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励志文章1000字左右

| 小龙

  人要有好的心态才能生活得更美好,如今大学生也要面对不同的压力,如何让大学生活活得励志?请阅读小编准备的大学生励志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励志文章1没有辜负时间的人,最后总是能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未来

  “特别闲,特别无聊的时候,你会选择干什么?”有朋友突然问了我一句话,倒把我问住了。

  现在每天忙得死去活来,恨不得花钱向别人买点时间的我,真的有点忘了,自己也曾经特别闲过,闲得时间一大把不知道怎么去消磨。

  那是二十几岁到三十岁之间的几年。工作后,端的是铁饭碗,属于只要自己不违法犯罪,单位一辈子都会养着你,舒舒服服直到退休。当然赚不到大钱,但解决温饱没问题,再混几年还能直接通小康了。

  以前的梦想是当作家和记者,结果职业和爱好全然无关,又丝毫不见有改弦易辙的可能。也就认命了,认了自己一辈子都会这样过去的命。

  上班不累,下班清闲,不愁吃穿,没有挑战性的日子过久了,毫无斗志可言,那种感觉就像陷入流沙之中,逐渐下落,无处用力。

  那时日子过得慢,时间好似空白的图画纸,你好容易涂满了一张,第二天又来一张。

  逛街、打麻将这些耗费时间的事情我都不爱好,我选择了捡起自己曾经的爱好。看书。

  什么都看,一堆堆的买,家里小,书架堆不下了,窗台上、床角全都是,一不留神被窝里也能翻出几本。同事来串门,不理解,“你看这些书有什么用啊?”言外之意,看多少书还不是和大家一样朝九晚五。

  我也觉得没用,可时间总得占上啊。被荒废的时间,更难熬。

  有了电脑,我练习打字的方式就是把我看过的书中的精华,都敲在word文档中。

  那些买不到的小说,在网上发现了,我会下载,然后排好版,做成书的版式,装订好,打印出来再看。

  我乐此不疲地干这些事,我还手抄过唐诗宋词,抄过泰戈尔整本的《吉檀迦利》。至今记得那句“眼里为她下着雨,心里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

  我拿看书来抗击无聊,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样有什么意义,我只是本能的选择,精神上的空虚,我就用阅读来填饱自己,就像饿了的人下意识去吃饱。

  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的阶段吧,看不到希望,未来遥不可及,时间多得叫人感觉到仓皇,不知道下一步该去向哪里。

  再讲一个别人的故事吧。

  著名京剧程派艺术家赵荣琛的关门弟子张火丁,是当下最好的青衣演员之一,在京剧不断式微的今天,她却有着如同流行歌手一般的号召力。香港导演杨帆来北京看她的演出,被疯狂喝彩的观众震惊,他在观众席上一回头,发现满场都是年轻的脸。

  清冷、淡然、我行我素,她像京剧界的王菲,始终与公众保持一定的距离,从不被盛名和喧嚣所裹挟。前央视戏曲频道主持人白燕升总结她这样的人:“拥有最大公约数的受众,以及,以某种看起来并不热情讨好的姿态赢得了普遍喜爱。”

  张火丁除了自小对京剧有浓厚的兴趣,她身上缺乏成名成角的那种先天条件,少年时声音略沉,身形也不算好,五官过于清淡。

  这点上,她不如她的哥哥张火千,四五岁就表现出极大的艺术天分,8岁考上艺校学习京剧,是妹妹心中的大明星。

  从10岁开始,张火丁连续三年报考省戏校京剧科都落榜了。对唱戏的热爱不减,让她只好曲线救国,13岁去了廊坊市评剧团,嘴上唱着评剧,心里爱着的还是京剧。父亲来看她,她哀求父亲带她去考锦州戏校。

  15岁上张火丁终于逆转了命运,自费进入天津戏校京剧科学习。她拼命学,不怕吃苦,更不怕出丑,只管如饥似渴的填补着自己所缺乏的艺术营养。

  毕业了,张火丁和哥哥都被分配到战友京剧团,自觉学到一身本事的他们却开始坐冷板凳。因为几乎没有多少演出机会,年轻演员更是上不了场,整日无所事事。

  一个演员,最光鲜的时刻就是在舞台上,赢得观众的掌声。不让上舞台,学了这么多年的戏,就像把列车卸掉火车头,整个生命都僵住了。

  无事可做,时间一大把,做什么?练功。

  一天天的练,把老师所有教过的全都拿来一遍遍的练。“上午,下午,晚上,睡一觉,再上午,下午,晚上。”

  张火丁和哥哥一样,自认都是那种有点轴的人,认死理,不聪明。

  别人看到没戏演,前路茫茫,不是走了,就是开始混日子,荒废这一身打小就练就的本领。她却选择了和自己较劲,和艺术较劲,一遍一遍把自己的唱腔身段磨炼得更好更美。

  这样是为了什么呢?没想过日后一定能成名,她学了这么多年的戏,只会这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未来如此迷茫,看不见,摸不到,谁都不知道这生命的列车开到哪里能见曙光,她只明白一件事,“我觉得练在自己身上,谁都抢不去。”

  当时在杂志上看到这段故事,这句话看得我心一跳。也许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文字落在我眼里,每个字都能开出花来,每一种感动都被收进我生命的仓库。我一遍遍理顺自己的思想,就像武士一遍遍地擦拭他的刀。

  那以后,再也没有那么多的时光供我奢侈地阅读,我工作、写作、出书、照顾家,一切都如电影快镜头一样加快速度播放,只能见缝插针地读书。

  现在回头看,那段无聊的时光也不算被荒废了,毕竟,我看了那么多的书,我把时间都花在自己身上,留在我心里的东西,谁都抢不去,岁月也带不走。

  关于人为何会感觉到无聊,简直可以写一篇论文来论述,无论多么勤奋自立的人,都有过自我怀疑的时候,被无聊裹挟。很多人害怕无聊,为了逃避无聊,会主动去寻找热闹,混迹在人群中。这种逃避本身,却变成了更深的寂寞。

  时间是这样一种东西,它的刻度尺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但时间结下的果实,却不一样。

  我个人很喜欢阅读传记文学,很多成功者的成功都各有因缘,相同的一点就在于他们扛得住寂寞,耐得住性子,懂得把时间都投资在自己身上。

  在生命的低潮期,他们不是简单地蛰伏,而是有意无意地去学习、训练、积累,无聊期才变成了最好的增值期。

  没有辜负时间的人,最后总是能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未来。

  世人往往只喜欢看到成功后的一飞冲天,却不知道转身之前,有人已经演练过千百遍。

  大学生励志文章2别放弃啊!试试先解决掉10%的困难

  曾经有一阶段,我酷爱一种电影,那种电影目前还没有人归类,我将它们统称为“主人公倒了八辈子血霉”类的电影。

  比如:一名宇航员,飞到了太空深处,咔嚓,硕大的宇宙飞船出毛病了,然后需要他自己修,自己救自己,最后还得飞回来。

  比如:一位探长,接到一起连环凶杀案,他走进作案现场,发现凶手一丁点线索都没留下,倍儿干净,然后领导要求他三天内破案。

  比如:一个渴望成功的爸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焕然一新。而此时,媳妇跟人跑了,儿子突然重病入院,上司顺便炒了他的鱿鱼,他低着头走回家,发现房子着火了。

  这种“主人公倒了八辈子血霉”类电影,如果只看前一半,会把人活活憋死。但接着往下看,我们的“倒霉主人公们”仿佛都是打不死的小强,对待生活的耐心指数爆表:

  那个宇航员啊,他绝望了一会儿,竟然没放弃,转而开始修修这里,摆弄摆弄那里,做一些自己目前能做的事情;

  那个探长啊,他咒骂了几句,竟然没放弃,转而拿个放大镜,看看这里,找找那里,做一些自己目前能做的事情;

  那个爸爸啊,他哭了一会儿,竟然没放弃,转而抄起电话,打给这个朋友,打给那个朋友,做一些自己目前能做的事情。

  突破口竟就此打开,且牵一发而动全身,主人公们在一团乱麻中找到了毛线头,一点点解,一点点抻,最终重返地球,抓到真凶,走上人生巅峰。

  2

  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当面对一个比山还要大的困难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集中兵力,把前10%的任务攻下来,把能做的一切小事先打通,把能拿到的部分先拿下来,牢牢攥在手中。只要这个头一起,这个口子一撕开,后边的事往往就会比之前想象的要轻松,问题也并没有一开始看起来那般复杂,一切都能水到渠成。

  初中的时候寄宿在数学老师家,经常有不会的题就去问他。来回问得勤了,我发现他在解题能力上并没有多么厉害。

  一道题我解不出来,而他能解出来的原因往往是:我总嫌已知条件给得太少,一看出题人只说了两三句话就冲我要答案,我就怒了,就觉得这事儿压根不可能,直接放弃掉,说我不会。

  而数学老师则有耐心得多,他拿到题干时,会像个饥饿的怪兽遇到馒头一样,甭管题目多刁钻,他都不管,只是一门心思地去反复吮吸那些已知条件,看看能不能抠出点什么线索。题干短短的两句话都能被他榨干,分析得渣都不剩。很多时候,当他把从已知条件中嘬出来的几个推导结论罗列在纸上时,答案自己就出来了。

  他跟我讲,遇到任何问题,先把自己能做的,一丁点不落地做好,汇集全部力量,先干掉敌人的一根手指头。这跟手指头掰下来,再去征服它,就会特别轻松。

  3

  中国有句古话:万事开头难。这句话听起来太沉重了,它后面还可以接上这么一句:但只要肯干,把这个头开下来,后面的路程将会一马平川。

  为什么说先把头开了,先把前10%的困难解决掉,后边往往会比较容易呢?

  一方面是现实因素: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问题摆在那里,又多又难;而一旦出发,路上的问题往往会在行进中捎带手地被解决。因为行动主体是运动的,就会自然地吸引过来很多帮你解决困难的手段与资源。

  另一方面则是心理因素:人在面对问题时,产生焦躁甚至是想要放弃的念头,多半是在心理上被问题的庞大与复杂给慑住了,觉得自己力量有限,举步维艰;而暂时忽略掉后90%,先用闪电战的方式将前10%攻陷,相当于在心理上为自己造势,通过这前10%困难的顺利解决,你会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士气大增,没心没肺地向接下来的又一个10%宣战。

  宇航员后来已经不考虑自己能不能回家;探长手持放大镜,已经忘了自己能不能破案;爸爸抄起电话,不再奢求媳妇很快归来,儿子病情立马好转。他们在脑子里早已将困难拆解,不问前路,像是着魔一样地重复着一个心念:解决一段,再解决一段。

  闷头干一阵子,回头一瞧,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那时候你再抬头看,天最蓝。

  大学生励志文章3你的想法很多,但只停留在嘴上

  上大学时,有一个月份,是宿舍的特殊月。哪一个月呢?不是今年的十二个月,而是明年四月。明年四月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的小小梦想,在预想中,一般在那时候实现。

  兴哥买了一把吉他,大家问:“什么时候给我们弹唱一首?”我锻炼身体,他们说:“什么时候可以练出腹肌?”

  “明年四月!明年四月我给你们弹吉他!明年四月一起来看我的八块腹肌!”

  就这样,四个明年四月过去了,兴哥的吉他在床底,我的腹肌还在梦中。

  毕业时,明年四月已经成了老梗。

  “到底啥时候啊?”

  “明年四月!”

  最后一次的明年四月,我记得,眼角似乎挂着泪。

  02

  昨天朋友和我抱怨,工作烦到不行,分分钟想辞职,但我分明还记得去年他的志得意满,还可以回想起当时他的宏图大志。

  他的工作虽然苦了点,但钱不少赚。刚开始时,他经常和我说他的计划,他的理想,和他以后的生活,后来大家渐渐忙了,聊天也变成了有一搭没一搭。

  都是粗人,正经的时候少,扯淡骂娘的时候多。昨天我们聊天,他抱怨:“MMD,想做的事情经常完不成,有时候都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了……”

  我试着安慰他,他没理,接着说:“你还没有工作,你不懂,工作累,一下班就不想做其他事情了,有时候感觉和废人一样。”

  我对他的观点不置一词,我知道工作累,但我确实见过很多工作更累,但下班后,还一直在努力的人。他们上班时努力工作,下班后还会挤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学习新知识,或学习新技能,或写文……

  就拿写文来说,我在网上认识了很多原创作者,他们有工作,但很多人,在坚持日更。

  记住了一位朋友的话:“有时候很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我会收回去,因为我默默无闻,没人会在乎。”

  真的,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平凡,我们普通,我们只是有梦想的人。

  03

  自从跟着小舅舅开始健身以后,在每日的微信排行榜里,我再没有拿过第一。

  半年没见,夏天时,他已经瘦了三四十斤。我知道他每日三四万步,但我确实没想到会有这么大功效。

  我妈和我姨都说:“你小舅舅现在看起来,比以前年轻多了,以前是黑胖,现在瘦了反而白多了。”说这话时,我舅舅在一边哈哈笑。

  我问他:“你每天是怎么走这么多的?”

  他说:“不算白天走的路,早上五点多起来走一个半小时,晚上更多,当然,晚饭别吃太多。”

  然后他把我拉进了一个跑步团,名字叫做“紫薇圈”,之后我认识了圈主,一位来自北京的美女数学老师。

  我叫她帮主,她组织能力超级强悍,紫薇圈人数越来越多,但圈内圈外各种活动,一直井井有条。大家都很服她,因为她认真、能干、为别人着想、大气、阳光、爱运动……这一点,从帮主每日的运动点赞量就可以看出,别人是以个来计算,她的单位是十。

  之前我分分钟排行第一,之后再也不是。因为我们有活动,有时候我拖延,舅舅还会催我:“运动这点小事,要每天养成习惯,你不能每天早起先来个五公里吗?”

  他们已经养成了五点多起床的习惯,而我们这些年轻人,真的,起不来。

  我们拥抱不了朝阳,我们喜欢拥抱床。

  04

  我自己也有很多计划:健身,读书,背诗文,学英语,旅行……这都是大计划,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小计划,算了,不提了,泡汤的时候多,实现的机会少。

  有时候想一下,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完成的,但当时的想法是这样的:明天吧,过几天吧,下个月吧,以后吧……

  不得已,只能把计划减少,挑几个,努力培养成习惯。

  第一个就是写作。写作是纯私人化的活动,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如果你想开始,真的不用在乎什么文采,不用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喜欢就做,坚持,会有收获的。

  第二就是坚持早起。之前我也坚持五六点起床,因为现在睡得晚了,只能七点起。虽然这并不算早,但我只要醒了,就会下床,不会在床上多待一分钟。早起让我倍感充实,感觉比别人多活了几个小时,多做了几件事情,每天都充满了活力。

  第三是健身。散步、跑步、打球,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减减肥,锻炼锻炼身体,很多时候会大汗淋漓,但是觉得很爽。运动完,冲个热水澡,全身通透的感觉,什么也换不回来。现在的身体比前几年好多了,几乎不怎么感冒,精力充沛,什么腰不酸腿不疼之类的话就不说了……他们说我每天活得像永动机,我说,都是因为锻炼!

  第四是坚持读书看电影。书和电影,外加旅行,这都是我的最爱,最近没怎么出门,所以看书和电影比较多。很多人觉得书的价值比电影大,看电影是浪费时间,我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甚至荒谬的观点。电影是一门艺术,融合文字、音乐、影效、摄影、灯光……等多门艺术为一体的艺术,一部好电影带给我们的,往往比书更直观。所以,开卷观影,都是有益的。

  第五是和人聊天。很多人觉得写文的人一般交际能力比较差,可能我是个例外,我每天会和人说很多话,有的没的,正经的扯淡的,停不住,一开口就是段子。真的,我小时候真是一个内向的人,和人说话脸红,老师叫问答问题吓尿裤,但现在变成这样,也是我自己始料未及的,可能是真的,读书改变命运!和人交往好处多多,我前几天看一个报道,说多聊天有助于身体健康,分享给大家。

  其他习惯就先不提了,都是些节外生枝的,而这几个,是每天都会做的。

  我现在就信一句话:想到的好计划,立马就去做,千万别拖,一拖就完蛋。

  明年四月,春暖花开。希望那时候的我们,不要嘴里骂娘,心里骂自己。

    相关文章

    52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