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的说课稿

| 康华

说课稿可以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让他人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二化学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化学的说课稿

高二化学说课稿(精选篇1)

陈老师“盐类水解”案例分析特色鲜明。案例体现了优秀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注重“学讲计划”精神的贯彻和落实;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先学指导、先学检查、小组合作及问题探究等具体环节的落实和强化,问题设置重点突出,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和探究性等特点,注重提升学生的认识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材和学情分析、教法建议、教学程序安排上问题分析独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措施得力,教学流程顺畅,围绕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设计课堂教学,课堂结构得以很好的优化。

关键词:盐类水解案例分析

摘要:盐类水解是中学阶段化学学习中重要的理论知识,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案例分析,既解释了本节课的以生为本的教法和学法,也更好的阐释了盐类水解一课的教学理念。

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常涉及溶液的酸碱性,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也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其产生的原因,无疑对学生科学的认识和科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已经了解酸、碱对溶液性质的影响,盐对溶液的性质是怎样影响的?有何意义和应用呢?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_衡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是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_衡等。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_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_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_衡体系,同时还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知识。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_衡体系,促进学科知识体系发展和形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_衡、电离_衡原理,了解了水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具有了分析简单_衡体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些已经形成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是教学的有利条件。但由于本节内容是讨论的盐对水的电离_衡的影响,为什么影响?怎么影响?影响的结果怎样?

这涉及了知识的综合应用层次,需要认清溶液中多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认清溶液中弱电解质的电离_衡和水的电离_衡两个_衡体系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概念难以建立;同时在思维品质上要求学生有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难以认识清晰,很多环节不好逾越,难以理解,还会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已有的经验认为盐溶液应该都是中性的,形成了定势思维,这种已有的“前知识”常常根深蒂固,一时难以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来改变,这是教学的不利因素。

三、教学设计策略

1.建构__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出学生原来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科学探究是在化学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在教学设计中力求让学生感悟如何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和经验的进行“猜想和假设”,并学会对“猜想和假设”进行合理性剖析,进而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认识能力。

从生活常识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设计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猜想与假设,实验与探究、交流讨论,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主动建构对盐类水解的认识,促进学习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2.本节课设计主要体现两条主线。一是知识的内在规律线,即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教学设计。盐类的水解既是概念性知识又是程序性知识,牵涉到盐类水解概念的建立、概念的解释和说明、概念的本质的理解、盐类水解影响因素的探究及应用等,实质上就是概念的同化过程,只不过盐类水解影响因素的探究及应用是下一节课的内容,本节课不做探究。

概念的建立要从生活中和实验的事例出发,设计探究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通过探究的问题的逐步解决,概念的建立水到渠成。另外一条主线是学生的认知规律线,主要是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识顺序设置递进性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进行,问题渗透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在完成一个个问题的同时,难点就被逐一克服,目标教学任务也就得以达成。

还要遵循的认知规律就是由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认知规律,盐类水解的概念的建立不能突然而至,不能凭空而来,应建立在大量鲜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的实例基础上的,由实例引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问题,总结归纳形成概念和规律,深入分析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化知识,指导实际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即知识的综合应用,深化对重点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从而达成教学任务。

3.重点的呈现及难点的突破

盐类的水解原理是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而盐类的水解是水的电离_衡和化学_衡移动原理的综合应用,还涉及到溶液中多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较难理解,它又是这节课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设计上除了合理设计两条主线通过合作探究强化重点和克服难点外,在本节教学课前设计先学提纲,让学生自主先学,课中还设计问题进行先学检查。

通过演示实验,直观感受归纳出盐溶液酸碱性的规律,对“为什么盐溶液显不同酸碱性”原因的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归纳盐类的水解原理;另外以问题为线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围绕问题展开小组合作,进行交流讨论,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克服难点和突出重点,也提高了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流程的预设

四、教学程序安排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展现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创设情境,碳酸钠溶液可以除油污,为什么能除油污?纯碱是盐为什么显碱性?这些问题让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为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提出问题

用pH试纸测定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会发现都是盐溶液酸碱性却不同,哪些盐溶液显酸性、中性或碱性?为什么盐溶液显不同酸碱性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探究,进一步调动学生继续探索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解决问题

结合实验围绕上述大问题,将其细化为三个小问题:①醋酸钠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②那些离子之间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_衡有什么影响?③为什么醋酸钠溶液碱性?这样通过问题的梯度表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思考问题的思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小组内合作、相互评价与自我反思,学生可以较顺利的将所获得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构建联系;且在此基础上运用动画模拟展示“溶液中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4.获得知识

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构建理论知识,归纳总结盐类水解的定义、实质,并感受知识的获得是在问题解决中进行的。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并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5.总结、巩固练习

再次提出本课开始时的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培养学生利用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设计

【自主先学】阅读教材57-62页,思考讨论:

1.为什么盐的溶液有的显中性、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

2.什么是盐类的水解?有什么规律?能否举例分析?

3.盐类的水解有何应用?

【教学过程】

【先学检查】

1.在洗刷餐具时,会用到“纯碱”这种物质。纯碱是碱吗?那么为什么用纯碱可以__餐具上的油污?工业上常用氯化铵溶液除铁锈,为什么?

2.下列溶液的酸碱性如何?怎样检测?

3.根据形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对所给盐分类?

4.根据实验结果,归纳其与盐的类型间关系,从电离_衡角度分析原因。

【问题设置】1.为什么纯碱溶液显碱性呢?

【合作探究】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演示】

【问题设置】2.实验表明,强酸强碱盐呈中性,强酸弱碱盐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呈碱性。我们还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的c(H+)和c(OH-)的相对大小。什么原因造成不同类型的盐溶液中c(H+)和c(OH-)的差异呢?

【活动与探究】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问题设置】3.为什么CH3COONa溶液呈碱性?

【板书】1、CH3COONa溶液呈碱性(强碱弱酸盐)

【交流讨论】(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微粒?为什么?

(2)写出CH3COONa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4)写出相关的方程式。

(5)醋酸钠的水解反应与氢氧化钠和醋酸的中和反应是否可逆?哪一种程度大?

(6)CH3COONa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怎样?

【板书】

【问题设置】4.NH4Cl溶液为什么呈酸性?工业上为什么常用氯化铵溶液除铁锈?

【板书】2.NH4Cl溶液呈酸性

【深化拓展】(1)NH4Cl溶液中存在着几种微粒?

(2)写出NH4Cl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3)为什么NH4Cl溶液显酸性?

(4)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5)NH4C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怎样?

【交流汇报】

【总结提升】三、盐类的水解

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和水电离出的H+和OH-相互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深化拓张】1.从盐的组成角度分析盐类水解的条件、实质是什么?

2.盐类水解的类别?溶液的性质?

3.盐类水解的规律是什么?水解的特点是什么?

【交流汇报】2.类别:

(1)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

(2)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

(3)强碱强酸盐不水解

(4)弱酸弱碱盐水解较复杂

3.盐类水解的规律:谁强显谁性,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不弱不水解

4.特点:程度小、可逆、吸热

【即练即评】

1.碳酸钠溶液为何能去油污?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碳酸钠溶液水解是否有CO2产生?为什么?

2.氯化铝溶液显什么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否有沉淀产生?为什么明矾能净水?

【交流汇报】

5、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作业】略

六、教学反思

1、__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对盐的组成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用电离理论和_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有利于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2、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交流汇报、深化拓张的方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_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高二化学说课稿(精选篇2)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教材中介绍过制取O2时要加MnO2加快速率;高中教材中也介绍过制HCl时,浓H2SO4和固体NaCl要在强热500—600°C时才能__加快反应产生HCl的速率,而本课题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从而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本节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容联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与分析,认识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从而得出结论的能力,给学生留下“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的深刻印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中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判断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教学重点:

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说学情

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通过改变一些化学反应的条件可以加快或减缓反映的速率。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并且采取实验__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教法:

针对本节内容的特点,我准备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1.利用实验的__,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认识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出发,解决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

四、说学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说服力。教学时,我注意及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这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学会或增强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使学生认识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识记的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新课:

(1)、化学反应的表达方式和有关计算等;

(2)、化学反应对工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影响。

2.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的性质

对于同一反应物,外界条件不同,反应速率亦不同

3.(1)、演示实验:

a 1.5l0.1l/LNa2S2O3

1.5l0.1l/L H2SO4

b 0.75l0.1l/L Na2S2O3

0.75l H2 O

1.5l0.1l/L H2SO4

设置问题情景:哪组反应速率快,从哪方面能看出?

进行讨论分析后得出结论:a先出现沉淀,b后出现沉淀,可见在其他条件不变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2)、演示实验:

a 1.5l0.1l/LNa2S2O3 b 1.5l0.1l/LNa2S2O3

1.5l0.1l/L H2SO4 1.5l0.1l/L H2SO4

水浴加热后混合反应 不加热混合反应

经讨论分析后得出结论:a先出现沉淀,b后出现沉淀,可见在其他条件不变下,混合物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并且我还会讲到当温度升高10°C ,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以便在以后的实验课中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

(3)、根据PV=nRT,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所受到的压强成反比,即与浓度成正比。

得出结论: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强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对于固体、液体或溶液反应,压强改变,反应速率不变。

(4)、演示实验:

a.5l 3%H2O2,加少量MnO2 b. 5l 3%H2O2,不加MnO2

得出结论:a产生大量气泡,b产生少量气泡。可见适当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问题:除以上四点外,还有哪些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总结: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大小、扩散速率等对反应速率的理解。

4.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利用改变反应速率解决具体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加深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

5.课后作业:

六、说板书

1.主板书: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副板书:演示实验内容及反应现象。简略其他因素。

高二化学说课稿(精选篇3)

一、说教材

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内容多,从教材编排上看,电离_衡之前有化学_衡,

之后有溶解_衡,而且之三种_衡都是研究电解质溶液里发生的变化为基础,所以电离理论是联系化学_衡与电离_衡的桥梁,很显然本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内容简述

本节在教学内容上包含两大重心: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二、弱电解质的

电离。在知识结构上看要注意与必修1的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概念、及前一章化学_衡等知识的衔接,注意内容的深广度,一些相关数据以资料形式提供(如:由PH值求CH+)不要增加学生的负担,有关电离_衡常数可以另安排课时让学生选择性的自学。

二、说目标

首先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弱电解质电离的学习要求,以及“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功能定位,发展学生的“定量观”“微粒观”“动态观”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它们的本质区别并学会判断强弱电解质;能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并会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_衡;能理解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_衡移动。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强弱电解质相关实验的探究和相关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活动2的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__,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真实的、是有用的、是美的。

三、说重难点的确定

俗话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且新课程__的基本理念是“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为了在课堂上更好的体现这一理念,我把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分析、归纳等方法领会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作为本节重点。针对高二学生已有了电解质、电离和化学_衡的知识和理论储备,但电离_衡所讨论的都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动态的、微观的理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待进一步发展,为此确定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_衡为本节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

四、说教法学法的确定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本节大概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阅读法、归纳法、对比迁移法等。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在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是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去发去思考、去学习,促使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五、说教学过程

1、习题复习,引入正题

在本节使用复习引人即可以创造一种直观的环境,游客仪较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巧设问题、实验探究

设问1:电解质还能再划分吗?(通过问题灌输分类的思想)

设问2:盐酸和醋酸电离程度有差别吗?用什么实验可以证明?

设问3:镁条与这两种酸反应的本质是什么?现象不同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知道这两种酸的强弱不同,也知道镁条与酸反应快慢受CH+大小影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

出发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对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并经过改组的,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

设问4:通过PH测定及CH+的数值,你能的出这两种酸的电离程度吗?(引导学生

的出盐酸完全电离,而醋酸部分电离)

这样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扣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形成持久的内驱力,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3、问题探究,迁移应用

在弱电解质的电离这内容上有两个知识点:

一、电离_衡的建立

二、电离_衡的移动。在解决这个重难点上我采用了多个问题探究的方法,层层深入。

创设冰醋酸溶于水的过程,通过问题运用对比法、图象法让学生领会弱电解质的电离的特点,顺理成章突破弱电解质存在电离_衡这一难点。对于影响弱电解质电离_衡的因素通过回顾影响化学_衡的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加强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纳、以及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1)本节课设计主要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贯穿全过程,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实验、问题、生活情景等驱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例如:温故激疑、实验探究、迁移应用、课后实践等多种学生活动,使学生在基于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化学的.学科视角、观念和方法。

(2)本节课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又从化学走进生活的新课程理念。有意识地将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到教学中,充分体现生活处处皆化学。从而较好地达成了三维目标。

(3)本课的设计另一独到之处是:放手让学生发挥其创造性,一切靠学生自我判断或用实验验证,让学生在真实中“跌跌撞撞”后获得成功。体验“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正是科学探究的本质所在。以实际行为落实了新课程的目标和理念。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4)本课设计在参考 3套教材的基础上还进行了一些创新

①实验探究改成学生分组微型实验,于节约实验成本、有利于环保等。

②将实验中1 mo l / I的盐酸和醋酸分别改用0 。 1 mo l / I的盐酸和醋酸,主要考虑到大多数学校测p H还只能用广泛p H试纸,它的测量范围只能是1~1 4的正整数。

③增加了使学生体验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相关实验。

(5)困难与不足:本设计可能会出现一些动态的、不确定的要素。如

①预设与生成:在活动2中学生的猜想、假设和设计方案,不一定会按照设计中的预设而生成。

②归纳与总结:学生在总结表达电离_衡的含义、特征、影响电离_衡的因素时,能否达到想要的答案。以上问题的动态出现,还需要教师智慧地、准确地和到位地引导和点评。因此需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高二化学说课稿(精选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全章以及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茹下教学目标:

A、认知目标: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且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体协作的能力。

c、情感和价值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__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

A、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本课题的重点。

B、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

A、本章主张自主学习为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B、本课题是比较系统地认识一类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对金属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对比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五、教学__及评价方式:实物呈现,实验探究,多__辅助教学;侧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思路的综合评价。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堂:

以生活中的事例“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常被不法商贩用来冒充黄金牟取暴利,我们可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引入,同学们能够想到的多数是利用其物理性质,告诉同学们除物理性质以外还可以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列举在生活中了解到的金属的反应,比如铁的生锈,铜绿的产生,铁质菜刀为什么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银白色等,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复习旧知:

初中已经接触到一些金属,这里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让学生认识金属的通性;复习和金属相关的化学性质,并分类归纳:铁可以和氧气反应,活泼的金属可以和酸、盐发生置换反应等。最后总结性思考这些反应中金属原子的失电子情况,引出性质和结构的相互关系。

(三)提出问题:

在学习金属跟氧气的反应时,采取“回顾—引导—自学—讨论—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铁可以和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那么其他的金属呢?从金、铁、镁和氧气的反应看,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属呢?水到渠成的提出典型金属钠、铝分别和氧气反应的情况。

(四)师生互动,边讲边实验,探究钠的相关性质。

展示钠的存放,取用和切割,从中让学生领悟钠的物理性质;从切割后截面的颜色变化让学生体会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考,去认识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并根据化合价自己去尝试书写反应方程式。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主体的理念,接下来让学生去思考钠燃烧的情况怎样,让学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钠,提供必要的仪器让学生去加热钠,使之燃烧,观察现象,比较性的提出问题,引出钠的燃烧反应。从产物的颜色认识到这是不同于氧化钠的新的物质,此时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初步认识过氧化钠。

(五)比较着做实验,认识铝和氧气的反应。

从钠的反应和镁、铝表面有氧化膜的层次,让两位学生比较着做实验,观察铝在打磨掉氧化膜前后两种情况下加热融化后的现象,让学生自发思考为什么现象会一样?认识到反应的发生,体会到致密的氧化膜的保护作用。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开放性的思考对铝的氧化膜的认识,可以作为课外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的拓展,提高学生能动的学习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六)总结课堂:

总结性的让同学们先讲讲这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点,让后教师归纳一下。在以布置一些针对性的作业结束课堂。

高二化学说课稿(精选篇5)

陈老师“盐类水解”案例分析特色鲜明。案例体现了优秀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注重“学讲计划”精神的贯彻和落实;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先学指导、先学检查、小组合作及问题探究等具体环节的落实和强化,问题设置重点突出,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和探究性等特点,注重提升学生的认识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材和学情分析、教法建议、教学程序安排上问题分析独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措施得力,教学流程顺畅,围绕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设计课堂教学,课堂结构得以很好的优化。

关键词:盐类水解案例分析

摘要:盐类水解是中学阶段化学学习中重要的理论知识,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案例分析,既解释了本节课的以生为本的教法和学法,也更好的阐释了盐类水解一课的`教学理念。

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常涉及溶液的酸碱性,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也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其产生的原因,无疑对学生科学的认识和科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已经了解酸、碱对溶液性质的影响,盐对溶液的性质是怎样影响的?有何意义和应用呢?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_衡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是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_衡等。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_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_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_衡体系,同时还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知识。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_衡体系,促进学科知识体系发展和形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_衡、电离_衡原理,了解了水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具有了分析简单_衡体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些已经形成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是教学的有利条件。但由于本节内容是讨论的盐对水的电离_衡的影响,为什么影响?怎么影响?影响的结果怎样?

这涉及了知识的综合应用层次,需要认清溶液中多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认清溶液中弱电解质的电离_衡和水的电离_衡两个_衡体系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概念难以建立;同时在思维品质上要求学生有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难以认识清晰,很多环节不好逾越,难以理解,还会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已有的经验认为盐溶液应该都是中性的,形成了定势思维,这种已有的“前知识”常常根深蒂固,一时难以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来改变,这是教学的不利因素。

三、教学设计策略

1.建构__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出学生原来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科学探究是在化学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在教学设计中力求让学生感悟如何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和经验的进行“猜想和假设”,并学会对“猜想和假设”进行合理性剖析,进而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认识能力。

从生活常识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设计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猜想与假设,实验与探究、交流讨论,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主动建构对盐类水解的认识,促进学习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2.本节课设计主要体现两条主线。一是知识的内在规律线,即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教学设计。盐类的水解既是概念性知识又是程序性知识,牵涉到盐类水解概念的建立、概念的解释和说明、概念的本质的理解、盐类水解影响因素的探究及应用等,实质上就是概念的同化过程,只不过盐类水解影响因素的探究及应用是下一节课的内容,本节课不做探究。

概念的建立要从生活中和实验的事例出发,设计探究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通过探究的问题的逐步解决,概念的建立水到渠成。另外一条主线是学生的认知规律线,主要是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识顺序设置递进性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进行,问题渗透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在完成一个个问题的同时,难点就被逐一克服,目标教学任务也就得以达成。

还要遵循的认知规律就是由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认知规律,盐类水解的概念的建立不能突然而至,不能凭空而来,应建立在大量鲜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的实例基础上的,由实例引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问题,总结归纳形成概念和规律,深入分析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化知识,指导实际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即知识的综合应用,深化对重点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从而达成教学任务。

3.重点的呈现及难点的突破

盐类的水解原理是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而盐类的水解是水的电离_衡和化学_衡移动原理的综合应用,还涉及到溶液中多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较难理解,它又是这节课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设计上除了合理设计两条主线通过合作探究强化重点和克服难点外,在本节教学课前设计先学提纲,让学生自主先学,课中还设计问题进行先学检查。

通过演示实验,直观感受归纳出盐溶液酸碱性的规律,对“为什么盐溶液显不同酸碱性”原因的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归纳盐类的水解原理;另外以问题为线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围绕问题展开小组合作,进行交流讨论,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克服难点和突出重点,也提高了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流程的预设

四、教学程序安排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展现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创设情境,碳酸钠溶液可以除油污,为什么能除油污?纯碱是盐为什么显碱性?这些问题让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为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提出问题

用pH试纸测定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会发现都是盐溶液酸碱性却不同,哪些盐溶液显酸性、中性或碱性?为什么盐溶液显不同酸碱性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探究,进一步调动学生继续探索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解决问题

结合实验围绕上述大问题,将其细化为三个小问题:①醋酸钠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②那些离子之间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_衡有什么影响?③为什么醋酸钠溶液碱性?这样通过问题的梯度表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思考问题的思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小组内合作、相互评价与自我反思,学生可以较顺利的将所获得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构建联系;且在此基础上运用动画模拟展示“溶液中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4.获得知识

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构建理论知识,归纳总结盐类水解的定义、实质,并感受知识的获得是在问题解决中进行的。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并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5.总结、巩固练习

再次提出本课开始时的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培养学生利用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设计

【自主先学】阅读教材57-62页,思考讨论:

1.为什么盐的溶液有的显中性、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

2.什么是盐类的水解?有什么规律?能否举例分析?

3.盐类的水解有何应用?

【教学过程】

【先学检查】

1.在洗刷餐具时,会用到“纯碱”这种物质。纯碱是碱吗?那么为什么用纯碱可以__餐具上的油污?工业上常用氯化铵溶液除铁锈,为什么?

2.下列溶液的酸碱性如何?怎样检测?

3.根据形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对所给盐分类?

4.根据实验结果,归纳其与盐的类型间关系,从电离_衡角度分析原因。

【问题设置】1.为什么纯碱溶液显碱性呢?

【合作探究】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演示】

【问题设置】2.实验表明,强酸强碱盐呈中性,强酸弱碱盐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呈碱性。我们还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的c(H+)和c(OH-)的相对大小。什么原因造成不同类型的盐溶液中c(H+)和c(OH-)的差异呢?

【活动与探究】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问题设置】3.为什么CH3COONa溶液呈碱性?

【板书】1、CH3COONa溶液呈碱性(强碱弱酸盐)

【交流讨论】(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微粒?为什么?

(2)写出CH3COONa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4)写出相关的方程式。

(5)醋酸钠的水解反应与氢氧化钠和醋酸的中和反应是否可逆?哪一种程度大?

(6)CH3COONa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怎样?

【板书】

【问题设置】4.NH4Cl溶液为什么呈酸性?工业上为什么常用氯化铵溶液除铁锈?

【板书】2.NH4Cl溶液呈酸性

【深化拓展】(1)NH4Cl溶液中存在着几种微粒?

(2)写出NH4Cl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3)为什么NH4Cl溶液显酸性?

(4)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5)NH4C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怎样?

【交流汇报】

【总结提升】三、盐类的水解

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和水电离出的H+和OH-相互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深化拓张】1.从盐的组成角度分析盐类水解的条件、实质是什么?

2.盐类水解的类别?溶液的性质?

3.盐类水解的规律是什么?水解的特点是什么?

【交流汇报】2.类别:

(1)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

(2)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

(3)强碱强酸盐不水解

(4)弱酸弱碱盐水解较复杂

3.盐类水解的规律:谁强显谁性,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不弱不水解

4.特点:程度小、可逆、吸热

【即练即评】

1.碳酸钠溶液为何能去油污?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碳酸钠溶液水解是否有CO2产生?为什么?

2.氯化铝溶液显什么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否有沉淀产生?为什么明矾能净水?

【交流汇报】

5、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作业】略

六、教学反思

1、__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对盐的组成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用电离理论和_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有利于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2、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交流汇报、深化拓张的方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_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高二化学说课稿(精选篇6)

【设计理念】

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LawrenceStenhouse)提出“教师即课程研究者(teachersascurriculumresearchers)”。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参与课程的编制与开发。本着“教师参与课程与教材的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的理念,力图构建“知识、方法、价值观”有机融合的化学学习内容,实现化学课堂“知能情”多方面的育人功能。

基于此,本课题的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以“化学反应中的自发过程的特征(即焓变与熵变的影响)”为线索,力求在探究过程中将科学本质的“可证伪性”与科学研究中“证明”与“证伪”方法的使用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以“熵增原理”为设计的着力点,从简单的体验活动中引出“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实现化学课堂的育人功能。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简称“课标”)倡导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积极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使学生在高中化学课程学习中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联系本课题的内容,课标内容标准要求:“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总体来说,课标对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要求主要着眼于拓展学生对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的认识,为可能的后续学习以及提高科学素养提供教学上的素材。

【教科书分析】

本课题位于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四节,主要涉及用焓变与熵变作为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在科学视野栏目中给出了吉布斯自由能的`判定式,其知识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由于焓变和熵变对高中生来说属于难度较大的内容,因此教科书在知识的深度上进行了适度把握,并在编排顺序上做了相应考虑,将本节课题放在本章的最后一节。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将新的知识吸纳到原有认知框架中,教科书设计的实例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然而教科书在本节中没有设计编写相应的实验,学生难以利用直观鲜明的实验现象促进相应概念的理解。

【学情分析】

从本学科纵向维度上看,学生学习本课题时,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的焓变等有关内容,同时也具备了对化学反应从能量、速率、限度等维度研究的思想。本课题联系以上知识,提出了研究化学反应的另一个维度——方向(自发与非自发)问题,并利用焓变判据和熵变判据综合对化学反应的自发做出判断。由于熵及“熵增原理”内容较抽象、陌生度较高,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体现“熵增原理”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认知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时对熵变和熵增做出一般性地常规探讨,并且创造了学生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的空间。

在科学方法的学习上,作为高二理科生,对常见的科学方法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也有一定的体验。为了延伸学生对科学本质的了解以及科学方法的学习,本课题的科学探究中引入“证明法”与“证伪法”,在交替使用二者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中的“证明”与“证伪”方法及其对结果作出相应合理正确的解释。

另一方面,当代社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与低碳生活也时刻影响着学生,他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意识。本课题通过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相关认知与情感,强化了从基本化学原理角度看待社会问题的意识,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自发进行,但△H<0不是判断反应自发的标志。

2.知道△S>0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自发进行,但不是判断反应自发的标志。

3.知道化学反应的是否自发同时取决于△H和△S两个因素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化学实验”与“角色扮演”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观察、描述、分析、推理和判断现象与结论。

2.了解科学探究方法中的重要手段——“证伪”和“证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形成从科学原理的角度认识身边事物和变化的世界观。

2.基于“熵增原理”的类比,体验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教学内容】

1、学习内容是本课题教学实施中的主体部分,结合已经确立的教学目标,以人教版化学选修4教科书为蓝本,本着“源于教科书但不拘泥于教科书,用教科书教”的原则,选择主要学习内容。

2、基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认识的缺乏,教学设计中引入一些物理变化的过程来帮助学生联想和构建关于自发过程的典型特征,结合焓变与熵变从实验探究中分析影响化学反应是否自发的影响因素。

3、在探究焓变和熵变因素的影响过程中引入“证明”与“证伪”的科学探究方法,丰富科学探究的手段。

4、结合“熵增原理”与“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并结合当下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实现在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反思】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的预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形成了对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基本认识,能够了解熵变及焓变对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影响。

通过一系列的课堂体验活动,学生深刻感受到熵增原理对实际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进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通过“证明”和“证伪”的科学探究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丰富内涵,进一步认识科学本质特征。但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如何掌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在课标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与组织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学情与教学环境做出相应的处理。

高二化学说课稿(精选篇7)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进行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的内容,它是学习离子反应的起始课,又是学习离子反应的基础,所以从体系上看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从研究方法上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是学生现在学习以及以后从事化学行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二、说学情

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学情。学生已经学习过溶液导电性的有关知识和酸碱盐的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我来确定一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的电离,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交流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说重难点

基于学生已有知识,本节课的重点是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难点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

五、说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学法:

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分组讨论,并归纳结论。

六、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置如下:

环节一:课程导入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回顾初中所学的溶液导电性的有关知识,并请同学作答,在此基础上介绍NaCl、KNO3、NaOH等固体分别加热到熔化也能导电引入电解质的概念

环节二:实验探究

那么究竟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请同学们分组实验探究,并归纳总结。

环节三:观察讨论

通过多媒体观察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并对电离方程式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的本质。

环节四:思考交流

设置“思考与交流”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从电离的角度归纳出碱和盐的本质。

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完后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并进行适当的课堂训练能够判断出哪些物质是电解质,会书写电离方程式。最后布置课外作业:探究金属导电与电解质导电的实质有什么不同。

七、说板书

另外我的板书清晰明了,以条目式来显示本节课的重点。

说课完毕,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谢谢。

板书: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高二化学说课稿(精选篇8)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上的这节课是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的基础课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

⑴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⑵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有机合成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在以往的教科书中没有专门讲解。本节教学要在帮助学生复习再现烃及烃的衍生物结构、性质、相互转化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有机合成的过程;理解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初步学会使用逆推法合理地设计出有机合成的线路;同时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合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顺利学习本模块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代及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让学生感受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服务于人类的桥,是有机化学研究的中心,是化学工作者改造世界、创造未来最重要的手段,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 学生情况分析:有机合成是有机物性质的应用,要求学生在前两章及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基础之上熟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础知识。因此在本节之前我们上了一节《烃及烃的衍生物》的巩固课,帮助学生把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形成知识网,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官能团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掌握重要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能够从断键、成键的角度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的认知尽可能达到其“最近发展区”,这样为我们本节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

②让学生初步了解逆向合成法的思维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有机物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②通过有机物的合成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

③通过分析有机合成过程巩固各类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会新物质的不断合成是有机化学具有的特殊的科学魅力,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的教育。

②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③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以化学主人翁的身份体会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设计流程与教学设计

㈠教学设计理论依据

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㈡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标准

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内容与层次,化学教学内容的具体特征,高二学生的年龄与思维发展情况,我班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特征,化学学科的特征(研究方法思想、逻辑结构),教师的教学优势能力及我校化学教学的技术条件。

㈢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式教学、启发式教学

㈣重、难点突破

本节的学习重点逆合成分析法,我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逆合成分析法,再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来理解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方法,最后利用图表引导学生掌握合成草酸二乙酯的逆推法,体会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过程。

五、教学过程

【活动1】

我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福岛核电站起火爆炸、核辐射危害、核辐射防护服及生活中的有机合成材料,通过社会的热点问题的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意义,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活动2】

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有机合成的定义、任务、过程。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独立利用教材内容资源进行学习,了解什么是有机合成、明确要进行有机合成的任务是什么、要完成有机合成需要怎样的过程、如何进行思考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素养。

【活动3】

学生小组讨论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合成乙烯、氯乙烷、乙醇。本活动的目的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以便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和掌握的规律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评价不仅知道了如何制取乙烯、氯乙烷、乙醇,更重要的是还知道了可以用过已经学过的有机化学反应用多种方法制取同一物质,激活了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桥梁。为顺利完成活动4提供了真实的学习情境。

【活动4】

学生通过完成练习归纳完成问题导学3,再现官能团间的转化关系。目的的在于让学生在利用活动3中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某种官能团的转化有多种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渗透在实际应用进行物质合成时,必须依据某些原则选取合理的方法,从而顺利过渡到逆合成分析法。

【活动5】

学生自学教材体会“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并展示合成草酸二乙酯的逆推法。

本活动的内容是本节的重点及核心知识,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理解这些重点知识、核心知识的形成过程,学案上采用图表引导学生构建乙二酸二乙酯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初步学会利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通过交流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及自信心,进一步体会如何利用逆推法解决具体有机合成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学会学习。

【活动6】

学生讨论小结有机合成的原则,在前面的活动中已经渗透了有机合成的一些原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总结。考虑到本节是有机合成的第一节基础课,鉴于学生的基础,可能总结不够全面,我再利用大屏幕帮助学生完善。这样可为以后评价合成线路打下基础。

学生观看大屏幕“20世纪在有机合成方面获诺贝尔化学奖的重要事件” ,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达标训练】

达标训练共安排了两道题,一题涉及的是正合成分析法,另一题是逆合成分析法。难度逐渐加深。

【活动7】

学生完成达标训练1,再小组讨论,最后板演展示化学方程式。

本题已经给出合成路线,只要求学生根据合成路线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本题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均是以前没有学过的,但是可利用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关系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学案将本题作为达标训练第一题的目的有三个:一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画合成路线图;二是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察学生对官能团相互转化关系的掌握情况,同时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三是让学生感觉此题并不简单,但经过思考又可以解出正确答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成就感。

【活动8】

学生用5分钟独立完成,用2分钟组内讨论合成路线,学生抢答展示合成线路。

第2题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出合成路线,考察学生对本节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节的导学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总结】通过分析、总结本节课重点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大意义,体会到新化合物的不断合成使有机化学具有特殊的魅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体验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高二化学说课稿(精选篇9)

一、教材分析

乙醇是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学生感觉亲切、熟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必修模块的乙醇应该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要提高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学生借助乙醇这种熟悉的有机物,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之——烃的含氧衍生物,认识到有机物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知识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初步认识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知道了乙醇的组成、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用途,但是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宏观表象阶段,只是在烯烃的学习中开始从微观结构认识物质。因此在乙醇的教学设计中,回避了乙醇分子结构的探究,而是借助水分子与乙醇分子、氢氧化钠和乙醇钠的对比,渗透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科学分析方法。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乙醇化学性质的教学采用学生小组实验探究的方式突破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1)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能够列举出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能完成乙醇与氧气、与钠反应的实验操作,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师生共同归纳,初步学习羟基、官能团等概念,并能解释羟基对乙醇化学性质的影响;

(4)通过阅读、交流加深对酒驾、乙醇汽油等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的认识,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2.教学重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和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3.教学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四、教学指导思想

新教材特别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为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借鉴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主要采用认知同化的学习模式,即先探明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知识进行拓展、加深。

五、教学过程

教学第一环节——讨论、交流,激活已有知识

学生依据学案,分组(4-6人)交流关于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已有知识,最早完成学案的小组到展示台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的同学提出质疑和和补充,教师参与总结。对于乙醇的分子结构,大部分学生正确写出了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不规范的加以纠正,在此引导学生:乙醇属于烃吗?并与乙烷的分子结构作对此,引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对于乙醇的物理性质,学生总结的比较全面,而乙醇的化学性质,学生只能写出乙醇燃烧的方程式;对于乙醇的用途,学生知道的还是相当多,在此基础上,借助两个新闻标题为学生介绍了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节约了石油资源,解决了我国的能源危机,然而乙醇汽油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玉米,从而出现了汽车与人争粮食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

教学第二环节——关注生活现象,提出新问题

由3名学生到讲台表演我准备好的台词,也可以课前演练一下。

甲:你买新车了,请客!

乙:当然!

甲:干一杯!

乙:我开车,不能喝酒。

甲:你酒量那么大,喝一杯没问题。

乙:三杯五杯也没问题!

(甲、乙喝酒状)

甲:喝多了吗?还能开车吗?

乙:没事。再喝几杯也没问题!

丙(上):酒精测试!喝了这么多酒还开车,扣车,罚款!

乙:时代不同了,汽车还喝酒呢!我喝点酒不算什么。

甲:同志,他酒量大着呢,没喝多。

通过表演,我提出了以下问题:1、你对甲、乙二人的行为有何评价?2、从这段对话中找出涉及乙醇性质的关键词,提出你想进一步了解的涉及乙醇性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酒驾的危害,珍爱生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主要观点有饮酒不能驾车,不应该劝开车的人喝酒,酒后驾车是对生命的漠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等等。但也有的同学提出:只喝一杯啤酒能开车吗之类的问题,我对学生的发言充分肯定,然后为学生出示我国关于酒驾的界定标准和处理规定,学生对酒驾的认识更加全面。

对第二个问题,经过学生的互相启发和教师的点拨,提出的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是:

(1)饮酒后,乙醇在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2)交警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的原理是什么?我把这两个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逐一解决。

教学第三环节——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学生最为陌生的,是乙醇在人体内的变化。我为学生提供了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图,乙醇进入人体后,绝大部分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因此饮酒的人很快出现面红耳赤的现象。乙醛的毒性是乙醇的10倍,能麻痹大脑的中枢神经,随之出现心悸、恶心、呕吐、四肢不协调等症状,因此乙醛就是造成司机酒后肇事的罪魁祸首。一段时间后,乙醛又被氧化为乙酸,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酒醉到酒醒。乙醇生成乙醛的这种变化在人体外用铜或银作催化剂就能实现,接下来我为学生示范了操作过程,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我对课本中的的实验做了简单改进:将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改为了小烧杯。改进之后的实验:一是对学生来说插入铜丝更容易,防止插入过慢铜丝变冷,对学生来讲也更安全;二是降低了容器的高度,便于闻到乙醛的刺激性气味。

学生观察铜丝表面颜色的变化,并对比实验前后液体气味的变化。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铜是催化剂,实质是乙醇和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并给出乙醛的结构,学生通过对比乙醇和乙醛的分子结构,从原子守恒的角度书写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方程式。这一过程,学生对乙醇的催化氧化有了更深的体验。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学生在描述现象的时候会发现做过催化剂的铜丝更新、更亮了(如果学生发现不了就需要老师点拨一下),那么如果想把旧铜器变新,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我为学生展示了铜银在焊接时的图片,对于银器表面生成的黑色氧化膜,工匠说,可以把银器在火上烧热,马上蘸一下酒精,就会光亮如初。如果你家有一件旧银器,你会如何处理呢?学生的情绪又变得高涨起来,他们一定在想象有什么机会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了。

教学第四环节——验证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

交警是如何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的呢?鉴于重铬酸钾氧化乙醇的应用价值,高锰酸钾作为有机化学常用氧化剂的重要地位,再加上这两个实验易于操作,现象明显,我把教材中的资料卡片给为学生分组实验,学生亲身体验乙醇的还原性,不仅能与氧气发生反应,还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为乙酸。

教学第五环节——探究乙醇与钠的反应

乙醇的氧化反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生想了解乙醇的更多知识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因此,我为学生提供了百度百科中搜集到的“乙醇钠”的相关信息,乙醇钠是制造二十余种西药的原料,之后我提出问题:水可以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那么由乙醇如何获得乙醇钠呢?学生观察发现水和乙醇中均有相同的组成部分,很容易想到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我顺势抛出另一问题: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什么?如何验证?学生想到氢气的验纯、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并提出了与教材相同的实验方案。但是以往实验中,由于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切取的钠块较小,大试管中的空气很难全部排出,氢气的验纯需要较长的时间,钠块太小产生的氢气量较少则导致实验失败,因此我对本实验也做了改进:取一支注射器,拔下注射器活塞,将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其中,再将注射器活塞装上,之后轻拉活塞,使乙醇进入注射器中,可以观察到钠与乙醇发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将注射器内不纯净的气体排出,迅速倒转注射器,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将乙醇排出,待钠消失后再排出多余的乙醇,轻推活塞,点燃产生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改进之后的实验减少了钠的用量,无需验纯,点燃时现象明显。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验证了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并对比了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之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书写方程式。

归纳整理:总结了乙醇的化学性质,通过对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情况的分析引出羟基、官能团的概念,初步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源于生活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途径有很多,要善于从化学视角留心生活中的问题,并想办法加以解释或解决。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催化氧化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与强氧化剂的反应

-----被直接氧化为乙酸

(3)燃烧反应

2.乙醇与钠的反应CH3CH2OH+3O

高二化学说课稿(精选篇10)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2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本节学到的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巩固;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能说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认识钠的还原性,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并会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实验,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探究活动,亲身参与实验的操作,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以及如何从实验的角度揭示反应过程

教学难点:由于学生以前没有看到过钠,更谈不上钠的化学反应了,燃烧后得到的过氧化钠化学式特殊,学生比较难以接受,因此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比较分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同时也应该由点到面,能够学会几种金属之间性质的比较具体情况,以及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原子的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都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基础,但学生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还需借助直观演示等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本课注重实验探究。

三、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

1.实验法。这是化学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充分体现建构理念。我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去实验,去体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思考。

2.谈话法。在做实验的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展开讨论。可以是老师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也可以是师生讨论。

3.讲解法。在做实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对重要知识点及难点进行讲解。

(二)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烧杯、镊子、小刀、滤纸、坩埚、铁架台、火柴、酒精灯、滴管、玻璃片

实验试剂:金属钠、蒸馏水、酚酞

四、说学法

1.实验探究。通过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自己畅所欲言,去列举在生活中了解到的金属的反应,比如铁的生锈,铜绿的产生,铁质菜刀为什么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银白色等,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实验探究

初中已经接触到一些金属,这里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让学生认识金属的通性;复习和金属相关的化学性质,并分类归纳:铁可以和氧气反应,活泼的金属可以和酸、盐发生置换反应等。最后总结性思考这些反应中金属原子的失电子情况,引出性质和结构的相互关系。

由此及彼,提出问题。铁可以和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那么其他的金属呢?从金、铁、镁和氧气的反应看,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属呢?水到渠成的提出典型金属钠、铝分别和氧气反应的情况。

1.发现问题

通过多媒体展示网上新闻-- 一炸起千层浪 珠江"水雷"迷团待解,播放"水雷爆炸"的模拟视频。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铁桶中装的什么物质?为什么会爆炸?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为本节课的讲授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

2.提出假设

通过新闻可知,铁桶内装的是金属钠。通过直观的认识,引起学生对实验时钠的用量的重视。接着请学生从一个化学专业者的角度,根据新闻中描述的有效信息对钠的性质做合理的假设和推断。

3.实验求证

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问题如下:怎样取用金属钠?应取多大的钠块?我对实验过程进行指导,告知学生用镊子取钠块置于玻璃片上,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并用小刀切下绿豆大的.一块钠。

接着进行实验。问题(1)钠能与水反应吗?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验证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溶液成分。请学生边实验边记录现象,同时交流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2)钠能不能燃烧?把一小块钠放入坩埚中加热,()会有何种变化。写出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的方程式,同时请学生标出电子转移数目与方向。由此,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旧知识,明白反应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再次提出问题:钠的化学性质为何如此活泼?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物质结构决定其性质。

4.得出结论

通过提问的方式请同学描述:

(1)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原因;

(2)推测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3)钠燃烧时的现象及原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取化学信息的能力。

学生回答后,教师投影出钠的物理性质:

(1)金属钠外观像石头,灰白色。钠很软,可以用小刀切开。(硬度小)

(2)切开金属钠的断面,能观察到金属银白色的光泽,但光泽很快变暗,重新变成灰白色。(易被氧化4Na+O2=2Na2O)

(3)金属钠可以与水剧烈的反应: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变成光亮的小球(熔点低且反应放热)、四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音、有气体产生、有白色烟雾产生等,向生成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后变红(生成氢氧化钠)。

(4)得到的气体是氢气,可由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5)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过氧化钠。(有的略带黑色)

请学生书写出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数目与方向,改写为离子方程式。从而巩固化学用语,复习氧化还原知识及离子反应知识。

(三)拓展应用

我提出问题,使学生将本节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根据新学知识指导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如下:1.钠应当如何保存?2.钠着火时能否用水扑灭?为什么?3.如果金属钠着火,该用什么灭火?

(四)课堂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由点到面,让学生思考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很多金属可以和非金属氧气发生反应,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到这些反应中金属都体现出还原性。这样和前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呼应,并和本节课开始的时候金属的物理性质的通性相呼应,增强课堂的完整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从反应的难易程度入手让学生认识到不同金属还原性的强弱区别。

(五)布置作业

1.请学生设计检验钠和水反应生成气体的装置图。

2.从钠的用途和钠的制取角度,试着追查新闻中提到的这些铁桶可能的来源或去处?

六、板书设计

高二化学说课稿(精选篇11)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中的第一部分------过氧化钠〔打开课件〕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的同时打开课件这个按钮〕

钠的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化合物的学习,可以加深巩固钠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通过过氧化钠强氧化性的学习还能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钠的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钠等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说这句话的同时打开相应按钮〕

根据素质教育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有:

①知识技能目标:知道Na2O,Na2O2的性质和用途。

②能力方法目标:通过Na2O2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以及相关补充实验,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③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实验教学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说这名话时打开课件对应的按钮〕

重点:钠的化合物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过氧化钠的性质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说这句话时按课件对应的按钮(教法按一次,学法接着再按一次)〕

教法:关于本节过氧化钠的教学,我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法,从实验现象中分析结论。然后通过结论总结过氧化钠应具有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学法: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用实验,观察,对比,归纳等方法,在亲自实践中,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和教师的启发诱导,运用贮存在自己头脑里的知识,来认识对它们来说是未知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产生新见解.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达到发展学生智能和目的,同时让学生逐步掌握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风.

五、授课程序〔按授课程序的按钮〕

第一部分:情景创设〔点情景创设的按钮〕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以极高的兴趣进入课堂,采用图片引入法。

问:图中消防员正在救火,想想常什么来灭火?(水,二氧化碳)

其实水,二氧化碳不仅可以灭火,其实还能“点火”,接着指导学生做第一个探究实验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活动

1、探究实验一:〔点探究一按钮〕Na2O2与H2O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

让学生取一个石棉网,在上面放一个蘸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几滴水

现象:脱脂棉着火了

设疑:为什么脱脂棉着了?探究一下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填写“探究实验报告”相关内容。

(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达到了脱脂棉的着火点,所以能燃烧。)

2、探究实验二:〔点探究二按钮〕Na2O2与H2O反应生成物的探究

指导学生动手做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着了(有氧气生成)

反应后溶液稀释能使酚酞变红,使石蕊变蓝。(有碱生成)

及时填写“探究实验报告”相关内容。(生成的气体为O2,溶液呈碱性,显然是NaOH溶液。即:2Na2O2+2H2O=4NaOH+ O2↑)

3、探究实验三:〔点探究三按钮〕Na2O2与H2O反应后所得混合液具有漂白性的探究

指导学生动手做:将水注入到盛有1g Na2O2的试管里,制成溶液,并将溶液分装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向其中两支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观察较长时间也不裉色,而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且半分钟内裉色。

填写“探究实验报告”相关内容。(1、石蕊分子比酚酞分子稳定。 2、其溶液有漂白性。)

4、探究实验四:〔点探究四按钮〕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指导学生:在一个盛有少量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用坩埚钳夹取

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伸入烧杯上部

现象: 脱脂棉燃烧

填写“探究实验报告”。(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且反应放热,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第三部分:创新应用

1、创新应用一:〔点创新一按钮〕

探讨如何设计用过氧化钠与水制氧气

指导思考:“固+液 气体”

探讨交流:展示各自的设计。

2、创新应用二:〔点创新二按钮〕

金属钠着火怎么办?Na2O2应怎样保存?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指导恩考:结构-性质-保存、应用

回答交流:金属钠着为主要生成过氧化钠,所以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来灭火,得用砂子盖灭;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得密封保存;过氧化钠主要可以应用于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及航天飞行时的供氧剂

第四部分:归纳小结〔点归纳小结按钮〕

列表对比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相关性质

第五部分:布置作业

自已设计针对本课对应练习题

备注:

1. 本节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既定的'实验,观察现象,探究原因,获取新知识。

2. 说课之前自己对本节课的思路一定明确,说白了就是把你的这个明确的思路说给评委听。所以必需层次分明,并不是内容越多越好,知识越深越好。不是给学生上课,课件内容应该不用动画效果。(不是做不出来)

3. 参加比赛要想获奖,必须有你独特的东西,比如本节的独到之处就是:让学生探究式的学习知识。这一特点必须在说课中体现出来

4. 所说的话一定不能罗嗦,不能像上课怕学生听不懂就多重复几遍

5. 本说课稿黑色字是主体内容,蓝色斜体字是主标题,粗黑体字是分标题,淡紫色字是告诉你什么时候打开按钮,红色字是《探究实验报告》应填的部分内容。

6. 本节的作业设计和《探究实验报告单》没做详细设计,根据使用者自身理解来设计

7. 如需把本说课稿打印交给评委,需删除相关内容。

8. 正式参赛前必须反复试说,在办公室说给同事听,说完一起讨论,回家自己拿表看好时间说,如果做不到连说三遍前后不差1分钟,就是你的说课还有随意性,一些话还得重新措词,还得继续练习。〔我的实际心得〕

9. 最后说明一下,本节课件和说课稿的版权归我(真的花了我不少心血,主要在于设计思路),只授权你(程慧敏)使用,不得转载与收费性网站上,希望能理解知识劳动者的辛苦。

10.按作者的设计思路来说课作者自己很有把握是一篇好说课稿,但如果没有获奖,费用就免了吧,为同行服务了 :)

高二化学说课稿(精选篇12)

一、教材分析

⒈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酸碱盐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高中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知识体系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标准的另一种形式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必备的重点知识和能力。掌握好这一内容,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进而使学习者揭示和理解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⒉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对溶液导电性的分析,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②初步了解电解质的概念;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学会常见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③认识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⑵过程与方法

①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运用有效手段,让学生体验、探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③化学原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有严密的逻辑性,引领或启发学生通过逻辑思维过程的一种探究方式而发现或总结出原理,从本质上认识、掌握原理。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思想是学科的灵魂,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学科思想,就会从本质上获得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就会具备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

⒊教学重难点

1.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2.认识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本质

二、学情学法分析

初中化学已经了解了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但是对于溶液导电的本质以及还有哪些物质能导电并不是很清楚,本课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法

创设情景,使电解质等概念的教学过程化,离子反应等原理的教学逻辑化。整堂课围绕在对溶液导电的研究中,教学方法是实践法、发现法。

四、教学程序

我们学校从今年开始实行小班化,采用"两先两后---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充分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本节内容,在特定的背景中学生领悟到溶液在导电,拓宽了视野的同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溶液中什么样的溶质可导电?为什么导电?整堂课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物质导电的本质、导电的条件、探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创设情境】

展示图片,从"家用电器—简易手电筒"的工作原理,引导同学获得信息。重点落实到探讨导电的液体物质是什么。

【问题导入】

准备12种试剂和一套自己设计的简易测定物质导电性的装置,学生以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测定13次以上物质的导电性的实验。(目的:若简单的思维条件下,只能做12次,13次实验操作,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教师主导的切入点:不同的溶剂下物质导电性的变化或者溶液相互反应后的导电性的变化。)

【设计方案】

学生的探究设计

要求:以一定的依据进行分类,每一类选择一种物质测定导电性,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本组所能解决

的问题。(目的:①如果学生设计的实验都进行测定在时间上是不允许的②培养学生在物质分类的

基础上对分类有更深的理解③为学习酸碱盐定义做准备)

流程:学生自我思考,设计方案;小组交流,互相补充,达成共识;小组汇报。(目的: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相互交流的能力。这个过程也实现了科学探究的理性化,即在一定的目的下完成实验的探究)

二、教师的探究设计

用导电装置测定CuSO4溶液的导电性,然后逐滴加入Ba(OH)2溶液,让学生观察导电装置中灯泡的变化和溶液中的现象。(目的:在学生的认知水平达不到探究的目的时,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给学生们一个探究的切入点。)

【实验探究】

学生六人一组进行分组实验。

⑴连接测定导电性的简易装置。

⑵测定所选试剂的导电性。

【课堂纪实】

一、学生的探究设计:

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得到的两种结果是:

潜意识的根据组成分类——选择的试剂有:酸、碱、盐、有机物的溶液;

解决的问题:什么物质可以导电。

潜意识的根据物质状态分类——选择的试剂有:蒸馏水、固体、溶液;

解决的问题:导电的原理、条件

这些与预期的相同,在第二种分类的情况汇报时,有的组认为应该测定蒸馏水的导电性,为此学生之

间展开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水是使物质电离的条件。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乙醇也可以做溶剂,教师在此给予引导,不但突破了对分散剂认知的局限性,并凸显了水在电离中的作用,还为学习离子反应做了准备。

落实知识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从微观、符号水平上认识电离;从本质上认识酸、碱、盐。(书写板书)

二、教师的探究设计:

学生的方案中有设计溶液相互反应后体系导电性变化的实验,但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因为繁琐没有做,少数同学做了也没有达到实验目的(选择的试剂不同)。所以我课堂演示了这个"高难度"的实验(方案是学生设计的,只是选择了能达到探究目的的试剂,还要提示学生控制试剂的用量)。

落实知识点:认识离子反应、掌握离子反应的本质(书写板书)

【拓展应用】

手电筒中的溶液是电解质的溶液(目的:扣题,解决了创设情景中的问题,也为电解质理论中电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中那些是离子反应?进行分类?(目的:寻找学生学习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宏观的表现为生成沉淀、气体和水)

用化学语言表示出离子反应的本质。(目的:促进学生在学习了电离方程式后会用微粒观分析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为下一课时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科学探究的最终目的是达成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演变过程我们是亲身经历者。从讲授、灌输到一定层面上的注重形式的探究,再到包含各种探究要素的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认为是一节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教学环节在应用中关注本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提出问题的氛围,进而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结果。从课堂的教学效果看,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但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有的学生提不出问题(小组学习的优势此时体现),有的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缺乏感悟(想不到测水的导电性),有很多同学对做实验的目的性不清楚,所以我感受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不可能仅仅依靠一种形式化的探究步骤来实现的,必须坚持在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必须坚持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中,还需处理好考试与教学的关系,在探究教学下,有的教师会感受到教学时间不够,知识点强化所需要的时间不够,如何解决?我的体会是:学生能自己悟到理解的并在小组交流中表达出来的不要再重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关注知识点的落实,关注典型问题的解决。

每堂课都要做到有效的教学设计,它在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它在考验着教师的教学功底,它在考验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它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让我们共同来实践吧。

【板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从电离认识化合物 3.从电离认识酸、碱、盐

电解质 酸

非电解质 碱

2.电离的表达 4.从电离认识化学反应

电离方程式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本质:

高二化学说课稿(精选篇13)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人教版)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并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体现化学新课程“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理念,贯彻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等精神,我将从以下五方面设计这节课:

一、说教材

1.内容和地位

本节内容从知识结构上看,可分为四部分,即苯酚的分子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从教材整体上看,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学化学里面,教材只着重介绍两种物质——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而苯酚既是很重要的芳香烃衍生物,又是酚类物质的代表。可见,《苯酚》在高中有机化学里面也处于较重要的地位。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学生在学习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苯酚知识的学习有其独特的作用,既能联系前面已学过的知识,又能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方法,作好铺垫。而苯酚的结构与乙醇结构中都含羟基,因此,苯酚和乙醇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但事实上苯酚性质与乙醇性质又有不同之处,本节内容安排在此还有对比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对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的化学环境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从而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特征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a、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

b、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c、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对苯酚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a、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b、通过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c、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难点: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的化学环境的相互影响。

二、说教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前,学生已学完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通过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加工建构知识体系,在该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苯酚结构与乙醇结构的相同点(都有羟基)为学生对苯酚性质的探究提供了基础;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不同点(羟基与苯基相连)又为学生的进一步的探究提供了空间。因此,我将该节的内容设计成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通过创设情景——探究实验—推导——反思应用等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实物感知、演示实验和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体现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三、说学法

围绕本节课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类比类推,以旧促新和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情景一】新课引入

我利用生活中的化学来引入新课,先展示药皂、苯酚软膏以及苯酚软膏的说明书,让学生阅读苯酚软膏说明书,提问:从化学的角度分析苯酚可能具有哪些性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引导学生初识苯酚,组织学生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指导学生动手做探究实验一,根据苯酚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自主探究苯酚的溶解性。在此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主动的获取苯酚物理性质的知识,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把物质的物理性质直接传递给学生,显然,这些知识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比老师将知识简单地传递更易接受和掌握。

【情景二】初识苯酚

【探究实验一】物理性质

学生实验:(1)组织学生观察苯酚的色、态,并小心的闻它的气味。

(2)溶解性实验(溶剂分别为冷水、热水和乙醇)

重点归纳出苯酚的色、态、味和溶解性。

(3)、产生疑问:在苯酚药膏说明书中还提到了“色泽变红”、“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那么,色泽变红的原因是什么?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说明苯酚可能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情景三】结构特点

结构分析:观察分子模型,类比醇、酚、酸中羟基的性质

【情景四】极弱酸性

【探究实验二】苯酚溶液是否有酸性?

学生观察到浑浊的苯酚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变澄清,说明苯酚显酸性,因此,苯酚又名石碳酸,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向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溶液会变红,那么,苯酚溶液也显酸性,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是否也有此现象呢?通过演示实验,发现苯酚中滴加紫色石蕊后并不显红色,学生产生了疑问,苯酚的水溶液为什么不能是石蕊变红呢?引导学生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苯酚酸性太弱,苯酚的酸性究竟有多弱呢?提起了学生的兴趣,这样自然的过渡到二氧化碳与苯酚钠的反应,指导学生动口向苯酚钠溶液中吹入二氧化碳,此时学生既兴奋又有很浓厚的兴趣,这样设计既是课堂生动活泼,又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验学生对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已经完全掌握。

【情景五】三元取代

【探究实验三】取代反应

接着组织学生讨论:乙醇和苯酚同样含有羟基,但为什么乙醇不呈酸性,而苯酚呈弱酸性?这说明什么问题?点拨学生:由乙醇和苯酚的结构上分析,并展示他们的分子结构以帮助理解,得出是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具有 一定的特性 ,这同时也更进步加深化学环境对官能团性质的影响,突破了难点。继续设疑,那羟基对苯基是否也有影响?

联系前面已学的知识:苯与液溴的反应,推测:将浓溴水加入苯酚中会发生什么反应呢?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三,根据已有知识学生很容易得出是取代反应,那么,是几元取代呢?引导学生回忆甲苯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类比类推苯酚与溴水反应的产物是三元取代。接着,我请学生回忆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和产物现象,并与该反应对比,哪个取代反应更容易?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苯酚更易取代,为了加深理解苯酚更易取代这个事实,我从苯和苯酚的结构上对比说明,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得苯酚中苯环上羟基邻、对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因而苯酚中苯环的性质与苯的性质有了差异,加深对难点官能团对所处的化学环境有影响的理解。

【情景六】显色、氧化

回顾情景一,学生们通过分析色泽变红可能是苯酚与空气中某些成分反应了,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可能是苯酚具有酸性,这两点包含了苯酚的主要化学性质,也就紧扣这节课的重点,以下就围绕这两点来展开,首先,我引导学生们分析空气的成分,得出最有可能与苯酚发生反应的物质是水和氧气,设问:苯酚是与水反应而色泽变红的吗?根据刚才的探究实验一,学生很容易判断出苯酚变红不是与水反应造成的,既然不是与水反应造成的那就可能是与氧气反应造成的,因此,在这个猜想下,我做演示实验一,很快同学们观察到苯酚液变红了,该实验证明了苯酚确实因与氧气反应变红,学生们推断出苯酚具有还原性,接着我就追问:既然苯酚具有还原性,那么,除了能与典型氧化剂氧气反应外,还能否与其他氧化剂反应呢?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我们学过的氧化剂,从学生罗列的氧化剂中我选择了两种:溴水和三氯化铁,这样的教学设计使溴水与三氯化铁在本节的出现显得很自然,

性质小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用途

【情景七】苯酚用途

五、总结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带着刚才的思考、讨论的结果再次梳理思路,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最后用一道习题来运用本节课的知识。

六、反馈练习:

(1)苯酚与浓硝酸反应可生成一种烈性炸药,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2)选择合适的试剂和仪器,除去苯中的苯酚。

七、课外探究

设计实验证明葡萄和葡萄饮料中含有酚类物质。通过这个生活小常识和一个课后实验,加强学生对酚类物质的辩证的认识。

八、说板书

(一)、物理性质:

1、无色、特殊气味的针状晶体;

2、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二)、分子结构:

(三)、化学性质:

1、极弱酸性:

2、三元取代:

3、显色反应:遇FeCl3溶液显紫色(检验苯酚)

4、易被氧化:

(四)、用途:

高二化学说课稿(精选篇14)

大家好,我要讲的这节课是《_____》。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部分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简要说明本说课的内容来自哪一学科、哪一册书、哪一章节)

(二)、本说课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按照《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为贯彻实施《____教学法》,结合校学生实际学情确立如下三维目标:

(或者这样衔接:根据教学大纲和本节教材的特点,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或者这样衔接: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___________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难点___________是本节课的难点

3、确立依据

二、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或这样衔接: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节课我通过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启发-掌握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二)、教学手段

(三)、教学媒体的`运用

(根据教学内容和采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做到授之于渔)

三、说学法

(一)、学习方法

(二)、能力培养

四、说教学程序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结合化学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或者这样衔接: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应以让学生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反应为主,不宜把问题向纵深引申。我对本节课的安排如下:)

(或者这样衔接:教与学有机结合而对立统一。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师必须善于驾驭教法,指导学法,完成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愉快地、顺利地、认真地、科学地接受知识。

本节课教学设计、意图如下:)

(一)、新课导入

熟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呈现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这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新知识的学习

(三)、检测训练

(四)、总结巩固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时要体现出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说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应因材、因时、因地、因人(学生、教师)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说课方式和方法,提高说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高二化学说课稿(精选篇15)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___,来自...。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给大家介绍我设计的 这节课。我准备从三个方面展开说明,一说教材分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第一部分 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为I 学习奠定基础。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2.1.1 理解 的`内容并能

2.1.2 初步培养学生应用试验方法来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2过程与方法:

2.2.1 通过 试验,探究 。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2.2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探究 的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3.1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3.2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3.3 初步体验 在研究科学中的重要意义。或者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 突出重点

难点: 通过 突破难点

关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

    相关文章

    73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