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时代楷模“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学习心得5篇精选
“方舟”,源自西方宗教传说;“和平方舟”,则是蓝色大洋上飘扬着鲜艳五星红旗的真实的生命之舟、友谊之舟、幸福之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时代楷模“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到大家!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心得体会
在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主甲板上,一幅平展开的世界地图记录着这艘特别军舰入列11年来的航迹。如果将这些航线全部相连,足以环绕赤道11圈。
作为我国第一艘万吨级制式医院船,“和平方舟”号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手术1400余例,为23万人次提供医疗服务。
近年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曾参加东盟防长扩大会人道主义援助救灾联合实兵演练和军事医学联演、多国海上联合演习等20余项重大任务,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1次。
如今,这艘通体洁白、身漆巨型红十字的“明星舰”不断向远海大洋延伸航迹,以救死扶伤的方式履行着自己的神圣使命:守卫和平。
从天而降的中国军医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被称为“海上的三甲医院”,船上装载着数百张病床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船医疗中心主任蔡金辉至今难忘,2008年12月它刚入列,大家初上这艘“大白船”时兴奋、眼花缭乱的感受。谁也不知道它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但来到这里的每个人都作好了大展拳脚的准备。
2009年10月,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市各大医院、各地军医大学的专家教授汇聚在船上,首次执行“医疗服务万里海疆行”任务,为驻岛官兵与当地群众免费巡诊。
“由北到南,我们走遍了中国海岸线。”蔡金辉印象最深的,是一天深夜,“和平方舟”接到消息,一座没有港口的岛屿上有战士突发急性阑尾炎。蔡金辉和战友乘坐小艇紧急靠岸,连夜展开手术。
第二年,“和谐使命”任务拉开序幕,“和平方舟”开始向远海进发,把医疗服务扩展向国外。
出访任务并不轻松。每到一站,船一靠码头,医护人员就开启“24小时连轴转”模式。闻讯而来的患者涌上医院船,有的病人是因为当地医院医疗条件有限无法救治,有的需要体检,还有的就是对这艘来自中国的“大白船”感到好奇,或者想要体验一下中医。
2010年,孟加拉一名患有心脏病的孕妇即将生产,向“和平方舟”求助。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将母女从死亡线上拉回,年轻的父亲决定给仅3斤重的女儿取名“Chin”,这个名字孟加拉语意为“中国”。
去年,“和平方舟”上的飞行员马东升驾驶救护直升机,载着一支10人医疗小分队飞行100多公里,来到斐济交通不便的瓦图莱莱岛上。岛上共有4个村庄,800多名居民,但全岛只有一个医疗中心,仅有1名医生和1名护士。针对岛上医疗条件和发病情况,医疗队专门带了便携式B超、心电监护仪等设备,向当地民众提供最急需的服务。
医疗队队员不辞辛苦、连续奋战,午餐也只是简单吃些干粮和自热食品,分秒必争地开展诊疗服务。这一切,岛上的居民都看在眼里,瓦图莱莱岛酋长拉徒激动地说:“真没想到,中国军医会从天而降,让我们足不出岛,就能接受专业诊疗,感谢‘和平方舟’,感谢中国!”
2013年11月,菲律宾遭受“海燕”强台风袭击,人员伤亡惨重。刚刚结束125天“和谐使命-2013”任务的“和平方舟”接到命令,紧急出动赴菲律宾进行人道主义救援。48小时内,分散在全国各地41个单位的400多名军医与船员全部集结完毕。“和平方舟”以全速马力直接穿越风浪地带,77小时后抵达菲律宾灾区。
医护人员眼前的情景可谓“满目疮痍”:椰子树成片倒着,房屋也几乎都塌了,石砌码头成了石堆。医院船无法靠岸,只能抛锚在附近海域,医生们就乘小艇上岸投入巡诊。
连续奋战16天,“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接诊伤病员2208人,成功实施手术44例,并有4名新生儿诞生在医院船上,孩子的父母纷纷给他们取名为“和平”“方舟”或“中国”。
蔡金辉在“和平方舟”上服役了11年,见证了医院船由国内到国外、从近海驶向深蓝的航迹。他用一句话形容这艘海上医院船的使命,那就是:“我们要把健康送到天涯海角。”
传递友谊的中国名片
入列11年,“和平方舟”到访过43个国家和地区,这艘中国军事外交“明星舰”成了传递友谊的和平使者。
“我们是一张‘大国名片’,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毛志国说,他参加了去年的“和谐使命-2018”任务。这是“和平方舟”代表中国海军首次出访多米尼加,当时多米尼加刚刚与我国建交半年。
毛志国记得,靠港那天,停泊在圣多明各港里的军舰都悬挂满旗,鸣笛迎接“和平方舟”的到来。
“和平方舟”的到访在当地刮起了一股“中国旋风”。开放参观时,多米尼加华侨学校高三学生黄秀儿,认真观看了船舱里的每一幅宣传展板。走下舷梯,她对父亲说:“爸爸,我想回中国上大学,成为一名外交官,像‘和平方舟’一样,带着和平友好走遍世界。”
中国形象从这些穿着军装或白大褂的官兵身上传递出去,国与国之间的友谊也在不断加深。“和平方舟”在塞拉利昂巡诊期间,一名当地青年将烤好的红薯塞给船上的医生说:“Chinese,free。”2013年与2017年,“和平方舟”两次访问孟加拉国,长大的Chin两次登船寻找给她接生的“中国妈妈”;医院船抵达刚果(布)黑角港时,不少当地民众穿着印有中刚两国元首头像的T恤衫高喊:“中国,好样的!”
身处医院船上的“明星科室”——中医科,海军军医大学中医系针灸推拿教研室副教授李伟红每次出访都格外忙碌,因为这里是各国政要登船参观的第一站。此外,很多到访国民众都喜欢上船来体验一下“神奇”的东方医术。
“和平方舟”访问马来西亚时,登船参与志愿服务的贝尔纳德曾赴中国留学,他正是李伟红的学生。于是,师生二人联手开展诊疗。李伟红还参观了贝尔纳德在马来西亚开的中医诊所,为当地医生开课培训。
“这是一种文化外交,教授中医就是在传播我们的中国文化,也是在传递我们的外交理念。”李伟红说,“我们向世界表明,中国人以和为贵,中国军人为守卫和平、构筑友谊而来。”
最早执行出访任务时,官兵们曾为如何准确地翻译“和平方舟”这个名字苦恼。如今,多国语言中都新增了一个名词:“和平方舟”,拼写就是汉语拼音。
“我们和很多国家联系,只要一说‘和平方舟’,不用翻译,谁都知道!”蔡金辉扬起嘴角,满脸骄傲地说。
锻造守卫和平的力量
2015年,中马“和平友谊-2015”实兵联合演习在马来西亚举行,演习中一艘“商船”“被撞倾覆”,船员“受伤落水”。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和平方舟”立即派出救护直升机前出搜救,同时放下两艘高速小艇支援“失事”船只。
2分10秒后,中国直升机率先发现“落水者”。随后便是快速打捞、转运、检查、诊断、手术……“和平方舟”展示了卓越的立体救援能力。
出色的表现赢得外军军官的一致赞赏,有人评价“‘和平方舟’是一艘最温暖的中国军舰”。而第一任海上医院院长、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孙涛深知这一切背后的付出。
“一路航行,一路训练”是“和平方舟”一茬茬官兵不变的口号。即使遇上大风浪天气,训练也照常进行,因为这是“熟悉特殊环境的时机”。
2015年,“和平方舟”成立了“海上大学”,由各科室医生轮流讲课,向其他专业的医护人员与船员传授基本的救护知识。
“‘和平方舟’是为了战时救治建造的,医生必须是全才,人人都要能独当一面,人人都要会紧急救援。”孙涛说。
在“和平方舟”上,最有特色的是一张“大表”,任务中这张表每天更新,为每名医师分配次日的值班科室。表格通常在凌晨更新,然后塞进各间宿舍的门缝里,第二天起床后,医护人员看到自己被分在哪个科室,就去哪里值班。
“一次次环球执行任务,不断训练,不就是为了在突发状况时能够顶得上、打得赢吗?”官兵们说。
用和平的力量守卫和平,孙涛认为,这条路还应该走得更远,“和平方舟”的航迹将驶向大洋更深处,“战斗舰走到哪里,‘和平方舟’就能保障到哪里。”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学习心得
“方舟”,源自西方宗教传说;“和平方舟”,则是蓝色大洋上飘扬着鲜艳五星红旗的真实的生命之舟、友谊之舟、幸福之舟。
2008年10月,舷号为866的我国第一艘万吨级制式医院船入列。该舰本名为“岱山岛”号,但因为入列11年来,该舰9次走出国门,航行24 万余海里,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实施手术1400余例,让5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和平方舟”之称已声名遐迩。
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已经写入了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决议。和平方舟是中国海军履行崇高使命,始终致力于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促进者、始终致力于做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者、维护者和贡献者的明确见证,受到了到访国民众和政府的欢迎和赞誉。
世界红十字会官员称赞说:“和平方舟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医院船诞生的历史可谓久远,现代化的大型医院船早已成为现代海军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人民海军拥有具有远海救护能力的医院船,是为了适应走向深蓝的需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我海军以“近海防御”为主,因此在沿海城市建设了几十家海军医院,一旦海军官兵在海上执行任务时发生伤病,主要靠舰艇回送。直到进入新世纪,我海军大型医疗船的设计才开始启动,2007年8月,医疗船下水,成为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上少有的专门设计建造的大型医院船。
还是让我们跟随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作一次远洋之旅吧!
2018年6月28日
舟山某军港
天蓝云白,阳光灿烂。和平方舟即将启航,这是自2010年以来,该医院船第七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
上午10时许,医院船起航。雄壮的汽笛随之拉响,宣告着和平方舟全体官兵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站坡的官兵个个英姿飒爽,向码头欢送的首长、战友和亲人挥手告别。
和平方舟“和谐使命-2018”任务,是前往大洋洲和中南美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斐济、汤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格林纳达、多米尼克、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厄瓜多尔等多国进行医疗服务,预计将历时205天。
和平方舟相当于一座海上的三级甲等医院。按航行计划,从舟山出发到第一站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莫尔斯比港,将历时15天。在这15天航渡期间,和平方舟的官兵在忙什么?
打开和平方舟的航海日志,原来船上的官兵把训练和任务紧密结合,他们“航行一路、训练一路、提高一路”。7月4日上午,和平方舟举行了一场复杂海况下的全员额、全要素、全流程的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演练。
“前方一艘某国滚装船起火并发生爆炸,船上有20余名船员受伤,现火已扑灭,请求我船医疗救援。全船立即进行海上医疗救护部署!”指挥员下达命令。
和平方舟立即向失事海域高速机动,从原来的正常航速18节提高到20节。2名医护人员、2名取证人员和1名翻译迅速登上随船的直8JH型救生直升机,直升机随即升空,前出搜救落水人员。同时,母船迅速放下2艘高速小艇,以30节航速向失事船只驶去……
直升机飞行员马东升第一时间发现了落水人员,救生员陈浩随即出舱凌空而下,在直升机旋翼掀起的波涛中准确地“抱”起了落水人员,仅仅2分30秒就完成了出舱下滑到救人进舱的全过程。
很快,2艘小艇也将20余名伤员运至医院船。检伤分类是抵达医院船后的第一个环节,负责分诊的医生根据伤员不同的伤情,将重伤员立即转送至手术室,将轻伤员送往治疗室。手术室已经做好了环境消毒、手术器械和心电监护器材就位等手术准备。一名伤员颅脑受损,在手术中,手术医生通过无影灯上的摄像头和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与远在上海的海军军医大学本部专家组进行会诊,制定出最佳救治方案……
为什么海上综合演练要立体施救,设置这么多伤员?记者请教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孙涛,他曾8次担任和平方舟医院船院长。
“和平方舟承担着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平战结合的使命,是我海军远海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一环。作为医院船,首先必须具备过硬的海上伤员救治本领,其次才是非战争状态下的海上救援。”孙涛说,“虽然我们希望即使战争状态也要尽可能降低官兵伤亡,但万一发生战争,我们医院船接受的伤员数量不太可能是一个一个的,因此必须练就高强度救治伤员的本领。”
和平方舟的医疗区有300张床位,可同时开展8台手术。2009年4月23日,它首次参加多国海军活动日,船上的CT机精度还是8排的,如今已更新为64排。X光机也更新为数字式,可实现影像的三维构建。该船刚入列时,还只能做简单的外科、眼科和妇科手术。从2011年起,每次远海航行船上都进行了腹腔镜微创手术。全船配备有217种共2400余台套先进医疗设备。
和平方舟每次出远海执行任务,都要从我军医院抽调百余名专家级医护人员。“这些医生已经是专家了,还需要训练吗?”记者颇感困惑。
“肯定的。”海医大海医系航海特殊损伤防护教研室教授朱仁心介绍说,“医疗船对医师的某些要求远高于陆地医院。通常晕船是上船考验的第一关,尽管在船体设计时已经把手术室安置在整艘船的中心位置,尽可能地降低船体横摇和纵摇的幅度,但仍有晃动,确保手术的精准是门硬功夫。”
和平方舟具备在4级海况下施行手术、9级海况时安全航行的能力。但船体的晃动对手术医生来说毕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陆地上一个只要十多分钟的小手术,在巨浪滔天的背景下,也许要做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我们上船之前,在自己医院的科室里可以说是专科医生,或者是专家,但上船以后,必须首先是全科医生,因为你不知道你的下一个病人病情是什么。”海医大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毛志国强调说,“在海上,每项任务都是新的,每个病人也都是新的,我们必须学习一路、提高一路才行。”
2018年8月12日-20日
汤加努库阿洛法港
位于大洋洲的汤加虽属热带雨林气候,8月旱季,海风轻拂,椰林婆娑,阳光格外艳丽。
这是和平方舟第二次来到汤加。汤方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当和平方舟渐渐驶近码头时,汤加代理首相塞密西·西卡、中国驻汤加大使王保东,当地民众、华人华侨和中方机构代表已在码头迎接。
和平方舟再次造访的消息不胫而走。旅居汤加的澳大利亚籍老人彼得·哈特左眼长出翼状胬肉,已遮盖瞳孔,急需手术。当地医生告诉他,中国医院船就要来啦,“中国医生一定能治好你的病”。
这位68岁的老先生对中国医院船充满期待。4年前,当和平方舟首次抵达汤加时,这里的民众对远道而来的“大白船”还有点将信将疑。孙涛院长说,和平方舟如果是第一次造访某港,有个规律:头两天前来求诊的民众往往不多,也就上百人,但越是往后民众来得越多,因为口口相传,最后两天甚至会有上千人挤爆码头。
中国医生的医术和服务已获汤加民众交口赞誉,“中国医生23分钟取出4年前的子弹”,更是传为美谈。那是一位名叫大卫·玛卡的27岁汤加小伙子,2010年在美国旧金山遭遇枪击,当时身中2弹,腹部的子弹已被医生取出,但位于左胸深层的子弹因定位困难、手术风险高,仍留在体内。
和平方舟上的外科医生张剑获悉后,手拿着金属标志物引导X光片操作技师拍片,陪着病人一起接受X光照射,从早晨8点到中午11点前后6次拍片,才初步确定子弹在病人体内的大致所在。3名B超技师又联合为病人做了超声波扫描,最终确定子弹在病人体内的位置。
孙涛说,虽然子弹定位了,但病人体重达135公斤,全身麻醉的风险很大,于是决定实施局麻。他带领船上的10名专家会诊,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下午4点,医护人员将病人送进手术室;一会儿,主刀医生张剑出现在玛卡夫人面前:“这就是从您丈夫体内取出的9毫米子弹头。”
和平方舟抵达努库阿洛法港的次日,彼得·哈特就登船就诊,并于当晚成功接受了手术。
在即将告别汤加前举行的甲板招待会上,中方军乐队演奏起了汤加名曲《鸟的天堂》。坐在前排的汤加王国皇室公主皮洛莱乌·图伊塔感到十分意外,然后激动地鼓起掌来。她说,这首曲子是我祖母的得意之作,曲调非常美丽,但演奏的难度也很大,没想到中国海军演奏得这么流畅,“可见你们对汤加皇室和汤加文化非常尊重”。
在汤加的短短8天时间里,和平方舟共完成诊疗5532人次,各类辅助检查2598人次,手术34例。这在汤加10.8万的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可不低啊!
2018年10月2日-9日
格林纳达圣乔治港
格林纳达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最南端。3年前,和平方舟曾造访圣乔治港。就在和平方舟即将离港的前一天晚上,迎来了3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格林纳达卫生部长斯蒂尔先生的父母亲和弟弟。
“我父亲是福建人,他曾经是一名船工。”斯蒂尔先生的华裔母亲深情地说,“几经磨难和周折,他才在这里扎根、生存。2015年,我曾在你们船上进行了脚趾手术,恢复得非常好。3年来,我一直有个心愿,要再看看来自父亲故乡的军舰和来自故乡的亲人,向你们当面致谢。我为身上流淌着中国血脉而自豪,我一再教育我的孩子,我们的血液里,有着祖辈带来的精神力量和坚韧品质,什么困难也不要害怕。”她向我海军官兵送上了亲手制作的巧克力。
海外华人,无论生存之路怎么艰难,内心深处对祖国和对中华文化的爱,历久弥坚。
9日上午,和平方舟按计划驶离圣乔治港。虽然已过每年7-9月的飓风多发天气,但当天的风力仍达7级。
驾驶室里,任务指挥员和船长郭保丰沉着指挥,和平方舟破浪前行。当天在驾驶台值班操舵的正是军士长印达军,一招一式听从船长的口令,执行得分毫不差。
“你紧张吗?”记者问他。
“不紧张,2013年参加菲律宾人道主义救援,风浪可比这大多了。”印达军说。
2013年11月8日,菲律宾遭遇超强台风“海燕”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11月19日,和平方舟接到赴菲律宾灾区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命令。在短短2天内,来自全军41个单位的官兵迅速赶到舟山集结,1400余种、35吨医疗物资迅速从各地发往舟山军港。21日11时,和平方舟启航直奔菲律宾。
救灾如救火,时间紧迫。任务指挥员下令:“关掉减摇鳍,穿越风浪区,全速前进!”
倘在平时,舰船通常会以30度的斜角航行迎接风浪,但斜角航行船只就会走斜线,抵达目的港的时间就会延长。为了尽快赶到灾区而顶浪航行,船只就要经受剧烈的纵摇考验。
“很多船员都吐了,尤其是从未出过海的医护人员。整整77小时、1300余海里的航程,有的医护人员吃不下一口饭,还有的坚持吃了吐、吐了吃。当船穿到浪间谷底时,只见两根水柱从两侧的锚链孔冲上来,船头又拍下重重的浪花。我们的船驶进莱特湾时,海都是黑的,说明台风把海底都搅了一遍。”印达军说。
“执行那次任务时,你只有26岁,头一次遭遇这么大风浪,心里害怕吗?”记者问。
“我不害怕。因为我就站在首长边上,他们一点都不怕,我就觉得没必要害怕。”
当地灾情严重到什么程度?“我看到了被连根拔起的树飞到岸边的二层楼顶上。”印达军说,“我们的医生都是好样的。我们的船太大,靠不上码头,只能坐小艇上岸前置医疗点,浪大时下小艇,因为颠簸剧烈是很危险的,但我们的医护人员都很勇敢。船刚到莱特湾10分钟,指挥员就带头下小艇了。”
和平方舟从指挥员到医护人员,个个都是好样的,真是英雄的集体!
孙涛参加了这次任务。为期16天的医疗救援任务中,和平方舟共接诊伤员2208人,住院病人113人,手术44例,并为2600名灾民送医送药,得到了菲律宾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灾害救援区域国际专家小组的高度评价。
2018年11月1日-8日
多米尼加圣多明各港
多米尼加是和平方舟入列以来访问的第41个国家,也是此次任务的第九站。与和平方舟二次到访的国家不同的是,中多两国当年5月1日才正式建交,和平方舟是两国建交后首次到访的中国舰船。
1日早晨7时许,当和平方舟缓缓驶进圣多明各港,停泊在港内的多米尼加海军舰艇悬挂满旗,官兵站坡,在汽笛长鸣声中向和平方舟敬礼。和平方舟也鸣笛还礼,官兵站坡致敬。
虽然是中国医院船首次到访,还是受到了多米尼加民众的信赖和欢迎。数以千计的当地民众前来就诊。为了更多地帮助当地医生医治疑难杂症,和平方舟上的120名医护人员以和当地40多名医生联合诊疗的方式,开展医疗服务。当地一家医院早在一个多月前,就选定了多名重病患者作为联合诊疗的对象。经过双方医生的精心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无论在非洲、大洋洲还是中南美洲,中医始终是和平方舟上的“网红”科室。来自当地一家公立医院的医生安娜,看到中医诊室中的针灸、拔火罐等治疗方式,非常好奇,她希望能有机会到中国学习中医。
曾两次参加“和谐使命”任务的海医大中医系针灸推拿教研室副教授李伟红告诉记者,那是和平方舟将离开秘鲁前一天,预定的治疗服务时间已过,但候诊队伍末尾的一位当地勤杂工老太太已排队等了几个小时,她不忍心让老人家失望。得知老太太患有严重的肩周炎黏连,甚至难以举手拉住公交车的把手,于是立即为老人刮痧治疗。首次刮痧的疗效特别好,老太太当场觉得手臂伸展自如了,老人家激动地拿下贴身佩戴的饰物塞在她手心。李伟红虽然没有收下这份礼物,但老人的真情让她至今难以忘怀。
由于中多两国建交不久,当地的华人华侨纷纷来到码头,迫不及待地登上和平方舟这“流动的国土”就医或参观,感受向往已久的故土情。
2018年11月15日-22日
厄瓜多尔瓜亚基尔港
厄瓜多尔是和平方舟此次任务的最后一站。和平方舟在此开展的免费医疗、学术交流、设备维护、文化联谊活动,受到了当地民众和军方的欢迎。
厄瓜多尔陆军司令罗克·莫雷拉中将和中国驻厄大使王玉林出席了和平方舟举行的甲板招待会,双方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甲板招待会是和平方舟一项重要的“品牌活动”,通过各种文艺演出,增进双方的友谊。
和平方舟水兵军乐队的一曲民乐合奏《喜洋洋》,拉开了欢乐的帷幕。女兵表演的古筝《彩云追月》,音色优美,让大洋彼岸的厄瓜多尔军人感受了东方艺术之美。甲板招待会的“压轴戏”是水兵桂江波精彩的沙画,更让外方赞不绝口。当外方得知他不仅擅长沙画,还是能做一米长的船型大蛋糕的炊事兵时,情不自禁地送上掌声。
22日上午10时,分别的时候到了,船长郭保丰驾船出港。进出瓜亚基尔港的航道特别长,郭保丰看到,迎面而来的厄瓜多尔海军和民用船只纷纷拉响汽笛表达敬意。舷号为RA70的厄海军青博拉索巡逻舰舰长弗莱哈·厄内斯托还通过甚高频用中文说:“非常感谢和平方舟对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帮助和服务,我们爱中国!”
2019年1月18日,圆满完成“和谐使命-2018”各项任务的和平方舟,在参加智利海军成立200周年纪念活动后,返抵舟山某军港。
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大洋洲到中南美洲,和平方舟航程31500海里,诊疗50884人次,辅助检查26231人,实施手术 288例,还拜会和接待到访国的国家元首、军政高层230余人次。这些数字每一个都是有温度的,蕴含着真诚、健康、生命和喜乐,彼此加深了从军方、官员到民众之间的信任和友谊,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和理解认同。
和平之舟,扬帆万里,代言中国。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心得感悟
“和平方舟”,是我国首艘万吨级大型专业医院船,被称为和平之舟、生命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11年来,“和平方舟”积极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一组数字,足以说明它的成绩:2008年入列,11年来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23万人提供过医疗服务,实施手术1400余例……
雨后,浙江舟山港口。冬日海风掀起的浪涛,不停拍打着停泊此处的舰船。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此巍然屹立,船上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11年来航行24万余海里,为超过23万人提供过医疗服务。“和平方舟”的漫漫航程,见证了中国军队热爱和平事业、关爱生命健康的无疆大爱。“和平方舟”在医疗服务中践行和平使命,在联演联训中担当和平卫士,在大洲大洋奏响和平乐章,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誉为“值得信赖的和平力量”。
在全世界播撒和平的“种子”
“和平方舟”会议室墙上,挂着数十块纪念牌。走近细看,能分辨出它们来自不同的国家,牌上的文字包括英语、西语、法语等多种语言。这艘“大白船”到访过43个国家和地区,当地政府和军民经常送这样的纪念牌给他们。
“还有不少没挂,一面墙放不下。”一名船员骄傲地说。小小的纪念牌,超越了国家和语言的界限,传递着和平和友谊。
中国同世界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安宁仍是永恒的期望。人民军队爱好和平,致力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2010年至今,“和平方舟”已经执行了7次“和谐使命”任务,为各国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救助。
如果说练兵备战是为了捍卫和平的“果实”,那么,“和平方舟”更像是在全世界播撒一颗颗和平的“种子”。“这艘医院船,满载着中国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尊重驶向大洋远方。”曾任中国驻东帝汶大使的刘洪洋深有感触。
2013年,席卷菲律宾的超强台风“海燕”,给该国带来严重灾害。刚刚完成125天“和谐使命”任务的“和平方舟”,受命紧急驰援。这是中国首次派出海军舰艇赴海外灾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
为节省时间,他们直穿大风浪区,提前一天抵达灾情最严重的帕罗地区。
医院船医疗中心主任蔡金辉回忆:“当时下了船,看到椰子树被台风吹得只剩树干,一家省立医院,房屋塌了一半。”目睹这样的景象,大家顾不上休整就投入“战斗”。
白衣天使的“武器”,是肩上的担架,是手中的手术刀。
24小时接治病人,连续奋战16天,接诊伤员2208人,进行手术44例——“和平方舟”在这场“战斗”中,交上了一份认真负责的答卷。“这体现了我国履行大国责任的气度,也是‘和平方舟’播撒和平友谊的例证。”船长邓强说。
和衷共济,扬帆大洋。“和平方舟”秉持生命至上理念,在世界版图上往返穿梭:多次踏上战胜恶劣环境的救援之旅、缓和双边关系的破冰之旅、首次建交访问的开荒之旅、巩固传统友谊的亲睦之旅。
这些年,“和平方舟”人听到最多的赞美是“感谢中国”,最多的评价是“中国是好朋友好兄弟”,最多的期盼是“希望‘和平方舟’再来”。正如到访刚果(布)时,该国总理穆安巴感叹的:“军队通常为战事奔波,而‘和平方舟’是真正的和平使者!”
流动的海上三甲医院
“生命,有时是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有时是微弱脉搏的再一次起跳。‘和平方舟’,也是‘生命之舟’。”6次参与执行“和谐使命”任务的原海上医院院长孙涛感慨。
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资料显示,当今世界,超过16亿人难以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平方舟”这个“流动的海上三甲医院”,给这些迫切需要帮助的人们送来了健康、温暖和感动。
麻醉师李鹏给记者展示了一张他珍藏多年的照片:一名小男孩,胳膊紧紧搂着为他做手术的医生,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这名小男孩叫穆罕默德,生活在马尔代夫的一家孤儿院。在这家孤儿院给孩子们送礼物时,其他的孩子都兴高采烈,只有穆罕默德躲在角落,暗淡的眼神让李鹏很心疼:“这样的眼神不该属于这个年纪的孩子。”
李鹏走到穆罕默德身边,递给他礼物,男孩却坚决不伸出手。院长告诉李鹏,这个孩子有六指畸形,想矫正就要去印度。
海上医院立刻为穆罕默德实施了正畸手术。纱布摘掉时,看着自己和正常人无异的手,穆罕默德立刻眉头舒展,爽朗地笑了起来。
“小孩子的眼神不会骗人的。”指着这张照片,李鹏说,当时穆罕默德搂着医生不想离开,眼神中有光。
国土有界,大爱无疆。一名英国志愿者点赞“和平方舟”:“爱,没有国界。你们为安巴、为加勒比,也为世界上更多国家送去健康和希望。以前我只了解长城、大熊猫,在我心里,你们就是中国的一张新名片!”
拉近心与心距离的文化使者
记者走上“和平方舟”的04甲板,看见一个方块形区域。船员介绍,这里是撤离平台,设计功能是疏散人员。每次靠岸,这里就成了文化联谊场所。
2018年10月25日晚,在安巴的圣约翰港,04甲板上一片欢乐的景象:忙碌一天的医生、卫生员、船员、厨师等官兵,此刻变身歌手、乐器手、茶艺师、书法家、功夫小子、民族舞者……一场场引人入胜的表演,将中国文化呈现给各国群众。
到了民族舞节目时,很多孩子高兴地跑到甲板上一起跳舞,热闹的场景让大家记忆犹新。所有人徜徉在友好的氛围中,共祝和平、健康和友谊。
一些贫困国家信息不畅,群众对中国缺乏了解。通过“和平方舟”,很多人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也看到了一个“立体”的中国。“我们要给自己的职责再多一个定位,那就是做一个文化使者!”一名爱跳民族舞的护士表示。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方舟”航行一路,中医文化传播一路。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和平方舟”举办了一场中医讲座,一名蓝衣女士当场体验了推拿治疗。她惊讶地发现,常年相伴的膝关节酸胀感,经过医院船中医付本生的一番推拿,竟然得到减轻。
付本生说:“看见他们带着好奇来、带着满意走,中医文化得到了多国民众的认可,我觉得不虚此行。”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平方舟”官兵以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对当地文化充分尊重的态度,彰显了中国海纳百川的文明大国形象,赢得了各国民众的普遍赞誉。
“和平方舟”增进了各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也让华侨华人感受了久违的故乡文化。身在异国,“和平方舟”的出现,拉近了他们和祖国的距离。“大白船”每经过一处,当地华侨华人都会奔走相告:“亲人来了!”
“能否让我们到甲板上待一小会,哪怕一分钟也行?”一次任务中,“和平方舟”即将驶离秘鲁卡亚俄港港口,一对匆匆赶来的华人老夫妇渴望地向更位长发出申请。
计算着还有一点时间,更位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在船员搀扶下,这对满头银发的老夫妇,走上了“和平方舟”的飞行甲板。丈夫缓缓屈膝,将脸颊贴上甲板,热泪纵横地说:“再让我感受一下祖国的温暖吧!”
每当“和平方舟”即将起航,码头上总是一片五星红旗的“海洋”,歌声响彻码头。岸上的人群和船舷的官兵,总是相互挥手致意。那是华侨华人“盼方舟再来”的邀约,也是“和平方舟”“欢迎你回家”的问候。
一艘船上的一家人
坐在船舵前,舵手印达军有些恍惚——那一刻,舟山港口水泥浇筑的码头已经在他的视野中渐渐清晰。印达军轻轻舒了口气:“我们回来了。”
今年1月18日,一个明媚的上午,离开这个码头已205天的“和平方舟”回家了。这是“和平方舟”第七次执行“和谐使命”系列任务,第九次走出国门。
从接装开始,印达军就成为“和平方舟”的船员。11年时间,他对这艘船有很深的感情:“每次坐在船舵前,都觉得很亲切、踏实,这艘船就像我们的老朋友,船上的人就像家人。”
和“大白船”相伴的过程是辛苦的。“舵手的工作每天‘四班倒’,值班之外还要参加训练。行驶在不同时区,碰上调时间,有时一整夜不能睡觉。”印达军回忆:“这么多年,所有人都坚持过来,也不觉得苦和累。”
船上有句话口耳相传:“一艘船,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指挥员、船负责人、医生、卫生员、船员、炊事员……这些人就像螺丝钉,每个岗位都很重要,共同构成了“和平方舟”这个整体。
记者聆听了很多“和平方舟”人在岗位恪尽职守的故事。接到台风“海燕”救援命令,已连续进行了10多个小时手术的刘刚,马不停蹄开赴菲律宾;护士长陈晶晕船,一出海就抱着枕头,全程吐得特别厉害,但每次一下船立刻打起精神,投入工作;参与执行“和谐使命—2013”的两名麻醉医生,最多的一天共计为23名病人进行术前麻醉……
这艘船,把数百名官兵的心凝聚在一起。他们工作辛苦从不喊苦,对家人的思念却藏不住。
在船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卫星电话前,官兵们排起长队,等待和家人通话。
“和平方舟”上,有属于他们的幸福。每次靠岸,官兵们都会通过卫星电话,在休息时间和家人视频通话。船上,经常有官兵一边喊着“喂、喂、喂,听得见吗”,一边掩不住开心的笑容。“有时候信号不太好,视频的时候真的着急,只能打打字。”一名船员感慨。
“和平方舟”上,有属于他们的“正青春”。卫生员张新成,年纪轻轻已经执行过5次“和谐使命”任务。每到一个国家,她都会在日记里简单画出到访国家的轮廓。一笔一画勾勒出的不仅是版图样貌,还是一名水兵的青春。张新成说:“看遍世界,我更爱我的祖国。”
带着家人的牵挂,带着军人的荣誉,带着对国家的热爱,带着各国民众的期待,官兵们乘着“和平方舟”驶向远方。他们都说,爱与和平能超越国界,远方也不再遥远。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学习有感
2010年8月31日至11月26日,和平方舟首次跨出国门,赴亚丁湾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塞舌尔、孟加拉等亚非五国,执行“和谐使命—2010”医疗服务任务。漫漫航程,见证了中国军队热爱和平事业、关爱生命健康的无疆大爱。
吉布提共和国,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我国与吉布提自上世纪70年代末建交以来,为其援建了人民宫、烈士纪念碑、体育场、医院门诊楼等项目,在吉布提人民的心目中,中国是和平友好的国度。“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到来,又让他们深深体会到,富起来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对老朋友的感情还是那么真切而深厚。
作为到访的第一站,和平方舟在吉布提为期7天的医疗服务中,共诊疗当地患者2719人次,辅助检查2588人次,受到当地民众交口称赞。语言有差别,感情无国界。第42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海上医院护士长王文珍自费购买了1000支棒棒糖,每逢到小学校服务,她都是先拿出糖来贴近与孩子们的距离,然后再引导他们配合进行眼科和口腔检查,给他们发放药物和文具。一名小学校长看到这一幕很感动,“我们这里有很多外国军人,但从没有像中国军人这样对孩子这么友好,这么有耐心”。
和平的理念,需要有博大的胸怀来承载。2013年11月,菲律宾遭受强台风“海燕”的袭击,人员伤亡惨重。和平方舟在刚刚完成125天“和谐使命”任务情况下,受命紧急驰援,48小时内完成1400余种医疗物资、100多台携行医疗设备装载和人员集结。为缩短航程,争取更多时间营救生命,和平方舟医院船直穿大风浪区,提前1天抵达灾情最严重的帕罗地区。
面对疫情扩散、水质污染、蚊虫肆虐的恶劣环境,医院船官兵没有退缩,每天24小时不间断接诊,连续奋战16天,共接诊伤病员2208人,手术44例,辅助检查1482人次,检测了21个灾民点的25处水源水质,为2600余名灾民送医送药……当地媒体纷纷报道,“此刻,两国的某些分歧已被搁置一边”“和平方舟受到了菲律宾武装部队军官、当地政府官员和人民群众的一致欢迎”……
和平的航迹在时间与空间的经纬度上延伸,并不断有新的奇迹出现。2017年9月21日,恰是国际和平日,非洲大西洋东岸,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的中塞友好医院里,挤满了前来看病的群众。这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该国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的第三天。
“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很高,胎儿已经出现宫内缺氧,如果不及时手术,随时可能死亡。”医院船妇产科医生胡电在查看孕妇拉马图·芭的孕情后,考虑到当地医院条件有限,建议立即将孕妇转至医院船进行手术。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开始了。海上医院专家团队迅速行动,尽管胡电此前扭伤了腰,但她还是忍着疼痛走上手术台。深夜,一名约6斤重的男婴顺利出生。拉马图·芭的丈夫激动万分:“是和平方舟给了孩子生命,就取名‘Peace’(和平)吧。”
这是在和平方舟出生的第6位“和平宝宝”。这些“和平宝宝”的诞生,是中国海军播撒和平理念结出的“硕果”。
“中国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只有一个目的:宣扬和平大爱、履行大国责任。”在亚丁湾,各国护航舰艇云集,和平方舟根据护航舰艇兵力行动特点,精心选择靠泊海区,并通过国际海事公用频道发出邀请,为各国护航官兵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很快,北约、欧盟等护航编队积极回应,纷纷派员登船开展医学交流和诊治体验。巴基斯坦海军准将卡迪尔参观后表示,海洋安全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派出“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为其他国家服务,有助于世界了解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学后感
风卷舰旗,铁流澎湃。
201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青岛某海域。32艘战舰威武列阵,接受习近平主席检阅。战舰队列中,一条船体洁白、标有醒目红十字标识的万吨大船引人注目。
时光的指针拨回10年前,人民海军举行成立60周年暨多国海军活动。也是在这片水域,这艘“大白船”第一次公开亮相,便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舷号866,舰名“和平方舟”——这是我国专门为海上医疗救护建造的万吨级医院船。
入列11年,航行24万余海里,为23万多人次提供医疗服务,被誉为舰行万里守卫和平的友谊使者;航迹遍布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到访6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是当之无愧的军事外交“明星舰”;两次在海上光荣接受习近平主席检阅,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立集体一等功……
这是一份令人骄傲和惊叹的成绩单。眺望远海大洋,当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一艘艘威武的战斗舰艇,“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却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展示着中国军人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的担当作为和深沉梦想。
“和平方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闪亮名片
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会议室,“和谐使命”任务指挥员翻出厚厚的工作笔记本,上面是他跟随医院船执行任务的会议记录、训练记录,也有夜深人静时冒出的感想和思绪。
翻看一页页笔记,他颇为感慨。从医院船第一次亮相世界舞台,到11年间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他几乎见证了全过程。
“她不仅标志着我国海上卫勤能力的大幅提升,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闪亮名片。”他这样形容“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从事商品零售的吴键斌在2014年远渡重洋,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多米尼加。在多米尼加生活的4年多,吴键斌总是爱把电视调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他“想知道家里怎么样”。
2018年5月1日,电视中传来中国与多米尼加正式建交的消息。很快,他的微信朋友圈被这条消息刷了屏,生活在多米尼加的华人微信群也“炸开了锅”。
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划破了多米尼加圣多明各港的宁静,也点燃了早已等候在岸边的华人期盼之情——2018年11月1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首次到访多米尼加!
时任“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船长郭保丰看着热闹的港口,思绪却已飘向历史深处。15世纪末,大航海家哥伦布来到这里。那条经历了无数风浪的帆船,就靠泊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靠泊的码头。
几个世纪过去了,港口涛声依旧。只是,当年西方殖民者来到这里带来的是杀戮与掠夺;今天,中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来到这里带来的是健康与希望。
“中国的医院船来了!”多米尼加患者奔走相告,纷纷赶来就诊。这天,一场中多两国医生的联合会诊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展开,接受手术的是25岁的多米尼加女孩胡里萨。
出院那天,胡里萨特意穿上一件红色T恤衫,她要与中国医生、护士合个影。照片里,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
与医院船合影、与中国军医合影,似乎成为各国曾在船上接受过诊疗的患者的共同心愿。如今,当我们再次翻看“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这本沉甸甸的相册时,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这笑脸的背后,是医院船传递给世界的温暖力量。
在到访多米尼加之前,“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已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斐济、汤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格林纳达、多米尼克、安提瓜和巴布达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并提供了医疗服务。其中,委内瑞拉、多米尼克、安提瓜和巴布达等国不仅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首访,也是中国海军舰艇首访。
2011年10月,首访古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2013年,首访马尔代夫;2015年首访巴巴多斯、格林纳达;2017年,首访塞拉利昂、加蓬……
11年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执行“和谐使命”系列任务中,多次走开双边关系的破冰之旅、首次建交访问的开荒之旅、营造良好氛围的先遣之旅、巩固传统友谊的亲睦之旅。
带有“和平方舟”印记的孩子们,像一颗颗种子慢慢长大
医院船手术室内,妇产科医生胡电正和战友们为一名高危产妇接生。
2017年,“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2017”任务,来到遥远的西非。9月21日,医院船抵达塞拉利昂的第3天,一对塞拉利昂夫妇找到了胡电。
“快!联系主平台!有产妇需要紧急手术!”原来,孕妇拉玛图腹中的胎儿已经出现了宫内缺氧的症状,再拖下去,孩子很可能保不住。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接到胡电的报告,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很快,手术室准备就绪、病房准备就绪。手术室外,拉玛图的丈夫巴正看着时间。1分钟、2分钟、3分钟……每一秒都无比煎熬。“哇——”在他祷告的第8分钟,手术室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
这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主平台迎来的第6个小生命。这一声啼哭,带来了那一夜所有人欣慰的笑。此时,弗里敦港口已经寂静无声。白天,很多人到这里排队看病,也有很多人只是想来看看这艘从中国来的医院船——这是中国海军舰艇首次到访塞拉利昂。
4年前,当埃博拉病毒在塞拉利昂肆虐时,也是一批来自中国的医生,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帮助他们。从那之后,这个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西非国家,对中国人、中国医生,特别是中国军人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此次,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抵达之前,塞拉利昂刚刚遭遇了特大泥石流灾害。医院船派出9名专科医生,在弗里敦最大的灾民安置点接诊,同时还设立了临时药房,免费给当地受灾民众发放药品。
医院船病房内,巴正握着妻子的手温柔地说,他决定给孩子取名“和平”。因为小家伙出生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而当天正好是“国际和平日”。妻子微笑地点点头,身旁的小“和平”已经安然入睡。
4天后,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登上医院船参观。他特意来到病房看望这个名叫“和平”的小家伙。他轻轻地摸了一下“和平”的小脸蛋后说:“中国永远是塞拉利昂最可靠的兄弟!希望你们很快能再来塞拉利昂。”
提到医院船,许多人都会想到一个叫“中国”的孟加拉国女孩。2010年,“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以来首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孟加拉国产妇杰娜特,在中国医护人员的救护下,平安产下一名女婴。杰娜特一家决定用“Chin”作为女儿的名字。在孟加拉语中,这个词汇的意思是“中国”。
3年后,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2013”任务再次来到孟加拉国。Chin的父母抱着Chin早早等候在码头。
2017年,海军舰艇编队执行出访任务时,Chin一家人又来到码头,见到阔别已久的中国亲人。
两年之后,9岁的Chin在父母的陪伴下,第一次来到中国,第一次在中国与她的亲人相拥。Chin美丽的大眼睛里,有对中国的好奇,但更多是见到“中国妈妈”“中国爸爸”时的亲切。
11年来,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出生的孩子们,有的取名叫“中国”,有的叫“和平”,还有的叫“中国玫瑰”……孩子的名字,传递着孩子父母对医院船、对中国军医、对中国诚挚的谢意。
伴随“和平方舟”走向世界的航迹,新时代的水兵圆梦远洋
医院船女兵张新成是个可爱的“90后”姑娘。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很多是令人羡慕的“诗和远方”——
她曾在斐济发出2019年第一条新年祝福小视频;在智利拍摄下多彩的涂鸦墙;在东帝汶与战友一同演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在委内瑞拉抒发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
张新成的老家在内蒙古扎兰屯市,那是一座位于祖国版图北端的小城。参军入伍之前,张新成到过最远的地方是湖南。
2011年12月,这个豪爽的内蒙古姑娘来到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从此,她的人生轨迹随着医院船走向许多“自己从未听闻过的地方”。
望着贴在墙上的地图,已经到过37个国家和地区的张新成调皮地用手比划着从老家到南美洲的距离。她笑嘻嘻地说:“你看,我的青春轨迹有多遥远!”
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每个人都有自己记录航迹的独特方式:多次担任海上医院院长的孙涛,会购买具有当地特色的冰箱贴;医院船陈洋阳,会在办公室的世界地图上用马克笔点上一个又一个标记;操舵兵印达军会将记录好的航海日志再誊抄一遍;更多人也会像张新成一样,每到一个国家就发一条微信到朋友圈,然后打上当地的位置坐标。
这是海军官兵记录青春的方式,更是记录“和平方舟”世界航迹的方式。
翻看医院船从入列至今的一条条新闻报道,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变化:入列之初,有关这艘医院船的新闻报道里,“首次”是一个高频词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首次”被快速刷新,成为中国海军海上卫勤保障能力提升的常态。这样的“刷屏”速度,对于已经9次走出国门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来说,其实早已习以为常。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船员印达军,是一名有着丰富操舵经验的“老海军”。这个安徽小伙曾经的梦想是走出大山。现在,他自信地告诉记者:“和平方舟到过哪里,我就到过哪里!”
印达军的战位,就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驾驶室正中间的那把驾驶椅。在这里,印达军操舵钻过如墙壁般的巨浪,也欣赏过无数次壮美的日出。
究竟有多少位登船参观的国家元首坐过这把驾驶椅?印达军摸摸头,不好意思地说:“我也记不清楚了。”
时任“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指挥员,对一个数字印象尤为深刻——入列11年来,医院船上有90多名官兵是在远航任务期间当上了父亲。
远方的祖国,婴儿落地呱呱啼哭;辽阔的大洋,滔天巨浪咆哮翻涌。这穿越时空、震撼人心的交响背后,浸透着医院船官兵一次次远渡重洋的艰辛付出。
最近一次“和谐使命”任务结束后5个多月,这名指挥员光荣完成使命,退休了。眼看着这艘医院船从图纸上“驶”出来,又一次次和这艘船一起“走出去”,他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从“新舰”变成“名舰”的历史见证者和参与者。12月6日,又一次登上“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他,望着远方憧憬说:“未来,我还要看着她起航,驶向更远的地方!”
扬帆大洋上 大爱卫和平
扬帆担当大义,万里守卫和平。“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以来,通过11年持之不懈的“和谐使命”等系列任务锻造,成为新时代闪亮的“中国名片”。
习近平主席在青岛集体会见出席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海洋的和平安宁关乎世界各国安危和利益,需要共同维护,倍加珍惜。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人民海军作为我国海上力量主体,肩负着维护海洋和平安宁和良好秩序的重要责任。伴随着人民海军一次次跨越大洋、走向深蓝,加强海上对话交流,深化海军务实合作,走互利共赢的海上安全之路,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感受到中国的责任担当。
从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到撤离也门中外人员,再到“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一道道航迹绘就安全新图景,一次次握手架起合作新桥梁,一个个微笑见证友谊新高度。中国海军的卓越表现,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军队捍卫和平、中国发展走和平道路的坚定决心。
新时代赋予中国军队新使命,新使命呼唤中国军队新担当。“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航迹见证,中国军队坚持和平发展理念,正以越来越开放、自信、积极的姿态,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