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5个传统习俗有哪些

| 广辉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又到了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等等,自古以来九月初九因为谐音“久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5个传统习俗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5个传统习俗有哪些

重阳节5个传统习俗有哪些

一、【赏菊】

农历九月又被称为“菊月”,赏菊也是重阳节重要的活动,自古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现在重阳节前后很多地方都会举办菊花节,菊花在这个季节开得是很旺盛的,除了赏菊,还会喝上一杯菊花酒,

秋夜赏菊、对饮望月,远在他乡的游子,向着皎洁的月光,寄托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菊花有“明目清肝、降血压”的功效,所以菊花酒又被称为是重阳节的“吉祥酒”;

二、【吃重阳糕】

“糕”与“高”是谐音,象征着向上、进步、高升等等,所以在重阳节就有了吃糕的习俗,重阳糕一般都是一层一层的,又取

“层层高”的寓意;其实重阳糕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和品种,一般在重阳节当天吃的糕点都能被称为是重阳糕;

在江浙一带重阳糕一般就是糯米糕或者是米粉糕,

糯米糕最经典的就是糯米红豆糕,

糯米浸泡、蒸熟、碾碎,平铺在碗底,薄薄地铺上一层糯米,再铺上一层蜜红豆或者红豆沙,以此类推,最上面一层是糯米,稍微压实之后切成块,表面放上一些装饰,就是经典的糯米红豆糕;

米粉糕最经典的是桂花糕,

米粉用的是粘米粉或者大米粉,加水搅拌成微微潮湿的状态,用手用力攥紧能感受到潮气,轻轻一碰又能松开的状态,放在筛子里面过筛一遍,让它变得蓬松,轻轻铺在容器中,中间撒上干桂花和白糖,上面再铺上一层米粉,放在锅中蒸熟,出锅切块就是经典的桂花糕;

三、【登高】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这个时候秋高气爽,去登山是最合适不过的,那为什么会有重阳节登高的说法呢?相传东汉时期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有“瘟气”降临,人们需要尽量往高处走,才能避免瘟气,保平安,所以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承,就有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登高望远”希望远方的亲人平安,身体健康,希望自己的生活“步步登高”,这个季节爬山还能顺便感受秋天的景色,呼吸新鲜空气,一举三得;

四、【吃长寿面】

重阳节寄托着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美好祝福,所以这一天很多地方有吃面条的习俗,因为面条一直也是中国人贺寿的象征,老人过生日时候吃的面叫“长寿面”,面条做得越长越好,所以很多地方有专门卖很长的龙须面,等到家里老人生日的时候,就会去买上一份,做一碗长寿面,寓意长寿安康;

五、【晒秋】

秋天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晒秋是很多地方在重阳节前后出现的一种现象,

是一年当中最值得期待的事情,关系着农民一年的收入,尤其是近几年被广泛的认知,很多地方把晒秋发展成了景点,有名的“篁岭晒秋”,

每到这个季节就会吸引很多游客去欣赏,晒秋其实就是居住在地势比较复杂的地区的人们,因为门前屋后平地比较少,就把秋季收获的一些食物晒在屋顶、窗台或者是悬挂在屋檐上,总之见缝插针,哪里有空的就晒在哪里,红的、黄的、绿的、青的等等,这些颜色越丰富代表着收获越多,所以久而久之“晒秋”就变成了一种秋季独有的风景,五颜六色代表着“五谷丰收”;

【重阳佳节,关爱老人】

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很多社区也都会有关爱老人的活动,但是你的陪伴才是他们最想拥有的礼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果今天你能陪伴在父母身边,记得给他们一个拥抱,为他们做一顿饭,洗一次脚,如果今天你在异乡奋斗,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记得给他们打一个电话,道一声感谢,说一句想念;最后,孝亲敬老并不是只依赖于某个特定的节日,它应该是深深烙在你的心里,是我们平时会自觉做好的事情;

重阳节的节日禁忌

1、不能说节日快乐,登高原是避凶气。

一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奇数六个偶数,奇奇相逢和偶偶相逢都成了节日。重要的传统节日大都集中在奇数上,它们分别是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月数日数奇奇相逢。

一月又称正月,正月正是传统的大年初一,一直到初五都是正规的节日。三月三是沐浴节,接着就是清明节,五月五是端午节,七月七是乞巧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九月九是重阳节。十作为从头开始,已经是数字的结束,后面的也不被人们所重视。

由此可见,热热闹闹的传统节日,恰恰是建立在不吉利的奇数之上,按照中国传统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维转换模式,有理由相信,节日喜庆的外表是为了完成奇月奇日由凶转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住凶气、战胜凶气而设立。

奇数又被认为是阳数,二阳相逢叫重阳。九是数字之中最大的数字,所以这一天也是大凶日。这一天的仪式活动是登高、赏菊、饮酒、吃蟹。登高是本质意义,后三者是附加活动。

登高,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这就是躲避,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相传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在道教的传说里有生动的描绘,道士费长房告诫友人九月九要全家登高,友人照办,晚上回来见家里的猪羊都已死去。这个故事形象地说出了九月九之毒之凶。这一天的另一个仪式是在头上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和艾草一样具有消毒的作用,也不乏伪装的意义。

王维《九月九日怀山东诸弟》中,“遥望兄弟登高日,遍插茱萸少一人”,记的就是全家登高的活动。它强调的是全家躲避,要数一数是不是丢下了一个人,丢下者就会被瘟神捉走。

由此可见,奇奇相逢的日子被称为节日,举行特殊的仪式和活动,是人们为了保卫生命的积极措施,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淡化了避凶的禁忌内容,而保留了形式意义,节日逐渐成为单纯的喜庆。所以,在这个原本是辟邪的日子里,说上一句“节日快乐”似乎有些不妥,不如说“身体健康”或者“全家平安”比较恰当。

2、有的地方在九月重阳节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民间俗话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的说法。

3、某些地区还有重阳节忌同床的说法,即夫妻不能同床,要分床睡。

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望远

为了镇压凶气、战胜凶气,重阳节的的主要仪式活动就是登高,其他的都属于附加活动。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这就是躲避,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相传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费长房与弟子桓景的传奇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九月初九之毒之凶,必须登高才能破解。

插茱萸

重阳节的另一个仪式是在头上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和艾草一样具有消毒的作用,也不乏伪装的意义。它强调的是全家躲避,要数一数是不是丢下了一个人,丢下者就会被瘟神捉走。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畅饮菊花酒

菊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并且由于菊之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独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寿客”、不老草。因此,赏菊与饮菊花酒也成为重阳的节俗之一。

重阳节的节日起源

其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重阳节是敬老的节日。因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相关文章

    659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