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大课堂”第30课《邓恩铭》满分作文八篇

| 邱妹

邓恩铭烈士短暂而伟大的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而且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尚的政治品格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灯塔大课堂”第30课《邓恩铭》满分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灯塔大课堂”第30课《邓恩铭》满分作文八篇

“灯塔大课堂”第30课《邓恩铭》满分作文1

1931年4月5日,在山东省济南市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一名出生于贵州的水族青年身负镣铐,与其他20多名共产党员一起,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

这位青年名叫邓恩铭。1921年7月,邓恩铭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这次大会上,年仅20岁的他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邓恩铭,1901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一户水族家庭。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他,少年时就毅然告别家乡寻访救国真理。1918年,在山东的亲戚资助下,他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阅读进步刊物,开始接触并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

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报,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学生运动期间,他同山东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领袖王尽美一见如故,结为革命战友。

1925年2月,邓恩铭与王尽美利用胶济铁路局上层发生内讧的时机,发动胶济铁路和四方机车厂工人举行全厂大罢工。五卅运动前后,他又组织领导了以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为主的工人运动,历时3个多月,成为五卅运动的先导。

1925年11月,山东地方委员会机关被敌人破坏,他被捕入狱,遭受残酷折磨。后因在狱中染上肺结核,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得以保外就医。

参与革命斗争期间,邓恩铭的父母等亲属曾以定亲等名义劝阻他,他在家书中回复“儿主张既定,决不更改”,革命意志始终没有动摇过。

大革命失败后,邓恩铭辗转山东各地,继续领导党组织开展斗争。1929年1月19日,他从淄博矿区返回济南,由于叛徒出卖,再次被捕入狱。面对酷刑折磨,他毫不动摇,在狱中还领导了两次绝食斗争,组织了两次越狱斗争,使部分同志得以脱险。1930年,邓恩铭在狱中写下遗作《诀别》: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在荔波县城北的邓恩铭故居陈列馆内,共展出图片资料600余张,文物170余件(套),场景景观11处,完整展示了邓恩铭一生的事迹。每每有游客走到第三展厅看到他的《诀别》诗,都会驻足不前,有的听到讲解还流下眼泪。

“虽然安装有语音图像导览,但我们仍外聘老、中、青兼职讲解队伍,要求专职讲解员每月不低于90次讲解。”邓恩铭故居管理所所长覃远健说,邓恩铭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的一生,激励着到访的每个人。

如今,邓恩铭的家乡水浦村已告别贫困,依托荔波县红色旅游与世界自然遗产的优势,走上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

邓恩铭的侄孙女、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乡长邓庆梅说,在工作过的每个岗位上,她始终牢记“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家训,为“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灯塔大课堂”第30课《邓恩铭》满分作文2

读《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邓恩铭》,感慨万千,用二句首诗解读邓恩铭“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邓恩铭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是中共一大有着少数民族身份的代表,是一大后长期扎根基层播火开拓的党的一大代表,是水族在全中国知名度高的人。其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斗争精神,闪耀着伟人的光辉,照亮我们前进。

书中讲述了邓恩铭传奇一身,从一个普通农家的孩子每天一大早跟着父亲上山去采草药,为一些穷苦的百姓治病;晚上跟着妈妈一起磨豆腐,过着清贫闲静的生活;直至举家搬迁至荔波县城后,邓恩铭遇到他一身的命运转折点。一位日本留学回来的老师,高煌。在他影响下,促使他从小就埋下了一颗爱国的心。那时的邓恩铭学习优异,很受高煌老师的喜爱。老师经常邀请他去家里学习新文化,告诉他读书不能死读书。还教他理解一些深度的文章。后来他想学到更多的知识,于是,16岁那年他前往山东求学。在山东的第二年便考入了山东第一中学,他在校时爱好体育活动,几乎全校的人都认识他,因为他是全校最早唯一会撑杆跳高的人。在学习期间,受到《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的影响和启迪。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投身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他往后的发展奠定了道路和方向。

邓恩铭,他积极投身五四运动,站在斗争前列,创办济南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创办《励新》刊物,声援爱国运动,打倒贪官污吏,赶走列强,抛头颅、洒热血,置个人生命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复兴、救国救民为己任。残酷的斗争环境铮铮铁骨邓恩铭等22名共产党员还是惨糟济南国民党反动当局残忍杀害。邓恩铭烈士短暂而伟大的一生,不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不朽贡献,而且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尚的政治品格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始终是我们内心的坚守,崇尚英雄始终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书中革命先烈,他们信仰坚定、视死如归,彰显出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

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缅怀先烈,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跑出我们这一棒的好成绩!

“灯塔大课堂”第30课《邓恩铭》满分作文3

在关爱家人的同时,邓恩铭却没有唯命是从,不断对旧礼教进行反抗。他主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1922年是他为革命工作不断奔走的一年,百忙中依然惦记家里,8月份的家信中,希望家里送妹妹到省城读书:“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无论如何总要叫他们念书……此刻比从前不一样了,男女都是一样……总而言之,叫做男女平权。”对于当时盛行的父母给儿女包办婚姻,他明确反对,规劝父母抛弃陈旧观念:“父母辛苦费力哺育儿女,处处总为儿女好;不过一时比一时不同,从前是好的,哪晓得反到害起儿女来,比比皆是,最头痛的就是替儿女订婚……父母的一片好心,做儿女的无有一个不感激,不过总盼望做父母改换改换方法来爱儿女就行了。”

面对几千年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世俗,他以在青岛做官的堂叔为例提醒父亲,“无论做官为宦,总要处处体贴老百姓,不用助人为恶,剥夺人民。二叔做官数年,一清到底……百姓没有不爱戴的,所以名誉很好!因此,父亲千万千万要像二叔一样才好。”他自己更是违背家庭意愿,投身革命活动。1924年5月8日,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说道:“儿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故有负双亲之期望,但所志既如此,亦无可如何。”邓恩铭视名利如粪土,而“所志”正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灯塔大课堂”第30课《邓恩铭》满分作文4

邓恩铭在山东省立一中学习期间,受到《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的影响和启迪。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邓恩铭等一批进步青年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投身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扩大进步阵地,1920年秋,邓恩铭与省立一师学生王尽美,在济南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刊物。

1921年春,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邓恩铭是小组负责人之一。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一起作为济南代表,到上海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并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2年1月,邓恩铭出席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在苏俄学习考察。回国后,在山东负责党的工作,先后领导了1925年胶济铁路大罢工、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

1925年11月,邓恩铭在济南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遭受残酷折磨。后因在狱中肺结核病情恶化,经地下党组织多方设法营救,得以保外就医。1929年1月,邓恩铭因叛徒出卖再次被捕。在狱中,他受尽酷刑,毫不畏惧,发动领导了两次绝食斗争和两次越狱斗争,使7名同志先后脱险,而他自己因为身体病弱,未能逃脱,被投入死牢。1931年3月,邓恩铭给家中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写下诀别诗:“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表达了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家国情怀和对革命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心。4月5日清晨,邓恩铭等22名共产党员被国民党杀害于济南纬八路刑场,史称四五烈士。

1961年,邓恩铭诞辰60周年、牺牲30周年、中共一大召开40周年,同为一大代表的董必武经过山东,感慨万千,赋诗一首回忆王尽美与邓恩铭: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灯塔大课堂”第30课《邓恩铭》满分作文5

“南雁北飞,去不思归?志在苍生,不顾安危。生不足惜,死不足悲。头颅热血,不朽永垂。”

这首《述志》,是这个水族少年人生第一次离开家乡,北上山东时所作。诗中已然表露其心系家国人民、不惜生死的志向,而此次离家后,他便再也没能回来。

在抵达济南后,1918年,邓恩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省立一中。在这里,他阅读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和介绍苏俄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书籍。

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报,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在共同的斗争中,他同省立第一师范学生王尽美结成了亲密战友,一起组织学生抵制日货,反对卖国条约,积极参加宣传、演讲、罢课、游行等活动,成为学生界有影响的人物。

1920年夏,齐鲁书社社长王乐平推荐王尽美、邓恩铭与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联系,着手筹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此后,邓恩铭等人联系了一批当地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先后秘密建立了共产主义学会、成立励新学会,并出版以介绍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励新》半月刊。

1921年春,在北京和上海早期党组织的影响和帮助之下,王尽美、邓恩铭等正式成立了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由于工作优秀、表现突出,当年7月,邓恩铭和王尽美均赴上海出席中共一大。

“一大”结束后,如何宣传好党的理论和思想?面对当时大字不识两个的广大民众,邓恩铭巧妙地运用歌曲、漫画、乐器等形式,宣传革命思想和道理。

邓恩铭不仅会唱,还会编民谣,还有出色的笛、萧演奏能力,他曾在家书中,让家里帮助收集水族的山歌。他创作出大量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振奋人心的革命宣传歌谣。这些歌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四处传唱,为推进革命宣传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他在绘画方面也是好手。邓恩铭利用一切时机,为老百姓创作了大量漫画系列,如地主剥削系列、日商压榨系列等。用漫画的形式,揭露社会的黑暗,激发他们向往幸福生活的愿望。

1922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组织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底,赴青岛创建党组织,先后任中共直属青岛支部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在青岛工作期间,邓恩铭经常身着短裤短褂,打扮成工人模样,深入工厂车间、铁路车站和职工家庭,启发工人觉悟,建立工会组织,领导工人进行斗争。

在邓恩铭等人的领导下,1925年2月8日,胶济铁路工会领导工人举行大罢工,威震千里胶济线,迫使铁路局答应了工人的部分要求。同时,四方机车厂工人也举行同盟大罢工,历时9天,最终取得了胜利。同年4月,邓恩铭又组织领导了以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为主的工人运动,历时3个多月,形成了青岛历史上震惊中外的第一次罢工高潮。

然而也正是因为领导罢工,邓恩铭引起了胶澳商埠和日本人的注意,他们派遣大量的探子盯梢,抓捕了邓恩铭。

在中共山东党委和青岛的中共组织的积极营救下,1925年5月,邓恩铭被释放,并被驱逐出青岛。但是为了组织工人运动,邓恩铭又悄悄潜回了青岛。为此他遭到大规模的搜捕,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对他的通缉令。

1925年11月7日清晨,邓恩铭正在主持一个会议时,一群警察冲了进来带走了他。此时的邓恩铭已经患上了肺结核,在酷刑下他备受折磨、奄奄一息,但仍然顽强不屈。最终,党的营救加上两位贵州同乡官员作保,邓恩铭被释放。

出狱后,邓恩铭住在叔父家休养,家人们都劝他不要再参加政治活动了。父亲听说后,千里跋涉从贵州赶到山东,看到不成人形的儿子时,父亲老泪纵横,苦苦规劝邓恩铭跟他回贵州老家。

在家与国中,邓恩铭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

万般无奈之下,父亲只好一个人独自返回贵州。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诀。

“灯塔大课堂”第30课《邓恩铭》满分作文6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诀别》邓恩铭

生命的最后三个年头,邓恩铭都是在狱中度过的。而生命的最后,邓恩铭还是将这封诀别家书留给了家人,年少离家,再未归来,是一种舍身赴死的决绝,或许亦是用这样的方式跟家人再说说话。

作为长子,邓恩铭父母希望他能传宗接代,平平安安地生活。但他却选择了一条充满危险、随时可能牺牲的道路。整天为儿子的安全提心吊胆的父母,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1924年,他们给邓恩铭寄来了一封家书。在信里,他们以邓恩铭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为由,要求邓恩铭尽快回老家贵州完婚。

可是,让父母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一贯孝顺的大儿子却一反常态,违背了父母的意愿,在邓恩铭寄回的家信中字字句句都是对革命的赤诚之心。他说道:“儿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故有负双亲之期望……儿主张既定,决不更改……”

看到儿子如此坚决的革命态度,邓恩铭的父母和家里人商量之后,决定拿出杀手锏作最后一搏。他们让资助邓恩铭的叔叔,切断了他的经济来源,以迫使他“回头”。然而,邓恩铭早已成长为一个为理想而执着、因理想而无所畏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理解家里人的心情,但他也明白,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他献身革命。最终,在家人与理想之间,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邓恩铭在青岛领导革命斗争时,虽然生活清寒,但他还是拿每月党组织发给的生活费接济困难的同志。因革命工作,他的经济一直很紧张,面对家人的求助,他也没有能力给家里寄钱,只得委屈家人。这样清廉的人,却因将贪污党费的王复元开除党籍,最终遭到对方投敌叛变、出卖。

1928年12月,由于叛徒的出卖,邓恩铭在济南被捕。在狱中,邓恩铭把被捕入狱的共产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了狱中党组织,先后组织狱中难友进行了几次绝食斗争,不仅取得了改善伙食、允许读书看报、不带脚镣等生活待遇,还使狱中难友团结到了以他为主要领导的狱中党组织周围。

邓恩铭在狱中组织了两次越狱,第一次由于遭人告密而仓促施行,结果失败。1929年7月,邓恩铭又拟定了一份更详细周密的越狱计划。济南的党组织为了里应外合,利用狱中党员家属探监的机会,把锯条等工具秘密带进监狱。此次越狱,帮助7名党员成功逃脱。而邓恩铭由于被长期关押,又受尽折磨,未能成功逃脱。

1931年4月5日凌晨6时,邓恩铭和刘谦初等二十多名难友被敌人杀害于济南。就义前,邓恩铭强忍病痛,写下了这首《诀别》。

两封“离别”书,一个生离,一个死别。14年间,昔日那个求学少年,终究还是循着心中之志去了。但这个二十世纪的“00”后灿若星辰般的闪耀人生,点亮了一个时代的暗夜。

“灯塔大课堂”第30课《邓恩铭》满分作文7

水族人民的好儿子,唯一一个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少数民族———邓恩铭

早在济南求学期间,他就被选为学生自治会负责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一中校报。1919年,他和志同道合的山东第一师范学生王烬美认识并结为亲密的战友,开始走上革命道路。1921年邓恩铭与王烬美等人秘密联络了几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进步青年,成立了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邓恩铭和王烬美代表山东共产党小组出席了会议。当时邓恩铭年仅20岁,是12名代表中年纪最轻的,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会上同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李达、王烬美等同一起坚持马列主义。

“灯塔大课堂”第30课《邓恩铭》满分作文8

邓恩铭16时,由在济南做官的二叔父接到济南来读书。家里人都希望他将来能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但是,他在离开家乡贵州省荔波县时,就写下了“志在黎民”的诗句,决心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济南一中读书的邓恩铭整天和同学们到街头演讲,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他被选为“学生自治会”的负责人,结识了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读书的王烬美,两人成了亲密的战友。

1920年9月,他俩发起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后改名为山东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6、7月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来,敌人到处搜捕他,亲友劝他回乡或升学。邓恩铭矢志不移,用“埋骨何需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的豪壮诗句来表达他为革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灯塔大课堂”第30课《邓恩铭》满分作文八篇相关文章:

灯塔大课堂第三十课邓恩铭作文6篇

“灯塔大课堂”《邓恩铭》作文5篇

关于灯塔大课堂作文5篇

《平安大理使命护航》作文5篇

    相关文章

    122315