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初一年级作文

| 丹梅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节日。清明节开展活动,可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明节初一年级作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明节初一年级作文

清明节初一年级作文篇1

清明,我初次接触和的时候,是在很小的时候。那年的清明节的前几天,我的同桌她没来上课,班主任在点名时说了一句,清明节到了,她去给妈妈过清明了,那一周前后,总有同学请假过清明。当时的我就怎么也不理解,什么是“清明”,怎样过“清明节”。为什么没见家家包饺子,也不见谁添置新衣服和新鞋子,为什么我家没有过“清明”,一连串的问题装在心里。偶尔有一天又想起。问的同桌伤心的哭个不停,还挨了老师一顿训,我是一头雾水。但是从同桌的泪水里,隐隐约约感到“清明”的感伤。“清明”就这样存入我的记忆。

“清明”,我再次接触的时候,我已九岁。我们北方的雪,在清明前后才能够融化完,那年清明在泥泞的小路上,总是看到路边一小堆烧过的纸灰,还有残留的半片圆纸,有的被风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进低凹处,有一天吹在我放学的路上,我忍不住拾了起来,拿在手上琢磨,到家之后还细细地寻问了祖母,才知道清明与死亡紧紧相连。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发现了老祖母的忧伤。我搂着祖母天真地说我不要清明,我家也永远也不要过清明,老祖母笑了。

我第三次感悟时,是给祖母过的第一个清明。清明节没到,父母就开始计划了。当时物资非常紧缺,有孝心的母亲教我们用薄薄的白纸,做成朵朵各种各样白色的菊花,放在祖母的墓碑旁。那个清明,要数祖母的那块园地最鲜亮,惹眼。在做花时,想起祖母给我讲清明时的语气和流露出的哀伤,一种隐隐的痛,咸咸的伤堵在心里。从那以后,每到清明前后,就有很多人到我家讨要纸做的花,也让我体悟到了清明与思念,清明与孝道,清明与感恩,清明与生命的种种联系。

20__年,母亲突然去世,当我再次感悟“清明”的时候,体会到再深沉的祭奠,也不抵不过亲人在世时,那持之以恒的小小关爱。在悲痛之余,考虑最多得是怎样让老父亲健康、幸福地生活,让我们再无遗憾。每每清明,我总以老父亲过的非常幸福,我们过得开心,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这也是母亲辛劳一生的目标,在殷殷的火焰中,我能够感悟到母亲的微笑。

清明节初一年级作文篇2

四月的天气,晴朗而清爽。万物复苏正孕育着新的生机,传统节日“清明”也随之来到。

此时此刻,祭先人,思感恩,借一缕春风追忆那从不曾远去的岁月,温暖而美好。可在喧闹的城市间,这般的清明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街头、路旁不断燃烧的香纸与股股浓烟之后的灰烬。焚纸祭祀是一种向已故亲人寄托哀思亘古流传的传统,可时至今日,却有了别味在其中。

近些年来,因清明扫墓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烧伤甚至损害不在少数。大家在祭祖扫墓却不注意防火,一个烟头、一串鞭炮往往就引发一场山火……即便是一个“侥幸”的火星,也足以把干燥的草木迅速引燃。

然而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总有那么一些人做着平凡而伟大的工作:消防员为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险一天要爬很多的山路,通宵扑救山火,脸被烤得通红,累瘫在地,有些地方,消防员扑灭明火后不敢撤离,连夜执守,环卫工人艰难的打扫残余的灰烬,闻着空气中弥漫的烟味,清除地上一处处灰黑的印记……

在我看来,清明时节,追忆故人,沉痛的心情皆可理解,但表达的方式不一定仅是焚纸这种增加地球大气负担的方式。在追求绿色、文明发展的今天,用清理坟前杂草、植树、送一束鲜花、一句寄语等文明方式缅怀先人,同样能表达我们无尽的思念,不仅让追思更悠远,而且还可以守住我们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当然,我们不能全然否定,毕竟这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可现实与传统的关系是继承和发扬的关系,我们不能只继承不发扬。所以,在当今文明时代,清明节更多的应该做到文明过节,在表达自己的哀悼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文明。

岁月静好,皆因有人负重前行。无论是在硝烟中牺牲的战士,还是在火光之中逆行的消防员,是你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平安!

希望那些逝去的人们能感知到亲人的哀思,那些生者更要多关爱、呵护身边还在的亲人。愿人心也能清,明。

文明清明,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不仅绿在环境,更重要的是绿在人心。

清明节初一年级作文篇3

细雨蒙蒙,透过细腻的雨丝,好像能够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叹,又是一个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开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几滴小雨,伴随着这种天气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齐的绿,铺满老房子前面那块地,听爷爷说那是米麦,他还笑我没见过这东西。下地后一股清晰的味道扑鼻,似乎是从天空飘下的余地溅落在大地上,顺便还吧藏在土里的香味带了出来。是的,这的的确确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麦,整支米麦里都沾着春雨,一有什么动静,水珠就滴溜溜地滚进叶子于杆的缝里去。细看这支米麦,有六股,它们还没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颗颗,都有以根常常的须冲天向上。爷爷告诉我它们是先长壳再长肉的,成熟之后可比现在大多了。

其实刚进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并非这片麦绿,而是远处宁go头(方言,院子)里两棵高达的梨树以及那漫树白花。看完这片绿,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站在这片雪下,满地都是春风带下来的花瓣,零零散散,洒洒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转了转,欣喜发现14年前那棵枇杷树结果了。有好几棵枇杷树在支小小的土地里孕育,生长。那是14年前妈妈怀我的时候所吃的枇杷,随便一扔,谁知所扔之处必有发芽,它们与我同岁,与我一起成长。

时间还早,又与哥哥去了后山,这个小小的村庄依山而建,后山不是一座儿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这是一条经常走的路,小时候将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却找不到什么宝藏,今日却感觉整座山都是宝藏,它正坚守着小时候与伙伴们冒险留下的快乐与回忆。上山依旧做着那同样的事,走同样的路,吹一样的风,却又不一样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风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忆中。依旧做着看似幼稚的事,采了一大把红杜鹃,小时候也如此,仿佛上山就是为这片春风春雨滋润过的红色似的,时间怎么过还是如此风尘不变。

这些植物以及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忆,触摸着空气,触摸着风,看到它们仿佛打开了记忆,那扇陈旧的门。

清明节初一年级作文篇4

当想起这句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引发我内心的愁畅,我仿佛看到了这凄凄惨惨、令人断肠的情景。

清明,一个让人悲伤的节日;清明,一个让人思念的时刻。今年的清明节,我们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来面对呢?整理好心情,却有一肚子斩不断的情丝,满心的牵挂。

跟随着父母,来到一座山前。雨,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小雨诉说着我们内心的无奈。伸出手,雨滴在手中,冰冰的,凉凉的,这种凉气也无声地蔓延开来,渗入我的心里。唉!短暂的停顿使我舒服了许多,我们继续出发,走过了无数蜿蜒曲折的小路,走过了许多泥泞难走的弯路,我们来到外婆坟前。

看到了外婆的墓碑,几千个日子夜不能寐的思念。外婆走后,母亲整天以泪洗面的情景顿时全然浮现在眼前,我突然有了一种想哭的冲动。

外婆,您还记得吗?每次您微笑着接我来玩,您的笑是那么慈祥,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您双手向前,准备拥抱我,背早已成了驼的,早已被繁重的劳动压垮了。而你送我回家时,双手挥别,目光正紧紧地跟着,嘴巴还念叨着:“下次再来呀!不要忘呀!一定要来哦!”慈爱的您总是舍不得我离开。

我常常想:等我长大以后,我一定会把您需要的东西,我都买来给您,我会用我全部的心去孝顺您。可现在我们却在两个世界,外婆,您为什么不给我这个机会呀!外婆,我和妈妈还来不及孝顺您呢!忽然,我感到背后有人在轻轻地拍我,我回头一看,哦,是妈妈。

我从那沉沉的回忆中醒过来。如今,外婆早已找到去往天堂的路,那儿长满了奇花异草,闪耀着柔和的光芒,不再有痛苦和折磨,而我们只能面对这个现实。

我开始为外婆烧纸钱,但愿外婆在那个世界不痛苦,有钱花。怀着悲伤,下了山,我问自己:清明是什么?不就是思念先人的吗?但是在追忆亲人的时候,就会激励我们认真学习,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

悼念亲人们的时刻,我们就应该明白在老人在世的时候给予关心和孝顺,不要等老人成了故人,再想起许多对老人关心不到的地方,可谓“裕养而亲不待”,那是何等的可悲可叹啊,悔之晚矣!

清明节初一年级作文篇5

清明,一个令人悲伤的节日。在这个传统节日,我、弟弟、妈妈和爸爸一起回了老家。

“清明时节雨纷纷”,虽是这样说,可是这天上午,天确实蓝的没有一点瑕疵。风和日丽,艳阳高照。

这天,我们没去扫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有事,家里就我和弟弟两个人,怪冷清的,就连钟上指针摆动的声音都能发出回声。

我在电视机前百无聊赖地看着电视,看着看着,就看起劲了。这个冷清的上午倒也觉得有趣了。

我看电视看到妈妈回来了还没感觉,完全沉浸在了戏剧里。直到妈妈叫我出去踏青时我才回过神来。我装作没听见,继续看我的电视。直叫到妈妈火时我才恋恋不舍得放下我亲爱的遥控器,走出家门,无奈地去接近大自然。

不看还行,一看就不得了了。我完全被眼前这个春意盎然的世界迷住了。绿油油的草正在向人们点头弯腰敬礼呢!可是,在敬礼的时候总不时有调皮的露珠从它身上滑落。不少的春笋从黑黢黢的地里探出头来,青涩地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还有一些亭亭玉立的竹笋,冬天已去,春天已至,可她还是舍不得褪去那厚厚的衣裳……我的眼前,以前都是绿的。

下午,本万里无云的天气,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变了天。天空上堆积起了阴沉的厚重云块,打在我家透明的玻璃窗上的冷雨慢慢流下,将整扇玻璃切割得支离破碎,好像哭泣的人们的脸……一阵阵雨声,奏出了人们悲痛的心声。

我发现,每次清明必会下场淅淅沥沥的雨。是天上的天神也借着这个节日缅怀他们的祖先,抚慰已经失去亲人的人们的心灵;还是告诫人们:昨天已经逝去,我们要珍惜现在,展望未来?我不知道,也无从得知。我只知道,追忆,是对亲人的思念;而珍惜现在,又是一个人可贵的存在。

清明节初一年级作文篇6

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清明节初一年级作文篇7

每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到5日之间。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24节气之一。表示春天来临的节气。关于清明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和常识哩!荡秋千。

荡秋千是古代的一种习俗。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人们还在流传着这个习俗。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树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

每逢清明节时,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扫墓。清明扫墓,其习俗来由来已久。扫墓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亲人和故人,也是对亲人和故人的思念。虽然他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他们生前的经历在我们脑海中仍然清晰可见。这份思念是永恒而深刻的。插柳。据说,清明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至今,被人们流传了下来。射柳。射柳是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也是清明节的一种习俗。据明朝人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采茶。采茶是南方人的一种清明节习俗。清明时节,南方天气转暖,正是采茶的好季节。我国西湖的龙井至今闻名天下。

古人有许多赞美清明节的诗句,比如张继的那首《清明》: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看了上面的清明节习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动后,大家一定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但,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传说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了解掌握。

    相关文章

    34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