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中国发现脖子最长恐龙叫什么

| 和杰

科学家在中国发现脖子最长恐龙叫什么?恐龙只有长脖子才能躲过灭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家在中国发现脖子最长恐龙叫什么,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科学家在中国发现脖子最长恐龙叫什么

科学家在中国发现脖子最长恐龙叫什么?

最近有研究却发现,大约 1.6 亿年前,也就是侏罗纪后期,一种奇特的恐龙漫游在中国大地上,它就是以长脖子闻名的马门溪龙。

近日,一组中外科学家研究团队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表明,在中国发现的一个马门溪龙标本的颈部长度达 15 米,比长颈鹿的脖子长 6 倍。

据科学家称,它可能是目前已知恐龙中脖子最长的恐龙。相关研究已发表在近期的《系统古生物学杂志》上。

马门溪龙是蜥脚类恐龙的一种,体长大都超过 20 米,甚至 30 米。它以其非常长的脖子而闻名,脖子几乎占整个身长的一半。

1987 年,马门溪龙化石在中国首次被发现,但这是一个不完整的骨骼,因此科学家很难确定这只恐龙的整体大小。

2012 年,科学家在新疆发现了马门溪龙近亲属的一种恐龙化石,名为鄯善新疆巨龙,它有一个完整的颈部。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称为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技术,并将马门溪龙和新疆巨龙进行了比较,最终计算出马门溪龙的脖子长度,长达 15 米。

为何需要那么长的脖子?

科学家认为,这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进食策略,它不必四处走动,脖子一挥就能横扫其周围大片的美食。

但长脖子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它的机械工作原理,这么长的脖子需要大量的肌肉才能支持,并保持稳定。

只有长脖子才能躲过灭绝?

觅食差异化因素导致蜥脚类恐龙演化出“长脖子”,这种解释不是很准确。牙齿和头骨的一些结构改变,更有利于它们觅食。

蜥脚类恐龙是蜥臀目蜥脚形亚目的一个类群。长脖子的植食性蜥脚类恐龙,也曾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当今世界上所有已发现的化石以及所有现存动物,都无法出其右。即使身长超过30米也不是个事,可它们的脑袋很小,颈和尾很长,粗壮的四肢支撑着巨大躯体。

研究表明,它们与肉食性恐龙和原蜥脚类恐龙是近亲,在侏罗纪早期进化,侏罗纪晚期达到鼎盛,在白垩纪时期灭绝。

巴塔哥尼亚新出土的化石,即属于蜥脚类恐龙,研究人员把它命名为“巴瓜尔黎明”。“巴瓜尔”源自具体出土位置阿根廷巴瓜尔峡谷,“黎明”表示这种恐龙生活的年代很早。阿根廷埃希迪奥·费鲁利奥古生物博物馆主要研究人员迭戈·波尔等人推测,它身长40米。

化石显示,“巴瓜尔黎明”下颌强壮,牙齿比那些已灭绝植食性恐龙粗7倍。这种生理构造使它们能以针叶树坚硬似皮革的树叶为食。

“那时,的确有一些极其高大的植物,例如十几米长的硅化木化石,表明在其存活期,树高估计达几十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生物博物馆展陈收藏部主管贺一鸣博士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一方面,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吃高大乔木的树叶,可以与其他低矮的植食性恐龙和平分享避免竞争;另一方面,蜥脚类恐龙牙齿如梳子一般,适合从树枝上轻松刮去所有树叶,不经咀嚼直接吞进肚子里。这种进食方式能耗低,每天可以摄入惊人的食物,以维持庞大躯体的能量。

在体型庞大的“巴瓜尔黎明”之后,长脖子的其他蜥脚类恐龙在地球上延续了1亿年。

研究人员认为,当时南半球生存环境严酷,火山爆发向大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地面岩浆横流,多种陆地植物灭绝,一种高大的针叶树却存活下来。这种植物的针状树叶富含营养,但长在高处,不易够到,而且质地坚硬。这种变化意味着,多种蜥脚类恐龙灭绝,只有体型巨大、脖子纤长的一支存活下来。

但并不是所有的研究人员都赞同“贪吃进化说”。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赵祺认为,觅食差异化因素导致蜥脚类恐龙演化出长脖子虽然有一定道理,但这种解释不是很准确。长脖子更利于恐龙在减少身体移动的情况下,通过转动长脖子来获得更多的食物。侏罗纪时代植被的改变,促使大型蜥脚类恐龙的牙齿和头骨的一些结构发生了改变,更加有利于它们觅食高纤维植物。

恐龙脖子长有什么用?

也正是古生物学家要探讨的。美国古生物学家马修·韦德尔和泰勒通过观察地球上的其他长颈动物,注意到一个明显的规律:所有陆地动物,无论是现在还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还是已经灭绝了的动物,除了蜥脚类恐龙之外,它们的脖子长度都有一个极限,不会超过大约2.5米。这令他们感到好奇,由此开始了他们对恐龙长颈之谜的探索。

为了找出蜥脚类恐龙的脖子为什么这么长的原因,韦德尔和泰勒对其他长颈动物进行了分析,并将蜥脚类恐龙与恐龙的近亲鸟类和鳄鱼进行了比较。历史上灭绝动物的化石给科学家带来一个又一个惊人的事实,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灭绝动物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令人惊讶。一次又一次,人们修改了动物大小的极限,例如5米的翼展曾被认为是飞行动物的极限,但我们现在知道,会飞的爬行动物翼龙的翼展可达10米。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是已经灭绝了的一种与犀牛很相像的长颈古犀,它们的脖子长2~2.5米。翼龙也拥有极长的脖子,如阿氏翼龙的脖子长达3米。

在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中,成年雄性长颈鹿的脖子最长,可达大约2.4米,没有任何其他动物的脖子能够超过这个长度的一半,例如,鸵鸟的脖子也很长,但通常只有大约1米。

据韦德尔和泰勒推测,蜥脚亚目大型半水生恐龙超乎寻常的长脖子可能是继承了它们祖先的某种基因性状。

最早的恐龙是两足动物,体形也并不十分庞大,从头部到尾巴总长也只有2米左右,但它们的脖子的长度却占到身体长度的约1/3。这些早期恐龙可能是什么都吃的杂食性动物,它们用牙齿啃食树叶和一些小动物,它们甚至还可以用牙齿撕裂一些大型猎物。但是,它们的牙齿并不十分适合咀嚼食物。泰勒和韦德尔认为,这可能是蜥脚类恐龙长颈之谜的第一个线索。

蜥脚类恐龙的进食方式很奇特,它们张开大嘴,尽可能多的将植物叶子塞进嘴里,它们的胃口有多大,取决于肠胃里的消化菌能吸收多少营养。韦德尔形容说,“它们的脑袋好似一台张着大口的切草机,有点像精典游戏中的‘吃豆小精灵’,可以说它们的小脑袋上突出的就是一张嘴。”

一种理论认为,恐龙利用它们的长脖子可很方便地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像长颈鹿那样。另一种理论认为,恐龙利用它们的长脖子左右横扫,大面积地摄取食物。无论恐龙采取的是哪种进食方式,毫无疑问的是,长脖子使得它们每移动一步都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食物,对于如它们这样庞大的生物来说,这当然是非常合算的,可为身体节省大量能量。

不过这样,小小的脑袋能给大脑留下的空间就不多了。韦德尔认为,如果蜥脚类恐龙需要更发达的大脑,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大脑容量再增加不到0.5千克就可以了,而这完全在它们的长脖子可以支撑的范围内。

事实上,即使没有更大的大脑容量,蜥脚类恐龙也在地球上兴盛繁衍了1.5亿年直到恐龙大灭绝。这表明,大脑发达与否对它们来说已经并不重要了。

然而,对于其他种类恐龙的脖子进化来说,咀嚼能力无疑是一个限制因素。咀嚼需要下颚、牙齿和肌肉的一系列配合动作。动物的体形越大,食量也越大,对食物咀嚼能力的要求也越高。体形不大的哺乳动物需要将食物细细咀嚼之后,才能被小小的肠胃系统消化吸收。一些哺乳动物也确实进化出了较长的脖子,但它们的遗传基因限制了它们脖子的长度,韦德尔将这种限制称为“体内限制”。

泰勒和韦德尔发现的蜥脚类恐龙拥有长脖子的另一个秘密是它们肺的呼吸方式。由于吸入新鲜空气的需要,气管的体积必须远远小于肺部的体积,由此限制了脖子的大小。在吸气时,鸟类通过内部气囊的膨胀吸入新鲜空气,然后通过气管将新鲜空气输送到它们相对较小的肺;在呼气时,鸟类通过肺和气管将二氧化碳呼出。由于鸟类的气囊大于肺,鸟类的每一次呼吸都比哺乳动物吸入更多的空气,因此它们的脖子相对较长。泰勒认为,相对于哺乳动物的肺,鸟类的肺更有效率。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恐龙也拥有与鸟类相类似的肺,至少在蜥脚类恐龙早期起源时是如此。此外,恐龙的身躯要比鸟类庞大得多,吸入的新鲜空气可以畅通无阻地从巨大的脖子通过。

    相关文章

    38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