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

| 金梅

大家知道吗?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通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

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

央行宣布降准的意思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就是指商业银行为了应对投资者取款和清算时候准备的资金,商业银行每年都要将一部分资金存放到央行,这个资金就叫做存款准备金。

比如说:原本的存款准备金率为7%,意味着100万存款,商业银行要放3万去中国人民银行,而如果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点,此时本要存3万变成2万,多余的1万商业银行就可以用于贷款。

所以下调准备金率,是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体现。反之如果是上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代表着商业银行要将更多的头寸存放到央行,这样流通中的货币就会减少。

央行降准正式落地的影响有哪些

降准意味着给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释放低成本长期资金,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提高银行放贷的意愿,也有助于通过让利,进一步推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实体有效融资需求。

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市场人士预计,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对此次降准的目的,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是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有专家认为,此次降准在12月5日实施后,银行资金成本得以降低,银行减少利率加点的动力增强,12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特别是5年期以上LPR有望下降。这将进一步有助于降低居民住房消费负担,提振居民住房消费的意愿和能力,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此次降准后,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7.8%,未来降准还有一定空间。

未来降准降息可能性还有多大?

国海证券认为,后续降准仍有空间,但幅度可能相对谨慎。一方面,本次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与“隐形下限”5%还有2.6个百分点的差距,与1999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低下限”6%还有1.6个百分点的差距。2018年以来央行已经实施15次降准,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4.9%降到7.6%,近两年央行对剩余空间的利用更加谨慎。另一方面,降准是释放长期流动性来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方式之一,考虑到年内依然存在流动性缺口,我们预计仍有可能继续降准0.25个百分点。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所长钟正生认为,下一次降准在年中流动性紧张节点、MLF到期高峰期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8-12月MLF到期量均在4000亿元以上,进一步降准值得期待。

“降准落地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朝着宽松方向调整,短期内实施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很小。”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降息往往在应对重大冲击、托底经济运行的时点推出,发挥“雪中送炭”作用;在经济进入回升过程后,无论我国历史上的货币政策操作还是其他国家货币当局的政策实践,都极少通过实施降息来“锦上添花”,助力经济更快上行。由此,在一季度经济回升势头已经确立的背景下,下调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不高。

    相关文章

    39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