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回不去,又无以为继

| 忧伤草2

——写在毕业2年后的话

  文/meiya

  时间过得飞快,我已经毕业两年了,收入一般,工作稳定,可是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时常我都觉得自己过得紧巴巴的,经常做梦丢了钱包或者家里着了大火。

  再也回不去的乡村

  我小时候上的小学现在已经荒芜了,那个小学有幼儿园和小学,操场是黄泥地,男生们打架的时候在地上滚来滚去的,甚嚣尘上尘土飞扬的,波澜壮阔的,非常有气势。操场的外圈都种着法国梧桐和广玉兰,夏天和秋天的时候非常美丽。我小学的乐趣之一就是期盼着上五年级,因为五年级的包干区就是清扫操场的落叶,整成一堆落叶,然后一堆人跑上去,噼里啪啦一顿踩,最后一把火烧了,可好玩了。(一回忆童年往事就陷入过去无法自拔了,现在说回正题)可是这些现在通通都没有了,前几年刚建好两栋崭新的教学楼,还没有开始用,就废弃了,因为学生少了很多,老师都离开了。我们村的小孩才5、6岁就要到距离家车程一个小时的镇上念书,镇上有亲戚的住在亲戚家,没亲戚的,家长就在镇上租房子,或者干脆买房子为了孩子就近念书,母亲陪着孩子念书,父亲外出打工或者在乡下务农。一家人为了一个小孩念书,真是呕心沥血,花费巨大。

  乡下春天的桃花,夏夜的萤火虫,秋天的金色稻浪,冬天连绵起伏的毛竹林是那么动人,现在夏天的萤火虫已经很少了,秋天也看不到大片金色的稻浪,因为越来越多的田地荒芜了,农村已经没有多少人种地了,尤其是年轻人,年轻人都到城市里去生活,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乡村越来越凋敝了,有的房子已经很久不住人长出了荒草。如果这个时候回乡下,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小孩们都在镇上或者市区读书,村里只剩下妇女和老人,你也许会看到几个老人、妇女和一群猫狗在屋檐下晒着太阳,老人们和妇女们心里想着自己孩子在都市的生活,或者等着孩子的电话或者掰着指头数着孩子归家的日期。只有到过年,整个乡村才会热闹些,其他时候乡村显得寂寥而空荡,乡村的美好已经要消失殆尽了。

  看不到希望的城市生活

  从乡村走出来的孩子在都市生活面临很多困境,尤其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

  第一是住房,上海的房价与房租不停上涨,好像一块饥渴的海绵,一天一个样的膨胀。而工资上涨的速度永远跟不上房价。十几平方米的单间只要交通方便一点房租至少都要1000以上,一个月入没有超过四千的人是无法承受一个人居住了一间房的,于是就出现了群租房,出现了蚁族,个人空间的大大缩小更加导致了内心的焦虑感。

  第二是物价,物价和普通民众的收入严重不成比例,上海有段时间的生菜涨到9块一斤,生姜14块一斤,前几天的樱桃卖到30块一斤,这些时候我都表示我吃不起青菜和水果,生活压力巨大。随便逛哪一个商场,随便哪一件衣服都要500.我想起一个导演(月入6000,江苏农村人)和我说他自己买衣服的例子。那天他在商场看中一件羽绒服,也不是啥大牌,可是要800块,他是非常需要一件大衣过冬的,也是真心喜欢那件衣服啊,但是要800块呢,然后他坐在服装店门外的椅子上纠结来纠结去,为了一件800块的羽绒服做着激烈的思想争斗,他想着要交房租,每天12元的交通费,还有吃饭等等花销,冷汗直流,整整纠结了一个小时。

  第三是医疗健康,有个女友前段时间小腿上长了跟冻疮一样的红斑,去医院检查后确诊是节结红斑血管炎,其实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但是比较麻烦,容易反复,有好几个周末我都陪着女友去医院看病,周末的时候挂号费是68元,这不是坑爹吗?最后一次去复查,医生说要验血,以确定是否好清楚了,还有血液是否健康,有没有染上红斑狼疮(尼玛的,文艺书上说这可是绝症啊)的可能,但是验血要300多块,为了买一个安心,我和女友咬了牙,验了血,20秒不到,三小管血液,300多块就没了,女友是浙江农村人,大专毕业一年半,在一个小公司做会计,一个月只有2000块。她不是上海人,所有的医疗费用都是自费的。一个星期以后的周末我在参加公司组织的共青森林公园聚会的路上(不去要扣薪水的30%,这不是神经病是什么)她独自一人紧张地去拿检验报告,颤颤巍巍地拿着报告,然后给我打电话,激动地说“我没事了”,我坐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听到这话眼泪都要掉出来。

  住房、吃饭、穿衣、医疗健康这些都是马斯洛所说得5大需求中的最低级需求即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但是连这些基本需求我们却从未得到过真正的满足,谈何自我实现。

  无处不在的焦虑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方像中国这样每一天都发生着急剧着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整个社会都患上了焦虑症,人们的内心没有安全感,心里没有归宿。从乡村走出来的都市人为了房子车子焦虑,每天醒来就想着挣钱,一天到晚无止无境地工作和赚钱,可笑的是人们会发现不管怎样努力,不吃不喝几十年在上海也买不起房子。而拥有上海户籍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我认识的上海同学和朋友很多家里都有两三套房子,他们看病不要钱,工作好找也稳定很多。

  住在乡村的父母也很焦虑,为都市里打拼的孩子焦虑,担心他们结不了婚,买不起房,工作压力大;为自己的养老问题焦虑,孩子都在城市里,农村没有可以指靠的人,他们没有养老保险,所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但是他们发现养儿了也不能养老,因为在城市中的儿女们很多时候自己都养不起,有的甚至还要他们接济和帮助。我哥在福建福清那个小城市买了房,但是房价8000/平米,我父母为了他买房,掏出一辈子的积蓄还四处帮着借钱。前段时间看到一组数据,福建的房产泡沫已经高达50%,全国各地的房产泡沫也都差不多。开发商建出来的房子加上地皮的价格根本不值这个价,由于职业的关系,我见过蛮多的建筑工地和样板房,那些房子的质量很低劣,内墙用手指敲两下,外墙都能听得到声音,所谓的精装修豪宅,装修成本还不到2000块,却要卖上好几万。我看着父母焦虑的样子除了焦虑无能为力。

  不敢期待的婚姻

  我不是个随随便便就不相信爱情的人,本拉登死了,小谢和柏芝散了都不会影响我对爱情的信仰,但是我相信科学报告和数据以及身边无数的事实。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离婚率已经超过30%,甚至有直逼40%的势头,婚外情是离婚的第一大杀手。有一回坐出租车,出租车司机和我聊天,他说他每天拉的客人中,10个里面有4个离过婚。中国现在的婚姻状况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脆弱。在我自己的身边,没有看到一对真正过得快乐的年轻夫妻。不是为了房子整日争吵,就是夫妻间闹信任危机,或者因为双方两人工作忙碌,压力大,缺乏心灵沟通而情感疏离,或者就是因为孩子在农村老家上学,父母代为照顾的事情两个相互怨恨,再者就是遭遇婚外情,各种诱惑神马的等等问题,层出不穷。而那么多的征婚网站、电视相亲节目让我看到的是物质第一、真爱难觅、家庭难建,让我对婚姻没多大期望和自信,曾经我也有一个地久天长的爱情婚姻梦想,也许现在依然还有,但我不确定了。

  乡村作为诗意纯洁的精神家园已经渐行渐远,繁华都市的物质生活似乎又遥不可及,对还未到来的婚姻也缺乏信心,到底情归何处,何以寄托?乡村是再也回不去的美好,到别的二三线城市去生活,我也缺乏勇气。我喜欢大城市便捷的生活,我在上海生活5年,已经非常习惯这里的生活。到其他地方我都觉得那里破破烂烂的(去过杭州、南京、合肥、武汉、宁波、福州都这样觉得,可能是和上海相比的缘故),而且交通和生活不便,去个地方没多少车,想买点吃的晚一点就买不到了,因为关门了,看个电影找不到地方,找个书店费半天劲。

  我目前的打算是在大城市里活到45岁的样子,然后找个地方,给自己打上一针,结束自己生命,安乐死算了,一个人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出生和出身,那总有权利选择以何种方式死去。

    相关文章

    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