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增人口数据出炉

| 宋佳

省统计局昨天发布全省人口数据相关情况。常住人口总量继续下降,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872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11万人。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3年新增人口数据出炉一览,欢迎参阅。

2023年新增人口数据出炉

2023年新增人口数据出炉

上海2023年人口:常住人口2488.36万人,其中移民1047.42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42%。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2万元。

第一名:浦东新区常住人口:504、443万人;

第二名:闵行区常住人口:242、9372万人;

第三名:宝山区常住人口:190.4886万人;

第四名:松江区常住人口:158、2398万人;

第五名:嘉定区常住人口:147、1231万人;

第六名:杨浦区常住 人口:131、3222万人;

第七名:普陀区常住人口:128、8881万人;

第八名:徐汇区常住人口:108、513万人;

第九名:奉贤区常住人口:108、3463万人;

第十名:青浦区常住人口:108、1022万人;

第十一名:长宁区常住人口:69、0571万人;

第十二名:崇明区常住人口:70.3722万人;

第十三名:虹口区常住人口:85、2476万人;

第十四名:黄浦区常住人口:85、2476万;

第十五名:金山区常住人口:73、241万人;

第十六名:静安区常住人口:24、6788万人

2023生育率官方统计是多少?

6.77‰

大概是1200万。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2022年出生率低的吓人,疫情冲击、二胎政策效应减弱,导致2022年出生率加速下滑,不必过度解读。2023年随着疫情放开,经济回升,估计出生人口会有一个大的增长,达到1200万。

大城市将告别人口膨胀?

长期以来,人口加快往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流动,大城市成为吸聚人口的主要承载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城市的人口虹吸效应基本没受人口增长减缓和人口结构改变的影响,省会城市、东部沿江、沿海地区人口10年来增长迅速。

最近几年各地实施的“强省会”战略,人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比如,昆明提出,到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将增至1200万。长沙则提出2026年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人。2021年昆明和长沙人口分别是850.2万和1023.9万人。

但是,从这两年的数据来看,无论是中西部省会城市还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人口增长明显放缓,是否意味着大城市已经走过人口急剧膨胀期,未来将告别高增长?

丁金宏表示,在前两年的疫情之下,一部分劳动力没有转移出来还留在农村,目前大城市就业还不充分,如果经济形势恢复好转,就业机会增加,这些人口又将流向城市。因此,大城市明年的人口增长可能还是比较多。

不过,丁金宏认为,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增长速度会从快速增长走向相对缓慢的增长,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另外,随着区域内的多点发展,人口也会走向均衡化。当然,相对比之下,大城市仍然对人口的吸引具有比较优势。

实际上,人口和城市急剧膨胀也带来诸多问题。随着大城市不断扩张,中央多个文件就对城市扩张进行约束。这在最近两年出台的区域规划中也体现明显,而且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正在致力于中心城区的人口疏解。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要求,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支持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健全城镇体系,依法依规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

目前,中国有7个超大、14个特大、14个Ⅰ型大城市、70个Ⅱ型大城市。在这一格局中,处于低等级的城市往往都有向上提级发展的目标,同时一些后发城市仍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口仍在集聚。因此,未来一部分城市可能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量。

丁金宏表示,相当长时期以来,人口增长已经不是主要靠人口出生自然增长。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机械增长(指通过人口迁进迁出形成的人口变化)将取代自然增长。未来城市化后期,人口变动主要是在城市之间迁徙。而人口的进入首先基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口进入。

    相关文章

    399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