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不明飞行物冲破云层快速下坠

| 和杰

浙江不明飞行物冲破云层快速下坠,具体是什么呢?有传是航天器,那么航天器进入大气层燃烧过程是怎样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浙江不明飞行物冲破云层快速下坠,欢迎大家分享收藏!

浙江不明飞行物冲破云层快速下坠

浙江不明飞行物冲破云层快速下坠是什么?

6月29日消息,又有不明飞行物被民众目睹并拍到了。

据报道,近日在浙江湖州安吉县,一男子在观景台观赏风景时,发现远处云层有不明物体从空中快速下坠,只见不明物体在天空中拖出长长的尾巴,似一条移动的蛇。拍摄者表示,看到的时候觉得很震惊,但不确定是什么物体,所以拿出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刻。

在评论区,也有不少当地网友表示看到了类似的场景,但不知道是什么,只能在线求问其他人。

有人调侃称:麻烦让让,我点的外卖到了;还有人表示,这个自己见过,一看就是汽车人造访;以前是飞碟现在是飞棍,小飞棍来喽~

当然,也有人正儿八经地科普称,应该是龙卷,据称,当天下午,安吉县出现了强对流天气,至于是不是这个原因,目前暂无官方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世界多地出现所谓的“不明飞行物”,光是在国内就有多场报道,比如5月份出现在哈尔滨、日前在成都,结果证明,有时候只是航天器等人造物解体进入到了大气层,又或者是无人机,并不是所谓的外星人来访,倒也不必惊慌。

航天器进入大气层燃烧过程

飞船在进入大气层时,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它的速度是逐渐加快的,越靠近地面速度越快,而大气浓度从则是越来越高的。宇宙飞船从太空中返回的时候,不断地加速,碰到越来越浓厚的大气层,产生的阻力就越来越大,自然会发生剧烈的摩擦,因此会产生高温燃烧。

除此之外,宇宙飞船由于没有发动机,只能采用弹道式、跳跃式或者滑翔式等方式进行减速,但是不管是哪种减速都需要用到地球大气层这层自然“减速带”,因此宇宙飞船在做这些减速动作的时候与大气层阻力会持续增强,从而在宇宙飞船外层产生高达1000℃的高温,如此的高的温度可以把铁、钢、铜、金、铝都融化掉。

当航天器返回地球时,其着陆时间和落地范围是可控的吗?

记者了解到,根据牛顿定律,假设地心引力是影响卫星绕轨运行的唯一动力,那么卫星就会一直以圆形或椭圆形轨道围绕地球运行。但这并不适用于处于较低轨道高度的航天器。因为受大气影响,航天器飞行速度降低,轨道高度也进一步下降。要想预测坠落的时间和地点,必须要了解大气密度,然而航天器返回地球时,所到之处的实时大气密度值难以测算,所以科学家也很难预测航天器坠落的时间和地点。

“若坠入大气层时没有被烧毁,航天器就存在坠落地球表面的可能。有些航天器会采用先受控离轨、再无控陨落的方式结束其使命,比如说落到南太平洋,那附近是方圆几千公里的深海无人区,因此航天器坠落在那里不会对人类造成任何威胁。”杨宇光说,“对于不受控自行坠落的航天器,科学家会密切关注其坠落轨迹,当它快接近地球的时候,一般离地面约200公里时,就可以对其坠落地点有一个大致的预测。”

杨宇光告诉记者,在整个地球表面,海洋占总面积的71%,陆地只占约29%,而这29%的面积中,人类居住面积的占比也非常小,因此航天器坠落到人类居住区的概率是极低的。

在历史上,有过几次航天器失控坠落地球的例子。据报道,1978年1月24日,苏联核动力卫星“宇宙954”号在运行轨道上失去控制,坠落于加拿大西北部。这颗卫星装有大量放射性物质,虽然坠落时反应堆已经脱离,但该卫星落地后还是对周边1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造成了小剂量辐射污染。

1979年7月11日,重约80吨的美国“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于再入过程(即航天器通过制动进入大气层,然后在地球表面着陆的过程)中操控失误,大量残骸洒落在澳大利亚西部荒原之中,坠毁的航天器砸倒了几栋小屋,并砸死了一头牛。

回收与否需考虑多重因素 各方正在尝试给老航天器“续命”

据杨宇光介绍,目前在地空之间来往比较频繁的航天器当属货运飞船,主要包括美国的龙飞船、“天鹅座”飞船、俄罗斯“进步MS”系列飞船、欧洲ATV货运飞船、日本HTV货运飞船以及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等,目前只有龙飞船可实现回收,其他货运飞船将货物送到空间站后,都会带着一部分空间站的垃圾受控离轨回落到南太平洋。

航天器的发射成本巨大,那为什么我们不给所有的航天器都增设回收装置呢?专家解释说,是否对航天器进行可回收设计,不单单是从成本的角度出发。

杨宇光说:“首先要考虑科研需求,那些需要把特定的‘货物’带回来的航天器就需要可回收设计。例如空间实验做育种项目,需要让育种结果搭乘航天器的‘顺风车’返回地球,利用我们的返回式卫星就可以完成这项运输任务。”

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航天器都适合安装类似返回式卫星的回收装置。气动外型和防热层可保证航天器在回收的过程中不被高速之下与大气摩擦产生的气动热破坏,但防热材料所占空间体积较大,重量也不容小觑。因此目前仅限于专门的航天器如载人飞船等才能安装。

杨宇光进一步解释说,体型较小的航天器若再增加气动外型和防热层,会占用航天器自身的体积和重量,对于发射及在轨运行都会造成影响。考虑到技术和成本因素,就没有必要为其加装回收装置。

谈到如今正在太空运转的航天器未来的“命运”,杨宇光说,航天器变轨需要消耗推进剂,对于一些零部件都还完好,只是推进剂用光的航天器,科学家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延长它的寿命。例如,我国2017年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就成功完成了对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推进剂补加,这可以保持空间实验室继续在轨,从而延长实验室的寿命。

现在,人类开始更多地尝试在轨道上延长航天器的寿命。就在今年4月17日,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MEV-1卫星与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Intelsat-901的发动机喷口成功对接,开始为燃料基本耗尽的Intelsat-901提供新的燃料,这也是人类第一次依靠新卫星实现了给老卫星“续命”的任务。

今年8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再次发射MEV-2卫星进入太空,目的是抓住一颗已经在太空中停留了16年的老化卫星,通过给它安装一套新的发动机和燃料,延长这个老卫星在轨道上的寿命。

相关专家认为,帮助航天器延长使用寿命,未来将成为科技公司新的业务增长领域,这或许有助于将人类深空探测活动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技术水平。

    相关文章

    54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