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的教学反思

| 育祥

教学反思需要注重自我评价和反馈。在反思过程中,教师需要客观地评估自己的教学表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需改进之处。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机会,也是促进教师专业交流和合作的重要途径。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井底之蛙》的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井底之蛙》的教学反思

《井底之蛙》的教学反思(精选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疲倦、邀请、瞠目结舌、渺小”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

3、对照课文,注意朗读古文的语调,领悟寓意。

重难点、关键:

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为什么觉得自己的很渺小。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有关大海的录像片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汇报预习,导入新课

1、由学生汇报课前预习、所搜集的寓言故事概要及其寓意。

2、教师小结:寓言是借助一则故事来揭示较为深刻的道理。

3、引入新课:出示挂图(一只坐于井底的青蛙),板书课题:井底之蛙。师引导:今天学习《井底之蛙》来看看这则寓言有什么寓意,要告知我们。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生字卡片抽读、正音。

2、自由读文,画出不理解字词,同桌合作互释对方不懂字词的意思。

3、全班交流:提出同桌合作仍无法理解的字词意思,全班讨论解决。

4、指名分节读文,师点拨。

三、再读课文,感悟大意。

1、默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课堂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疏理。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节

1、师导:青蛙生活在井底有什么快乐之处?用“_______”画出。

2、齐读青蛙之乐的名字“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算是到了极点。”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青蛙之乐(独占水井、进退自如、生活舒适……)

4、指导朗读第一节,要求读出夸耀的语气,注意抑扬顿挫的节奏。师指导。

(二)学习第二节

1、师导:海鳖生活在大海快乐何在?用“______”画出。

2、指读海鳖之乐的语句,“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这也可以说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吧!”

3、出示古文片段,自由读一读,注意古文语调节奏,师指导读。

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4、课堂讨论:鳖生活在海里快乐是什么?

5、观看有关海的录像片段,直观感受大海之大。

6、指导朗读海鳖的.话,要求有抑有扬地读出海鳖的快乐。

五、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质疑:对照井蛙与海鳖的快乐,说说井蛙为什么瞠止结舌?

2、课堂讨论:井蛙觉得自己渺小的原因是什么(见识短浅)

3、延伸:你认为现实生活中有类似于井蛙一样的人吗?举例说说(生畅所欲言)

4、指导抑扬顿挫地诵读古文。

六、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师结合板书总结:课文里的这只青蛙,安于井的现状,把自己的一个角落当作整个世界,后来听鳖到海之大才发现自己孤陋寡闻,夜郎自大,认识到自己很渺小。

七、指导书写

强调“渺小”“邀”书写时应注意结构紧凑。“涝”下方不是“方”。

八、作业

1、写生字。

2、诵读课文。

3、预习下一课。

《井底之蛙》的教学反思(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懂得歇后语的特点和它的几种构成方式,积累并能记住更多的歇后语。

2、培养学生运用歇后语进行说话的能力,体会运用歇后语的妙处。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歇后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积累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法:诵读法、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实践法等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收集歇后语。

学生准备:

1、收集健康有益的歇后语,将常用的歇后语整理出来。

2、写有半部分歇后语的纸条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师讲故事。

2、你发现老师今天讲的.故事与往常的有什么不同?(生运用了好多歇后语)

3、出示故事中的歇后语集体朗读。

二、学习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

形式,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通常只说出前半截,用前半截来表示意思,而“歇”去或“隐”去后半截,就可以领悟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正因为这样,人们才称它为“歇后语”。

过渡:我们学过的许多知识都可以说出歇后语。如:(课件出示)

井底之蛙——目光短浅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拔苗助长——急于求成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学生读记这些歇后语。

(一)歇后语的三种构成形式:

一类是故事,一类是比喻,一类是谐音双关。

1、故事类:

如:楚霸王举鼎——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

学生举例说几个歇后语

2、比喻类:

又分为喻事类和喻物类两种。

(1)喻事类:

直接用冷水发面——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

(2)喻物类如:秋后的蚂蚁——蹦达不了几天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3、谐音双关类如:

熬尽了灯油——烧心(芯)

打柴的下山--担心(薪)

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

一连三座庙——妙妙妙(庙)。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三)过渡:同学们,你们课下也收集了很多歇后语,让我们一起走进歇后语乐园吧。

(1)试着写含有十二生肖的歇后语。

(2)试着写含有数字的歇后语。

三、找朋友。(拿出写有歇后语前半句的纸条找下半句。)

四、互相出题。

五、运用你积累的歇后语说一句话。

六、课堂小结。

《井底之蛙》的教学反思(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的“渺小”。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写字表里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重点难点:

懂得“井底之蛙”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小黑板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鳖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样的地方,鳖住在什么样的地方?

2.青蛙住在什么样的井里?它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的句子,谈谈你的认识

3.鳖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态度是怎样的?结合相关的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4.鳖和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三、对青蛙和鳖的不同见识,感受青蛙的浅陋无知

1.提问:他们的生活环境差别这么大,为什么青蛙却仍然自吹自擂,尽情的夸耀 ?

2.谁愿意告诉大家,鳖和青蛙为什么对井有不同的态度?

3.听了鳖的话青蛙有什么表现呢?

4.指板书小结:青蛙盲目自大是因为它的见识短浅。

5.同学们讨论一下,生活当中有没有像青蛙一样没见过世面却又安于现状,容易满足的人

四、朗读感悟 体会情感

1.选你最喜欢的读几句,读给大家听听。

2.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第二课时

一、指读课文

二、谈谈这篇课文给你的启发

三、表演“井底之蛙”,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来到海边之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见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井底之蛙”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对比古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

师范读古文

夫/千里之远, 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对照古文找出课文中相关段落。

跟读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顿和朗读的节奏

五、课堂练习及课外作业。

1.听写生词

2.写一写:为什么青蛙原来觉得自己很快活,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呢?

板书设计:

生活在浅井

千里之遥——辽阔 见识短浅

井底之蛙 鳖介绍大海 { 大快乐

千仞之高——深度 盲目自大

青蛙醒悟——渺小

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蛙》教学反思

《井底之娃》是一篇非常有趣而且寓言深刻的故事。讲的是生活在浅井里的青蛙孤陋寡闻、夜郎自大,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作整个世界,当它知道鳖生活的东海无限宽阔之后无地自容的故事。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中讲的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大与小的问题,这篇课文真实地反映前浅井中的青蛙孤陋寡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把自己的一个角度当作整个世界,后来认识了自己的渺小,讽刺了那些见识短小而又盲目自大的人。教学中,学生正确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是一个重难点。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于是,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地阅读,体验青蛙的小快乐及鳖的大快乐,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并采用联想的方式去感受大海的辽阔,大海的深,以及大海的美,通过对比读让学生理解青蛙的骄傲自大,青蛙的孤陋寡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以此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及独特的感受感悟寓意。

课标还指出:在口语交际中,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文明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相互交流。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__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在这一课中,适时地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使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展开口语交际练习,同时不着痕迹地感悟寓意。在这一点上,由于我的引导力度不够以及班上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在此环节中,训练没有落到实处。

其实我们的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我想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给以适当的引导,一定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就会激发起来,绽放出创造性的火花,让人惊喜。在联想这一部分中,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创造性,并放手让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清楚表达,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日渐提高的。

《井底之蛙》的教学反思(精选篇4)

《井底之蛙》语文教学反思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在浅井生活的快乐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悟出本文寓意的关键一步。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我把青蛙的快乐生活有机地串联起来,勾勒出了四个快乐的场景:高兴时……;疲倦了……;跳进井水中……;快乐的极点……在每个“场景”中,我重点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青蛙的快乐生活,从而以读促悟。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我通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来体会青蛙的快乐、得意和骄傲,例如:“尽情”、“安然休息”、“绵软舒适”、“独占”、“极点”等词语;另一方面我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生想象青蛙快乐的画面,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舒适、惬意的生活滋味,试着把朗读的'语气和青蛙的心情联系起来。这两个朗读方法的总结和运用,更体现出了这堂语文课的工具性,也让学生明白了怎么读才叫“有感情朗读”,操作性强。我欣喜这堂课的过程,我欣喜同学们的收获。回顾整堂课,有美丽,也有不足,在备课时,我力求在看似无痕的教学设计中把教学的主体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但这个教学理念在实施中还有待提高。

此外,这则寓言还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和看待:蛙有蛙的快乐,鳖有鳖的快乐。蛙在井底很快乐,鳖在大海很适宜。蛙不可能有鳖的眼光,鳖也不会像蛙一样跃、攀、躲、跳。课文写鳖不理解蛙的快乐,而蛙即使到了大海也享受不了鳖的快乐。所以,是否快乐,要看什么样的环境适合谁。但在教学中,我没有涉及这个层面,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怎样给学生传递或者渗透这方面的寓意值得深思。总而言之,教学的不足也是美丽的,因为它能使自己有更客观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带着更多的思考我将继续探索,努力使每一堂课都是有效的教学课堂,让我和学生们都有所得,有所悟!

《井底之蛙》的教学反思(精选篇5)

一、成功之处

1、 结合课文和“积累 运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2、根据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平时教学中,做到了认真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精心设计教案,按时批改作业,落实三维目标,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逐一分析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接受知识能力的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在教学中重视发展学生智力,加强学生思维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结合“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4、重视课前的预习工作,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二、不足之处

1、全班有五分之三的学生比较努力学习,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五分之二的同学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学习不用心,理解能力差、记忆力差,学习用品缺少,家长忙于打工,不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还要继续做思想工作。

2、本班落后面较大,语文基础很差,所以好多学生基础知识也掌握不住,书写速度慢、潦草,说话不通顺,对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3、现代技术教育手段的运用有待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坚持继续学习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对不完成作业或不用心学习的同学重抓到底,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延伸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灵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根据本课学习目标,我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多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结合学习内容,确定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么课堂上教师就应少讲。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讲学生读不懂的或体会不深的地方,即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扩展。正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所以像本课这类传统题材的课文由于叙述故文内容远离现代儿童的生活时代,就需要我们花时间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用简短的文字延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从中了解周恩来少年立志的原因,领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因此,我想到了《新课标》中提到的多读书、读好书的必要性。

二、结合学,注重情感教育生认知。

拓展本文,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学生立报国之志,若仅限对“中华不振”的理解,仅限对周恩来少年立志而钦佩,那本文的教学目的尚未达到,让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在行动中努力落实,才真正达到目标。所以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结合起来,并通过谈读书的目的,激发学生报国之情,在幼小的心灵中根植民族情感。

三、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提高学习能力。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课内外语文学习紧密联系,才能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所以在本节课中设计的讨论和议一议就达到了此目的。

四、通过综合性学习,汲取营养。

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只有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才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助于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井底之蛙》的教学反思(精选篇6)

一位教师讲完《坐井观天》后,提了一个发散性的问题:青蛙跳出井后会干什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青蛙跳出井后,看了看,说我还是回到井里好!”学生哗然,教师打断学生的话,说:“井里有什么好,我看你就是井底之蛙!”

后来这位老师在收上来的作业中发现,学生是这样认为的:这只青蛙跳出井后,累了,想喝水,刚要喝水时,只听见一声惨叫,它看到有个人拿着一柄钢叉插进了一只老青蛙的身体,吓得小青蛙赶紧跳回井里。学生通过文章是要呼吁人们保护动物。学生是有想法的。可教师的语言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如果师生的关系再和谐些,教师追问一句,让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说不定会有一个精彩生成。

师生关系是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校园人际关系。有一项调查表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了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教师的人际交往,则有50%以上是与学生的交往。师生关系是构建温馨教室的桥梁,是学生成长的推动力。在一次学校教研时,老师们围绕着“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个问题,敞开心扉,各个小组都畅所欲言。

我们想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信任尊重良师益友平等和谐”。老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关心爱护学生,争做良师益友,学生才愿意接近你。教师关爱学生,学生信任老师,才能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相处得好,如鱼得水,水滋养鱼,鱼也离不开水。

每个人、每位老师对好学生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好学生,就像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和学生心目中的好学生一样吗?当二者出现交集的时候,师生关系就会处得好。那么交集怎么找?是沟通。像我们学校从各班抽学生座谈,班里也能开班会,谈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师生关系一定要沟通,就会改善,会促进老师的发展,学生也会发展。

上英语课时,我同意学生把水果带到班上,但是上英语课才可以吃,学生边吃水果,边记单词,很快就记住了。上课我会和学生做各种游戏,讲关于照片的内容,我会把家里的照片拿到学校。还有一次,学生交卷子晚了,我不分原因吵了他,后来反思后向学生道歉了,学生也说“没关系。”学生会考老师,一位学生在外面学了新概念英语,问我几个单词,我全答对了。学生高兴地说:“老师你好棒啊!”我说“我希望你们站在老师的肩膀上走得更远,看得更远。我相信一个想超过老师的学生才是一个好学生。”

尊重是动力。学生在家里是中心,在学校也会寻求平衡。学生的眼睛紧盯着你,想让你叫出他的名字。有时我叫不出名字,就会说“您是四三班的吧”,“您”表达了我心中的歉意。

信任是关键。信任来自于彼此,我给予学生的信任是学生在活动中的创意,学生身上散发出的是一种生命的智慧在闪耀。

热爱是基础。我喜欢孩子在活动中的样子,他们当评委时的模样,进行设计时的状态……在课堂上,学生把对课程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改变是发展。改变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改变最大的是,如果再让我回去教语文,我肯定不会像原来那样上课了。我常常告诉孩子们,“课堂上我给予你们的只有三个词:方法、建议、帮助”这三个词能让学生有所发展,真正让学生能力生根。

老师们谈得很深刻,有这样一群有信仰的老师,师生关系一定能和谐。当然也会有不如意的时候,也许日常的教学已经使我们身心疲惫,也许家长的冷漠不配合使我们热情减少,也许班级里的那几个捣蛋鬼让我们操心不已……不管怎样,都要坚持我们的信念,微笑面对每个孩子,呵护每个纯真的心灵,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突然又想起了席慕蓉的《我的信仰》

我相信爱的本质一如

生命的单纯与温柔

我相信所有的

光与影的反射和相投

我相信满树的花朵

只源于冰雪中的一粒种子

《井底之蛙》的教学反思(精选篇7)

《井底之娃》是一篇非常有趣而且寓言深刻的故事。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中讲的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大与小的问题,这篇课文真实地反映前浅井中的青蛙孤陋寡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把自己的一个角度当作整个世界,后来认识了自己的渺小,讽刺了那些见识短小而又盲目自大的人。教学中,我采用联想的方式去感受大海的辽阔,大海的深,以及大海的美,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青蛙的骄傲自大,青蛙的孤陋寡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

全文始终贯穿围绕“夸耀”、“渺小”这两个词语来学习,深刻体会文章寓意,达到了教学目的。

我们的学生其实是富有创造性的。从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只要教师给以适当的引导,一定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就会激发起来,绽放出创造性的火花,让人惊喜。在联想这一部分中,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创造性,他们联想丰富,表达清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大海的无比美妙的景色。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想到另一个问题,即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有心理基础的。那些不是我们外加给学生的,学生的内心其实都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和激情。而我们所做的,是引发他们的动机,提供一定的机会,培养一定的方法,再给以适当的鼓励。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唤醒、激励和鼓舞!

《井底之蛙》的教学反思(精选篇8)

我今天执教了课文《井底之蛙》,《井底之蛙》是根据《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改写而成。《井底之蛙》讲的是生活在浅井里的青蛙孤陋寡闻、夜郎自大,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作整个世界,当它知道鳖生活的东海无限宽阔之后无地自容的故事。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满的人。使学生正确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是一个重难点。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设计这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地阅读,体验青蛙的小快乐及鳖的大快乐,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通过自己的体验及独特的感受感悟寓意。

课标还指出:在口语交际中,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文明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相互交流。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在这一课中,适时地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使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展开口语交际练习,同时不着痕迹地感悟寓意。因此,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为了更好落实我校“以学定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我对本课教学的教学设计构想是: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以读促悟为主,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学习课文的方法。根据这一设想,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下面我有侧重地作个解说: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考虑到四年级孩子认知还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伊始,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段FIASH动画,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用最简练、最完整的句子告诉大家故事的主要内容。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渗透质疑方法。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四年级初始训练质疑的最佳时机,于是在课初便潜移默化地渗透。通过初读课文,知道小青蛙开始认为自己住的环境是世界上最舒适的地方,所以夸耀自己的生活;后来听了东海之鳖介绍大海之后,觉得外面的世界太大了,自己的井底真的不值一提,非常渺小。围绕夸耀和渺小你能提个问题吗?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三)、提出教学目标。

(四)、自主、合作学习

1、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在浅井中的生活。

2、了解东海之鳖说的大海的景观。

此环节中,体会小青蛙的盲目自大是个难点。在学生体会小青蛙的快乐,品读描写快乐的语句时适时追问:“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中的“这里”指哪里?于是出示井的剖面图,学生恍然大悟:原来青蛙引以为荣夸耀的就是一口小小的水井,进而自己感悟寓意,使得含有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变得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五)、当堂训练,口语交际

东海之鳖对生活在浅井中的小青蛙说:“我生活在海里真快话!……”生活在大海里到底有哪些快乐?我就是生活在浅井里的小青蛙,东海之鳖你能向我说说生活在大海里有哪些快乐吗?(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提高判断推理能力)

    相关文章

    50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