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那么关于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在前面所学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的轴对称特性。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
3、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圆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用圆设计图案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轴对称的物体,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图形,找出这些图形的特点。
师生共同回顾总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你能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能画多少条?学生尝试画出圆的对称轴,并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后师生共同总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过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3、导入:我们可以利用圆的这一特点去设计很多漂亮图案来装点、美化我们的生活。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圆的知识。
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设计美丽图案——花瓣。
(1)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最上方的图片。观察思考:4个花瓣由几个半圆组成,这几个半圆的圆心分别在哪里?半径怎么找?
(2)想一想,自己尝试画一画。可参考课本第59页的步骤。
(3)交流画法。在讲述过程中要重点说出:圆心的位置在哪里,是如何找到的?半径是如何找到的?学生讲述,教师在黑板上画。
小结:画图时首先要找出图中包含的各个圆或半圆,找到它们的圆心、半径。
2、设计美丽的图案——风车图。
(1)观察图案,想一想如果画这个图案,应按怎样的步骤。
(2)在小组内交流后动手完成。展示自己画出的图案,并说一说画图步骤:
①先画一个圆,在圆内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
②分别以这4个半径的中点为圆心,以大圆半径的一半为半径向同一方向画半圆。
③把所画半圆涂上颜色。
3、设计美丽的`图案——太极图。
指名说一说画太极图的步骤:
(1)画一个圆,在圆内画一条直径。
(2)分别以组成这条直径的两个半径的中点为圆心,以大圆半径的一半为半径,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画半圆。把大圆分成上、下两部分。
(3)把圆的一半涂上颜色,如图所示。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6题。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8题。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9题。
五、拓展提升
观察图案,说一说下面两个图案的画法。
六、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三第7题和第10题的第1、4个图案。
画一画,看一看,想一想。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在小组内交流后再汇报。观察图案,找到各个圆、半圆的圆心和半径。观察图案,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首先要对图案进行“分解”,知道每一部分是怎么来的。难度较大,可在课下完成。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思考、交流、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且体会到探索之趣,经历成功之乐,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不足之处: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体现。教学建议:教学时,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创造,以张扬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百分率,理解这些百分率的含义,并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求百分率的一般方法,会正确地求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自主建构知识,归纳出求百分率的方法。
3、数学思考: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世界,逐步形成“数学的思维”习惯。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百分率的用处及必要性,感受百分率来源于生活,体验百分率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率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百分率的含义。
教学用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8分)
1、出示口算题,限时1分钟,并校正题目。
2、小结学生所提问题,并指名口头列式。
3、将问题中的“几分之几”改为“百分之几”,引学生分析、解答。
4、小结:算法相同,但计算结果的表示方法不同。
5、说明:我们把做对题目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叫做正确率;那么做错的题目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叫做错误率。这些统称为百分率。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6、口算比赛:(1分钟)(见课件)
7、根据口算情况,提出数学问题。
(做对的题目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目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8、尝试解答修改后的问题。
9、比较:“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0、举一些生活中的百分率,明确目标,进入新课的学习:(1)知道达标率、发芽率、合格率等百分率的含义。(2)学习求百分率的方法,会解决求百分率的问题。
二、设问导读(9分)
1、说明达标率的含义。
2、板书达标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除法为什么写成分数的形式?
3、组织学生以4人小组讨论。
4、巡回指导书写格式。阅读例题,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做达标率?
(2)怎样计算达标率?
(3)思考:公式中为什么要“×100%”呢?
(4)尝试计算例1的达标率。
三、质疑探究(5分)
1、在展示台上展示学生写出的百分率计算公式。
2、要求学生认真计算,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生活中还有哪些百分率?它们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求这些百分率?
2、求例1(2)中的发芽率。
四、巩固练习(14分)
1、指名口答,组织集体评议,再次引学生巩固百分率的含义。
2、对每一道题都要让学生分析、理解透彻,并找出错误原因。
3、出示问题,指导学生书写格式,并强调
4、解决问题要注意:看清求什么率?找出对应的量。
5、引学生比较、发现:这些百分率和100%比较,大小怎样?哪些百分率可能超过100%?
6、引学生观察、发现:出勤率+缺勤率=1.
五、加强巩固
1、说说下面百分率各表示什么意思。(1颗星)
(1)学校栽了200棵树苗,成活率是90%。
(2)六(1)班同学的近视率达14%。
(3)海水的出盐率是20%。
2、判断。(2颗星)
(1)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为105%。( )
(2)六年级共有54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今天六年级学生的出勤率为54%。( )
(3)把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为25%。
(4)一批零件的合格率为85%,那么这批零件的不合格率一定是15%。 5、工厂加工了105个零件,合格率达100%,则这批零件有100个合格。
3、解决问题(3颗星)
(1)我班有27名同学,上学期期末测试中,有24人优秀,那么我们班成绩的优秀率是多少?27名同学全部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2)六(1)班今天有48人到校,有2人缺席,求出勤率。
(3)要求,以2人小组互查,每人练习一道题,口头列式。1、王大爷在荒山上植树,一共植了125棵,有115棵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约是多少?
(4)王师傅加工的300个零件中有298个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课堂总结:
(1分)突出“关键点”。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乘法意义及算理。
教学用具
课件标签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说一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步骤。
(1)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出示题目:
(1)你想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3)画示意图分析。
(4)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5)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结果,看一看其中的联系。
想一想:虚线框中,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计算过程呢?学生经过思考交流,不难发现其中的计算过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补充其中的计算过程。
然后,联系以上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学生不难发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教师可不急于作出归纳,再提出问题,继续验证学生自己的发现。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你认为计算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画示意图加以验证。
(4)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板书:
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教学例出示教材例题,学生简要了解蜂鸟。
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计算情况。完成后,选择两位不同计算过程的学生上台板演。
3、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2)5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
①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②教师出示算式,学生判断可以不可以。
③说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约分的方法。
强调:整数约分后的结果要写在整数的上面,并与分子相乘。
三、巩固练习完成例题后“做一做”四、课后作业设计完成练习二第3、4题?课后习题完成练习二第3、4题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4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55页例3及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十五第8~11题。
育人目标
1.学会借助线段图等方法分析较为复杂的现实问题。
2.能考虑现实情况应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掌握一些策略性的知识。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以及团队协调合作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4.在分摊运费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创造。
5.在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经验,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
6.经历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性的知识。
学习评价设计
1.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归纳出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
2.运用归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出现团队合作的.情况。(让学生先简要交流课前了解的信息:人们一起合伙运货、租房等,如何协调付费的情况。)
2.教师用课件呈现:三人需要用同一辆车运送同样多的货物共需90元,当车走到路程三分之一处,出现甲卸货,到路程的三分之二处,出现乙卸货,到终点是丙卸货。
教师提出问题:他们如何分摊运费?请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提出:
①们运的货物同样重,把运费平均分配。
②尽管他们的货物一样重,但因为他们运的路程不一样。甲运的路程短应该少付,丙运的路程长应该多付。
③按照路程的长短按比例分配的办法来分摊运货的钱。
④能不能把运费分成每段30元,第一段由三人共同分担,第二段由乙和丙两人分担,第三段只有丙一个人承担,这样比较公平。
……
以上方案中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公平?
学生经过讨论会认为:平均分的方案不公平,因为甲运的路程短,却要和路程最长的丙付同样多的钱,这种方案在现实中不容易被接受。按比例分配或按每段路程来分摊钱的办法可以让运货路程短的付较少的钱,而运货路程长的付较多的钱,这样相对比较公平。
抽生交流课前了解的信息。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讨论交流哪些方案才是公平的。
在分摊运费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创造。
合作探究
1.请选择自己认为比较公平的办法,把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果写出来。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2.交流汇报,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求汇报时阐明自己的解题思路。
方法1:按路程比例分摊。把路程平均分成三段,甲行了一段付一份钱,乙行了两段路程付两份钱,丙行了三段路程应付三份钱。
根据各人所行路程的段数,把钱一共分成:1+2+3=6(份)。
其中甲占90的:90×1/6=15(元)
乙占90的:90×2/6=30(元)
丙占90的:90×3/6=45(元)
答:甲应分摊15元的运费,乙应分摊30元的运费,丙应分摊45元的运费。
方法2:按路程段数分摊。
每一段的运费:90×1/3=30(元)
第一段的运费甲、乙、丙三人分摊:
30÷3=10(元),每人付10元。
第二段运费由乙、丙两人分摊:
30÷2=15(元),每人付15元。
第三段运费由丙一人付30元。
所以三人分摊的运费是:
甲:10元
乙:10+15=25(元)
丙:10+15+30=55(元)
答:甲应分摊10元的运费,乙应分摊25元的运费,丙应分摊55元的运费。
3.对方案中存在的疑问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如果你是甲,你会接受哪种方案?为什么?如果你是丙呢?
独立设计公平的分摊方案。
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
讨论交流,体验实际意义。
在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经验,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
巩固应用
1.课件出示情境。
小强家房子出租给小李、小张、小王三个年轻人,每月房租是630元。6月份,小李只住到10日就搬走了,小张只住到20日也搬家了,小李和小张离开时都留给小王210元的房租。到月底小强的妈妈要去收房租了,如果你是小强,你会建议妈妈怎样收这三个年轻人的房租比较合理?
由学生先提出方案,然后自己拟订方案解答。
方法1:
小李应付的房租:630×10/30x1/3=105(元)
小张应付的房租:630×(10/30x1/3+10/30x1/2=210(元)
小王应付的房租:630×(10/30x1/3+10/30x1/2+10/30)=315(元)
方法2:
630÷3=210
小李:210÷3=70(元)
小张:70+210÷2=175(元)
小王:70+210÷2+210=385(元)
请学生再思考:如果你是小王,你会怎样付房租?
同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2.课件出示:在方格纸上涂色设计图案(课堂活动第3题)。
学生读懂题意后,让学生自选颜色,设计图案。然后再算出各种颜色所涂格子数的比,这样就把问题归结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上来,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先提出方案,然后自己拟订方案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自己分摊方法。
讨论交流。
独立理解题意,自选颜色设计图案并解答。
经历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谈收获。
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8~11题。
思考题:参加比赛的人数应该是7的倍数(3+4=7),又因为参加比赛人数在160-170人之间,所以参加比赛的人数可能是161人或168人。
独立完成。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5
教学内容:课本第6页的内容和练习二的第5—11题。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把下面的.整数改写成分数。
2=()5=()14=()25=()
二、新授。
1、统一计算法则。
(1)到目前为止,你学会了哪些分数乘法的知识?分数乘整数以及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分别是什么?分数乘分数的法则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2)请你试算一算: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学生边展示计算过程,边阐述理由。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因为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分数的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因此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以统一为一条,即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
2、书写形式。
(1)具体计算时,在碰到整数和分数相乘,可以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直接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不必把整数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
例如:
(2)计算时,也可以不把相乘的两个数改写成分子、分母分别相乘的形式,直接把整数或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数的分母进行约分。
例如:
3、做一做。
完成课本第6页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的第6题。
2、练习二的第8题。
3、练习二的第10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练习。
练习二的第5、7、9、11题。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6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比例这个单元的知识后,教材安排了一节整理复习的内容,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学生通过学习对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关系、以及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必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教师在组织整理复习时,要紧紧围绕着本单元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易混淆的概念,要加强对比复习,使学生明确它们的区别,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明确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熟练地解比例。
2.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3.通过复习,熟练掌握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4.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理复习意识,体会整理复习的好处,逐步掌握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掌握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整理和复习,对比例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教法:教师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指导学生整理和复习。
学法:学生回忆整理,练习巩固知识。
设计说明:
根据我们的《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教案。有两个要达成的目标,一是老师带着学生边复习便边整理知识,在对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知识网络。二是通过收集错题,典型题,对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的复习,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把握。从学法层面来说,向学生展示一种好的复习方法——用思维导图对本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旨在让学生通过该节课的学习,掌握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比例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的应用等】
2.学习的内容那么多,你是如何整理和复习的?有什么好方法与大家分享?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思维导图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揭示课题:比例的整理和复习
二、看书归纳整理
1、看书整理比例的意义
(1)师指导学生看书(第40至42页),边复习边整理。
老师带着学生看书整理和复习比例的意义。
(2)复习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比和比例的区别。
说一说: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看书整理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1)让学生看书第45至49页,尝试整理本节知识。
3、整理比例的应用让学生看书第53至62页,尝试整理本节知识,老师个别辅导。
4、汇报分享交流整理的成果。
注意事项:
1、将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和缩小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强调:图形的放大和缩小都是把图形的边长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
2、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有哪些步骤?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各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2、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
(1)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总页数一定,看了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
(3)购买铅笔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7
教学内容:
纳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4、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宪法》第5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
教学重点:
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
税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授
2)50吨的10%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1、阅读p122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宪法》第56条,《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2)试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20%表示什么?
3、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4、税款计算
(1)出示例5(课本99页)
一家大型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理解:这里的5%表示什么?(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额的百分比。)
(3)要求“应缴纳营业税款多少”就是求什么?
(4)让学生独立完成?
5、看课本98页内容。读一读,什么是纳税?什么是税率?
三、练习
1、巩固练习:练习三十二第4题。(要点:5%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额,7%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税。)
2、依据第5题,学生各自发表意见。
板书设计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8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的应用。(板书: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你能说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吗?你怎么理解这个百分数?
2、师:因为百分数的意义使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要研究的主题就是百分数的应用(补充板书:百分数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师:同学们,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用冰块来消暑降温。你们制作过冰块吗?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课件出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师:有一位同学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大屏幕出示实验记录)请看: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3、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师选择板书。
(1)、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2)、原来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3)、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
4、在这些问题中,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
师生共同解决,并将解决的问题擦掉。
活动二:理解“增加百分之几”。
1、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一起读题,你觉得哪句话最难理解?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3、全班汇报,由口头理解的不清晰,引出线段草图。
4、对比书中的线段图和学生的线段草图,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了……”这个省略号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图上看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增加了百分之几指的增加了谁的百分之几?
通得讨论得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的部分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5、列式计算,数形结合,说出两个列式的含义
6、课件演示,小结两种解题思路。“增加百分之几”指的是增加的部分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
可以先求出增加的部分再除以单位“1”;也可以先求出增加后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再减去单位“1”。
三、训练巩固
1、根据问句,说出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的量。
①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②梨的质量是苹果质量的百分之几?
③降价了百分之几?
④增产了百分之几?
2、消费宝典
电饭煲降价,原价220元,现价160元,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引导学生先理解“降低百分之几”再列式计算。)
3、建设新农村
选一选:
光明村今年每百户拥有彩电121台,比去年增加66台,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1)(121-66)÷121
(2)66÷121
(3)66÷(121-66)
(让学生说出选择的依据。)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们理解并掌握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解题的重点是理解题意,关键是正确地找到单位“1”。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9
教学目标:
1、欣赏由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并了解图案的排列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3、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图形的美,会用基本的几何图形设计有规律排列的图案。
教学难点:
发现图案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课件、方格纸、水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展示一件衣服
师: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衣服上有学过平面图形。
2、出示平面图形
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设计由这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漂亮图案。
出示课题:欣赏与设计
二、欣赏图案
1、欣赏课本上的6幅图案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图案,请看。漂亮吗?请仔细欣赏,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和你同桌说说它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用了什么颜色?
2、交流汇报
(1)由2名学生选择喜欢的图案回答。
(2)教师指定一幅图案学生回答。
师:喜欢第5幅的同学请举手。这幅图案用了什么图形?(三角形、六边形)红色的六边形由几个三角形组成?(6个)在红色六边形的周围你还发现了什么?这幅图案像什么?
三、生活中的图案
师:这些漂亮的图案都是来自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你在哪里见过像这些一样由平面图形组成的,有漂亮颜色的.图案呢?
学生回答:地板砖、衣服、广场等。
四、找规律
师:咱们学校新建的厕所还没有合适的地板瓷砖图案,校长想请全校的同学都来出谋献策。淘气已经设计了一幅,大家请看。(课件出示方格图案)
1、在这幅图案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有正方形,还有4种颜色。
2、观察这4种颜色的排列规律。
①第一行第5个正方形是()色,第一行第8个正方形是()色。第11个呢?
你是怎样想的?有没有好办法能很快算出来?可以互相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横着看图案的颜色排列规律。
②第一列第6个正方形是()色?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竖着看图案的排列规律。
3、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4、想象一下,如果继续画下去,会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展示画下去的图案)
五、设计图案
1、师:刚才这幅图案是淘气设计的学校厕所瓷砖图案的效果图,你觉得怎么样?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你想设计吗?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怎样设计?
2、设计要求
(1)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设计;
(2)图形的形状、颜色排列要有规律;
(3)设计的图案要美观大方。
3、学生设计图案
4、展示学生作品
师:请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
师:谁来说说他设计得怎么样?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图形的美,感受了美,并用双手创造了美,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仅能画出美丽的图案,还能够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和美的心灵去装点我们的生活。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10
教学内容:
根据课本第9页至第10页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
2、能力目标:在设计图案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
3、情感目标:厂家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学难点:
在设计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
两先两后学导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结合欣赏与红制图安排过程,进一步巩固对所学图形特征的认识。
板书课题
二、欣赏图案。
1、看一看:出示课本的教学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2、议一议:看到这些图案,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怎样组成的?
3、欣赏:老师出示教学挂图,学生欣赏美丽图案。
三、设计图案。
1、涂一涂。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中的涂一涂的第1题。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中的涂一涂的第2题。
2、做一做。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交流。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中做一做的第2题。
四、巩固练习。
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第10页数学万花筒中的内容,再让学生按照图示的方式试一试,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和交流。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1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和练习十六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生活的物品,认识扇形,掌握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教学重点: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学准备:
扇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有一根绳子长31.4m,小红、小东和小林分别想用这根绳子在操场上围出一块地,怎样围面积最大?
二、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出示第75页主题图,谈话
(1)主题图上呈现的是什么?
(2)这些物体的.名称都含有扇字,那什么是扇形呢?
(3)根据画面情境,你能说出一些扇形的物体吗?
2、揭示课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扇形的物体,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扇形。
3、板书课题:认识扇形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1)介绍扇形的含义: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2)介绍扇形各部分的名称
弧: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圆心角:像<AOB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观察:在同一个圆中出现不同圆心角的扇形,你发现了什么?
(4)结论: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2、认识特殊的扇形
(1)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学生自主探索:半圆的圆心角是180
(2)以1/4圆为弧的扇形呢?
1/4圆:圆心角是90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第76页第1题。
根据扇形的含义,找一找物体中的扇形。
2、完成第76页第2题。
圆心角一定是两条半径组成的角。
3、完成76页第3题
把画圆和画角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4、完成76页第4题
介绍扇环知识。扇环就是圆环的一部分,求圆环面积的方法迁移到这,求扇环的面积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页数学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择生活中有趣而美丽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
2.引导学生尝试绘制美丽的图案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培养审美意识;
2.绘制美丽图案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课件1:生活中美丽图案的视频(课前拍摄我们身边的美丽图案)。
课件2:课本上美丽图案制作的动画演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播放视频或(图案图片)(包装盒上的图案、门上的图案、建筑物上的造型图案、商标图案、等)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想说什么?
3.在你的周围你还见到了哪些有趣的.图案?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欣赏和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欣赏美丽的图案
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案(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汇报你发现的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
4.多媒体动画演示图案形成的过程。
5.教师小结。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绘制美丽的图案。
1.小组内讨论下面美丽图案是由哪个基本的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而来的?绘制的步骤应该是什么?
2.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
3.多媒体再次演示绘制的步骤,并阅读课本上绘制的方法;
4.讨论绘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5.操作活动:开始绘制图案活动,播放轻松音乐,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
1.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2.学生评价
①选对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可以是画得好的,也可以是画得不好的)。比一比看谁评价得好。
②教师系统评价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13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折扣和纳税之后的第三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知识点,是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本章内容中的一个难点。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率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1、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折扣和纳税这两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将要学习的第三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知识点。
2、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的障碍点应该在于利息税的扣除和国债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
1、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2、利息税的扣除和国债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学过程:
一、课内交流、探究
师:在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生汇报。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
(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
(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
(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师: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创设情景、体验储蓄
1、创设情景
2、体验储蓄。根据刚才的汇报情况,安排教学过程。
(1)学生拿出复制好的储蓄存款凭证进行填写。
(2)学生活动,教师了解学生填写情况后,最后利用投影仪进行订正。
(3)、充分联系生活,设置储蓄密码。
(4)保管好存折或存单。
师:储蓄完成以后,银行要给我们一个存单或存折,我们要牢记密码,妥善保管好存单或存折。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交流讨论,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知识,如果告诉你两年的利率是2.43%,你能够求出张大爷储蓄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汇报情况)
2、学习利息税知识。
师:大家都算出了应得的利息,但实际上张大爷他并不能得到你们算出的这些钱,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大家看一下课本第99页最下面的一句话:“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
生:就是银行多给的那部分钱的5%要上交给国家。
生:就是只能得到利息的95%。
师:对,存款的利息必须要按5%的利率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各位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
师:储蓄到期时,张大爷实际领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
生1:48.60×5%=2.43(元)
1000+48.60—2.43=1046.17(元)
生2:48.60×(1—5%)=46.17(元)
1000+46.17=1046.17(元)
生3:1000+48.60×(1—5%)=1046.17(元)
师总结利息的利息计算方法。
3、巩固新知:学生进行练习(教材第100页的“做一做”)
(1)学生个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学生个人汇报
四、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6、9题。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14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关键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准单位“1”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课件演示
教学意图
一、基础训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专项训练:
课件:练习:已知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该怎样画线段图呢?根据线段图教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该怎样做?
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 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
二、根据看线段图列式
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 出示线段图 【教学课件演示】
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师: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做。(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有能力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系在一起会出现许多的新问题。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学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四、对比练习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能力。
五、巩固练习
练习八的3-5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进行计算,完成练习八P118第3题和第4题。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出示P118页5题。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
结合讲解,进一步强调在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单位“1”。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的,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就要把那个数量作为单位“1”。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时,更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每一步中的`单位“1”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课件演示】
加强解题思维的训练,沟通新旧知识,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强化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
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亮跳的是小强的2/3,小亮跳了多少个?
渗透健康教育:
跳绳运动,是对付肥胖、预防血脂异常、高血压最切实可行的方式,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耐力的有氧代谢运动。同学们要积极进行跳绳运动,
学生独立进行思考计算,请个别同学讲解回答。
2、练习二十七的第8题,练习二十七的第9题。
(1)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是今年绿色蔬菜总产量的9/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2)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比今年少了1/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渗透健康教育:
绿色蔬菜含维生素U较多是抗癌、防癌的复合剂,对胃溃疡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紫癜以及出血性肾炎等疾病有治疗效果多吃的蔬菜会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所帮助。
【教学课件演示】
强化数量关系的分析,强化方程的解法,体现解法的多样性、解法的最优化,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优化意识。
通过强化练习提升学习水平,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七、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要先找准单位“1”和相等的数量关系,再确定算法,然后列式计算,先找单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就加,比1少就减”。
【教学课件演示】 帮助学生抓住解题的重点,已知单位“1”的用什么方法解,不知道单位“1”的又用什么方法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网络的建构。
八、作业:
练习二十七的第8、10题 【教学课件演示】
板书: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复习
根据条件分析单位“1”和找准对应分率。
用算术方法解:已知单位“1”用乘法,不知单位“1“用除法。
用方程解:单位“1”不知道或者题目的条件中含有“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15
复习内容:课本第22页练习六。
复习目的:
1、使学生进一你好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你好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使学生进一你好理解倒数的意义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复习过程:
(一)导入:板书:整理和复习
(二)整理。
1、启发学生回忆整数乘法的意义: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
使学生明确:5×12或12×5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启发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
使学生明确:8/15×5,5个8/15的和,
8/15+8/15+8/15+8/15+8/15=8/15×5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3、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使学生明确:24×3/8就是求24个3/8是多少,7/18×9/14就是求7/18的9/14是多少,是对整数乘法的的扩展。
练习:练习七的'第3题。
板书:
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一个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为了计算的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
使学生明确: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板书:
应用乘法交换律应用乘法结合律应用乘法分配律
练习:练习七的第4、5题。
5、口算
练习七1、10题。
6、分数应用题。
(1)把谁看作单位“1”
六年级参加数学小组的有36人,语文小组的人数是数学小组的,体育小组的人数是语文小组的倍。体育小组有多少人?
(2)练习。
①打字员打一部书稿,每天完成,5天完成这部书稿的几分之几?
×5
②立新小学六年级有学生155人,其中的参加科技活动小组,参加科技活动小组的有多少人?
155×
④党校食堂九月份用煤560千克。十月份计划用煤是九月份的,而十月份实际用煤比原计划节约,十月份比原计划节约用煤多少千克?
560× ×
7、倒数:整理和复习第7题。
堂上练习:
1、练习七第2题,抢答,小组练习。
2、练习七的第3、11题。
3、练习七的第16、17题。
作业:
练习七的第12—15题。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16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四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的步骤。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5×6+7×3 15×(34—27)16×4—7×9
(35+21)×28 70—4×6 36×2+15
2、引出课题:
刚才复习的整数乘加、乘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乘加与乘减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4。
(1)教师点拨:分数加法、减法、乘法混合在一起的时候,怎样计算呢?运算顺序跟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出示例4:计算,指名读题。
(2)学生按整数运算的顺序计算。(教师巡视)
(3)订正:
指名学生问: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教师明确:这道题有乘有加,同学们做得很好,如果一道题有乘有减,或者有乘有加还有小括号,这样的题怎么计算?(出示做一做两道题)
2、做一做:
(1)试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指名两名学生做在小黑板上)
提示:注意计算时只写必要的计算过程。(教师巡视)
(2)订正:
让学生先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启发学生思考、交流主动学会新知。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自己学会了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大家学习得很好。我们要注意在混合运算中计算步骤还要过于繁琐。还要养成做题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几名学生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2、练习四第3、4、5题。
(五)作业。
练习四第2题。
第五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9—10页的例5和例6,完成练习三的第6—9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运算定律。
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过乘法的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25×7×4 0。36×101
(学生口述自己是怎样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简算上面各题的。)
二、新授。
1、引入:
同学们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整数、小数的一些计算简便,这些运算定律能不能应用到分数乘法中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否推广到分数乘法)
2、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学生发表对课题的见解。
(2)验证:
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教学例5。
(1)出示:,学生小组合作独立解答。
4、教学例6。
(1)出示:,学生小组合作独立计算。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说一说你们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5、小结:
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学生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完成课本第10页的“做一做”题目。
其中第2题引导学生讨论解题思路,把87改成“86+1”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比较简便。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练习。
练习三的第7—9题。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本精选篇17
教学内容:课本P15页例2,及练习四的6—1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辨析两次判断单位“1”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先说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
1)香蕉的筐数是苹果的。
2)香蕉的筐数的和苹果的筐数相等。
3)黄牛只数的等于水牛的只数。4)水牛的只数相当于黄牛的。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例2。
2、读题,分析题意。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明确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思考:要画几条线段?5/6和2/3分别是谁的5/6和2/3?单位“1”分别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图。
4、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计算。
1)求小华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思路: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5/6,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的'5/6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
(元)
2)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思路同上。注意认清单位“1”
5、指导列综合算式解答。
6、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和昨天的异同。
7、练习
1)完成课本P15页下的“做一做”。
2)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确定计算方法的。
三、新课小结。
1、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与前一节所学的一步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判断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P16练习四6、7。
五、作业。
完成练习四的第8—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