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防控方案》:猴痘密接者需进行21天健康监测

| 倩愉

患者有猴痘,需要注意皮肤表面的清洁护理,同时也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能够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猴痘防控方案》:猴痘密接者需进行21天健康监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猴痘防控方案》:猴痘密接者需进行21天健康监测

《猴痘防控方案》:猴痘密接者需进行21天健康监测

国家疾控局、国家卫健委近日联合发布《猴痘防控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猴痘样症状监测,对猴痘密切接触者实施21天自我健康监测。

猴痘密切接触者包括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部位及其被污染物品,或感染动物及其分泌物、渗出物等污染物;以及职业暴露或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等,经评估有感染风险的人员。方案明确,对密切接触者实施21天自我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期限为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21天,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可正常生活与工作,需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等密切接触,避免捐献血液等。

疾控机构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在第7、14、21天电话或上门主动询问密切接触者自我健康监测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查处置。密切接触者应坚持每天做好体温测量和症状监测,主要症状包括发热(体温高于37.3摄氏度)、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密切接触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或与随访联系人取得联系,接受猴痘病毒核酸检测。

猴痘病毒类型有几种?

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可导致人类患病的猴痘类型主要有两种,分别为中非(刚果)株和西非株。中非株猴痘毒力较强,引发的猴痘病例症状比较严重,预后相对较差。据国际卫生组织统计,西非株猴痘病死率小于3%,而中非株猴痘的致死率可高达10%。

猴痘病毒是一种DNA病毒,该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的热带雨林地区。可通过体液、伤口、血液和黏膜传播,最常见的症状为寒战、发热、四肢倦怠、出汗、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头痛及背痛等。

猴痘病毒的临床症状

猴痘病毒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全身性症状、皮肤症状以及并发症症状。

猴痘病毒感染的全身症状主要包括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食欲下降、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性病毒感染症状。

在皮肤症状上,可以在面部、双手、双脚、体部等位置出现斑丘疹,随病程进展,可出现水疱、脓疱、结痂干枯等临床表现。

如猴痘病毒感染病程中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可出现皮肤化脓、肺炎、菌血症等并发症症状。

猴痘治疗方法

据世卫组织介绍,猴痘病毒感染症状与天花相似,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潜伏期通常为6至13天,可能长达21天。发病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重度疲乏等,其中淋巴结肿大有助于将猴痘和天花区别开。发热几天后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其他部位大面积皮疹,并可能导致继发性感染、支气管肺炎、败血症等。

猴痘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会在几周内康复。重症常见于儿童或免疫缺陷者,还与感染者基础健康状况、暴露于病毒的程度及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猴痘疫情病死率差异较大,近年来约为3%至6%。

研究表明,接种天花疫苗预防猴痘有效率达85%。2019年,一款基于减毒痘苗病毒研制的疫苗被批准用于预防猴痘,但尚未大范围接种。治疗方面,一种早前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抗天花病毒药物特考韦瑞于2022年在欧洲获批用于治疗猴痘,也还没广泛使用。

猴痘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1、动物对人

虽然猴痘的名字叫猴痘,但不只是猴子是宿主。在自然界中,已经发现很多动物感染了这种病毒,所以在发生猴痘疫情的地区,要特别注意,不要随意接触野生动物。如果你被受感染的动物咬伤,或接触到它的血液、体液等。,并吃了受感染的动物,你可能会感染猴痘病毒。

2.人际沟通

例如,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接触患者皮损处的体液,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衣服、床单等,均可被感染。还有长期面对面的呼吸道飞沫传播,还有母婴传播,性传播,包括男男之间的性传播等等。通常,猴痘病毒的人际传播并不常见。

目前国内没有猴痘病毒的传播,但是远离风险,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对大家总是有好处的。

    相关文章

    61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