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5篇

| 康华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能帮忙我们增强心理调适本事和社会生活的适应本事,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5篇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精选篇1)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以及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一般来讲,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具有稳定的情感;

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

4)智力正常;

5)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以下从三个方面介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智能训练: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

2)学习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3)情感教育: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4)人际关系指导: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5)健全人格的培养: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6)性心理教育: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和技巧。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学习适应问题: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

2)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 3)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胆怯等;

4)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 5)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儿童的性无知而产生的性游戏行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精选篇2)

教育,不只是对孩子进行知识内容的教和学,更好的是让孩子对知识的认知并掌握知识,每一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所有家长长久以来的愿望。青少年,正值青春好年华,情窦初开的时候,也正是努力学习拼搏的时候,这时候的家长就会紧盯着孩子学习,不允许有出去玩的`机会,但是家长要知道,越是看得紧孩子心理会有阴影,学习是必然的,但也要有休息和给孩子选择玩耍的机会,只是一味的学那脑袋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别的一概不知,孩子变成这样那也是没用的。

青少年,也正是叛逆的时候,青春期的时候,会跟家长作对,跟家长一天说不上几句话,但是跟同学跟朋友却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这时候家长就应该适当的走进孩子的心,不能强硬的跟他说你要做他的朋友跟他谈心,要适当的,融入生活那种跟孩子聊天,以朋友的方式,可能孩子刚开始会有抵触,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多少还是有些话题不愿意跟家长透露的,但家长只要有耐心就会有结果。当然,孩子开心比什么都好,只是一味的学习学的再好但是看不到孩子的笑脸,家长看到心情会好吗?所以就要适当的给孩子空间,孩子也有自己的世界,也有喜欢做的事情。

总而言之,教育孩子是很辛苦也很重要的事情,作为孩子家长只要用心,我相信下一代一定会有个美好的未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精选篇3)

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我觉得最基础的应着眼于两个方面,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础,心理素质是精神基础。“人”的一撇就是身体健康,一捺就是心理健康,只有前者没有后者,趴下;只有后者没有前者,卧着;身心健康兼备,才能相互支撑,站立起来。而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也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在中小学中,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多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还危害到了家庭、危害到了社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如下体会。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不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所以,良好的自信心对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理呢? 1、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2、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

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我平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从班队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流班委制,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三是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打扫卫生时,有的老师往往帮学生甚至替学生扫地、抹桌、擦窗;办黑板报时,有的老师往往帮着学生设计、排版、画刊头、写美术字等,这种担心小学生“小”做不好事而事必躬亲的做法,恰恰丢失了许多让学生锻炼的机会。我在工作中力戒这种做法,结果是,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去找相关的板报资料,有的画画,有的写字,同学们兴致勃勃,板报很快就办好了。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会越做越好,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了自信心理。

3、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还要开展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祖国,给学生讲清楚,我们班是祖国的一个小小的分子,爱国就得爱我们班集体。平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强化集体荣誉感意识。原来,教室和清洁区的打扫,非得老师督促不可,有的学生甚至逃避劳动任务。班上有几个调皮的学生经常带零食到学校,而且随手就丢。自从我让他们当了学校和班上的卫生协管员后,上进心越来越强,他们那些不良习惯都没有了。受他们的影响,学生懂得了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分子,要自觉维护集体,都自觉地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现在,老师不在场,同学们也能认真打扫,班上的卫生工作经常受到学校的表扬。同学们不仅自已不随手乱丢乱扔,注意周围的环境,还监督别人,以防破坏周围环境。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有的学校尝试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活动,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有的学校校园里设置有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等,这些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现在多数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踩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可以开展“丢下的是垃圾,拣起的是品质”活动,并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花坛内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这有利于学生不忍心破坏,改变过去的坏毛病。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几个问题:

1、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

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我曾担任过五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学生全部来自城乡结合带和农村,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不强。为了加强组织纪律性,我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平时在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的实际情况谈体会,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守纪的重要。从那以后许多学生都能自觉遵守纪律,并能大胆地制止违纪的行为。

2、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良好的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放下架子,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才有资格做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诱导者。还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功夫,而应着重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3、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

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可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学生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精选篇4)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随之进入了情绪负重的年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自然就十分敏感。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本身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

其一,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

其二,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

其三、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主动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沟通。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才能迎合二十一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才能在其中搏击翱翔,走向成熟,迎接挑战。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精选篇5)

我们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重视心理健康,健康包括心理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但是心理的健康经常被我们忽视。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少年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青少年,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青少年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因此,青少年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学校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学校生活。

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精选篇6)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的思想还不成熟,成长过程中会面对许多问题,所以我们需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利于中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学习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中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闪光点。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中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精选篇7)

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使我重新认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问题已成为现在学校教育最棘手的问题,不良心理会对现代教学带来极大的危害。通过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来解决或消除一些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促进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让教学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

通过这次培训了解到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是从事研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前提。本人通过自身多年的从教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和整理,主要有厌学、执拗、自我为中心、孤寂等几种。

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必须首先剖析的。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内部自身的因素和外部客观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内部主要是由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随之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的成熟造成的。外部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其中家庭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温床,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都来自家庭,家庭的氛围和家庭经济以及家庭成员的素质、态度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学习的压力。此外社会的冷漠和残酷促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教学,这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主渠道。以班主任为核心,多角度进行辅助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利用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教学。

通过这次的培训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并接触了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置身于一种新的高度,得益匪浅。无论怎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管理和教育好学生的基础,是需要不断的去努力学习和寻找方法来针对问题进行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精选篇8)

1、认识自我成为首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对于初中年级学生的青春期心理,提出要培养其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提出培养初中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

对于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最开始我是没有想到的,但是听了老师的讲解之后,觉得这真的是比较有用的一件事。在现在的中国各家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都到了20多岁还要被家长宝贝的当成小孩一样来对待,相应的这些祖国的下一代缺少了他们应该拥有的最起码的独立自理能力。有许多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只是漫无目的的跟着老师学习,对于自己的学习也没有什么规划,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坚持不到最后,而且还会产生厌学的情形。但是如果老师及早的知道学生规划他们的职业目标,让学生有一个目标,这样再来学习就会增加很多的动力。

2、开展心理辅导

开展心理辅导尽管在许多大的城市都比较受重视,但是对于我们所在的乡镇农村学校来说,还没有收到很大的重视。但是《纲要》指出,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心理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相信在我的提议下我们的学校以后也会花更多的精力在学校的心理健康建设上。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开展心理辅导必须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可能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要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的倾向。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

关于心理健康的含义,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心理状态、成长发展、社会适应和道德伦理。

良好的情绪状态是指平和、稳定和愉悦。

良好的认知状态是指自知、自控和自律。

情绪化的人往往使他人难以适应,也很难与人共处,当然也影响自我判断力和学习、工作的效率。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处于一种愉快和忧伤相互交替的矛盾状态,因此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平和稳定愉悦的情绪状态不仅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张也是相当的有作用。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精选篇9)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遭到社会形态各界的关注,面临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因为心理不健康而发生的各种让人张口结舌的事件,让咱们充分认识到及时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将迫在近在眼前,上心理健康课的心得体会和感受。作为今世中学生,我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于生活以及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驾驭本身,控制本身的情绪;以及同学们关系以及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顺应情况…我第一次留心理课,开始很紧张,以为要把本身的心里话当那末多同学的面说,有些欠善意思。厥后我大白了,大家都很友善,不用有顾忌。往后有啥子事情,要站在旁人的立场或者他人的角度看待事情,不能只顾本身,而不想一想他人的心理是不是受伤。我很高兴,此刻我学会了换位思考,我又多了一笔财富。心理健康课令我得益匪浅,我学会很多知识以及道理。让我感触领悟到人世间爱的可贵,学会了与人共处,我知道当彼此碰到误会,要换位思考,要宽容待人,要理解他人,也要把本身的一些事情率直的说出来。忍一尺风平浪静,退一步放言高论。不论与几多人同处,总要存心公正,一视同仁,不可特别与一两亲密而接近,却与其它的人生分,心得体会。

尤其不可袒护本身所爱的人,一有这种情形,势必引起旁人的嫉妒,很多纠纷就因此发生了。父母对于子女,师长对于学生,上司对于属员,兄弟,姊妹,同学,同事,彼其中心都必须谨防这种情形。颠末一学期的心理课学习,我学到一些与人往来的要领,无论是与亲人还是朋友往来,咱们都要驾驭好往来的要领,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用一个宽容的心去待人,这样咱们才小聪明理好与亲人朋友的关系,使我的身边少很多争吵,多很多的爱与以及煦。我会将讲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日生活中去,接受爱,报答爱。就让咱们乘着爱的党羽去起飞!在心理课上,我学到很多知识,也回答了很多问题,我还感到本身身上的不足,并下决心改正。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虽则咱们此刻还没有真正踏入社会形态,但是身边的教员以及同学就如同咱们的朋友同样,咱们要凡事真诚。存真诚的心,说真诚的话,作真诚的事。本身有了啥子错掉,该当率直承认,切不可设词讳饰;有人责备劝导你的时候,要存着谦卑感激的心领受,切不可羞恼拒绝。与人同处不可有虚假的客套,但总要彬彬有礼,举止中节,使人在你的动作举止上没有可挑剔的地方。多爱人材能多患上人的爱,多敬人材能多患上人的敬,多宽容人材能多患上人的宽容,多体恤人材能多患上人的体恤。你拍发去的是啥子,你患上归来的也是啥子。留心理课让我懂患上一些道理,在生活中要宽容,学会以及家人朋友换位思考,理解谅解他人。更知道怎样去理解父母,爱本身的父母。但愿多开展这样的课程。心理课给了我新的生活体验:我要常去替旁人思考,要去理解他人;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爱。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精选篇10)

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导致部分老师厌教,部分学生厌学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工作。

学校请来了闵行区有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黄志法、金燕、袁胜芳三位老师做专题讲座。根据我们学校老师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给我们清晰、详尽地阐述了这门课程的重要之处,独特之处。她在讲授中有事实有理论地说明了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教育观念的状况,使我们认识到,在中小学教师中进行这个课程的培训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社会的发展,改革的需要,教育教学上的需求,都将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摆在了广大教师面前,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投入,学到有用的知识,为自己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作进一步的准备。

同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的了解,使我们清楚地知道今后工作中要发现的问题,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要积极主动地解决的问题。这其中特别是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消融学生逆反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讲座到活动都给我们很深印象。这次培训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认识到了不足,提升了自我,指明了方向。

虽然有的知识还很艰深,有的内容还不够熟悉,但我回到岗位上会继续学习,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搞好教师继续培训工作,搞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首先,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精选篇1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大学生目前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通过半学期的学习,我才深刻的感觉到,人的心理,其实是个真真实实存在的东西,而心理健康这门课程使我们能更好地去观察,去了解并且及时的调节。它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着生活。它解释了很多东西,也在不经意间,让人明白了很多道理。

印象很深的一节课是那节用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来表示自己的课,通过那节课,我才发现,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希望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独一无二的品质着,并为之不断为的发扬和为之奋斗。只是这样的一个小测试,就能让人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深处。不得不说,这就是心理意识的神秘之处。它总是让你的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体现,让你了解真实的自己。

心理课让我了解了很多,了解自己,了解身边的人。每个人都会以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而在上心理课的时候,老师只是用一些小小的测试,就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甚至是一些自己都摸不清道不明的想法,这样的一些想法,被挖掘出来,会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的一些小小的测试,也会让人更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的挖掘,也会让自己可以更淡然更理智的去面对很多事情。要看的起自己,看得清自己,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在心理课上 我不仅学会了要做一个冷静面对自己的现实主义者,更是学会了调整自己面对的负面情绪,调节压力。心理课上,老师讲了很多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很多时候想起来,也是非常有用的。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深呼吸,也可以是个很不错的方法。谁又会想到,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呼吸也可能是成功的秘诀。很多时候,你像看热闹一样,不经意间学会的东西,可能会影响到以后的一生。心理课,在不经意间,教会了我太多太多。

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心理课对我的个性,我为人处世的方式,甚至是我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每一次听完后都会有一些感触,给我进步的动力和方向,引起了一些对自我的思考。比如时间管理的那一节课,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的启发,而恋爱的话题也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自己。学习了心理课,让我学会了更好的去审视自己。并且在很多时候,我开始学会去观察别人的一些情绪,更好的了解别人的心理。这样也可以看出别人的需要。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需要爱人。要爱自己,也要去学会爱别人。心理学不仅仅是让人学会面对自己,也让人学会了去与别人相处。从而让我更好的与人沟通和交流。当然,不仅仅是现在,我想,这些在课堂上学到了种种,也会继续的深远的影响到我的未来。

虽然心理课已经快要结束了,虽然十多节的课带给我们的东西是有限的,但却也留下了更多的东西让我们去挖掘和学习。通过这半学期的学习。我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又再次上了一个档次,这门课给我展示了一个越来越充满活力的世界。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继续去了解,去学习,学会如何更好的去生活。这是一个很有用的科目,我相信它会带给人们一生的财富。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精选篇12)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上学后,家长、社会、学校都给了他们太多的压力,孩子们很难接受和适应,于是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性格养成。与此同时,社会在进步,物质越来越丰富,对人们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培养学生不能只教书。而是要教给他们如何学习,如何接受和处理更多的信息。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况是保证

学生学习知识增强能力的根本。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该是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健康心理的维护者。作为教师,迎时时为学生减轻负担,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用爱打动学生。

人们常说:爱之深才能情更诚。教育人也必须使之情动而“解惑”。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爱是启动教师自身力量和智慧的能源;爱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爱是创设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瑰宝。对学生关爱、尊重、并关注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才能将教师的爱通向学生的心灵。

二、用活动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过重的课业负担压在学生的身上,学生埋头于作业堆里,就难以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关心,难以有舒展的胸怀和创新的精神,就会变得越来越压抑,从而极易走向极端。作为教师,要在让学生学会文化知识的同时,让孩子学会尽情地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放飞心情。

三、用心营造释放学生心怀的学习环境。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沃土。只有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班级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创新意识。

自评:作为一名教育者,不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能雕刻的作品,让他们在你的刻刀下变成精美的摆设,而是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放飞梦想,快乐成长。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精选篇13)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题目叫《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它是一本全体教师通用的教育专著。读了几章,就有些爱不释手,感觉它太有吸引力了,对我的启发太大了。这本书从“学生的需求———教育者的责任”,“学生的成长———需要每位教师的呵护”,“每堂课———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八章组成。每章都有鲜活的案例,每个案例都促动着我的心弦,这些案例似乎都发生在我身边。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教师的我们关注学生心理培养健康人生的重要性。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有个十来岁的小学生因不堪忍受学业负荷而自杀。普宁市某中学18岁女生性格内向,多愁善感,因学习压力太大,担心无力回报父母而走上不归之路。重庆某高中16岁女生,因为父母是“窝囊的摆摊的”,家里“寒酸”,并自责父亲“活得这么窝囊,害得我也难过”。所以,在父亲希望她帮忙看摊子时勃然大怒,挥动着菜刀追打父亲,把父亲砍伤后离家出走。这一系列的现象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理存在很大的问题。其异常心理倾向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关注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关注学生心理的原因,因为我不希望看到更多类似的悲剧发生。

学生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更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呵护。在我们的日常管理和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学生的专职辅导教师,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共同成为学生心理成长的促进者。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呢?通过阅读此书,我找到了一下法宝。

1、相信自己的学生,善于挖掘其内在的宝藏。一个人总是有他的魅力所在,关键看我们是否是好的伯乐。一个人在不被重视甚至充满否定的环境中,会做出比较低的评价。而在充满信任和积极肯定的环境中,一个人就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他就会往更好的方面努力,他的行动也就更积极,成绩也就会越看来越好。我也深有同感。七(1)班有一女生叫王义娥,入学时成绩平平,而且听力有障碍。但是我在开学初就对学生说,你们以前是什么样我不管,我只在乎现在和将来,只要你们表现积极大胆,你们就是最棒的。因为这个学生个子高,学习热情高,我就初步定她为英语科代表。还在她的作业本上留言,“别害怕,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进步的!”在以后的学习中,她的确很用功,也很刻苦。当她的英语学习出现滑坡时我不断的激励她,逐步帮她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后来,她的成绩慢慢提高了,她甚至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获得A等的好成绩。她妈妈高兴得不得了,打电话向我表示感谢说“是你让我的孩子永远生活在希望之中,使她获得了信心,你不知道她现在的英语学习兴趣有多浓。”“期待你的进步”“我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苦心人,天不负”等激励之语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就是这么普通的话语,只要是来自老师的笔端,它一定会对我们的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每一位学生都是有潜力的,只要我们作教师的不抛弃他们,他们就永远不会失去希望。因此,各位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笔墨,也不要珍惜你的鼓励。

2、尊重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就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理解和期待,为学生营造积极,安全,民主的和谐班极。美国纽约市教育局曾经要求其教师用下列方法去辅导学生:创造一个温暖的教室气氛,让学生保持充分的自由和民主。以鼓励、称赞和接纳对学生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给学生自行设计活动的机会等。因此我们每一位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应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提要求,尽量尊重他们的意愿。尽可能把课堂活动看成一种共同的活动。课堂上多采用“雪中送炭式”的激励语。如“你说的比以前好多了”,“说大声一点就更好了”“真会动脑筋,再加油”等。那么你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充满信心,富有勇气。一定是聪颖睿智善于创造,也一定是阳光幸福的。同时,尊重学生更需要我们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尊重学生的隐私不被侵犯。它还需要我们信守承诺。承诺是否实现不仅仅意味着教师诚信与否,更是学生的人格是否得到教师尊重的体现。可见教师的教育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教师自身的健康心态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学会工作压力的自我管理,有效预防职业倦怠,切实维护自身的健康人格,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上是本人读了本书之后的收获和感受,大家不妨都来读一读。获许还有更大的收获。它肯定会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必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和谐型人才。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精选篇14)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

而中学生正处于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人一生中至关重要的时期。不仅个性将在这一时期塑造和形成,而且还将面临一系列难题的挑战,承受各种环境的压力。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及情绪的不稳定性,加之缺乏对外部压力适当的调适方法,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导致学习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适应障碍,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因而在他们中出现患病、退学、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因此我们要认识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把握当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特点。我们还应该完整地理解健康的内涵,把握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标准,认识心理咨询的内容。帮助他们顺利安全渡过青春发育期,并把这一时期转化为学习的“最佳期”,人生的“黄金时代”。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精选篇15)

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尖子”地位,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恢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我是学校保送来的,学习不好,我无脸见老师和校长”,“有时真想一死了之”,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人际关系不协调。由于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加之是独生子在家多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总加入不进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

3.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考学肯定没有希望了”于是灰心丧气,失去自信心。

4.早恋问题的困扰。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成绩开始下降。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对策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端正态度,树立理想,用信念指引人生方向。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们从古今中外、身边周围的许许多多的鲜活的事例中感悟理想信念的宝贵与珍重,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当他们的态度端正了,理想确立了,他们就会自觉形成免疫的抗体,百毒不侵。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只重智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要转变。

(2)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

(4)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

(5)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关文章

    67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