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

| 育祥

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以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是优质教学的必要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篇1)

教材分析

地球表面,在大气圈和水圈之下,便是地球的固体外壳—地壳。地壳表面不是一个平坦的表面,而是具有很大的高低起伏,地表形态多样,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在宏观上,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海陆分布,即有高起的大陆和深渊的海底。

本节内容总体分两部分,一是可感知的陆地和海底地貌;另一部分是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大陆漂移说与板块学说。

教材中选用了6幅插图,图5-6揭示了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关系;图5-7陆地地貌示意图,增强学生对四种地貌的感性认识;图-5-8勾勒了海底地貌的概况;图5-9、10展示非洲、南美洲的轮廓形态,推出大陆漂移的设想;图5-11表示大陆板块的划分、运动。教师在授课时应引导学生关注、运用课本插图,增进理解。

教法指导

一、授课的思路与方法

1、本节教材在教学中应注意海平面与基准面的区别,板块运动学说与大陆漂移学说的区别,如有条件,在教学中可播放“地球表面形态”的教学录像,使学生直接地感受地球表面的'形态,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程度。

2、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察学校附近地貌,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初步学会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判断与计算。

2.了解陆地地貌的五种基本类型及主要特征。

(二)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兴趣和探索精神及热爱科学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陆地地貌的五种基本类型及特征。

2.教学难点:海拔与相对高度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准备

1.海拔与相对高度的示意挂图或投影片。

2.“地貌类型”挂图或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开始前,先播放“地球表面形态”教学录像或投影片,如无条件,可用“地形地球仪”替代。然后教师提问,我们在地球表面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表面积有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表面有一个固体外壳,称为地壳。地壳的平均厚度有17千米。地壳有一个很不平坦的表面,具有很大的高低起伏。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有海陆分布,有陆地和海洋,即高起的大陆和深渊的海底。而且陆地表面和海洋底部的形态多样,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如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地球最低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那么,地球表面高低不平,如何在地图上表示这种高低起伏的地貌呢?今天我们学习“地球表面的形态”这一节课,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教师用投影仪或地理光盘出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课本图5-6),讲授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

1.海拔:表示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教师在讲授时应注意:

(1)我国将青岛(黄岛)附近的黄海海平面作为海拔的基准面。

(2)向学生讲明一般地图上所表示的高度多为海拔高度。

(3)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a)与(b)的相对高度=(a)的海拔高度-(b)的海拔高度。

(二)陆地地貌

教师提问:课余时间我们观察学校附近地貌,请学生回答学校附近有那些地貌类型。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貌,陆地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类。教师出示五种地貌的示意图投影片或地理光盘,讲解地貌特征。

1.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也比较大,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

2.丘陵: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3.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4.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内部相对高度较小,范围比较大。周围常有明显的坡度(高原与平原的区别,主要是高原海拔较高;与山地的区别主要是高原内部地面比较平坦)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周围是山地或高原,中间是平地或丘陵。

五、板书设计

1、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一)地壳 2、平均厚度17千米。

3、大部分是海洋,小部分是陆地。

1、海拔表示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

(二)海拔与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2、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1、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坡度较陡。

2、丘陵: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三)陆地地貌 3、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坦,起伏很小。

4、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内部相对高度较小,范围大。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六、习题解析

1.随堂练习

(1)地球表面有一层 ,它的总表面积约平方千米,其中大部分是 ,小部分是______。

(2)如果你学校所在地的海拔是150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相对高度是 ______米。

(3)将下列地貌类型和地貌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A)平原 ①地势起伏,坡度较缓

(B)丘陵 ②宽广低平,起伏很小

(C)高原 ③峰峦高耸,沟谷幽深

(D)山地 ④海拔高,起伏小

(E)盆地 ⑤四周高,中间低

(4)马里亚纳海沟为世界最深的海沟,海拔为-11034米,珠穆朗玛峰为世界最高峰,海拔为8848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2.课后作业

(5)我国海拔高度的衡量标准是: ( )

(A)东海海平面 (B)黄海海平面

(C)渤海海平面 (D)南海海平面

(6)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差别在于 ( )

(A)相对高度较小 (B)相对高度较大

(C)海拔高低不同 (D)高低起伏不同

(7)海拔高而相对高度小的广阔地区是 ( )

(A)平原地区 (B)丘陵地区

(C)山地 (D)高原

(8)观察学校附近的地貌形态,判断它们属于哪种类型,简要描述该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

3.参考答案

(1)地壳 5.1亿 海洋 陆地 (2)8698米(3)(A) ② (B) ① (C) ④ (D) ③ (E) ⑤(4)19882米 (5)(B) (6)(C) (7)(D) (8)略

4.简要分析

(2)海拔是表示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学生在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来进行相对高度的计算,其计算方法则为两地的相对高度是两个地点海拔的差值。

(4)这道题跟第2题的类型相同,但难度加大。马里亚纳海沟的海拔应是负数,这是答题的关键,千万不能将“负”号遗漏掉,否则就全错了;其计算方法:则两地的相对高度=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马里亚纳海沟的海拔=8848米-(-11034米)=19882米。

(6)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起伏很小。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内部相对高度较小,范围比较大。周围常有明显的坡度。高原与平原的区别,主要是高原海拔较高;

(8)1)认真观察学校附近的地貌类型,属于五类地貌 类型 中的哪一类; 2)根据五种地貌类型的特征,对学校附近的地貌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七、参考资料

地壳 地球层圈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的固体硬壳。按成分可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花岗岩层,又称硅铝层;下层为玄武岩层,又称硅镁层。其底界,即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各处不一。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5千米,中国青藏高原处厚达70千米,是世界地壳最厚的地方。海底地壳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环太平洋深海沟区域的地壳厚度不足2千米,是世界上地壳最薄的地方。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篇2)

《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对认识地貌的形成和变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对地壳和地表形态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是自然地理中关于地形要素的重要内容。对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及选修的“旅游地理”的地质景观以及“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有着广泛的联系,起着很强的基础知识的作用。

(二).说教材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用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成因;

②.了解简单的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能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③.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观察力;图文转换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

②.运用动画演示板块运动,更直观的去理解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③.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创新意识;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

(三)、说教材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把板块的两种运动形式对宏观地形的形成作为本节重点之一;

②.重点之二即为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

2.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①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从很大的尺度来介绍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学生直接感知比较困难,须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高中一年级的同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板块运动机制及其所形成的地貌方面会有一些困难。

②地质构造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由于这种地貌不同于背斜、向斜的基本形态,学生不易理解,所以作为一个难点。

二、说学情

心理特点: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的学习行为任然已兴趣为引导,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音象、动画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基础: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地形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仅从感性上认识到地形在变化,至于地壳变化原因、运动的形式及结果等抽象的理论知识一无所知,而高一学生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三、说教法与学法

1. 实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图表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析和思辨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 视听观察法;逻辑思维法;讨论分析法;图文转换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和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说教学过程构思

导入: 从观看各种地形图片,给学生以感官刺激,美的享受;通过图文资料,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增强学生兴趣,也使导入对本节课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

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通过导入,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能让地球表面如此的千姿百态?”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归纳,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列表对比分析,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更能够记住内外力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加强了形象记忆,同时增强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热情。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承转(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有关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引出板块学说)

①. 引导分析照板块分布示意图2-10,介绍板块学说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认识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及板块的边界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教师澄清讲解】

①板块是地球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的单元,而不是地壳的单元,也不是硅铝层的单元。

②六大板块的范围与大洲、大洋的范围不一致。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的板块都包括了海洋和陆地。板块不是大洲、大陆或大洋,只是借用了大洲、大陆和大洋的名称来命名。

③消亡边界(图中实线)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沟或造山带;生长边界(图中虚线)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岭或断层。

通过“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音像视频,在演示的工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视听过程,看到板块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宏观地形(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会依次形成海沟,岛弧,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然后再演示东非裂谷的动画,说明板块运动与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大规模山系、高原、裂谷、海沟、岛弧等地貌格局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视频动画,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学生根据动画及教材讨论归纳,老师点拨总结活动探究1.2.,再归纳总结板块运动和宏观地形的关系,来完成对这一重点内容的突破。这里我是采用先把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答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引出地质构造的概念,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再用动画演示直观认识褶皱和断层,讨论分析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

针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一难点,首先让学生理解背斜与向斜的基本成因和区别,分析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岩石的坚硬程度,抵抗外力侵蚀的能力;然后再从岩层新老关系上来判断,在此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思考沉积岩岩层新老的识别,给他们提供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断层,在演示动画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断层线两侧的运动方向,让学生讨论分析所形成的地貌,断层线上的岩石抗侵蚀强度,侵蚀后形成的地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拓展】

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影响的规律,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例如,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篇3)

《地球表面形态》高中地理教案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二、授课内容:

一: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三大岩类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环境条件又会随着地质作用的进行不断地发生变化。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母岩的风、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因此,在地球的岩石圈内,三大岩类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之中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④两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此;⑤板块移动发生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或海洋;⑥板块相撞挤压处,形成山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山脉。

2、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2.实践意义

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三、本次课后作业:

相关练习附后

四、学生对本次课的评价:

○ 特别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教师签字: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高山、平原等一些典型地形地貌具有自己的特点。

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过程与方法

1、按要求课前收集相关图片,并了解所收集的地形特点。

2、简单描述高山、平原、盆地等典型地形的特点。

3、会看简单的地形图,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盆地、山脉、河流等地形。

4、通过地形图了解中国及世界地形地貌的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学习地球表面的地形的知识充满兴趣,能主动关注和了解所去过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地形。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总结归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大致情况。

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表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和家乡地形图课件。最好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放大镜。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能反映自己去过地方的地形地貌的风景照片,注明地点和地形。没有出过远门的学生可以收集家人外出带回的照片或从杂志、书籍上收集到的相关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谈话。

教师先以课件展示自己(或朋友)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学生是否看到出是什么样的地形,然后教师补充介绍它的地形及特点。

你们去过什么地方旅游吗?能不能像老师刚才那样,拿着照片上来给同学们介绍你最喜欢的地方。说说去过的地方的地名,有什么特点,知道是什么地形吗?

交流我们看过的地形及特点

1、学生交流、展示。

先请2~4名学生带着照片,把他们亲自去过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在介绍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讲解。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补充介绍,在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并出示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讲解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山地: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平原:低平而宽广。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

盆地:周围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

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它有什么特点,大家知道吗?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家乡地形或课件进行介绍。并把地形及特点填写在记录的表格中,为下面学生的活动动作示范。

4、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把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然后填写书上的地形统计观察图,并进行统计――我们去过或看到过的地方有哪些地形。

小组学生代表汇报。

小结:我们知道的地形有哪些。

过渡到下一个内容的学习:我国有哪些地形?整改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什么样的?出示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观察地形图

1、了解学生对地形图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知识。

我们要了解地球的表面形态,最便捷的方法是观看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出示地形地球仪,请学生上台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其他同学补充。

2、教师讲解观察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3、小组观察地形图。

学生分小组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和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信息。

3、大组汇报。

4、归纳小结。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和中国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归纳整理中国和整个地球表面地形的特点,比如:中国著名的平原、高山、高原、盆地、丘陵地的大概位置。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和比例,以及陆地上各种地形地貌的组成,等等。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地形包括高原、山脉、盆地、平原、丘陵等。

过和与方法:1、借助工具、查找资料、利用感官等方法感知地形。

2、能用简单语言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3、通地模拟实验,加深对地形的认识。

4、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为后续深入探究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打好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的改变,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球表面地形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利用借助工具、查找资料、建立模型等方法认识地形及其特点,进而培养学生对地球表面的地形探究兴趣。

2、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为后续深入探究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打好基础。

教具准备:

分组材料:沙盘、摸布、记录表、中国地形图、不同颜色的粉笔灰

教师演示: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科学课吗?知道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究哪一课吗?

2、学生回答,教师引出问题: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借机对学生进行表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究这一课,同学们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探究这一课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学生讲到的方法加以归类:查资料、借助工具、建立模型等,并板书)

(设计说明:这节课是一堂比赛课,学生所用到的教材是复印好的,所以本课课题跃然纸上,采用开门见山的新课引入方式,直奔主题,节约时间。同时,附以问题:“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探究这一课?”,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出本课和本单元探究将要采取的探究方法,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铺垫。)

二、新知探究

(一)、借助工具,认识地球表面

1、教师出示地球仪,提出问题:地球表面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2、出示世界地图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要珍惜陆地。

(二)、借助中国地形图,感知地形,认识地形

1、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吗?

(意图:调动学生对地形已有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有些问题在学生当中引起争议,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先不给出对与错的评价,出示资料引导学生对地形有初步认识。)

2、教师用课件出示和地形相关的知识材料,对有疑惑的问题,引导学生使用查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树立课外探究的意识。

3、猜想中国会有什么样的地形?

4、学生猜想后,出示中国地形挂图,这张地图与我们平常见到的有什么不同吗?

(意图:通过出示地形挂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形,认识地形图上的不同信息,例如:颜色、符号、比例尺等信息,为小组观察地形活动做引导。另外,避免出现小组活动时,学生的注意力被地形图分散,使得小组观察的有效性受到影响,为此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形是非常重要的。)

5、提出活动要求,小组活动,完成记录表。

(注意:活动要求中一定要强调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通过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好又快,来激励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另外在完成后,一定要收回地形图,避免在交流时学生的注意力还在地形图上,给交流带来不便。)

观 察 记 录 表

我们的祖国有哪些地形?你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它们的特点吗?

我们的家乡(江西)主要是什么地形?

6、小组汇报交流,课件给出山脉、平原、丘陵、等地形及其特点和图片资料。

(三)、动手建立模型,进一步加深对地形特点的认识

1、欣赏不同的地形图片。(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为建立不同地形模型做铺垫。)

2、交流感受,引出话题: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地形的模型呢?(激发学生的兴趣)

3、小组讨论选择一种地形,交流活动注意事项。

4、小组活动,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5、展示交流,相互评价

(设计说明:新知探究这一部分,围绕借助地球仪、中国地形图、动手建立地形图模型这一主线来完成教学。让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探究活动中学会利用工具来探究,掌握探究方法,在交流活动中学习地形的知识,通过课件的辅助教学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这种动态交流与活动中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三、全课小结,进行拓展

1、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关于地球的表面,你还想知道什么?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篇6)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认识常见的地形:高原、丘陵、盆地、山地、平原等

2.知道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二)过程与方法

1.会观察和描述常见的地形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山脉、河流、海洋等地形。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使用地形图的方法,能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形图、各种地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自己旅游拍的照片(背景是丘陵)

今天,我带来一张照片,想不想看一下?

察我身后的地形,你能说出它的特点吗?(引出地形概念)

2.我们家乡有这种地形吗? 你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能说说那里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吗?

3.揭示课题

二、初步感受,分类整理

1.你知道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地貌吗?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冰川、河流、湖泊、高山、平原、盆地……)

3.观察六种地形图片,说说地形特点 PPT

看来大家知道的地形地貌还真不少,我这里也带来了一些图片,每位同学自由选择一张图片小组内说说它的特点。

4.请学生说说地形特点

5.小结、补充介绍地形地貌特点,(出示相关课件和图片)。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

6.出示图片,判断地形

三、深入研究,观察地形图

1.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虽然认识了很多种地形,但对于整个地球表面的形态大家了解了吗? 你们有没有比较便捷的方法方便我们进行研究?

计学生回答: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看电视、看书、……

2.出示工具――地形图

过借助工具,来进行研究,这也是科学家经常用到的方法。

天,我们来认识一样新的研究工具――地形图

3.初步观察地形图

PPT出示:(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浙江地形图)

请你比较一下这几张地形图,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计学生回答:相同点是:每张地形图中都有不同的颜色

不同点是:表示的地形范围大小不一样

追问:你认为这些颜色的作用是什么?

4.教师介绍地形图的相关知识PPT

5.进一步观察地形图

从这张地形图当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预计:

6.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地形图)

(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提问:我们国家的地形特点是什么?平原主要集中在哪里?)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作用它发生变化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研究。课后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的资料,并最好有图片说明。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篇7)

第一册 5、3地球表面的形态

地球表面的形态

教材分析

地球表面,在大气圈和水圈之下,便是地球的固体外壳―地壳。地壳表面不是一个平坦的表面,而是具有很大的高低起伏,地表形态多样,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在宏观上,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海陆分布,即有高起的大陆和深渊的海底。

本节内容总体分两部分,一是可感知的陆地和海底地貌;另一部分是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大陆漂移说与板块学说。

教材中选用了6幅插图,图5-6揭示了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关系;图5-7陆地地貌示意图,增强学生对四种地貌的感性认识;图-5-8勾勒了海底地貌的概况;图5-9、10展示非洲、南美洲的轮廓形态,推出大陆漂移的设想;图5-11表示大陆板块的划分、运动。教师在授课时应引导学生关注、运用课本插图,增进理解。

教法指导

一、          授课的思路与方法

1、本节教材在教学中应注意海平面与基准面的区别,板块运动学说与大陆漂移学说的区别,如有条件,在教学中可播放“地球表面形态”的教学录像,使学生直接地感受地球表面的形态,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程度。

2、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察学校附近地貌,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

二、          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初步学会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判断与计算。

2.了解陆地地貌的五种基本类型及主要特征。

(二)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兴趣和探索精神及热爱科学的情操。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陆地地貌的五种基本类型及特征。

2.教学难点:海拔与相对高度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三、          教学准备

1.海拔与相对高度的示意挂图或投影片。

2.“地貌类型”挂图或投影片。

四、          教学过程()

新课开始前,先播放“地球表面形态”教学录像或投影片,如无条件,可用“地形地球仪”替代。然后教师提问,我们在地球表面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表面积有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表面有一个固体外壳,称为地壳。地壳的平均厚度有17千米。地壳有一个很不平坦的表面,具有很大的高低起伏。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有海陆分布,有陆地和海洋,即高起的大陆和深渊的海底。而且陆地表面和海洋底部的形态多样,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如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地球最低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那么,地球表面高低不平,如何在地图上表示这种高低起伏的地貌呢?今天我们学习“地球表面的形态”这一节课,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教师用投影仪或地理光盘出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课本图5-6),讲授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

1.海拔:表示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教师在讲授时应注意:

(1)我国将青岛(黄岛)附近的黄海海平面作为海拔的基准面。

(2)向学生讲明一般地图上所表示的高度多为海拔高度。

(3)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a)与(b)的相对高度=(a)的海拔高度-(b)的海拔高度。

(二)陆地地貌

教师提问:课余时间我们观察学校附近地貌,请学生回答学校附近有那些地貌类型。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貌,陆地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类。教师出示五种地貌的示意图投影片或地理光盘,讲解地貌特征。

1.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也比较大,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

2.丘陵: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3.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4.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内部相对高度较小,范围比较大。周围常有明显的坡度(高原与平原的区别,主要是高原海拔较高;与山地的区别主要是高原内部地面比较平坦)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周围是山地或高原,中间是平地或丘陵。

五、板书设计

1、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一)地壳    2、平均厚度17千米。

3、大部分是海洋,小部分是陆地。

1、海拔表示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

(二)海拔与    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2、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1、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坡度较陡。

2、丘陵: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三)陆地地貌      3、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坦,起伏很小。

4、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内部相对高度较小,范围大。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六、习题解析

1.随堂练习

(1)地球表面有一层      ,它的总表面积约    平方千米,其中大部分是      ,小部分是      。

(2)如果你学校所在地的海拔是150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相对高度是      米。

(3)将下列地貌类型和地貌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A)平原      ①地势起伏,坡度较缓

(B)丘陵      ②宽广低平,起伏很小

(C)高原      ③峰峦高耸,沟谷幽深

(D)山地      ④海拔高,起伏小

(E)盆地      ⑤四周高,中间低

(4)马里亚纳海沟为世界最深的海沟,海拔为-11034米,珠穆朗玛峰为世界最高峰,海拔为8848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2.课后作业

(5)我国海拔高度的衡量标准是:             (  )

(A)东海海平面   (B)黄海海平面

(C)渤海海平面   (D)南海海平面

(6)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差别在于               (  )

(A)相对高度较小   (B)相对高度较大

(C)海拔高低不同   (D)高低起伏不同

(7)海拔高而相对高度小的广阔地区是          (  )

(A)平原地区      (B)丘陵地区

(C)山地          (D)高原

(8)观察学校附近的地貌形态,判断它们属于哪种类型,简要描述该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

3.参考答案

(1)地壳  5.1亿  海洋 陆地     (2)8698米(3)(A)   ②  (B)   ① (C)   ④  (D)   ③ (E)   ⑤(4)19882米 (5)(B)  (6)(C)  (7)(D)  (8)略

4.简要分析

(2)海拔是表示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

直距离。相对高度是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学生在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来进行相对高度的计算,其计算方法则为两地的相对高度是两个地点海拔的差值。

(4)这道题跟第2题的类型相同,但难度加大。马里亚纳海沟的海拔应是负数,这是答题的关键,千万不能将“负”号遗漏掉,否则就全错了;其计算方法:则两地的相对高度=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马里亚纳海沟的海拔=8848米-(-11034米)=19882米。

(6)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起伏很小。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内部相对高度较小,范围比较大。周围常有明显的坡度。高原与平原的区别,主要是高原海拔较高;

(8)1)认真观察学校附近的地貌类型,属于五类地貌 类型 中的哪一类; 2)根据五种地貌类型的特征,对学校附近的地貌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七、参考资料

地壳  地球层圈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的固体硬壳。按成分可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花岗岩层,又称硅铝层;下层为玄武岩层,又称硅镁层。其底界,即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各处不一。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5千米,中国青藏高原处厚达70千米,是世界地壳最厚的地方。海底地壳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环太平洋深海沟区域的地壳厚度不足2千米,是世界上地壳最薄的地方。

―摘自《世界地理之最词典》

(曹省之)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海底地貌的各种形态。

2.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

(二)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探索自然奥秘、热爱科学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海底地貌的各种形态。

2.教学难点:大陆漂移与板块运动。

三、教学准备

1.海底地貌的示意挂图、投影片或地理光盘。

2.大陆漂移与板块运动的示意挂图、投影片或地理光盘。

四、教学过程()

引言: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陆地地貌,了解了陆地的地貌形态多样,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五种类型,那么,海洋底部的地貌状况又是如何呢?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图5-8,或出示海底地貌示意挂图或投影片、地理光盘。提出问题:海底地貌有什么特点?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海底地貌虽然不象陆地地貌可以直接观察到,但通过科学的探测和观察,海底也和陆地一样是起伏不平的。

(三)海底地貌

1.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地带,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坡度较小。但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如鱼类、石油、天然气等,目前开发海洋资源主要在大陆架上。

2.大陆坡:是大陆架边缘以下坡度较陡的区域,是大陆向大洋底过渡的地区,与大陆架有明显的区别。

3.大洋底:地貌复杂,可分为海沟、洋盆、与海岭三种类型。

(1)海沟是大洋底狭长的凹陷地带,多分布在大洋的边缘。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让学生查地图找出其确切的位置。

(2)洋盆:是大洋的主体部分,底部较为平坦,分布面积广大。

(3)海岭:是海底分布的山脉,绵延数千千米,较高的露出海面,形成岛屿。

(四)大陆漂移与板块运动

我们已经了解了地球表面的形态,地球上的陆地与海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吗?不是的,地球已有46亿年的年龄,在这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在不断地运动着,也在不断地演变着,人们很早就发现,有些大洲与大洲之间的动植物存在着一定亲缘关系。例如鸵鸟在非洲、南美洲及大洋洲均有,鸵鸟是不会飞的,是怎么过去的呢?后来人们又发现非洲的西海岸与南美洲的东海岸的'轮廓线刚好是互相嵌合的。(让学生看课本图5-9、图5-10非洲与南美洲拼合示意图或出示投影片、地理光盘)许多科学家开始对地球的运动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学说,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大陆漂移说:是19德国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依据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古地层和大陆轮廓相似性,他认为地球在距今2-3亿年前大陆是连在一块的,周围是一片大海,较轻的大陆壳漂在较重的大洋壳上,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以及日月引潮力的作用,后来大陆分裂成几块,向各个方向移动,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变成现在的海陆形态,而且这种移动现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当时由于没有得到科学家的赞同,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等基础上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教师出示六大板块的投影片或地理光盘,无条件的可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或请学生阅读课文图5-11六大板块示意图。教师讲解归纳。

(1)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每块板块都在不断地运动着,目前运动还在缓慢地进行。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由于板块的碰撞与挤压,形成山脉、海沟,并有火山与地震发生。

五、板书设计

1、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地带,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坡度较小,海洋资源丰富。

2、大陆坡:是大陆架边缘以下坡

(三)海底地貌          较陡的区域,是大陆向大洋底                       过渡的地区。

海沟:海底凹陷地带

( 马里亚纳海沟

3、大洋底   C11034米)

洋盆:大洋的主体。

海岭:海底的山脉,露出海面,形成岛屿。

(四)大陆漂移与板块运动

1、大陆漂移说:大陆在海洋上漂移分离。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1) 六大板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2、板块构造说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2)目前在不断地运动着。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海底和陆地一样,也是起伏不平的,通常可分为   、

和      三部分。

(2)目前开发海洋资源,主要在              (   )

(A)海岭   (B)海沟   (C)大陆架    (D)大陆坡

(3)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位于                    (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在海洋底部绵延数千千米,高出海面形成岛屿的地貌形态是                                     (  )

(A)海沟  (B)海岭    (C)洋盆    (D)大陆坡

(5)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地带,叫做         (  )

(A)大陆坡 (B)大陆架  (C)洋盆   (D)海岭

(6)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其中表面几乎全部被海水覆盖的板块是                                  (  )

(A)              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

(B)              (C)美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课后作业

(7)地球上的大陆原来是连成一块的,周围是海洋,后来大陆分裂成几块,向各个方向移动,这就是            说。

(8)高原和盆地、海岭和海沟各有什么不同?

3.参考答案

(1)大陆架 大陆坡 大洋底  (2)(C)  (3)(B) (4)(B) (5)(B) (6)(D) (7)大陆漂移  (8)(A)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内部相对高度较小,范围大。(B)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C)海沟是大洋底的狭长的凹陷地带,多分布在大洋的边缘。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 (D) 海岭是海底分布的山脉,绵延数千千米,较高的露出海面,形成岛屿。

4.简要分析

(2)大陆架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坡度较小。但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如鱼类、石油、天然气等,目前开发海洋资源主要在大陆架上。

(3)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是位于太平洋的西部。

(5)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地带,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坡度较小,海洋资源丰富。

(6)六大板块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每块板块都在不断地运动着,目前运动还在缓慢地进行。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被海水覆盖,只有岛屿露出海面。

(8)本题是考查学生对陆地地貌和海底地貌的了解程度,高原与盆地的区别是看各自地貌形态的相对性,高原是相对比周围地区高出;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海岭与海沟的区别,海岭是海底的山岭,其形态向上凸出,海沟是洋底的沟槽,其形态是向下凹陷。

七、参考资料

大陆漂移说  解释地壳运动和现代大陆及海洋分布的一种假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于1912年提出。认为地壳是硅铝层漂浮在全球连贯的硅镁层上,硅谷镁层上无硅铝层之处都是海洋。全球大陆在石炭纪以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称“泛大陆”或“联合古陆”。此大陆持续存在于晚古生代和早、中中生代期间。在中生代末期,由于潮汐和地球自转联合效应使泛大陆向西运动以及自两极向赤道运动,泛大陆的各部分由于运动速度不等被拉开分裂为几块,在硅镁层上向西漂移。当大陆移去,大陆后面就产生新的海底,即分裂出来的大陆之间形成新的海洋。泛大陆的分裂和各陆地漂移的结果造成今日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分布位置。这一假说解释了大陆相对边缘轮廓的相似性,各大陆的古生物分布,岩相及地层的分布、构造带分布等方面的关系。其主要弱点是硅铝层的大陆在相当强的硅镁层上漂移,在力学上是不可能的,六十年代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后,赋予大陆漂移说以新的含义。

―摘自《地理学词典》

(曹省之)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篇8)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

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

地名

地形

特点

4、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

5、汇报、小结。

三、观察地形图

1、引入。

刚才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几张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整个家乡的以及整个国家的地形吗?我想光凭我们的照片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样的呢?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礼物。请看!(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希望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师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2、初步观察地形图。

这三张地形图虽然范围不一样,可是它们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

3、教师补充介绍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它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4、小组观察地形图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并注意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

5、汇报、小结。

四、拓展延伸

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

2、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五、课后活动

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特别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的资料,是文字加图片。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篇9)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

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做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带盖塑料瓶、碎砖块。

教师演示:有关岩石风化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录象资料、植物根对岩石影响的实验装置和结果(提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岩石都很坚硬,除非我们用锤子敲,否则它们不会轻易破碎、断裂。可是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往往堆着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是圆圆的很光滑。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猜测引起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猜测来选择实验。

1、冷和热的作用。

⑴猜测用酒精灯加热岩石,然后放入冷水中(模仿自然界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

⑵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冷热对岩石的影响。

⑶有什么现象产生?

⑷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2、流水的作用。

⑴猜测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岩石会有什么变化。

⑵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水的冲刷对岩石的影响。

⑶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3、植物的作用。

⑴演示实验: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

⑵出示豌豆发芽后的石膏(提早准备的)。

⑶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4、小结,延伸。

⑴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⑵现在我们能够解释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了吗?

⑶我们能描述岩石风化的过程吗?

⑷推测一下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会成什么样呢?

三、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1、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吧。

2、出示海南第一山和云南的路南石林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分析成因。

四、课外拓展活动

我们的家乡有没有特殊的地质景观呢?形成原因是什么呢?请课后好好去搜索调查一下吧!

    相关文章

    46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