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

| HT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作文 篇1

先给你们猜个谜语吧!“锥圆形的身体,三角形的头。圆圆的眼睛,两片鳍。身上穿着麟铠甲,三角形的尾巴好可爱!”你猜出来了吗?是什么?对啦,正是鱼!这件事和鱼有巨大的关系,所以,鱼,是这件事的主角。

要知道贵州的人都爱在梯田里种水稻,还喜欢在稻田里养鱼。今天我们在黔东南季刀苗寨就要体验一把捉田鱼!

一开始,我们没有一点儿经验,下到田里,拿着一个上下空着、一圈编实的竹篓子在水田里乱投乱扑。当地的苗族伯伯连连摇头,笑着说:“这哪能捉得到鱼啊。”可我们的运气实在太好了,就这样竟逮住了两条。逮住鱼的人一边兴奋地大叫:“快来,我逮到鱼了!”一边死死摁住竹篓子,生怕鱼儿逃走。而我们呢,则提着裤子,争着抢着跑过去。可脚底下的烂泥巴却和我们作对,又软又黏的,存心拖延我们时间,还常常带起了泥巴水溅到我们身上。终于,我们赶到了竹篓子边。四个小朋友,八只手儿,争先恐后地探进竹篓里浑水摸鱼。摸来摸去,摸来摸去……有个人说:“你到底有没有摸到呀?”突然,一个人高声叫道:“啊~我摸到了!我摸到了!”大家赶紧顺着他的手把手伸过去。哈哈,我感到一个光溜溜的鱼身子在我手心里滑了一下又逃走了!真难抓啊!两分钟后,“呼——”我们长吁了一口气,终于把鱼捉出来了。太棒了!今天晚上可以吃到自己捉的烤田鱼喽!

后来,我们在苗族伯伯的指导下一共捉了九条田鱼,大获丰收。我站在水稻田里,微风吹过四周绿油油的稻田,带来了甜甜的稻花香,弯弯的稻穗轻轻摇摆,我是多么喜爱这片土地啊。

三年级作文 篇2

还在一年级的时候,我有一次考试因为粗心没有考到满分,同学们选我当学习明星,而老师认为我学习不认真,才没有考好,就不让我当学习之星,指名郭文清当。

那时候的我心灰意冷,已经对自己没有信心了。

这时,我看了一个动画片:《成龙历险记》。动画片中说了圣主改写了岁月的史书,他自己统治世界,那时的成龙,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想尽办法,对付圣主!最终他成功了!成功打败圣主了!

我看到他在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信念、希望,想到我自己,只是在学习中遇到一点小挫折,就,真不应该,我应该振作起来!吸取教训,争取下次当学习之星!我自己一定要相信我自己!于是,我从此以后做一道题,都要认真检查,慢慢的,就改掉了粗心这个坏毛病,减肥摇身一变变成了细心。这样我以后就每次都保持了成绩优异,年级第一的好成绩了!

经过这次挫折使我懂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信念,相信自己,吸取教训,就会成功!

三年级作文 篇3

第一节

师:咱们是兴化市实验小学哪个班?

生:三(1)班。

师:噢,是三(1)班。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您姓于。

师:知道我从哪儿来的吗?

生:徐州。

师:江苏徐州。你们到过徐州吗?

生:没有。

师:欢迎到徐州做客,我来接待。上课之前,你们老师向你们介绍过我没有?

生:介绍过。

师:说我什么了?

生:说您是全国最有名的特级老师。(众笑)

师:你信吗?

生:信。(众笑)

生:老师还说于老师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生:潘教师说你上的课既轻松又愉快。

师:嘿!好词儿都用上了。上我的课既轻松又愉快,你也信,是不是?

生:是。

生:潘老师还说,你出过许多书,而且这些书的故事都十分精彩。

师:说话多通顺,用词多恰当!同学们,潘老师说的话你们是真信还是假信?

生:真信。

师:有没有不信的?

生:没有。

师:有没有半信半疑的?

生:没有。

师:有一句古话叫:“耳听为—“

生:为虚。

师:眼见呢?

生:为实。

师:既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潘老师一说你们就信,那行吗?请你说。

生:因为我相信是真实的。

生:我信得过潘老师。(众笑)

师:这边有没有半信半疑的?哪怕有一位也好。—没有。究竟潘老师说得对不对,两节课以后见分晓,你们再下结论,行不行?

生:行。

师:现在上课。(师生问好)

[评:小朋友很天真,教师要珍惜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在孩子面前要说实话,要真诚。看来,学生说真话、说实话,教师要以身示范。]

师:其实我不是来上课的,是来找人的。我很想与这两个人交朋友,为什么交朋友,等会儿说。本来认识这两个人很容易,我说,哪个叫张三呀?张三站起来,老师就认识了。但是于老师不想这样做。怎么办呢?我先把这两个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你们站起来告诉我这两个同学长得什么模样?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鼻子?什么样的脸庞?穿的什么衣服?是胖呀,还是瘦呀?是高还是矮?你们说,让我来猜。这办法好不好?

生:好。

师:第一,看你们会不会说,说得准不准,;第二,看于老师会不会猜。既考你们又考我,这办法行吗?

生:行。

师:为了考住老师,同学们不要使眼色,不要朝他们看。第一个同学的名字叫王钟灵。—有叫王钟灵的吗?

生:有。

师:(在黑板上写名字)是这个“钟”吗?

生:是。

师:还有一位同学叫吴立彤。—有吴立彤的吧?

生:有。(于老师在黑板上写“吴立彤”)

师:是不是口天吴?我写得对吗?

生:对。

师:我听说咱们班王钟灵朗读好,作文写得好,于老师从小就喜欢朗读,喜欢写作文,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学生。我还听说吴立彤同学能歌善舞,嗓子特别好,唱歌像百灵鸟叫似的,于老师从心眼里喜欢这样的小朋友,所以我想和他们交朋友。咱们班有喜欢画画的吗?(一生举手)请你来画画。再请一位,请过来。你愿画谁?

生:画王钟灵。

师:那么你(指另一位学生)就画吴立彤。你们画得像,老师会一眼看出哪是王钟灵,哪是吴立彤。其他小朋友说。哪位先说?

生:王钟灵长得胖胖的,黑乎乎的。

师:王钟灵长得胖胖的,黑乎乎的。男的女的?

生:王钟灵是男同学。他留着一个小平头。

师:小平头?胖乎乎的、黑乎乎……(老师在寻找)还有什么特点?

生:眼睛蛮大的。

师:大眼睛。

生:他穿着一身红色的衣服。

师:红色的衣服?裤子也是红色的吗?

生:不是。他穿着红上衣,黑裤子。

师:上身穿着红色的衣服,下身穿黑裤子。(师寻找)今天穿红色上衣的太多了。

生:他胸前挂着一把钥匙。

生:他身上还挂着一个中队委。

师:身上什么部位?(生指胳膊)噢,胳膊上挂着中队委的标志。

生:王钟灵眼睛下面还有几颗小黑痣。

师:哪只眼下有小黑痣?(生指左眼)噢,左眼下有小黑痣。你知道吗?那叫美人痣。男的长的,自然就叫“美男痣”了。(笑声)

[评:小小的调侃,课堂情趣盎然,师生情感融洽。]

(师照上面学生说过的特点寻找。)

生:他个子矮矮的,(学生目光扫向王钟灵)

师:眼睛向前看。不要给我使眼色,看我能不能猜着。

生:他笑起来的时候,嘴巴露出两个小酒窝。

师:酒窝出现在嘴巴上啦!(生笑)哪里有酒窝?

生:嘴边。

师:嘴边不是嘴巴。男生都笑笑,我看谁有酒窝。(学生笑,老师寻找)你还有补充?

生:王钟灵的耳朵小小的。(众笑)

师:这一说更明白了,耳朵小小的,眼睛大大的,而且左眼下面有几颗“美男痣”……(走到王钟灵身边)你就是我要找的王钟灵!

生:(一起大声说)对!

师:哎呀,找你找得好苦呀!(生笑。老师拉着王钟灵的手走到黑板前)

师:(对画画的同学)你画的耳朵小小的,你把王钟灵的特点给画下来了。

画画的学生:眼睛下有黑痣,他还有一颗门牙掉了。

师:小黑痣也画上了,这儿有个洞。王钟灵,张嘴我看看(王钟灵张嘴)果然门牙掉了。

画画的学生:他胸前有把钥匙。

师:你真了不起,特点抓得特别准,画得很好,谢谢你帮我找到了王钟灵。

生:谢谢于老师的夸奖。(众笑)

师:看,多会说话。(转身对王钟灵)王钟灵,我们再握握手。我认识你非常高兴。

王:谢谢于老师。我谈不上什么,其实,应该是我认识您才高兴呢!(众赞叹—)

[评:在具体口语交际中,学生应对很得体。“应该是我认识你才高兴!”包含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表现了学生的机智,反映了较高的交际能力。有了真正的口语交际的情境,有了宽松的氛围,有了平等的师生关系,有了真正的教学民主,学生的潜能便会得到开发,学生的表达就会出现意料不到的精彩。]

师:(面向学生)王钟灵怎样呀,能说会道。王钟灵,你知道我为什么想与你交朋友吗?

王:不知道。

师:听说你课文朗读得好,作文写得特别棒,是这样吗?

王:我们班上像我这样的还有好多呢。

师:哎呀,这样说,我越发愿意与你交朋友了。多谦虚呀,希望你不要太谦虚,谦虚过度会使人落后的。(笑声)你能不能朗读一段课文给大家听一听?你喜欢哪一课?读一段也行,展示展示你的朗读水平。

王:我读语文课本中第6课:《西湖》第二节。(学生表情朗读十分投入,于老师两手不停为他配上优美的动作。鼓掌。)

师:王钟灵,我被你的朗读陶醉了,我仿佛来到了西湖边,看到西湖边的美景一般。

王:于老师您过奖了。(众笑,赞叹)

师:你还有话说吗?

王:没有了。

[评:上述于老师与王钟灵同学的对话,其实是为全班学生做口语交际的示范。]

师:你先站在一边,下面我认识一下吴立彤。(看画像,该生也画了王钟灵)很遗憾,我原想让你画吴立彤的,结果,你也画了王钟灵。吴立彤没人画,那就只好说吴立彤了。我的好朋友吴立彤长得什么模样?谁来描述描述,看我能不能猜着。

生:吴立彤穿着一身白色的衣裳。

师:她穿着一身白色的衣裳。男孩女孩?

生:女孩。

师:男孩就不看了,我专看女孩。穿一身白色衣服?(寻找)

生:她的眼睛大大的。

师:大眼睛……

生:她肩膀上别着中队委标志,头上还扎着羊角辫。

师:头上扎着一对羊角辫?

生:不,一个。

师:独角辫?(众笑)

一女生:刚才那位同学说错了,吴立彤是扎着一条马尾辫。

师:噢,男同学对辫子不熟悉,那不叫羊角辫,叫马尾辫,是吗?男同学没扎过辫子,说不准可以理解。

[评:于老师对学生的爱护是表现在各个方面的,虽然有时往往只是一句话。]

生:吴立彤个子矮矮的。

师:个子矮矮的,比你高还是比你矮?

生:比我矮。嘴角还有一个酒窝。

师:只有一个酒窝?哪一边有?哪一边没有(学生指左边)

左边有酒窝,右边没有酒窝,只有一个。有两个该多好哇!(生笑)

生:她的额头上有一个秀顶,表示聪明的意思。

师:额头上有什么?

生:秀顶。

师:什么叫秀顶?哪个地方?

生:这个地方(该生指自己的前额),尖尖的。

师:这个地方有斑点,是吧?

生:不是斑点,是这儿有头发,是尖的。(学生再指额头)

师:这儿有一点尖头发,叫秀顶,是吧?今天我又长了一个见识。不用说,潘长江额头上的尖尖的头发也叫秀顶了?(笑声)

生:吴立彤身材瘦小,身轻如燕。

师:身材瘦小,身轻如燕。嘿,一定是非常苗条的女孩了。

生:吴立彤今天穿了一双黑色的皮鞋。

师:那我要看一下每个同学的脚了。(老师看桌子下面学生们的脚。笑声)

生:她的大门牙掉了一颗。

师:把大字去掉,大门牙多难听呀。(笑声)

生:她的门牙掉了一颗。

师:她的门牙也掉了一颗,像王钟灵一样,笑起来就可以看见了。女同学笑一笑我看看。(学生笑)

生:吴立彤瘦瘦的,跳起舞来轻轻的,很漂亮。

师:舞姿很美。

生:她头小小的。

师:小脑袋,小身子,显得非常的姣小,像小巧玲珑的百灵鸟,对不对?(于老师在寻找)她穿的是一身白衣服,裤子也是白的吗?

生:不是,裤子是黑的。

师:我看出来了,(学生要发言)还有,请你说。

生:她不是穿白衣服,是白裙子,里面是穿的条形的衣服。

师:白裙子,里面穿的是条形衣服,带条纹的衣服。

生:吴立彤特别爱笑,她一遇到什么好玩的事就笑得合不拢嘴。

师:我看见了,她刚才又笑了,笑得这样子。(于老师做笑得肩抖动的样子)请你站起来,刚才你笑得肩膀都抖动起来了。你就是我要找的吴立彤,是不是?

吴:是。

师:就在老师眼皮底下,半天才看出来!(因个子小,该生坐在第一排)吴立彤,认识你,我同样很高兴。

吴:于老师,您好。

师:我说老师认识你很高兴。

吴:我认识您也很高兴。(众笑)

师:我听说你能歌歌善舞,是吗?

吴:对。

师:这不是不谦虚,叫实事求是。(众笑)你能不能当着大家的面,跳一跳或者唱一唱?跳也行,唱也行。你愿意唱还是愿意跳?

吴:那我唱一首歌。

师:唱一首歌。刚才同学们说什么来着?秀眉?(生说:秀顶)秀顶。老师们,(指着吴立彤的额头)这就是秀顶!确实有点像潘长江。这秀顶很讨人喜欢,刚才同学说了,是聪明的标志。吴立彤,你唱哪一段?(手摸吴立彤的头)

吴:我唱《吹起我的小柳笛》。

师:听好,《吹起我的小柳笛》。掌声鼓励一下。(带头鼓掌)

(吴立彤轻松地唱完一段)(师生鼓掌)

[评:课上到这里,使我们领略了精彩的口语交际。于老师利用借班上课这个机会,以打听两个学生为由进行的说话练习,突出了口语交际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有对象的,二是有目的,是一种需要,不是为说而说,无的放矢。]

吴:我就唱一段好不好?

师:好的。歌声真优美呀!而且落落大方,你们俩过来,咱们手拉手,请摄影师给咱们照相,今天我来实小认识两个好朋友,请给合个影。(于老师站在中间,蹲下和同学一般高,搂着两位同学。师生合影。)

[评:于老师把“蹲下来看学生”的感人形象永远留在了学生心中,留在了听课老师的心中,也把他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生动地展现出来。这是对青年教师无言的教育。]

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为于老师认识他们俩而感到高兴?

生:是。

师:于老师想念他们时,除了看照片以外,还可怎么办呢?

生:请刚才两位同学留下地址给您,以后可以通信。还有,请他们俩有时间到徐州去做客。

师:对,到我家里来。或者我到这儿来。我想请你们写一写他们二人好吗?我一想念他们,我就你们写的作文读一读,哪颗门牙掉了,哪儿长个美男痣,我一看就乐了。行不行?愿不愿意写我这两位好朋友?

[评:创设表达的对象,明确表达的目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激发表达的愿望,所谓“情动而辞发”。这样,就不是为写而写了,是“有为”而作了。在这里,写,也是为了交际。说和写都是为了交际,这就是“言语交际”的内涵。]

生:愿意。

师:愿意写我的好朋友王钟灵的举手。王钟灵,你看,不错吧,还有好多女同学愿意写你呢,你没想到吧!愿意写我好朋友吴立彤的举手。嘿,差不多,比写王钟灵的还多一些。(对吴立彤)也有男同学愿意写你呢,你真不简单呀。另外我也发现有些同学既不愿写他又不愿写她,那好吧,我再介绍两个人好不好?你们俩请回到座位上去。(于老师板书:孙悟空)认识吗?

生:认识。

师:愿意写孙悟空的举手。嘿,王钟灵、吴立彤、孙悟空一出来,我们的地位就下降了。(生笑)如果你不愿意写孙悟空,我再向你介绍一位,此人姓猪。(学生说:猪八戒)(老师板书:猪九戒)叫猪什么戒?

生:猪九戒。

师:对,不是猪八戒,而是猪八戒。认识吗?

生:不认识。

师:我告诉你们,猪九戒是猪八戒的弟弟。愿意写猪九戒的举手!只有一个。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天,有一个人问一名画家,画什么最难呢?画家说,画人最难。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熟悉,有一点不像都不行。画什么最容易呀?画家说,画鬼最容易,因为没有鬼,爱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有一个人提意见的。你想象中的猪九戒长的什么模样?是胖呀瘦呀,瘦得很厉害,像电线杆似的?那你就画呀。你愿意证他用什么兵器就画什么兵器,什么机关枪呀、导弹、巡航导弹,爱什么武器画什么武器,你愿让他穿什么衣服就画什么衣服,颜色你来涂,帽子你来设计。—愿意写猪九戒的举手!(举手的人较多)放下。如果你感到写吴立彤、王钟灵和孙悟空、猪九戒比较难,你可打开书,翻开课文“习作2”,请我的好朋友吴立彤读读习作例文《我的同桌》。(学生读)

师:读得多棒!我的好朋友真了不起。听了后,再写我的好朋友,再写想象中的猪九戒,感到难不难?

[评:这时读“习作例文”对学生有借鉴作用。]

生:不难。

师:不难,很好写。听好—第一,写真人,讲真话,不要编,是怎么加事就怎么写,长得什么样子就写什么样子。写想象中的猪九戒呀,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没有限制。第二,这次作文行画后写,或写好后再为自己的作文插图。

[评:先画后写,或写好后插图,是于老师的创造。]

师:如果你的文章写得好,插图画得漂亮,我就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叫做“图文并茂”。听说过这词吗?

生:没有。(于老师板书这个词语)

师:图文并茂,就是说文章写得好,插图画得好。这次看谁能做到图文并茂。愿意写的,先写后画;愿意先画的,画好后再写文章。不知你们现在有没有愿意写吴立彤的?有没有?不少。不知你们现在有没有愿意写吴立彤的?有没有?不少。不知现在有没有写王钟灵的?好。有没有愿意写我的?写于老师。(生举手)有两个。就请这两位写我。总而言之,你愿意写谁就写谁。

[评:于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大的选择空间。少了些限制,就多了些自主;不了些要求,就多了些自由,完全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师:写猪九戒的举手。我就知道你们喜欢写猪九戒。你怎么想就怎么画。请你到前面来,把你想象中的猪九戒画下来。(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于老师边看边说:猪九戒的舌头往外伸着,看样子很馋,身边还画了大西瓜……)

师:同不们,画好了可以涂上颜色,然后把你画的写下来。(学生有的画,有的涂色,有的写作文,于教师巡视、指导,不时插话;他画猪九戒的耳朵是尖的,并且往上长,他想象的猪九戒脸很大……)

[评:这些话听起来是不经意说的,实际上是为其他同学打开思路,当然对学生本人也是一种激励。]

师:休息一会儿,下课休息五分钟。

[评:《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于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众多写作对象,揭示了虚、实两种表达方式。可以先写后画,亦可先画后写。真正做到“鼓励自由表达”。这样就消除了学生怕作文的心理,达到“乐于作文”的目的。为作文插图,不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增加了趣味性,而且画也为写打下了基础。因为画的过程就是构思的过程。画和写都是表达客观事物的,只不过手段不同罢了。这一做法,是美术与作文互相渗透的成功的尝试。成人读的报刊上都有图有文,小孩子的作文当然更应该而且能够做到“图文并茂”了。]

第二节

(上课后,学生继续写、画,教师巡视指导;于老师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特别关注。)

师:绝大多数同学写好了。下面,我们请同学把写的文章、插图带来,把插图展示给同学们看一下,把文章读给大家听一听。先请写我的好朋友王钟灵的同学来。写好的,画好的都过来。

(带学生到实物展示台前,出示一同学画的王钟灵像,这幅画,画得头大身子小。学生大笑)

师:王钟灵,请站起来。你看了这幅画舒服吗?

王:画就画吧,没事。(学生大笑)

师:奕大度的。(学生笑)好,读读你写的文章。(学生读所写文章)

生:(读)……王钟灵不仅是个爱学习的学生,而且还是个爱活动的同学。上课了,他常常和其他同学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因为,下课后全爱跳皮筋,所以上课时他总是满头大汗走进教室。

王:老师,其实我并不爱跳皮筋,他怎么写我喜欢跳皮筋呢?

师:刚才于老师说了,写真人讲真话。王钟灵喜欢跳皮筋吗?

王:没有跳过。

师:下课有时坐在教室看书,有时候没事不出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有时和同学做游戏

生:他跳过,但次数不多。

师:这样,把“爱跳皮筋”改为“有时候跳皮筋”;把“总是满头大汗”,改为“有时满头大汗”。行吗?好,接着往下读。

生:(继续念)王钟灵头(师:“王钟灵”改为“他”)他头长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

师:他头上长着乌黑发亮的头发。

生:他的眼睛大大的,(师插话:“他的”可以划去)一笑起来,嘴边露出一个小酒窝,(师插话:是真话)他的一颗牙齿掉了,(师插话:加上“可惜”)胸前挂着一串钥匙,左臂上有一个中队长的标志,上身穿了一件红色的衣裳,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的裤子。脚上穿着一双白色的运动鞋,非常神气。

师:这就是他笔下的王钟灵。王钟灵,你对他写的满意吗?

王:不是太满意,但有的地方写得还是蛮好。

师:好,画画还要再努力,90分;作文100分。(学生鼓掌。接着于老师又评讲了两位写王钟灵的作文,略。)

师:谁来读读写吴立彤的作文?把插图也带来。

(一学生上台,于老师先展示了她的画,学生赞叹。插图略)

生:(读)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名叫吴立彤,今年九岁。个头小小的,忽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吴立彤有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有一颗门牙掉了,一笑起来就露出一个小黑洞。她头上扎着一根马尾辫,走起路来,小辫子一甩一甩的,好玩极了。

师:好,就这后面一句话,应得10分。这一句话写得非常生动。请把这句话再读一遍,让大家听听。

[评:于老师总是忘不了找学生的亮点,及时表扬鼓励。]

生:(读)她头上扎着一根马尾辫,走起路来,小辫子一甩一甩的,好玩极了。(师插话:“好玩极了”可改成“好看极了”。你玩,她可能不愿意。[生笑。]当然,感觉着“好玩”是可以的。)她穿着一件白色的裙子,左臂上有一个中队委的标志,下身穿着一条咖啡色的裤子,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皮鞋。吴立彤能唱歌,歌声十分动听。

师:你写得非常具体,得200分。画画得好不好?

生:好!

师:画100分。谢谢你给我们写了一篇好文章。再看看他(指另外一个学生)画得怎么样?(图略)

师:马尾辫翘得更高。他画得多漂亮。请读一读作文。

生:(读)我有一位同学,她的身材瘦瘦的,头上扎着一个马尾辫(师插话:一条马尾辫),她的眼睛大大的,非常神气,鼻子下面有一张樱桃小嘴,她胸前戴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上身宣传科丰白色的裙子,左臂上还戴着一个中队委标志。吴立彤的裤子是咖啡色的,脚上穿着一双乌黑的皮鞋。吴立彤喜欢(师插话:可用“她“)她喜欢跳舞、唱歌和朗读课文,她跳舞的时候,小巧玲珑的身子一圈一圈地转着,非常美。

师:吴立彤,你满意吗?

吴:满意!

师:好,200分!画给100分。请回到座位上去。

生:谢谢老师!

师:不用客气,真有礼貌1有写我的吗?(一生举手)请你来。画是次要的,文章是主要的。请出示画。(同学鼓掌,众笑。图略)

师:像不像我呀?

生:有点像。

师:戴眼镜,表情也像我,皱纹画得很像,只是画少了,我的皱纹比这还多,我知道,画多了怕我难过。(笑声)看你怎么写的,读吧!

生:(读)于老师虽然六十多岁了,但是看上去非常年轻。

师:看上去年轻,实际不年轻。“看上去”这个词用得非常恰当,非常好。加10分。

生:(继续读)今天我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你知道我怎么这样高兴?原来今天我要和于老师交和我们谦逊许多话。上课了,老师要我们画画,我就把于老师画了下来。

师:于老师要你画,你就画了下来。你是美术高手呀!你不要紧张,于老师给你撑腰(该生读作文时声音有些发颤),读。

生:我写的时候,认真地看了于老师一遍。

师:认真地观察。

生:我发现于老师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师:你现在才发现,刚才没发现?(生笑)

生:于老师眼睛虽然不大,但很有神。

师:眼睛虽然不大,但是很有神。这样写,我听了就舒服了。你很会说话,谢谢你。

生:于老师的嘴巴也很大。(笑声)

师:说的是真话。

生:于老师和我们说话的时候,非常慈祥。我想,于老师如能天天给我们上课那多好呀!于老师上课既幽默又生动,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次(师:应改为“这次”)作文课。

师:谢谢你。这个小朋友语言很通顺,写得很真实,小眼睛、大嘴巴。200分。画也画得好,200分。画也画得好,200分。加上刚才加的10分,一共410分!(从笑)看我的模样(指学生的画),是一位多么慈祥的老人。(笑声)谢谢你。

生:谢谢于老师。

师:你(另一位学生)也写我的,不是小眼睛、大嘴巴吧!读一读看。

生:于老师是全国最有名的特级教师,(师插话:把“最”字划掉。没有最好,只有比较好。)于老师的头发有些白,(师插话:几乎全白了,没有关系,请说真话。)于老师的头发几乎全白了,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于老师讲课生动又有趣(师插话:生动有趣,可把“又”去掉),我想,要是星期四的作文课,他都能给我们上那多好呀!可惜他太忙了。我喜欢于老师。

师:是吗?我也喜欢你。你说真心话,于老师高兴,给你200分。这像画得太年轻了,是吧?(出示图,众笑)头发多黑呀,你是不是希望我把头发染黑,显得年轻一些?(众笑)画150分。(图略)

生:谢谢于老师的——

师:什么?

生:谢谢于老师的高分。

师:你真不得了呀,得了350分。你的呢?噢,你是写猪九戒的,读吧!

生:猪九戒要出门,临走时,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我去春游了。又往前走,看见一个大西瓜和一个大西瓜和一个大馒头,他不知道先吃哪个好。正好,他哥猪八戒回来了。他看到弟弟准备独吞美食,就和他打了起来,(师插话:他们为西瓜打了起来。)这时一只狗走过去,把所有的食物衔走了。猪九戒气得以后再也不出去春游了。

师:两人打起来,食物被狗抢走了,这叫“蚌相争,渔人得利”。你是个小作家,可以写童话。作文300分;画100分。怎么样?

生:其实于老师过奖了。

师:不过奖,于老师从心里喜欢你写的这篇童话,真是非常有趣的童话,于老师喜欢你。——请你过来(另一学生),你画的画呢?(图略)

师:这幅画很有意思。你们看,他想象的猪九戒是个足球名星,看!身材长得多苗条。听听他怎么写的。

生:(读)你们听说过猪九戒吗?他是猪八戒的弟弟,是个世界超级球星。要是球迷们碰到他,就会请他签名、拍合影照。(师插话:球迷请他签名和他照相。)他戴着一顶黑帽子,一对大耳朵像两面三把大扇子,两只大眼睛总是爱东瞧瞧西望望。生笑)穿着一身白色球员服,上衣上印有“A”字英文字母,脚穿一双蓝色球鞋,手上拿着一只足球,像是要出场比赛的样子。同学们要想看到他,就在比赛场上等着他。

师:球迷一看他要出场,都到比赛场上去了,精彩的比赛就要开始了。写得很好,再写续集,看看赛场上的猪九戒表现得怎么样。你的画得200分,是最高分,请回以座位上去。政治家愿意读的吗?你来吧!看看你的画。这位猪九戒手拿扫帚,扫地的工具。(边说边出示画,图略)

生:(读)小朋友,你们认识猪九戒吗?他是猪八戒的弟弟,他非常爱劳动,长得胖胖的,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怪眼睛,鼻子像猪八戒的鼻子,他的嘴比猪八戒的嘴还大,耳朵尖尖的,它的帽子上写着“猪九戒”三个字,他有一个胖胖的身子和一双长长的手,还有一双短短的腿,(师插话:改为“短短的两条腿”。)这就是猪八戒的弟弟猪九戒。他不像哥那么贪吃,他非常爱扫地,一个操场三下两下就扫干净了,(师插话:好大的本事!)妈妈每天做家务,只要请他帮忙,他就来了。

师:你写的猪九戒多么勤劳。好,400分!同学们,把你们的画给我(学生纷纷抢着把画给于老师),太棒了。(出示同学的画)文章是你写的,画也是你画的,这叫“图文并茂”。我把它们带回徐州去。什么时候想我的好朋友了,想三(1)班的同学了,就把你们的画和作文拿出来看看。谢谢大家!

[评:于老师采用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可以说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宗旨。在评价过程中,于老师强化学生写真人真事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在于老师的教学中,做人与写文真正融为一体了。]

师:课上下来,你们对潘老师摩拳擦掌话信不信?

生:信。果然名不虚传,您的课有趣极了。

师:有什么话对我说?

生:我想问一下于教师,您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师:我等会儿告诉你。

生:我非常敬佩您。

师:我也非常佩服你,佩服你能说会道。

生:欢迎于老师下次再光临我们实验小学,给我们上课。

师:谢谢价钱,有机会我一定来。

(下课)

[总评:这两节“言语实际表达训练”课,告诉我们的东西是很多的。第一节,是口语交际。学生为什么说得这么好,师生之间的交流为什么这么融洽?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和谐。听于老师的课的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于老师身上没有一点师道尊严,他和学生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很高的教学境界。

二、于老师关于引导、启发和激励。他能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最突出的感受是,他即使不说什么,只要看着他的企盼的眼睛、他的和蔼的表情,学生也愿意说,也敢说,也会说。

三、他的要求不多,也不高,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要求。一定要学生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学生可能就不会说了,不敢说了。第二节课是写,是“书面交际”—因为老师有要求,要“带回去看”。这节课的要求也很少,只是说:写真人,讲真话;写想象中的人,怎么想就怎么写。

还有,可先画后写,或者写好了,再插图。要求少了,学生张扬个性的空间就大了。于老师对学生、对小学作文研究得够深的了。于老师与时俱进的探究精神令人钦佩。

三年级作文 篇4

早上……

“喂,萤美,你说我们今天干点什么呢?”星语问。她们一心想赶紧聚齐花仙法典,然后赶紧回家,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听蘑菇奶奶讲故事。

“我还没有自己的变身呢,能不能帮我找一朵花占卜啊?花仙王国有吗?”星可问。

“嗯,我记得碧美娜女王说过,在花仙国有一种可以占卜的花,好像叫,叫……对啦,叫小雏菊!”萤美一边思考,一边回答星可的问题。

来到了雏菊乐园,星可冲上前去,摘了一朵雏菊,一片一片拔花瓣,“会找到,不会找到,会找到,不会找到,会找到,不会找到!啊,为什么是不会找到!”星可大叫了起来。星兰说:“这边还有好多的雏菊,你要不要仔细看看?”

“……不会找到!怎么又是不会找到?”星可已经拔光了一朵雏菊花,还是“不会找到”的结果。

“……不会找到!怎么还是不会找到?”星可勃然大怒。

“……不会找到!怎么回事,萤美!”星可气极了。

“当初就是不该来到仙萝镜里面的世界啊!”星语撅着嘴说,“还被误认成寻找花仙法典的花仙法典收集者!”星兰也说:“对啊对啊!”

这时候,星可已经拔光了43859朵雏菊,从第四朵雏菊开始她就不嘀咕了,所以速度也变快了,可是怎么都是“不会找到”呢!雏菊乐园里也没那么多雏菊花啊!

忽然,从一朵雏菊里飞出了一个花精灵,显然是雏菊花精灵。

星语和星兰刚准备变身,结果雏菊花精灵却说:

“如果你们中有一人能走出我设下的迷宫,并在迷宫出口处的五个洞洞里三次机会内找到写着我名字的纸条,那个人就能收复我。”

迷宫倒简单,三姐妹在博学有经验的星可妹妹带领下,走出了迷宫。接下来,就要猜洞洞了。所以三姐妹都准备好让星可猜洞洞。

“第一个洞洞,4号!”星可坚定而又自信地说。

“不对哦!”雏菊花精灵打开了洞洞,什么都没有。

“第二个洞洞,2号!”

“不对!”

“最后一个,3号!”

“答对了!”

雏菊花精灵的名字是幸芯,星可收复了幸芯,然后向雏菊花精灵询问刚才占卜怎么老是不成功。“因为雏菊有六片花瓣,一心想立刻找到花精灵的你,总是先说‘会’,那么到最后就是不会喽!”星可恍然大悟。

三年级作文 篇5

今天晚上,爸爸答应明天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呼喊着:“爸爸万岁!爸爸万岁!“

第二天,我们起得很早,来到天都峰脚下,我心里就发颤,这么高呀!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可一想到《爬天都峰》文中的小女孩,我就鼓起勇气向上爬了。我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一路上,爸爸时不时就给我鼓劲。不一会儿就爬上了峰顶,山顶上的景色可真美呀!在山顶上,我看到了更多的奇石,让我明白了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的含义。

再见了,美丽的天都峰,我还会来看你!

三年级作文 篇6

“妈妈,刘老师今天发火了!”一回家我就告诉妈妈。“为什么呀?”妈妈问。“因为我们课间站队不好,有的同学在队伍里说话。”“那你有没有在队伍里说话?”爸爸问我。我说:“刘老 师发火以前,就是刘老师是第三节课间发火的,我是第二节课间说话的。”爸爸很严肃的批评了我,说:“不管什么时候,不管老师在不在,你都不该在队伍里说话,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妈妈问我爸 爸说的对吗?我说:“对!爸爸、妈妈,你们我的表现吧!我不会让老师生气的!”

三年级作文 篇7

我是一个热爱小动物的孩子,所有小动物中,我最喜欢小狗了。

叶老师家有一只宠物狗,叫“笨笨”,我可喜欢它了。

“笨笨”一身咖啡色的毛,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把嘴张开,便会看见它洁白的牙齿。“笨笨”的脖子上带着一个漂亮的项链,看起来格外时尚。它细长的四肢,跑起步来可快了呢!

“笨笨”总爱在叶老师的脚下走来走去。当我把头向下看时,它便害羞了,马上跑到叶老师旁边,跳上椅子,躺入叶老师的怀抱,就像一个婴儿似的。叶老师便欢喜地摸摸它,把它抱紧。

“笨笨”别的不会,有一招你准喜欢。当叶老师蹲下一点,“笨笨”就马上跳入叶老师的怀抱。于是,叶老师喊道:“宝贝,妈咪亲亲!”“笨笨”马上把头凑向叶老师的头,亲热极了!

虽然它对主人很温柔,但发起脾气来可不温柔了呢!一旦别人的脚步声在台阶上重重响起,它便瞪圆双眼,张开小嘴不停地叫,好像在说:“这是我家,没有经过主人的同意,是不准进来的!”直到脚步声停下来为止。

“笨笨”既讨人喜爱,又聪明可爱,我很喜欢它!

三年级作文 篇8

我们七(8)班的语文老师姓田,大家都叫他田老师。

田老师看上去40岁左右,大众脸,胡根快要高到眼睛上了。因为满脸的胡根,田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凶”,像以前板着脸的教书先生。

田老师一进来,我的心拔凉拔凉的,心想:“完了!这么凶的老师,接下里这三年怎么办?”我越想越慌,最后竟把老师想象成了一个“大魔鬼”。没等我继续把老师想象成其他样子,一阵和蔼的声音打断了我。原来田老师在作自我介绍,“幸好没有那么凶!”心里的石头掉下来一半。田老师给我的第二印象和第一印象截然不同。

次日的语文课,让我的顾虑彻底烟消云散。原来田老师是个“幽默”的老师,但又不像“南薛北张”那样。总之,我就觉得上田老师的课很有趣,但有趣在哪?我也很迷茫。

这就是我“凶”“幽默”“有趣”的田老师。

三年级作文 篇9

今天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早晨,姑姑来接我去登山。

我们来到山脚下,已经有很多人陆续的开始爬山了,我非常高兴地跟着姑姑顺着盘山道向山上走去。路边的野菜发出嫩嫩的绿芽,一片一片的;静湖水平如镜,倒映着湖边绿意朦胧的树枝,我感觉到春天真的来了。

走了一会儿,一只小松鼠跑到路边,在一堆杂粮旁停了下来。抬起上身,伸出一双小爪,捡起一颗花生快速地磕了起来,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警觉得看着周围。我第一次这么近的看小松鼠吃食,心怦怦直跳,生怕吓跑了它。这时,一位阿姨过来喂小松鼠饼干,小松鼠吓跑了。我很遗憾地看着它毛茸茸的大尾巴消失在树林中。

告别了小松鼠,我们随着人群继续往山上走。此时,我的兴奋劲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只有累了,腿又酸又涨,脚好像不是我的了。趁姑姑不注意,我一屁股坐了下来,姑姑回头看见了,拉起我说:“坚持,你是男子汉。”我只好无奈的跟着姑姑向山顶爬去。

到了山顶,抹着满脸的汗水,看着脚下的城市,我有一种从没有过的感受。

三年级作文 篇10

青岛哪个地方最美丽?一开始,我以为只有迷人的八大关和五彩缤纷的中山公园是最美丽的。但是去了百花苑之后,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今天我一路唱着歌,蹦蹦跳跳地走向了百花苑。稀稀拉拉的藤蔓环绕在高高的大门上,就像一座拱桥上缠绕着几根又细又长的丝带。一进大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这时,淙淙地水声把我吸引到了右边。一块块石板拼成的小桥一直延伸到另一头,虽然下面没有一滴水,那边也只有一处浅的不能再浅的小水洼,但是两块石板中间的缝隙足以能将你的脚卡在里面。过了小桥,是一座假山形成的山洞,洞里雾气环绕,仿佛人间仙境一般。出了山洞,是一阶一阶、一层一层的石阶,石阶下面是碧绿的河畔。我走过石阶,啊!只见一片片火红的枫叶飘落在小河沟里,犹如一艘艘红色的小船漂浮在碧水之上。我抬头一看,果然有一颗枫树,仿佛一朵红云浮在蓝天上。草坡上的台阶被杂草和落叶掩盖的无影无踪,只能用脚踏上去才能感觉得到。我突发奇想,要去找这些水流的源头,继续往前走,四周出现了奇形怪状的假山,有的像趴在地上的乌龟,有的像诱人的三明治,还有的像结实的防盗门。其中几块石头横穿过河沟,我一边从上面经过,一边看着假山旁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流淌。坐在岸边仔细看,会发现一个个小瀑布,我立刻拾起一根树枝,在上面划了起来。前面是一座巨大的假山,泉水从半山腰哗哗的流了下来,壮观极了。假山的两旁积满了落叶,一踩就有往下陷的感觉,仿佛踩在了松软的棉花上。绕过假山,是一个大型的人工湖,平静的湖面宛如一面硕大的银镜。水就是从那儿流过来的。此外,我还发现了一个“秘密通道”,进去扒开树枝,就站在了假山上面。我兴奋极了,不停地进进出出。最后我们来到了草地上休息,爸爸直接倒在了草地上,我就坐在一旁看别人在草地上踢球。这时,一个坏主意从我脑中一闪而过,我从地上拔起几根黄绿色的小草,往他身上一抛,爸爸身上变得满是杂草了。另一头有一个小广场,广场边上立着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雕像,都是儿童文学家。广场中间是五颜六色的格子,我就按红蓝黑黑的顺序往前跳,好一阵才跳完。不知不觉的,我们又回到了入口。

离开百花苑的一刹那,我猛然间明白了,原来百花苑不仅是最美丽的,还充满了欢乐。

    相关文章

    77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