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 育祥

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促使教师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它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小学美术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篇1)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同时,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包括:一是,刚毕业,没有教学经验,对教材分析不透。书上有些东西写的很简单,但是事实上很多东西都要自己补充进去,让内容充实完善起来,什么样的方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再讲一个知识点前应该先做好哪些铺垫……,这些就需要事前的备课功夫要做细,做到位,多听听师父和其他老师的课,然后及时做好调整。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教师要想使课堂高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在课堂设计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师生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课堂的教学

这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哦!原来物理就在我身边,原来物理这么有用!极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不禁使我想到,如果我们在每节课上都不断的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而不仅仅只交给学生死板的知识点,那么,现在的课堂还会象现在这样毫无生机吗?

“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很多标有‘红灯’、‘交通事故’的标志,还有一个骰子和两个代表出口和入口的箭头,让我们把他们拼起来通向中间的幼儿园,我们四人一组赶快来试试吧!”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学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考虑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可以画在桌子上,还可以“乱涂乱画”。

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经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可以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可以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而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小学生天性爱游戏,争强好胜,有些学生做起来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课堂上,有时会情不自禁地高声喊,因此,首先,有开始游戏之前讲清规则。纪律要求,评分标准,防患未然。在游戏过程中即使还出现一些混乱,要能理解学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评,而是积极讲清楚,在集体活动中,大家应该遵守规则。

本班幼儿对四季变化较有兴趣,特别是今年冬天下了好多场雪,孩子们特别开心,也对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通常会问老师一些雪的问题,试图去理解雪与人们及其他动植物的关系,孩子们却对自然物、人造物的探索也感兴趣,但他们对自然角往往观察到一半就再也不愿去看了,同时有的孩子也不太愿去记录自己的发现,孩子们比较缺乏观察察记录,也不会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说给大家听。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

对策: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通过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对教学目标的实施,要正确处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突显在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达到教学活动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篇2)

上学期低年级的美术是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为主。主要方式是涂色、添画。整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绘画水平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本学期我是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以指导为主,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与其他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主动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孩子从小就喜欢乱涂乱画,他们把乱涂乱画作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学生借助画画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但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控制力差,绘画水平低,正处于涂鸦期,我觉得正确的观念和适当的方式引导是激发学生美术活动兴趣的关键。

1、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

春天,它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和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开展美术教学中,我尽可能捕捉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让孩子运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玩一玩,并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孩子观察、欣赏的时间,引导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使孩子的脑海中留下清晰丰富的印象,帮助孩子们积累丰富具体的、直接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孩子们想画、爱画的欲望。如:在进行绘画“小蜗牛”前,我们通过让家长先带孩子们一起去观察小蜗牛,先对蜗牛有个初步的了解,从它的形态、形状,身体上的纹路。不但引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从中获得了许多关于蜗牛的感性认识,为绘画“小蜗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把它表现在画面中。

2、适当的示范。

孩子对事物的美感、形象思维还处在启蒙阶段,缺乏相应的表现能力,若任凭孩子自由发挥,而没有正确的示范、引导,那么就会出现空有过程而没有结果的局面,从而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孩子美术表现力的发展。为了避免学生对范例的机械模仿,因此我在向孩子示范时,并不要求他们模仿,而是通过把所要表现的事物进行分析,然后示范其主要的外形轮廓。在这过程中,我结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用自编的小儿歌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表现事物。

3、恰当地指导。

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坐不住,绘画活动中总喜欢自言自语,任我多次提醒、控制,但还是闹哄哄、始终难以安静下来,他们的绘画水平也较低,不能自如的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因而,在作画时,我总是鼓励孩子边说边画,尽情地释放孩子自己的情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为此我改变以前的这种做法,相反地在绘画活动中引导学生放心地边画边说,如:在绘画在画小朋友的身体时。学生边画边说:“一条线是妈妈,一条线是爸爸,再画一条线手拉手,”边画边说,孩子们既掌握了绘画的技能,他们自己的感受又能得到释放,乍一看,活动室有点乱哄哄,仔细瞧,孩子们十分投入,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完成了。所以说,在指导学生作画时引导学生“说”比较可行,每一次美术活动,我都允许他们绘画的结束后与同伴交流、提问。如:请小朋友悄悄地告诉旁边的好朋友,“你画的是什么?它们在干些什么事情?他们在什么地方呢?”孩子通过说,掌握了绘画的技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促使孩子大胆用色、大胆表现及想象创造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在指导学生画毛毛虫的不同动态时,我尝试使用“基本形”不变的方法,引导孩子让自己的毛毛虫从不同的方向爬过过来。通过多次的示范、指导、练习,孩子们对此有了初步认识,孩子们都能从不同的方位变出自己想象中的毛毛虫。因此在绘画中对孩子们要求要高一点,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美术教学活动中,还有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究,值得我们去反思。我将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积极愉快的情绪中,获得经验和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水平上有所提高。下学期我将让孩子们尝试了其他不同的画法,如滚画,吹画,染纸画、刮画等,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以学生为本,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要充分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欣赏孩子,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呵护他们的创造潜能。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篇3)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只有几张插图,其他的内容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在备课中,我力争以充实的内容来吸引学生,通过听听、说说、玩玩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二、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六年级的美术课有一部分是关于“戏曲人物”方面的训练,我们南方的孩子,普遍对京剧感到陌生、遥远。在进行授课时,学生会对京剧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角色觉得陌生而枯燥。我给他们讲了杨门穆桂英这位女将的故事,及时放了一段穆桂英挂帅的京剧影片给他们看,并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着京剧英雄人物的动作,一个个表演得非常认真,积极性高涨。我当场示范了一幅“武生”的戏曲人物图,故意弄得比较幼稚,让他们也勇敢地进入了创造领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篇4)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

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和观察习惯。

二、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内容丰富。

三,注重调动学生综合学习的积极性:

素质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代化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篇5)

美术课程作为当今教研教改中的一枝新绿,只有经过夏的不断修剪、培植与浇灌,才能达到秋的成熟。因此,我们对每节实验课都要认真总结,积极反思,积累经验,发现不足,为进一步的实验工作铺平道路,打下根基。针对本节课,我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深切体验:

第一,“大艺术”的教学理念给予课堂更丰富、更深层次的人文主题。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建立起了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与交融的“大艺术”的教学理念。这无疑对学生的情感陶冶、智能提高、人格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这一理念指引着我在课堂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里蕴藏的各种人文主题,力求使课堂向深与广两方面不断拓开。

本节课中,对绘画、文学、音乐、舞蹈的欣赏和音、视频等新教学手段的运用始终贯穿全堂课;各种深入浅出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健康常识构成了丰富的课堂资源,教师也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有米之饮”。学生相应地从视觉、听觉与精神、意义上全方位、立体地由表及里、由外而内地对春天进行感受认识,对春意进行理解和内化。

第二,“生态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灵活生动,更具愉悦性与创造性。艺术与游戏有着内在联系,艺术与生活也密不可分。想象和自由创造是艺术和游戏的共同本性。本节课中设计开展了大量自然生动的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学生开朗活泼的性格,使学生通过艺术的学习形象生动地理解了生活与知识。

整节课有思想感情到口头表达,再到肢体表现然后至书面表达,层层递进,把书面世界、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融会起来。

“生态式”的课堂,达到了深、美、淳的效果,师生皆受益良多.

第三,“人为本”的教学观点,使课堂更具兼容性与开放性,更关注人格的健全发展。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艺术课程中的重要体现,艺术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中教师注意了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体验、探索并积极实践,认识自我、展现自我。

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我安排组织这节课结构的主要依据。在感受与欣赏过程中,我把自然规律与学生心理规律结合起来。由感受春的气候变化到动植物的变化、由静到动的变化、由具体春景感受到抽象春天艺术的体验、由感受到表现创造的激发,循序渐进、合情合理地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课堂。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课堂的最大资源,我把他们加以最充分的利用。课堂中,我教给学生自主放松的金钥匙,让他们尽情打开思维的大门,打开个性的窗口,在课堂中大展拳脚,释放天性。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学生之间的热烈探讨,还有学生内心对话的激发,使他们在课堂中一次次讲出了精彩的言语,展现出了独特的表演才能,迸发出了与众不同的想法。

以人为本,使这堂艺术课不仅愉悦了每个学生,与发展了每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最大的益处,这才是一堂成功的艺术课的最终目的。

正如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春意,领会到春的本质一样,作为教师的我同样认为,这堂课也是我进行艺术课程实验工作的春天,在这里我播下了尝试的种子:人文性、终合性、创造性、愉悦性能在这里互相滋长,相映生辉;个性化、情感化、知识化让我们脱离了传统课堂的束缚;师生在这里都得到了精神上的放松,获得知识上、能力上、心灵上的进步,更坚定了我进一步积极探索改革的信心。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篇6)

这节是我的新教师展示课。虽然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但从同学的学习热情和实践能力来看,与设定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经过几位老教师的点评与分析和自身更深入的钻研教材,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现将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完成和环节设计: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同学了解色彩的色相知识,并且能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指导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和处置画面。从同学的课堂回答来看,同学对不同的色相给人带来的感受都能大胆的表述,并对生活中不同的场所用什么颜色来装饰更美观、合理都能各抒己见。但在色彩的画面处置这一目标上并没有体现出同学的掌握情况。原因是我的优秀教案存在问题。我是让同学自由绘画一幅作品,之后再根据画面的主题合理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来上色。用剩下的时间和第二课时的时间完成这幅画。从重点练习的内容来看,这节课的知识点并没有在课堂上马上得到练习,而是花费在了思索画什么和构图、打轮廓上。恰当的设计可以改为让同学课前就画好一幅作品然后在课堂上运用刚学的色彩知识来上色。这样同学的色彩运用能力能“趁热打铁”的掌握和实践,老师对同学的掌握也能和时了解和指导。

(2)对同学的回答掌控过于呆板:

当我让同学们说一说自身对各种色彩的不同感受时,每个同学的体会有时相似有时迥然不同,但我因为事先准备好了板书,所以在引导时有些刻意的希望同学能说出我写好的这几个词语。但颜色给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我此时教师的主导性反而压制同学的自主性。

(3)专业教师的特色不突出:

虽然这节课我对色彩的色相知识讲解的较深入、详细,但从同学绘画时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我作为一名专业美术教师不可替代的素质能力并没有很好地在平时课堂上发挥专长。如有的同学绘画步骤并不是从整体入手,而是先画琐碎的细节,还有的同学画的事物比例失调、透视错误等等。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教师在每一节课中认真耐心的讲解和示范,而我在这点上对同学的辅导还做得不够。一方面是因为自身对教材钻研还不够深入、对同学发展的总目标和要求还不够清晰,另一方面是自身的教学方法还太单一、不够灵活,同学不能很好的掌握。

我的教同学涯才刚刚开始,在开学至今两个半月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关心和指点,取得了一些小小的进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更严格的要求自身,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取得更大的收获。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篇7)

不同于前一节的是这节课是立体造型表现,这样的课是学生最乐于参与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尤其是面塑是一种新颖、活泼的手工制作形式,学习面塑不仅要求学生会用面塑的方法制作小动物,而是要通过面塑这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概括、动手造型能力。

三年级的面塑教学,我选用的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橡皮泥代替的面,利用橡皮泥这种工具做面塑,可以充分鼓励和培养学生低年级学生动手塑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初学面塑的孩子,“面塑”对于他们来说充满了神秘感,上课时我没有准备供学生欣赏的范品,我想让他们抱着玩的心理,掌握制作方法,把握偶然效果,感受成功的喜悦。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用橡皮泥捏制造型,体验揉、搓的制作方法。首先通过欣赏课本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面塑的艺术特点,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其次在制作环节,对制作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学生掌握了揉、捏、压、粘等方法,并且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缺点:这节课个别学生动手制作能力比较差,作品缺乏新意。

    相关文章

    59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