到第二站杭州市图书馆,穿戏服的女子、外国留学生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朗读亭前驻足,其中,75岁的王佩英奶奶朗读了病床上老伴写的情书,走出亭子时,她泪流满面,在场的众人也纷纷为之动容。
前日,朗读亭移动到浙江大学站。这是朗读亭到杭州的第五天,当天寒风冷雨的恶劣天气状况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朗读亭的热度。源源不断的人撑着伞来到朗读亭前排队,仅从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朗读亭就已倾听了80多位朗读者的故事。他们中有浙大的学子,也有特地赶来的中、小学生,还有不同职业的人、不同年龄的人都聚集在这小小的朗读亭周围,渴望朗读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原定晚上十点的录制,也到接近零点时才录完最后一个朗读者。
一天下来,朗读亭已经收录了超过170位朗读者的朗读片段,连节目组的导演和摄像,都被杭州人民的这股热情和毅力吓到,表示:“今天我看到好多教授学者进亭子朗读,这种状况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很多人在冷风里排了几小时队,脸上还是笑呵呵的,这在别的城市也难以想象,没想到,杭州人为了朗读这件事,这么有恒心,有耐力。
杭州朗读亭在哪里?本周末,朗读亭将会移动到浙江图书馆。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人走进朗读亭,在其中朗读出自己的故事。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500字(精选篇2)
《朗读者》第十二期的大家们对青春有各自的见解,我觉得很简单,青春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出发。
只要心中有梦,有目标就应该出发。当我发现儿子内心里有一种憧憬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处在十七八岁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正青春年龄了。我在后悔的同时也为儿子作出了一个决定:“放下应考的书本,放弃你不喜欢的工作,出发吧。”儿子听到这样的话,我明显感到他的两种思想在打架。一方面他向我喊着:“妈,我已经25岁了呀,我不是十七八岁呀,更何况我没有上艺校,你知道每年全国毕业的艺校生有多少吗?”另一方面我发现儿子开始注意看电影了,开始浏览一些专业知识了。我的脑子里不停地闪现出儿子曾经给我描述的初中演课本剧的情景,耳畔不停地响起儿子曾经给我学过的老师的话。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开讲啦》不同凡响的两个人,他们的话让我坚定了信心,敦促我的儿子买下了那张车票。我每每在回忆这些话的时候,总是庆幸自己按时收看了这么重要的节目。今天我当然要重温一下了,余秋雨说:“去寻找远方的自己。”李稻葵说:“丢掉选择,义无反顾。”就这样,儿子的第一次出发,没有经过修炼,没有做任何准备,只有手里攥着的那张车票。现在我再回想儿子当时说的话,他的胆怯,他的忧虑,我很能理解,因为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在这张白纸上画上怎样的图画。现在,尽管每次我进行联想的时候,总要吵自己:“你是普通人,你的儿子现在虽然能写稿子,能策划,能执导晚会,这和大导演李安相比还有十万八千里呀,你怎么敢往一块儿套呢?”心里这样数落着自己,还是挡不住要想。李安学成很长时间没有事做,当他要去学习一技之长准备养家糊口的时候,他的太太阻止了他,告诫他要去做自己梦想中的事。我很庆幸,是我让儿子踏上了寻找梦的道路,是我让儿子去为自己的梦想去搏击,我让儿子的人生没有遗憾。
今天是2017年5月9号,儿子又出发了。今天儿子手里攥着的这张车票,与三年前的那一张一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正像17岁的王源说的那样:“青春需要修炼,通过修炼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儿子现在的说法和三年前完全不一样了,他这样评价自己这次的离开:“我在这里把该学的东西都学到手了,这里不适合我了,我就要离开。”内心已经充盈了,羽毛已经丰满了,底气就显得十足。
很少出现在朋友圈里的儿子,昨天在朋友圈里说话了:“感谢这一站遇到的每个人!”一向低调的儿子仅仅附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公司大楼的正面,另一张是几句话:
向前走就这么走
就算你被给过什么
向前走就这么走
就算你被夺走什么
向前走就这么走
就算你会错过什么
——平凡之路
虽然儿子故意说的很轻松:“妈妈,不用担心,我一个人拉起箱子,背上书包就走了。”想到儿子向下一站出发的时候,没有告别,没有爸妈送行,心酸的`同时给儿子附上了几句话:“儿子,说的好!这是你人生的宝贵一站,多拍几张,和同事朋友拍一些照片,记住它,记住他们,记住你在这里成长的点点滴滴吧!”尽管唠叨吧,因为这时候,也许妈妈的话能够抚慰儿子那颗孤独的心,惆怅的心,伤感的心。
亲爱的儿子,尽管不知道下一站的风景怎样,尽管不知道下一站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曲折与挑战,你敢于尊从内心,敢于打起行囊,勇敢前行,用你们的话说:“儿子,棒棒哒!”
出发吧,儿子,无限风光在险峰!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500字(精选篇3)
央视综合频道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首播,首次担任制片人的董卿和她的团队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节目,看到节目受到广泛好评,她与团队高兴地欢呼起来,并将欢呼声通过总导演田梅的微信发到了媒体群里。之后,董卿在微信群里接受了来自全国数十家媒体记者的群访,回答大家关注的话题。
是什么契机,想到要制作这样一档文化节目?对于这个问题,董卿回答说:“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应该扛起文化大旗,承担文化传播的职责和使命,再加上我自己对文学很感兴趣,而且对人也感兴趣,《朗读者》其实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结合在一起。”
《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受到好评如潮,是否意味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春天来了?董卿认为,这是风向标,让大家看到在真人秀或纯综艺节目霸屏的今天,还可以有更高的要求。
至于娱乐化氛围很重的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应该怎么突围?董卿回答说:“我们期待着整个社会大的环境有所改善。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是尽我们所能去做情感的共鸣,唤起大家对文学的认知和最温柔的一种记忆。”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节目组收到了很多反馈,一些观众关注到片尾曲是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的演唱,感觉这是意外之喜。另外还有观众发现了有趣的细节,通过濮存昕的朗读才知道,原来老舍不念老舍(shě)而是念老舍(shè)。导演娄乃鸣评价说:“用两个字儿来形容第一观感‘惊了’。完全没有套路的一个节目,在不经意间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500字(精选篇4)
5月6日晚,《朗读者》即将迎来本季的最后一期节目。在这场以“青春”为主题的朗读中,翻译家屠岸、歌手老狼、导演冯小刚、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青春偶像王源等嘉宾将共同现身与大家一起致敬青春。
王源:把成名曲当儿歌唱
《朗读者》这一季的最后一个主题词是--青春。节目中,17岁的“最青春”朗读者、tfboys成员王源将亮相,讲述自己青春进行时的尴尬。节目中,王源坦言自己的成名作《青春修炼手册》原名其实叫《正太修炼手册》,而且唱的时候他完全不懂歌词的意思,他说,“因为当时还是小孩,就当作儿歌来唱。”如今,17岁的王源已经学会处理学习与工作、个人生活与公众形象等很多问题,但在刚刚出道时还是孩子的他,在网络上被不少人攻击,为了发泄他只能关起门来对着空气“回骂”。他将朗诵什么来回望这些过去的烦恼呢?
冯小刚:《红楼梦》曾是童年阴影
作为中国内地最具代表性的导演,冯小刚在中国的群众基础可谓深厚。关于电影,冯小刚也有着自己的青春故事。出生在北京大院里的冯小刚来说,大院礼堂,是承载了无数青春记忆的地方。冯小刚至今还记得自己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戏曲版《红楼梦》,年幼的他还不理解电影中穿着古装的人在干什么说什么,只觉得十分害怕,甚至看到一半就落荒而逃,于是《红楼梦》也在他童年的心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郎平:奥运会靠流泪释放压力
里约奥运会后,不少媒体报道了郎平为新一代女排主攻手朱婷缓解压力的细节,而在32年前,同样是主攻得分手的郎平,承受的压力丝毫不弱于朱婷。节目中,谈起这段经历,郎平坦言:“当年的比赛规则还不同,如果主攻一旦发挥不好就失误率很高,所以压力很大,也不敢找队友说,一说大家压力都挺大,所以我那时候去找袁导聊,聊得流眼泪,我是一个特别爱哭的人。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500字(精选篇5)
我有一个非同一般的父亲。
观看了《朗读者》第七期以后,我感触颇深。尤其是对惠英红的父亲印象深刻,可能是缘于我们的父亲很相像吧。
在我的记忆里,总有那么一道背影,笨拙、沉默、不善言谈。毫无疑问,他——就是我的爸爸。爸爸是个不太会表达爱的人,但是他给我留下的记忆,总是有温度的。
小时候,我对他的记忆是淡薄的。他几乎从未管过我,他和妈妈都是双职工,只是下班回家了才抱抱我,给我洗衣服,给我买许多好吃的,但是陪我的时间却很短暂,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所以,我对他的印象很少,很模糊,也很陌生。依稀记得,他很高大。
懂事之后我一直和父母生活,他上班总是很忙,不太见得到他。他只要一回家就会先将我抱在怀里,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看着我。我紧紧地盯着他的大眼睛,希望从中看到些什么。在那清澈的眼眸里,有着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爱意,可惜,他不会表达。只是将我的小脸贴在他的大脸上,感受我的温度。他只会抱抱我,因为对他的爱让我无限眷恋他怀抱的温度。又到了分离时刻,他提着沉重的大背包,在我和妈妈的注视下登上了火车,他很刻意地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冲我和妈妈摆了摆手,意思是他要走了,让我和妈妈多保重。我失落地低下头冲他大喊:“一定要走吗?”他苦涩地笑了笑,笑容充满了无奈,然后点了点头。我眼中尽是失望,充满不舍地看着他,冲他挥了挥手,他落寞的目光定格在我的记忆中……火车“呜呜”开动了,带走了爸爸,也带走了属于我的爱。
现在爸爸在家的时间多了,调动到了离家近的车站工作,只为方便照顾我。我别提多高兴了。可是随着我渐渐长大,和他的共同语言愈来愈少,每天不过问的是些琐碎的小事,他也逐渐变得更加沉默,两个人的关系越发淡了。我伏案写作业时悄悄观察他,哎!岁月不饶人,丝丝白发已向我说明了一切,他仿佛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位垂暮的老人,而他望向我的目光,永远是慈爱的。是的,他还是爱我的,只是爱得有些笨拙。
是的,我的确有一个非同一般的父亲,可他也同其他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女。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唯有父亲那慈爱的目光永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