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

| 小姚2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希望这份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优秀3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品读文章铿锵有力、大气磅礴

的语言。培养正确、流利、 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2、过程与方法:

情境导入法,诵读教学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文章对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颂,对中华民族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颂。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品读文章铿锵有力、大气磅礴的语言。培养正确、流利、 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难点:

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安塞腰鼓》视频,学生谈感受。

2、安塞腰鼓简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初步感知

(1)、听读课文,标出你认为难以认读的字词。

(2)、生字词学习。

(3)、请根据文中描述,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

这是一场 的安塞腰鼓!(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

2、梳理脉络

(1)文中有一个标志性的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是内容和结构上的核心句,也是全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亢的句子,请找出来,体会它的作用。

(2)教师引导体会它的作用。

(3)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叠加的方式来读,(第一组读第一句,第二组读第二句 ………. )要读出气势。

三、朗读、品味

1、教师指导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全文语速、语调的变化。

3、精读5---13段

(1)本文段突出地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同学朗读本文段的排比句,要求读准重音,读出节奏、气势。

四、把握背景,升华主旨

1、作者只是为了赞美腰鼓的力量吗?换做江南的后生来打鼓能打出这种气势吗?

2、学生齐读19---21段

3、文中提到多水的江南,与安塞腰鼓有什么关系?

4、结束语

5、全班大声朗读宣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好一个安塞腰鼓!”

五、作业设计

1、背诵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摘抄在笔记本上。

2、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晨跑、合唱或运动会时的场面。

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安塞人的粗犷、豪放的性格和他们身上那种活跃和强盛的生命力。

4、感受文本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 观看录像,再次感受安塞腰鼓火烈的舞蹈场面

1、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播放一段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这段视频展示了什么?(安塞腰鼓,)怎样的安塞腰鼓?(豪放、火烈)

2、是啊,好一个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让我们翻开课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那豪放、火烈的舞蹈场面。(感情朗读第6节,引读第7、8小节)

二、 感受鼓声的气壮山河

1、现在让我们把摄像机的镜头再次对准安塞腰鼓的表演。

出示句子: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默读)这部分内容写了什么?( 鼓声,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 )你觉得这鼓声怎么样?( )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学生读句子、说理解)

4、小结:这是一种能让高山挺拔,让大河咆哮的声音,这声音气壮山河。(板书:气壮山河)

这是一种能让观众心情激荡、热血沸腾的声音。

5、让我们的心也随着这激越的鼓点响起来吧!(感情朗读第9、10小节)

6、引读:难怪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

三、 感受后生的生命强盛和黄土高原的广袤坚实

1、 同学们,让我们再睁大眼睛仔细看看这些捶鼓的后生吧, 这些黄土高原的后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放声自读第12、13小节,尝试用文中的词语来

概括这些后生的特点(元气淋漓、奇伟磅礴、生命强盛、活跃)

2、 文中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他们身上有着强盛的生命力?(板书:人 生命强盛)

① 学生读文找出句子:出示(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② 这“有力的搏击”如同斗虎一样,有着强健的风姿,这“急速地搏击”如同 骤雨一样,这“大起大落的搏击” 同百十块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 ,狂舞在你面前,一种强盛的生命力正从这搏击中喷薄而出。

③ 你们还想让自己的视觉和听觉再获得一次享受吗?(观看视频片段) ④ 这种搏击犹如奔腾的骏马在原野上驰骋,又如汹涌的巨浪撞击着海岸! 这种搏击力度强劲,令人有震撼之感,这种搏击燃烧着激情,令人有烧灼之感,这种搏击气势磅礴,令人有威逼之感。

2、把这种活跃和强盛的生命力读出来。指名读→评价→指名读→齐读

(评价:你已经把那种活跃、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来了,但力量还不够,你可以通过调整语速来增强这种力度。再试试?)

3、朗读这些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后生们那粗犷、豪放的性格和活跃、强盛的生命力,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表现的呢?(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能让我们感受到文章节奏之美,韵律之美,朗读起来能增强气势,更好的突出腰鼓舞的恢宏气势), (再读这两个句子,读出节奏、气势 。)

( 在我们的阅读中或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句子:

出示:1、“诺曼底”号就要沉了,船上的那女老少都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乱得不可开交。

2、) 学生填空,然后朗读,感受)

4、让我们再次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朗读句子)

5、引读“它使你————它使你————”

8、你从这“农民衣着”“红豆角,老南瓜”看出了什么?(土地的贫瘠,环境的恶劣 生活的贫穷 )

出示资料:安塞县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鄂尔多斯盆地边缘,位于陕西省北部,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川道狭长。由于降水量少,干旱成了黄土高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播放图片)

9、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然而,正是这贫瘠的土地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这是一个广袤、坚实的土地,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因此,作者要由衷地赞颂————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板书:地 广袤 坚实)

10、捧起书,让我们再次感受安塞小伙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强盛的生命活力和黄土高原那坚强博大的胸怀。

四、感受舞姿的变幻,希望的天地

1、是啊,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出示图片和文字:(教师范读)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

2、自由大声地朗读这部分内容,你认为这部分内容写了什么?(舞姿 怎样的舞姿? )

他们把这广袤的高原当做舞台,尽情的搏击,此时,鼓、人、地 已经完融为一体,这是一种艺术,一种充满力量的艺术,一种充满了变幻的艺术,一种充满了希望的艺术。这就是安塞腰鼓!因此,作者

2安塞腰鼓教案3会高声赞叹————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3、观看这种表演,朗读这些文字,都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啊。同学们,这种机会我们怎能错过呢?捧起书来!感情朗读第15节。

4、这种充满了奇伟磅礴的能量的搏击,这种不断变幻的舞姿会给你怎样的遐想?( )

(是啊,虽然现在的大西北依然经济落后,但是我们从这气壮山河的安塞腰鼓声中,从这些充满生命活力的后生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力量!看到了奋斗的精神,相信那片响彻着隆隆鼓声的黄土地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大放异彩。(补充资料:图片:西部大开发十年,黄土高原的发展日新月异。10年来,安塞县紧紧抓住

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建设美好安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黄土高原,这是一个多姿的舞台,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天地。(板书:多姿的舞台 希望的天地)(播放安塞腰鼓音乐)

5、补充资料: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5月,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143团的安塞腰鼓图片资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参加在成都举行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我们相信,安塞腰鼓总有一天会被真正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的名录,安塞的明天一定会更辉煌!

五、作业

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篇3】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教学难点: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

媒体设计:1.腰鼓表演的片断。

2.课文朗读录音。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安塞,位于陕北高原,那里的腰鼓历史悠久,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人们在欢度节日、庆祝丰收的时候都要演出腰鼓助兴。腰鼓手们由青年农民组成,在表演时,穿着古代将士的便服,或黄或红包头,素色衣服,显得整齐壮观。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可由几人或几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

特别是1992年北京亚运会上一展风采,便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 今天,你们想不想领略它的风采?感受它的魅力?

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片段后,学生谈感受。引入刘成章的《安塞腰鼓》。

二、检查预习。

联系课文,体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忘情:不能节制自己的感情。

狂舞:纵情的跳舞。

闪射:闪耀,放出(光芒)

火烈:像火一样热烈。

亢奋(kàng):极度兴奋。

晦暗(huì):昏暗,不明显。

羁绊(jī bàn):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碰撞:运动着的物体与别的物体突然接触。

搏击:奋力斗争和冲击。

烧灼(zhuó):烧、烫,使受伤。

奔突:横冲直撞;奔弛。

辐射(fú):从中心向各个方面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翻飞: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

淋漓(lín lí ):①形容湿淋淋往下滴。②形容畅快。

三、朗读、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用“ ——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是文中内容。

(明确:“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就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2.师生齐读:

(1)(1——4)一女,轻缓陈述。

(2)(5——7中“狂舞中你的面前”)一男,短促有力。

(3)(第七节中“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男女轮读,急速高昂。

(4)(第7节末句——8节)男齐,深情赞颂。

(5)(9——11)女齐,抒情而变短促再变一字一顿。

(6)(12节)男齐,急促有力。

(7)(13节)男女齐,慢、顿、响,重音在“好”。

(8)(14节)女齐,常速。

(9)(15节)男齐,常速。

(10)(16节)女齐,常速。

(11)(17节)男女齐,低缓,重音在“好”。

(12)(18节)男女齐,有力赞美。

(13)(19——21)女齐,深情,中速。

(14)(22节)男女齐,渐高。

(15)(23节)女齐,抒情。

(16)(24节)男女齐,有力短促。

(17)(25——27)男女轮读,重音在“愈捶愈烈”。

(18)(28——30)一女,轻缓。

3.划分结构:(文章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可分成三大部分。) 一(1——4)安静的腰鼓。

二(5——12)激昂的腰鼓。

三(28——30)静寂的腰鼓。

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分别从4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这4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①(5——13)宏伟的场面。

②(14——17)雄壮的声响。

③(18——22)击鼓的后生。

④(23——27)奇丽的舞姿。

4.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美点比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

①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②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有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③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

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

⑤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四.朗读、品味。

1、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①让学生齐读第6段。

②教师示读(将大家刚读的内容改成另一种文学式样——诗)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③学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的内容。

愈捶愈烈

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

思绪中不存在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

痛苦和欢乐

生活和梦幻

摆脱和追求

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

交织!

旋转!

凝聚!

奔突!

辐射!

翻飞!

升华!

④分小组反复替换朗读。

2、评点式朗读,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师: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为了表现生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挣开闭塞的雄浑粗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合谐。我们重点品读一个片断,感受作者是怎样造成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排山倒气势来与所要歌颂的生命力量相辅相成的。

    相关文章

    4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