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 育祥

说课稿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展示或课堂观摩时准备的一份详细说明教学设计、内容和方法的文稿。它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系统化规划和解说的工具,旨在向观摩者介绍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1】

【教材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例题,另一部分是做一做及练习。教材首先安排了一组有关分数单位的复习题,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做好准备,然后通过三个例题来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例1是加法应用题,例2是减法应用题,例3是着重为说明计算结果而编排的。

做一做及练习中的1、2题是分别练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第3题进行混合练习,主要是强化计算结果的,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题目要求先计算再根据要求填方框,以加深学生对约分的认识。第4题是应用题,选择了学生喜欢的兴趣小组为内容,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教学目标】

(一)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

(二) 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索,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教学重点】

(一)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用具 】课件、小黑板。

【教学设想】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作如下的初步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用“吃蛋糕”这个现实情景引入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来。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努力给学生提供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利用学生熟悉的吃蛋糕这个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提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经验探索计算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补充、完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力求尽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的题尽量让学生说,一些例子让学生举,一些问题让学生解答,努力使自己的角色实现转变,做一回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 边学边练,学以致用。 课堂教学的好坏,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学生发展的有无,都要通过练习来检验。本课中,依据教学重、难点,分散练习边学边练,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逐步深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过生日时高兴么?那你们过生日时是怎么过的?

(生回答)

师:同学们,今天是小红的生日,大家看爸妈为他准备了什么礼物?

(出示挂图)

师:他们是怎么吃的呢?

(出示小黑板)

[设计理念]用现实情景引入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来。

师提问:1/8表示什么?3/8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生回答)

师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1、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个蛋糕?

2、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个蛋糕?

3、一家三口一共吃了多少个蛋糕?

4、小红比爸爸多吃了多少个蛋糕?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这些问题能不能自己解决呢?

[设计理念]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按自己的意见探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从中解决一些困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放手探索,发现规律

学生自己解答以上问题,做完后小组交流。

三、收集信息,总结规律

精心设计问题:

1、求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蛋糕,你是怎样列式的?(3/8+1/8)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引出:整数加法的意义对于分数同样适用,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求小红比爸爸多吃了多少个蛋糕,你是怎样列式的?(4/8-1/8)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引出:整数减法的意义对于分数减法同样适用,也就是求爸爸吃的再加多少等于小红吃的,小红吃的是两个数的和,爸爸吃的是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3、为什么3/8+1/8=4/8=1/2?为什么4/8-1/8=3/8?(强调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你能根据刚才做的题概括出计算方法么?(引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补充、完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从学生总结的规律中来发现学生思维的漏洞,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

4、你还有什么问题?

四、反馈练习

1、课本105页和106页的“做一做”。

2、解决问题

小丽计划一天练习30个毛笔字,实际上午完成了计划的7/15,下午完成了计划的11/15,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五、布置作业。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2】

教材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连加、连减三个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

学情分析

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学生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基础。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基础,制定学习目标如下:

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的算理及含义,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

教法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首先课件出示分数,你能说说它的分数单位吗?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怎样表示?为下面学习分数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归纳方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例1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含义,明确算理,探索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中我创设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小红一家人分蛋糕为情境,体现分数加法的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学生联系整数加法,利用类推的方法,就能理解分数加法的含义:分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含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接下来教学计算方法,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思考、计算,然后再合作交流计算的过程和想法,归纳出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后,指导学生规范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利用直观图,学生可以看出结果4/8就是1/2,体会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的合理性和简约性,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有了例1的基础,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例2分数减法的教学,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分数减法的含义:已知两个分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的运算。并归纳出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观察例1和例2,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总结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一般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巩固内化、回归生活

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此环节设计了三组题,基础题、中等题和思维训练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我还设计了一系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练习题,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力求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便于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后反思

整节课我尽量做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能回答老师的绝不包办代替。在教学时,充分让学生自己探索,充分让学生去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动手用图示法验证结果时,应该让学生板演一下,会更加直观。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本课是六年级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2.教材分析:本课是分数的运算得第二节,是在学生学了“通分”和“约分”的情况下进行的,紧接着本课后的内容是“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以及“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因此本课在这其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掌握好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对提高学生的运算准确率起着举重轻重作用。

3.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则,能利用法则进行计算

(2)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掌握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3)利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则计算带分数加减法

4.教学重点:异分母加减法

教学难点:利用异分母加减法则计算带分数加减法

二、说学情

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对学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知识点,知识量比较大,包含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带分数相加减以及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对学生来说计算量比较大,考核的内容也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一旦学生懂得了方法,那么就是在计算过程中个人计算能力的锻炼了。

三、说教法

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在每个层次环节让学生体会归纳总结。首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通过学生会计算同分母加减法的算式,引导学生将异分母加减的算式转化为同分母的算式,利用刚刚学过的知识点通分。这样对学生来说接受的比较自然。第二带分数相加减,引导学生利用刚刚学过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将带分数转化为假分数然后再按照同分母或者异分母分数加减算式的法则进行计算,在学生自己体会归纳计算题目。同时带分数代表一个整数与一个分数相加,利用这样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推导出另外的计算方法,即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的方法。最后是举例两道关于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题目,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特点,然后采用交换律计算来体会计算的简便。

四、说学法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决定在教学中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

1、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件中的动画演示自己归纳、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概括的同时,自己尝试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并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将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初步理出一条思路。

3、充分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增强合作学习的合作精神。

4、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充当老师的角色,自己出题,学生自己解答。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一段关于中国古代分数加减法的历史,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分数加减法

2.在ppt上展示一组算式,让学生根据分母特点,首先将算式进行分类,分为两类:一类是同分母算式相加减,另一类是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学生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算式,再引导学生联系刚刚学过的知识通分,来推导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3.带分数相加减的算式。带分数相加减有两种方法,引导学生先用两种方法分别计算每道题目,然后体会计算过程哪种方法更适合相应的题目

4.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首先展示两道题目,让学生观察每道题目的特点,并利用整数加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来计算题目。

5.板书设计:

2.4分数加减法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2.带分数相加减

3.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4】

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四单元的内容。

2、 教材简析:分数是我们四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到的新内容,它又是学生对分数理解的关键,本课的学习还为以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让学生通过课件中的动画操作演示,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的算理,并且明白只有在分母相同的情况下,分子才能相加、相减的道理。使学生通过操作明白算理,在“动”中思、在“动”中悟。

3、 教学目标:经过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有关习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思想目标: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4、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和计算简单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二、 说教法。

在本节课中,我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 从生活情景出发,以游戏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2、 大胆利用课件让学生自学,使全体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3、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4、 在学生的反馈中,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三、 说学法: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决定在教学中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

1、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件中的动画演示自己归纳、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概括的同时,自己尝试对分数加法的计算,并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将分数加法的算理初步理出一条思路。

3、充分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增强合作学习的合作精神。

4、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充当老师的角色,自己出题,学生自己解答。

四、 说教学过程:

1、 为了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在复习中,设计了一个“过关游戏”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在计算回答的同时,也将分数的含义理解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加深,为新课内容打下基础。

2、 在新课以前,我出示一个探索实验的动画图,让学生直接根据演示列出算式,然后告诉学生知道为什么:+=,接着就揭示课题: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这样可以使课题很自然地渗透到学生脑海。

3、 在例1的教学中,我决定采取让学生读懂题目以后,自己分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再试着进行计算,并把自己的思考方法告诉自己的小伙伴。我想通过这种方法,一定可以使学生人人动手、动脑,体现出自主探索学习的优越性。

4、 就课标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并在具体的生活情意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因此在例2的教学中,由于有例1的基础,我让一个学生直接列出算式,算出结果以后,再特别指出:“”这个分数有何特点,然后利用课件演示,使学生明白实际就是一个单位:“1”可以直接等于“1”,并且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等于1的分数,请学生举例,同时使学生明白等于1的分数有无限多个。

5、 在分数减法的教学中,由于有了加法的基础,所以我决定大胆的让学生自学,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探索、推理,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将分数减法的算理记在心中。尤其在例4的教学中,让学生积极思考,明白为什么要把“1”看作“”,而不看作其他分母的分数的原因。

6、 在分数加减法教学过程完成后,我准备引导学生完整的归纳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且教师板书在黑板上,以利用学生的感觉器官,增强学生的记忆。

7、 课堂练习是一堂课的关键部份,所以我在学生完成了课本相应的做一做以后,鼓励学生自己上黑板出分数加减法的题目,再请其他学生来完成,通过这个环节的练习,我想学生一定具有极强的课堂兴趣。

8、 最后,我还安排了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记、在欢快的气氛中,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刻入学生大脑。

五、 板书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我特将板书设计如下: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以新课标为准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一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愉悦、兴奋的氛围中自然接受所学的知识内容,并让学习内容能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为后面的学习分数打下基础。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5】

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一、 说学生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 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四、 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五、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在学生列出的4个算式中,其中1/4+1/4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另外3个是异分母的加法,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二)尝试研究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几个小环节:

1、小组合作

我在3个异分母分数的加法中,先选择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2+1/4,为学生解题策略多样化创造出更宽阔的思维空间。

2、算法优化

在学生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后,(1)化成小数计算(2)通分计算(3)画图解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继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1/2+1/3让学生在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中发现,化成小数计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

3、验算得出异分母分数减法

你能把自己的计算结果验算一下吗?(学生有的用加法,有的用减法)通过验算这个小环节,自然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4、 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1、因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所以我设计的第一个练习是口头填数,化成同分母分数。

2、接下来第二个练习我设计了一个改错题,让学生找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学生会仔细查看每一道题的每一步,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改正,有助于巩固正确的解题方法。题中的错误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通达改正练习,引以为戒。学生指出错误后,可要求完整地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以形成正确的概念

3、第三个练习我设计了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情景,图书连连串信息,变出加减法多道计算题,让学生完整地写出解题过程,集体批改,便于教师掌握反馈信息。

4、第四个练习我设计了两道聪明题,第一题(这组题中,每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每道题分数的分母都是互质数。引导学生计算时,发现规律,寻找捷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解题规律用不等于零的字母表示为:

①a(1)+b(1)=ab(a+b),a、b为互质数;

②a(1)-b(1)=ab(b-a),a<b、a、b为互质数。

第二题为了体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培训总结。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知识的迁移,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乐趣,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四、教学过程

课件出示主题图:一张饼平均切成了8块,爸爸吃了其中的3块,爸爸吃了腾蛟饼;妈妈吃了其中的1块,妈妈吃了腾蛟张饼。

1.自主探究。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选择性地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列式解答。

2.沟通旧知。

教师: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关系?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中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点?

    相关文章

    61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