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作文

| 福萍

红色基因中有德、廉、公、明、严、实、恒这些优秀的革命品质,融汇了红色基因的党性教育必然如晴空皓月,熠熠生辉。为了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追寻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作文相关内容。

追寻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作文

追寻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作文篇1

摄影师穿梭冰河、冻原,追寻极地的风景;画家穿越山谷、溪流,追寻四季的变化;落叶归根,追寻的是心中那个家。生命恰是如此,聚散离和,奔波迁徙,总归是为了追寻心中的一抹光。走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上,那抹光是指引前行的方向,是支撑前行的信念,是鼓动前进的动力,是一个人的支柱与灵魂。

人无魂则不立,一个人不能没有人生的脊梁。而由活生生的中国革命历史凝结而成的红色文化正是我们共产党人灵魂中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是值得用一生去追寻的光。

追寻,是为了时刻铭记。“青山绿水长留身前浩气,苍松翠柏告慰逝后英灵”,许多纪念碑傲然耸立青山环绕之间。每每瞻仰那共产党人用灵魂铸造的不朽丰碑,都能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是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经历过刻骨铭心,我们又怎能不铭记?好了伤疤不能忘了痛,牢记过去的伤痕与苦难,才能不重蹈历史的覆辙。享受着冰冷墓碑换来的阳光与安宁,我们又怎能不思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是党员的一种党性修为,更是人性的一大美德。追寻红色记忆,感恩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英烈,才能珍惜现在,不断成长。那段峥嵘岁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感受、去领悟,去永远铭记。

追寻,是为了永不迷路。时至今日,每次沿着先烈的足迹重走革命征途,也依旧能从路隘、林深、苔滑的景致中体验当年那栖风宿雨、关山阻隔的艰难困苦。参观革命纪念馆,锈迹斑斑的文物沉淀着岁月的痕迹,时代的沧桑感依旧能一下拉近我们和历史的距离。在这样艰苦的岁月中,先辈们正是秉持忠诚、坚守信念,才能迸发出巨大智慧和无穷勇气,迎难而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血雨腥风的战争已成为历史,但我们要继续创造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最坚实的基础仍然是永远的忠诚和坚定的信仰。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追寻红色足迹,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才能在喧嚣中、在纷杂中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追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今天,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但事业发展永无止境,离理想越近,我们越需要不断突破的不竭动力。李大钊、瞿秋白、__……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革命先烈,他们英勇抗争、奋发作为、为民务实的“红色气质”,正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最好的教科书,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追寻红色精神,在与先辈的灵魂交流中继承他们伟岸身躯上强烈的意志、刚正不阿的正气、坚韧不拔的品格、一心为民的情怀,我们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追寻,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虽然硝烟弥漫的年代已经远去,一些革命旧址也早已破旧、坍塌,但沧海桑田不能湮灭先辈开创的红色伟业,不能掩盖先辈璀璨夺目的革命精神。任时光荏苒,那红色故事仍将传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仍要不懈追寻宝贵的革命文化,让红色记忆深深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让红色精神融入民族精神之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凝聚起全民族的奋进力量!让历史照进现实,才能让盛世万古流芳!

追寻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作文篇2

“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纵观风云激荡的革命历史,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宁折不弯的英雄气概,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根植于年青干部的肌体,用行动唱响红色基因的强音,用壮举诠释红色基因的内涵,迸发出红色基因的无穷活力。

根植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西路军西政河西走廊,在极为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与敌浴血奋战4个多月,歼敌2.5万多人。最终因敌我力量悬殊等原因而失败,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篇章。他们为了解放全中国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出生入死,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坎坷,年轻干部都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赤子之心,不忘来路千难万险,不忘往昔峥嵘岁月,沿着前进方向,稳稳掌舵,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根植追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红军”的称号源于著名书法家吴兰阶兴致勃勃,挥毫疾书一幅对联:“痛恨绿林,假称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光复黄安,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红军是人民的红军,红军与长征沿途人民群众结成鱼水情谊,实际上就是以情暖心、以心换心、心心相印的历史过程。年轻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政绩的阅卷人、人民是奋斗的出发点、人民是时代的动力之源,解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问题,年轻干部一定能实现自我价值,红色基因一定能够代代相传。

根植忘我,在工作中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无私奉献。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张富清同志主动到当时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修公路、抓生产,带头干、迎难上,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忘我投入、燃烧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和张富清相差了65岁,但是红色血液在他们身上流淌,红色基因由他们传承。年轻干部应该以这些先进楷模为榜样,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脚踩大地,胸怀家国,把自己深深扎进泥土,才能把理想高高举起。

让红色基因根植于年青干部的肌体,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

追寻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作文篇3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了神兵千百万……”随着同学们的歌声,怀着激动与兴奋的心情,我们五年级的一百名同学来到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抗战景点——冉庄地道战。庄严的仪式过后,我们跟随导游的脚步,进入了地道战纪念馆。

进入大门,一个栩栩如生的雕塑展现在我眼前。雕塑刻画的是一个红军,他目光坚定,怀着必胜的决心,要打败奸诈狡猾的敌人。因为纪念馆建在地下,所以,导游带领我们我们向一个大下坡走去。纪念馆面积很大,陈列了许许多多日寇使用的炮弹、村民使用的手枪、地雷等各式各样的物品,令人流连忘返,感慨万分。其中有一棵巨大的一棵老槐树,可惜的是因为年头太久,真正的老槐树已经死去了,眼前的这棵是复制品。

接着,就进入地道了。刚开始的时候,地道里面的道路很平整,石壁也不是那么陡峭。但走了一段路之后,导游还告诉我们我们,脚下有陷阱,着实把我吓了一大跳,立刻惊恐地跳过陷阱。导游不禁被我逗笑了,她告诉我,陷阱是封闭了的,人绝对不会掉下去。这才让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左右两边还有休息室,黑漆漆的,虽然有柔和的灯光照着,但我还是被吓了一跳,紧紧地拉住于紫嫣的手不放,出了一身冷汗。空气也很稀薄,使我胸口有些发闷。越往前走高度越低,宽度越窄,本来还能容两个人并肩走过,但现在只能容下一个人了,我得猫着腰、低着头才能过去。终于,走啊走啊,拐了个弯,就找到出口了。出来以后,我贪婪地大口大口地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那明媚动人的阳光。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几位当地农民的家里,他们给我们看了屋子里隐藏的地道,井里、桌子下面和马槽都有一个隐蔽的地道口。听他们说,家家户户的地道都是连在一起的,我不禁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在如此落后、贫穷的情况下,冉庄人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创造出了地道战这个奇迹。

冉庄地道战,像一座雄伟的地下长城,用不为人知的语言,诉说着抗日战争时的传奇故事;更像一颗耀眼的明珠,用自己璀璨的光芒点缀了我们的家乡——保定,更是点缀了我们的祖国!这次难忘的旅行,想必我一生也不会忘记。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们中国人民手拉手,心连心,一起团结地为打败困难更努力奋斗的精神,我们要把这种团结的力量传下去,让我们可爱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追寻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作文篇4

在罗静伟老师的领导组织下,我们入党积极分子及以上的同学在电机楼221观看了两集教育电视剧《红色故事汇》,“香港脱险-虎口救群英”和“活着的雕像-施奇”,虽然只欣赏了短短的两集,但却让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

“活着的雕像-施奇”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施奇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的事迹。她,很年轻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成为军部机要员时,工作努力负责,手指头由此起了几层老茧。被逮捕进了上饶集中营内,她没有屈服于敌人严厉地审讯和身体的疼痛,也没有掉进只要自首就能获得治疗和自由的诱惑当中,相反她却表现出了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 把她还 向狱友们宣传着那乐观的革命精神,号召人们团结起来,抗议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我虽然被糟蹋了,但我的灵魂是纯洁的”这句话诠释了她永不后悔为国献身的举动。是啊,她的的确确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她死了,却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骄傲!

“香港脱险-虎口救群英”则讲述了许许多多人为了拯救何香凝、矛盾等文化民主人士而几经波折,印象最深的是在水上逃生那刻,当敌人发现有一个人的脸上涂抹了灰,产生怀疑,计划快要暴露的千钧一发之时,夏衍灵机一动,主动用一口流利的日语很镇定地和他们沟通,险象环生。从这里我看到了其实学好外语并不是不爱国,而是用另一种途径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倘若当中没有人懂日语,也许拯救计划就要失败了;还 有,在遇到紧急时刻,不能够慌乱,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才能够走出困境。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虽然我们不是生活在抗战时期,没有必要通过牺牲来表达对共产党的热爱,但是新时期有新的任务,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知识,开拓创新,在生活上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有较高的觉悟性,积极参加上面组织的活动。

追寻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作文篇5

5月5日,我们进行了“听党话,跟党走”的社会采访活动。我和耿一凡分到了一组,集合完毕之后,我们不想拖延,一路赶着寻找起采访对象。

我们第一个任务是红色地标打卡活动,需要找到三座雕塑并合影。第二个任务是采访四个路人,进行党的历史宣传。为了更快捷、方便地去完成任务,我们干脆找到合适的人就进行采访活动,找到了正确的雕像就一起合影。我们按照老师在群聊里发送的图片,看到了郭沫若、鲁迅先生的坐像和内山完造塑像。我们马上行动,迅速地飞奔起来。由于我们跑得太快了,跑着跑着,我们就满头大汗。不过这也不能影响我们的兴趣。

在采访过程中,有一位老爷爷令我印象最深刻。当我走上前去问:“爷爷,我是上海市虹口区新闻学校记者站的小记者,卫锦旭。今天我们正在举行‘听党话,跟党走’的采访活动,你能接受我的采访吗?”只见老爷爷满脸笑容地说:“能啊,小朋友,我很乐意。”

于是我开始了采访:“爷爷,您知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吗?”老爷爷回答:“当然知道,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__周年了。”

我又问道:“那么您知道‘中共一大’会议是在哪里举行的吗?”“这简单,先是主席等人在上海召开的会议,后来再一次会议的中途,闯进了一个人,那人说了一句:‘哎呀,我走错门了。’就做出一副慌张的样子,走出了房屋。一个经验很丰富的共产国际的代表觉得不对劲,识破了他是个密探,于是劝大家转移会议地点。于是大家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开会,后来在这条游船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我正纳闷为什么这位老爷爷懂得那么多,这位老爷爷就慈祥地告诉我,他的父亲是干革命的,和鲁迅、陈独秀等人关系都很好。他父亲是在1920年参加革命的,退役以后一直和孩子讲关于革命的故事。

我现在明白了,原来这位老爷爷的父亲是一位党员啊!原来,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革命志士。

任务完成了,我们几个兴冲冲地飞回去报告,得到了几张奖券和一面国旗。手上握着国旗,我仿佛听见了革命胜利的号角声。是啊,我们现在平安的生活来之不易,那都是那些革命志士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

追寻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作文篇6

在湖南考察调研期间,专程来到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红军长征途中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使全党再一次受到红色教育的精神洗礼。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半条被子”故事的精神传承好、弘扬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永葆共产党员初心和本色,用实干担当写好新时代“半条被子”故事新篇章。

写好“理想信念”新篇章,涵养“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彰显一心向党的政治本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长征精神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无论外界风云变幻,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红军依然坚守必胜的理想信念,只顾风雨兼程、奋勇向前。尤其是3个女红军在艰苦卓越的条件下仍然能坚守崇高的革命理想,是__的真实写照。作为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唯有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革命信念,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披荆斩棘、闯关夺隘,无往不胜。

写好“担当作为”新篇章,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彰显一心干事的担当本色。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一代人有一代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3位风华正茂的女红军,背井离乡,用女子柔弱的肩膀担当起拯救人民疾苦的历史重任,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用大无畏的担当精神谱写了青春篇章。生活在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理应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扛起党员应有的担当,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和魄力,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际国内复杂情势中,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为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而不懈奋斗、勇往直前。

写好“为民服务”新篇章,厚植“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彰显一心为民的奉献本色。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半条被子”的故事深刻诠释了“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折射出3位女红军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群众受苦的赤子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情怀,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解人民之所难,在为民利民中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依靠人民力量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秉承“半条被子”精神,不忘长征来时的路。让“半条被子的故事”穿越血与火的历史时空,带着历久弥新的温暖,焐热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初心,用滚烫的初心写好新时代“半条被子”故事新篇章,在新时代征程中温暖更多人心!

追寻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作文篇7

9月16日下午,正在湖南考察调研的__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70多年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神支撑。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守初心、担使命始终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和终身课题。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需要不断汲取精神养分,方能历久弥坚、历久弥新。

讲好红色故事,在思想淬炼中坚固初心、牢记使命。红色历史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__,方得始终;信念永恒,才能继往开来。要讲好党从弱到强、从成长到壮大的光辉历程,讲好党和人民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感人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功绩感召人,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人,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通过讲红色故事增进党员干部学好__、新中国史的自觉性,主动接受红色传统教育,找准学习目标、汲取精神动力,做到常学常新、铭记历史、锤炼党性,进一步擦亮初心本色、底色,让初心保鲜、使命永恒。

用好红色资源,在涤荡灵魂中滋养初心、引领使命。“树有根,故其高百尺;连有魂,故其传不衰。”在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留下了无数珍贵的革命文物、战斗遗址和纪念场地。这些遍布全国,饱含沧桑的文物旧址,承载着光辉记忆,是初心的“红色课堂”。要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__馆、烈士陵园等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染熏陶,走进廉政教育基地警醒警示,走进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锤炼党性,把握教育时机,将红色基因注入党员干部血脉,强化情感认同。在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中铸牢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仰,感悟革命前辈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感受革命烈士一心为民的铁胆忠心和以身许党许国的崇高品质,不断丰富初心使命的丰富内涵,坚定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传承红色精神,在实践锻炼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国无精神不强,人无精神不立。党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北斗精神、抗疫精神等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这些精神不断开拓创新、薪火相传,指引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在经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开创新的历史征程。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前进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面临坎坷曲折,甚至会遇到惊涛骇浪。在新长征路上,要传承红色精神,升华红色精神,把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变成自觉行动,以坚定的信念、担当的勇气,找准座标,把握方向,提振精气神,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畅通两个循环,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践行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坚决夺取决战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追寻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作文篇8

周五下午,我们二(2)班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讲“红色故事”PK赛。

三点整,比赛在一阵阵激昂的《共产儿童团歌》声中,徐徐拉开了序幕。首先,由两位主持人隆重介绍了今天的到场嘉宾,校领导以及二(2)班全体师生和家长。紧接着,十五位小演员踏着欢快的步伐,穿着整齐的小军装登上了舞台,他们手中拿着一对闪闪的红五星,摇晃着……你猜对了,他们跳的舞蹈就是《红星闪闪》。听着音乐,看着台上的演员舞动,我心里别提有多羡慕了,真希望此刻能有双水晶鞋,飞上台去与他们共舞。接下来是由张舒怡的爷爷讲述《林小虎的故事》,张舒怡则在一旁古筝伴奏,听着这舒缓的音乐和动人的故事,我却静不下心来,因为,下一个上台演讲的可是我了,虽然已是胸有成竹,可事到临头,还是不免有一丝丝紧张呢!

脑海浮现出妈妈常对我说的四个字“重在参与”,想到这里,我便定下心来,在主持人的报幕声中,在小队的助威呐喊声中,在爸爸妈妈鼓励的眼神中,我自信地迈开脚步走向了舞台中央,看着张老师颖切的目光,我讲的《鸡毛信的故事》脱口而出了………我想,今天的六位选手可能都是和我一样的心情吧!在台下看着别的选手演讲,我便没了开始的自信,一会儿觉得声音不如彭驿稀洪亮,一会儿又觉得自己的紧张影响了今天的表情,并没发挥出平时最好的水平,心里真是遗憾极了……正胡思乱想着,一阵悠扬的乐声把我的思绪带上了台,原来是唐超的葫芦丝独奏,他吹得轻松自如,引得台下的观众不约而同的随他的音乐左右摆动。当他的独奏表演完毕后,主持人宣布了今天讲红故事比赛的获奖名次,我屏住呼吸,瞪大了眼睛,当听见宣布一等奖梅晓林的时候,我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虽然妈妈常说重在参与,可我认为任何事情要做就应做到最好。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我登上了领奖台,由黄校长为我颁发了奖品。当我面对此荣誉的时候,同时也面对着考验,荣誉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但它并不等于成功,它只能激励我们,更努力地向成功迈进……下面的节目更加精彩,由张老师带领几位家长表演了《红色娘子军》的舞蹈,看她们个个英姿飒爽,雄纠纠气昂昂的气魄,还真有些许像娘子军呢!

欢乐的时间总是过得短暂,在《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讲《红色故事》比赛!

追寻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作文篇9

《红色故事汇》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__、党情教育课,我深深缅怀老一辈革命先烈,他们的这种精神鼓舞着我,坚定了我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其中的《红色故事汇》之胡耀邦与共青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共青城,一个响亮的名字,共和国历史上镌刻着这一页——1955年10月15日鄱陽湖畔九仙岭下开时的第一支志愿垦荒队便是98名上海热血青年。岁月沧桑,风雨共青路上,谁能想到,五十八年前,这里是一片荆棘丛生的荒山滩涂。“共青城”的崛起与胡耀邦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他生前先后两次亲临这里,看望新老垦荒队员,三次为共青人题词,倾注了他对共青事业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胡耀邦同志生前的遗愿:“我死之后,埋在青山绿水间,就是共青城。”他逝世后,骨灰也安葬在这里,永久安息在共青城的青山绿林之中。共青城,知青之城,共青城,精神之城,共青城,生命之城,共青城,希望之城!走向共青,即是穿越昨天的历史,走向共青,即是走向知青的心灵,走向共青,即是耀邦的归宿之地。

还 有值得赞扬和学习的那些无数志愿奉献自己的青春的共产党员,那时候共青城的垦荒队里面,这样我就把她带到胡耀邦,我说她也是我们垦荒队员,胡耀邦一看,她个子又矮,岁数也小,她当时来是1938年出生,也只有十六七岁,他说你也是垦荒队员?我以为你是当地江西老表的小姑娘。后来他跟她握手,他这样单独握手,可能分量就热情一点,重一点,他一握,她缩,他就问怎么了,她手上有泡,我们每个人都有泡,开荒挖山的。他就问,哎呀小姑娘,你这么多泡,痛不痛?她讲我不痛,他说你不痛是假的,是不怕痛,这胡耀邦同志讲,他说你们是有这种精神,是不怕苦、不怕痛,我们大家讲,我们每个人都不怕痛,都有泡,都给,统统手竖起来给耀邦同志看。他说好好好,你们是我们当代的一代垦荒者,你们是勇敢的。这些话时刻在我的心里回荡,激起我的无限敬仰和钦佩,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业的艰辛;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崇高情怀,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对国家的发展和对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

作为党员队伍的一份子,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崇高品格,继承优良传统,发扬优良作风,好好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科学知识,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对党、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转化为建设美好家园的实际行动。

追寻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作文篇10

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这片红色热土上,曾吹响过无数次冲锋号。胭脂山伏击战、鲁南战役、苍山暴动等等,军民一心赢得了一场场血战、硬战、恶战的胜利,凝聚成“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鲁南战役纪念碑高耸矗立,赵镈烈士铜像熠熠生辉,文峰山革命烈士陵园肃穆庄重,沂蒙精神在这里彰显、传承。作为全省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之一,兰陵县在脱贫攻坚中弘扬和践行沂蒙精神,积极探索党群一心、合力攻坚的新路径,着力解决脱贫攻坚的“密码”。

“尖刀班”还是那个尖刀班。负债380万,民心散、村风乱、环境差,这是一个人人都不愿意管的“烂摊子”,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差村、乱村、穷村,这就是1999年的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王传喜却毅然决然地回村任职,他说:“我是党员,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后撤,就算再难咱也得硬扛,也得想方设法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在王传喜的带领下,代村党组织组成“尖刀班”,直指代村脱贫攻坚战的战场。20多年来,村党组织坚持每天早晨6点例会制度,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解决人地不均的问题,党员带头让出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公园,党员带头支持,打消群众顾虑。尖刀班还是那个尖刀班,有任何危险和困难都冲在最前面。岁月流转,“生死与共”的信念不变,党员永远是冲在前的战士,党组织永远是最坚固的堡垒。

“小推车”变成了“推土机”。“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今天我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要讨论的就是怎么修,资金我已经协调好了。”兰陵县长城镇城南村省派第一书记、大众报业集团总经理高峰开会说道。一句“资金我已经协调好了”给在座的党员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修建“致富路”,成立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办起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城南村的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销路在高峰的努力下全部打通了。城南村特色辣椒酱的红色和村民越过越红火的日子相互映照着。高峰说:“我不是兰陵县的本地人,却也听说过许多沂蒙红色故事。当初沂蒙人民用小推车推出了战役胜利,如今我们第一书记要用推土机推出‘致富路’。”兰陵县第一书记争取各类资金3.84亿元,发展致富项目142个,新增村集体收入946.77万元,硬化道路318.93公里,到村到户做起脱贫攻坚战新时代“支前人”。

“识字班”能顶半边天。“希望大家放下各自家族的成见,保持党员的初心和公心,一起帮咱村致富。”这是兰陵县机关干部考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刘羽昕召开的第一次党员大会。自从她上任的第一天,小卞庄村的村民们就关注着她的一言一行。一年换了4届村班子都干不下去,村里几个大姓家族互不相让,各项工作都无法开展,她一个女同志又能干多久呢?可刘羽昕没有过多的言语,来村后就立即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为了树新风、扬正气,她和县扫黑除恶派驻组一起走访调查相关线索;为了解决__矛盾她有访必接、有访必查;为了解决村集体经济不景气,她到处考察适合村子发展的项目。她说:“到底有没有公心,到底有没有党性,群众看的最清楚。”在刘羽昕坚持秉公办事,整治党风、村风、民风努力下,小卞庄村仿佛是换了个样,群众心里也亮堂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虽然不用像打仗的时候那样做军装、送军粮,但是我们依旧要和党和群众时刻保持一条心,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这是兰陵县所有扶贫女干部的心声。入户走访察民情解民忧,因户帮扶送政策送技术、选人到村扶贫先报名先参加,兰陵县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总是有那么一抹亮丽的红!

“夜校”的灯依旧亮着。夜晚偶尔吹过一阵清凉的风,兰陵县17个乡镇(街道)的党(工)委会议室每个晚上灯火通明,这是乡镇(街道)党(工)委在进行集中学习。兰陵县在借鉴革命战争年代的“夜校”等做法的基础上,对全县53个软弱涣散村和59个二星及以下后进村,开展“夜校学习月活动”。“贫困村绝大部分都是后进村、软弱涣散村,我们开展‘夜校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督促后进变先进,增强扶贫工作能力。”兰陵县庄坞镇组织委员王萌说。兰陵县“夜校学习”活动突出实训、实战、实践,注重村“两委”成员和村会计人员政治素质和扶贫工作能力提升,以学习村集体增收案例、脱贫攻坚重要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着力促进软弱涣散村整顿。“我觉得村里的党员之间要向前看,学习先进村怎么抓的扶贫。”“我认为要把村里优秀的年轻同志们发展成为党员,他们脑子活,干事创业致富都有好点子。”“得守住集体的土地,长远发展,把集体经济搞上去。”在“夜校”集体学习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着。打铁还需自身硬,兰陵县举办全县扶贫干部培训班、“夜校集中学习月”等活动,着力提高扶贫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战争”转到“战贫”。“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人民积极参战,或踊跃参军冲锋在前,或奋勇支前参与救治伤员,或在根据地做好后勤保障。“人心齐,泰山移,抗战我们都胜利了,这次脱贫攻坚战我们全村老少爷们一起上,不信干不成。”“跟着党走,准没错。我也就是一个老百姓,就是比别人多懂点种地知识,现在要我带着大家一起种,我很乐意。”“当初战争的时候都不怕,现在和贫困作斗争也不怕。有了好政策,咱们也得跟上趟。”一个个响亮的声音,正是兰陵县在脱贫攻坚中全员参与、凝聚合力的强力回应。兰陵县积极调动村党支部书记发展潜力,以“头雁工程”为引领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将“土专家”“田秀才”全部纳入“鸿雁”人才队伍建设,由他们向贫困户传授致富经、领走致富路,助力贫困户增产增收。企业帮扶建设增收项目、扶贫车间,增设贫困户就业岗位,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党有所呼,民有所唤,我有所应。兰陵县全体党员、干部、群众一道心连心、手拉手共同参与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

在兰陵,沂蒙精神源远流长,红色基因闪闪发光,成为“脱贫密码”,打开致富大门。“老破旧、脏乱差”的代村已变成国家农业公园,“卖不出、愁得慌”的城南村优质红辣椒已变成“销不愁、卖断货”的网红产品,宗族派性问题突出的小卞庄村已经正新风、奔致富,在各种帮扶措施助推下,脱贫攻坚“战”出兰陵速度。

    相关文章

    62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