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主题活动总结
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各地创新方式、多措并举,为不畏酷暑、坚持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们送去清凉、送去关爱。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主题活动总结(5篇),以供大家参考!
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主题活动总结1
在清晨的微光中奋力清扫垃圾,在骄阳的炙烤下派送货物,在令人目眩的高空中安装空调……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空调安装工等,这些户外劳动者用辛勤的劳动为城市增添美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与此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关于这些群体的新闻很多,焦点大都和他们的劳动条件有关,比如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如何改善户外劳动者的工作条件,有关部门一直在行动。比如市总工会与中国建设银行株洲分行合作共建43个“户外劳动者港湾”,在36个建宁驿站试点共建了“户外劳动者幸福站点”。
这些服务站点大都面积不大,提供的都是一些小服务,可是对辛苦奔忙的户外劳动者来说,能够有地方喝口热水、吃口热饭,不只是解决了实际困难,更让他们的内心感到温暖。不仅体现了政府部门对劳动者的关心和爱护,更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其实,秉承“共建、共享”的理念,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可以实现“遍地开花”。另一个方面考量,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除了给户外劳动者提供方便之外,还将成为工会关注民生、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信息收集平台,何乐而不为?
将好事办好,户外劳动者服务站还要规范管理,比如悬挂信息牌公示开放时间、管理人员姓名、电话等服务信息,同时明确专人负责,及时增补更换损坏物品,并根据季节特点配置药品、雨衣等一次性用品,确保爱心“始终在线”。
你守护城市,我守护你。过去,株洲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绿水青山典范城市等殊荣,离不开户外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未来,打造更多的“避风港”,让户外劳动者得到更多关爱,也是全力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的应有之义。
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主题活动总结2
与其他劳动者相比,绝大多数户外劳动者的工作环境较差,没有办公楼遮风挡雨,不可避免面对种种劳动风险以及不确定因素
更加完善的户外劳动装备保障,更大力度的制度倾斜和资源投入,更加专业的户外应急、伤害防范技能培训,都有助于加强户外劳动者安全保障
城市尚未苏醒,环卫工人已经在街头挥舞扫帚;车水马龙的街道,交通警察穿梭其中指挥车辆顺利通行;生活的各个角落,快递小哥顶着寒风在雪中飞驰……当很多人享受与亲人团聚的温馨时、坐在家中观看冬奥开幕直播时,众多户外劳动者依然坚守岗位,带来了干净整洁的环境、秩序井然的交通、充满温暖的生活……向默默无闻、夜以继日奋战在工作一线的户外劳动者致敬!
对户外劳动者,大家都不陌生。现实生活中,环卫、快递、建筑施工、道路养护等行业和领域,都有户外劳动者的身影。从事户外劳动本就十分辛苦,更不用说在万家团聚的春节、在寒风刺骨的冬季依旧坚守岗位。户外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建设者,正因为他们辛勤的劳动与付出,城市才能正常运转、有序发展。户外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守护者,正因为他们无私的坚守与奉献,我们才能在节假日享受到温暖的服务。他们尽职的态度与奉献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与其他劳动者相比,绝大多数户外劳动者的工作环境较差,没有办公楼遮风挡雨,不可避免面对种种劳动风险以及不确定因素。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例。在这场成功、精彩的开幕式背后,有众多户外劳动者的付出。其中,环卫工人不仅要在开幕式前对烟花可能飘落的道路进行湿化作业,还要在开幕式后用极短时间集中清扫烟花残留物;电力保障、安全保障等人员既要对一些不确定因素做好应急预案,还要时刻待命出发。天气寒冷、道路结冰、视线昏暗、夜间作业……工作条件恶劣,滑倒、冻伤等导致的劳动损伤都有可能发生。即便劳动强度高、任务重,他们仍坚持到最后,保障了开幕式顺利进行。除了口头上向他们表达感谢、致以敬意,我们更应该在行动上多关爱在户外艰苦环境下作业的劳动者,向他们送去温暖。
其实,对户外劳动者工作环境和各类保障的关注与讨论一直“在线”。2019年,一名外卖员在大风中艰难前行的视频在网上热传;2021年,北京市人社局一名处长体验送外卖引发热议……这些新闻加深了人们对户外劳动者工作环境的认知,也引导着社会更加关注户外劳动者的保障。春秋大风天气,消费者对晚到的外卖员说句“没关系,辛苦了”;秋冬酷暑严寒,用人单位向户外劳动者发放补贴和避暑、防寒物资;极端天气下,媒体呼吁减少劳动者户外作业……户外劳动者理应得到更多帮助与支持,全社会都应该有更多思考和行动。
更加完善的户外劳动装备保障,更大力度的制度倾斜和资源投入,更加专业的户外应急、伤害防范技能培训,都有助于加强户外劳动者安全保障。在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为户外劳动者配备更加智能的劳动工具,让他们用上先进的科学技术,辅助户外作业,既能提高户外劳动效率,也可以给他们多一重劳动保障。
看似平凡的每一天,都有不计其数的户外劳动者在默默付出、倾情奉献。看见他们、了解他们,用实际行动关注他们、关爱他们,就是向户外劳动者致敬的最好方式。
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主题活动总结3
7月19日中午时分,天气预报显示,江苏南京室外温度达到了34摄氏度,而太阳直晒的赛虹桥立交路面上,体感温度超过50摄氏度。身穿短袖站上一刻钟,记者就汗流浃背、脸上发烫。穿着“金陵铁骑”骑行服,在执勤点指挥交通的南京市交管局机动大队铁骑中队民警尹昊,站在烈日下执勤,更加辛苦。
铁骑队员是特殊的交警工种,被称为“最快双脚”。除了指挥疏导交通,他们还承担着应急救援和快速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职能。由于时刻准备着出发,队员们必须穿戴超过5公斤、带有护膝和护背的荧光色骑行服,里面的速干衣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上午10点42分,一辆小面包车驶来,停在了值守点尹昊的摩托车旁。“来喝口水吧,我替你站一会儿。”车上下来一个人,将一瓶冰镇矿泉水递给尹昊。“这是我们机动大队的副大队长,每天上下午,大队值班干部会开车到每个值守点,给队员们送水。有时是矿泉水,有时是酸梅汤、绿豆汤,解渴又解暑。”尹昊摘下墨镜,抹了把脸上的汗,咕咚咕咚喝上几大口:“爽快啊!”
中午11点,固定岗的半小时轮次值完,同事来接班了,尹昊就骑着摩托车来到高架桥下方的备勤室。备勤室内开着空调,摆放着桌椅,冰箱里有矿泉水和其他冷饮,附近线路上的几位队员已在里面休息。
他们告诉_,在平峰班组,每个班组有4名队员,1人固定岗执勤,3人驾驶摩托车巡逻,每小时轮换一次、轮流调整;超过34摄氏度的高温天,改为每半小时轮换一次,中午11点到下午2点“固定岗撤岗”,全部人员换成巡逻岗,每人休息的频次和时间都增加了。单位还给每位队员准备了“防暑礼包”,有防晒霜、藿香正气水、清凉喷雾等。
中午12点多,尹昊小组结束了上午的执勤任务,回到交管局。在宿舍洗过澡,换了身干净衣服,尹昊喝完提前准备好的酸梅汤后走进食堂,今天的菜品依然丰富且解暑:蒸鸡翅、鱼香肉丝、青菜、菊叶汤,还有凉面、凉粉……“看到这些菜,胃口也开了。”尹昊说。
_了解到,江苏各地通过多种方式关怀保障高温下的交警:南通公安交警部门变更勤务模式,通过视频常态巡逻与警车机动巡逻、定点值守相结合,既实时掌握路面情况、提升事故快处和通行保畅能力,还能让民警得到充分休息、储蓄体能;无锡市公安局新吴分局交警大队为交警采购了“冰背心”,并在重要道路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路口支起85座“便民便警遮阳小屋”,既方便等待交通信号灯的过路行人,又为烈日下指挥交通的民警带来凉爽。
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主题活动总结4
7月17日上午10时许,在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扩建项目现场,头顶炽热的太阳让人睁不开眼,地面热浪直穿脚底。在施工现场,数十名工人不惧酷暑,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作业。
水壶、标尺和电锯,是木工王先富的随身标配。“我们每天下班后,衣服能拧出许多水来。”王先富说,长衣长袖的他工作一会儿已是满脸汗水,皮肤也被烈日晒得黑红,“出汗多,喝水量也大,我有一个500毫升的水壶,半天要喝两壶。”
据了解,在重庆两江新区建设局和建管中心指导下,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扩建项目按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规定,调整作息时间,采取“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尽量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利用好气温较低的时间段作业。
“还有茶水亭,那里面可舒服了!”上午的工作结束,王先富带着记者走进项目部里面的茶水亭休息区。走进休息区,扑面而来的凉气瞬间赶走炎热,这是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子,三三两两地坐着休息的工人。屋子里全天候开着空调,还常备苦丁茶、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及饮料,工人们可以随用随领。
“早上的上班时间是6点到11点,下午是4点到8点。”王先富告诉记者,工地离家远,他每天中午就到休息区午睡两小时,“睡了午觉起来,再喝碗绿豆汤,下午又是活力满满。”
“来吃西瓜咯,大家都来尝尝,解解暑!”项目负责人王简弘走进休息区吆喝道。听王先富的工友们说,最近项目部还定期给工友发放西瓜等冰镇食物,“在空调屋里吃西瓜,别提多舒服了,吃完之后还能美美地睡一觉,真不错。”
据了解,两江新区重大重点项目多,新区建设局和建管中心全面部署防暑降温工作,推动各项目部通过加强生活措施保障等各项措施,确保高温下施工安全、人员安全。
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主题活动总结5
“错时作业”“清凉驿站”让环卫工人消暑纳凉
自7月初以来,河北石家庄市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多日气温达35摄氏度以上,最高时达40摄氏度。
上午10点多,记者在公路边刚站了约10分钟,后背就湿透了。车辆从身边驶过,阵阵热浪席卷而来。而环卫工人要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挑战不小。
临近正午,阳光更盛。石家庄市桥西区环卫大队清扫三股的环卫工人陈开前对记者说:“没事,可以去‘清凉驿站’里解解乏。”
记者跟随陈开前,来到位于街道拐角的一处工作间,上面写着“环卫工人工间休息室”,刚一进门,就感受到空调吹出的阵阵轻柔凉风,人一下子就舒服了不少。
这间休息室长6米,宽3米。地方虽不大,却设施齐全:有上下铺共计两个床位,椅子若干,饮水机、微波炉、小冰箱俱全,药箱上放着刚开了盒的藿香正气水等药品,桌上有遮阳帽、水杯等,还有一大桶新熬制的绿豆汤。
“绿豆汤是环卫大队一早送来的”,陈开前说,“只要气温超过35度,就每天都送绿豆汤,大队还特意调整了作业时间,实行错时作业,中午12点至14点30分,由机械化清扫代替人工作业,让环卫工人避开高温时段。”
陈开前一边说,一边介绍起他的新工装。陈开前说:“你摸摸看我这件新环卫马甲。”记者一摸,果然材质不同,十分轻薄、透气。据桥西区环卫大队大队长杨双东介绍,马甲采用了新材料,环卫工人的穿着感、舒适感大大提升。
听陈开前说,离这间休息室几百米外,还有另一种“清凉驿站”,记者打算也去瞧瞧。一路上,道路上的洒水车来回穿梭。根据桥西区环卫大队的工作安排,气温超35摄氏度时,洒水频率由一天3次改为一天5至6次,给路面降温,改善环卫工人们的工作环境。
没走几分钟,记者就看到了“环卫工人爱心驿站”的牌子。屋内,陈开前的几名工友正在接水、纳凉。
“嚯,您这杯子可真够大的!”记者感叹。环卫工人魏志会说:“可不,这是今年给我们新发的,2000毫升大容量,想喝水随时能喝!”
“除了喝水,还有什么防暑措施?”记者问。“给我们做了防暑培训。除了喝水,还要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感觉头晕、冒虚汗时及时服用。”魏志会说。
记者从石家庄市桥西区获悉,目前全区共建有环卫工人工间休息室26个,以及依托警务站、药店、饭店、银行等场所建设的环卫工人爱心驿站300余座,这些“清凉驿站”让环卫工人们在酷暑之下也能健康、安全地完成作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