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教育心得体会

| 婉婷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温暖的教育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做温暖的教育心得体会

做温暖的教育心得体会篇1

假期里,认真阅读着陈震先生的《做温暖的教育者》,全书近二十七万余字,文章一百五十三篇,从教育到教师再到教学,让我们深深感动的是先生对教育和教学的执着和热爱。安静地进入,让作者带着你轻松游弋在各种教育观念间,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陈震老师《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将带我们实现一个温暖教育的梦。

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书中话题涉及丰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面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态。

书中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态提出了很多建议,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形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不断寻求的'!

对于教育者的工作姿态陈震老师认为有境界为上,即: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调,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并无优劣。教知识,教方法,教心态可以成为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成长中的人来说,知识,方法,心态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层次是知识获得,高层次是心态培育,只要能够有效整合,就能促进终生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有品质的生活姿态是内涵多元的,阅读是良好的通道。读书可以愉悦身心、提升自己。读书让生活更有品位,读书使人内心更加宁静,读书使职业更有智慧。“在浮躁与功利充斥当今社会每个角落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物质的富有与占有。”“教师的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就不仅仅是一个个人抉择的私密问题,而是关乎他人的共域论题。”阅读则成了实现品质生活的核心。“阅读是我们美化心灵、愉悦身心、提升自己、影响他人,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阅读是我们坚守精神家园。”

“养鱼贵在养水,养花贵在养土,教育贵在温暖人心”,静静地合上书,让音乐继续,心中默默地祈盼,让我怀揣对教育的真心和爱心也在阅读、反思和实践中学做一个温暖的教育者。

做温暖的教育心得体会篇2

今年暑期,我有幸读了《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书中收集了作者陈震老师从教30多年对为师、做人、教育感悟的153篇随笔,内容丰富,论及了教育的方方面面,而贯穿其中的,则是作者从生活中采撷教育智慧、在教育中追求人生的姿态,正是这种姿态形成了作者独特的教育观、教师观、教学观;举例生动形象,比喻独到精确,提出了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人生阅历和教育思想。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中进一步理解了教育的内涵。

作者陈震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敏感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形成了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书中话题涉及丰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面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我觉得要是我想做好我现在的本职工作,就应该和他学习,同样也要看看他的书,我想以后一定对我的工作会有一定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育者,自己本身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工作姿态,有一种寻求的境界。还记得书中的'第一段写道:站在冬日的阳光下,倍感身体的温暖;躺在母亲的怀抱里,享受母爱的温暖;手捧一本书,触摸文字的温暖;观看陶妙如教授的讲座,感受心灵的温暖;学生进入校园,自然要得到教育的温暖。温暖是一种感觉,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呢?

就是这么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兴趣,同时也感动了我。我在想,里面的主人公也是一位老师吗?就是一个个的问题,让我把这本书看下去。

教育教学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首要条件是教师应具有爱心。教育要用爱来温暖,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

书里说到了很多对教育和的建议,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形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能够努力培养出有怀疑态度,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不断寻求的!

对于教育者的工作姿态陈震老师认为是有境界的。有得境界是教育自成格调、有的境界是教育才有生命力的、还有的境界是大小、高下之分,并无优劣。总体来说,教知识,教心态,教方法,可以形成教育的三种境界。

刚刚我们说到的是我们的态度,接下来说说书里给我的做法,或者说是给我们教育者提的建议。我们不妨来看看吧!第一,我们要低下身子看学生,不要认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其实我们有些时候比不了学生,我们时常犯自以为是的错误。不要要求学生十全十美,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讲一点世界上的千奇百怪不能只教学生本学科的知识,不要经常严厉地批评和威吓学生,可以批评学生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责骂学生。我认为,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只要老师低下身子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在学生的身上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老师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是相互学习的,学生是老师的一堂课,老师是学生的指向标。

第二,把微笑留给学生,把宽容留给自己。在学生的眼里,老师脸上的微笑是什么?老师的微笑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认同,就是接纳,就是鼓励,就是嘉许,就是赞扬。而在这之下,诞生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调皮,更是他们的自信,是他们对社会的感恩和自身胸怀的宽广。权衡利弊,微笑一下又何妨?我们不妨把微笑写在脸上,将微笑送给学生,让孩子多些自强与自立;多些爱他人,少些爱自己;多些宽容,少些狭隘;多些善良,少些丑恶相信在与孩子分享微笑的日子里,他们定会变的慷慨大方、充满自信、真诚善良、勇往直前!

我希望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去尝试做一做。我也希望能经过书上提出的意见,能让自己变的越来越好。在教师的工作道路上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最后用书中的原文勉励:做温暖的教育者,是一种教育理想与情怀,也是新时期对教育一线的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让我们一起努力,不遗弃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树立起成长的信心,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收获,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精彩的童年。

做温暖的教育心得体会篇3

教育是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的自豪;教育是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快乐;教育是在寂静里守望天空,等待放飞的期盼。教育是师生互相成全的一场最温暖的修行。寒假读了陈震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我心中感慨颇多。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作者对教育的热情和洞察力所打动。这本书不仅充满了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富有启发性的教育理念。作者在书中用最质朴的语言,描绘出了教育的美好和深远影响,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一、尊重与理解

在作者看来,教育的首要原则是尊重和理解。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差异,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是每个教育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这种尊重和理解不仅体现在言辞和行为上,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教育理念。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孩子,才能为他们提供真正合适的教育,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

二、关爱与倾听

温暖的教育者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关爱和倾听的人。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情感需求。要学会用心去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这种关爱和倾听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还能培养他们的情感能力和社交技能。

三、引导与启发

温暖的教育者懂得如何引导和启发孩子。他们会用恰当的问题和实例,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和实践,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会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和发现,同时也会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和帮助。这种引导和启发不仅能帮助孩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包容与鼓励

温暖的教育者还应该具备包容和鼓励的品质。他们懂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学会用包容的心态去接纳每个孩子的差异和特点,鼓励他们勇敢地尝试和进步。这种包容和鼓励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和支持,还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反思与成长

温暖的育者懂得反思和成长的重要性。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方法和态度,不断寻找改进和提高的途径。还会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这种反思和成长不仅能帮助教育者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还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帮助。

六、总结

阅读《做温暖的教育者》这本书是一次美好的教育之旅。作者通过简洁质朴的语言,传达出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也为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我相信,只有当我们用温暖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美好和深远影响。让我们一起努力,做温暖的教育者!

做温暖的教育心得体会篇4

__年踏入教师这个岗位以来,从一开始的期待、迷惘,逐渐变成习惯、熟练,工作内容觉得越来越简单,但也感到愈发疲惫,工作中的期待、幸福感却是越来越少了。

趁着暑假这个机会,来寻找一下身为教师的幸福感吧,从看一本好书找起。陈震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者》这本书很久以前就知道了,首先最吸引我的就是他的标题,看着心里就暖洋洋的,简短温馨的用语,让人感觉充满希望。陈震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准确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形成了这本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书中收集了作者从教30多年对为师、做人、教育感悟的153篇教学随笔,内容丰富,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当然这本书目前还没看完,但从已看的内容中就受益匪浅。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我是一名科学老师,大家都说我脾气好,对学生凶不起来,每每听到这句话我心里都在想,为什么非要凶学生,是不是只有严厉才能压得住学生?我经常有这样的思考。在日常教学中我依然坚持我原本的性格,很少对学生发脾气,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数也都很配合老师,看了陈震老师的书,发现很多观点不谋而合。比如书中提到:“教育教学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首要条件是教师应具有爱心。教育要用爱来温暖,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朋友之爱,因为朋友之爱才是平等的。”“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能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与个性,具备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地发展。”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书里说到了很多对教育过程中的建议,比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形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能够努力培养出有怀疑态度,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等等。作者还认为要追求有境界的教育,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调、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的,总体说来,教知识、教心态、教方法,可以形成教育的三种境界。

在书中看到这样的观点,让我心里感触很深。第一,我们要低下身子看学生,不要认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其实我们有些时候比不了学生,我们时常犯自以为是的错误。不要要求学生十全十美,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认识世界,不能只教学生本学科的知识,不要经常严厉地批评和威吓学生,可以批评学生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责骂学生。第二,把微笑留给学生,把宽容留给自己。在学生的眼里,老师脸上的微笑是什么?老师的微笑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认同,就是接纳,就是鼓励,就是嘉许,就是赞扬。而在这之下,诞生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调皮,更是他们的自信,是他们对社会的感恩和自身胸怀的宽广。这样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扪心自问,我们身为一线教师,做到了吗?

从书中简短明了的话语中,我看到面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

接下来,我希望自己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去尝试做一做。我也希望能经过书上提出的意见,能让自己变的越来越好。在教育者的工作道路上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最后送你们文中的原文:做温暖的教育者,是一种教育理想与情怀,也是新时期对教育一线的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关文章

    77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